课异构的数学课几点想法——六上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时间:2017-11-20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今天听了2节同课异构的数学课——六上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有几点想法。想法一:生本的形式是好,但有必要以“标签”的形式呈现吗?曾经和一位特级教师交流过,大概的意思是说我们这边在开始尝试生本的课堂,感觉没有必要搞成“一夜春风”,而且“没瞧见特级们用生本来展示课堂”。话一说完,对方就很肯定地反问我“你以为怎样的课堂才叫生本?”我能感受到对方的意思:特级们特别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特别是能把这样的理念开始于教学的设计,落实于真实的课堂,并在评价中给予重视。所以,特级们的课堂虽然没有“标签”,但却是特别的生本。

特级的课堂为什么没有标签却是特别的生本?我觉得离不开这些要素:

1.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个整体的知识链中,具体到某一课时的教学,既要尊重和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又要有新的认识与提高,这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全盘考虑和针对性设计。名师上一节公开课,考虑的不是对课堂的组织形式,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驾驭课堂能力,他们考虑的恰恰是知识本身的数学意义,表达的是一种教学主张。

2.对学生认识的高度关注。学生的一句回答,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甚至是一次“涂鸦”,都会引起名师的关注。为的是准确地找到知识的生长点,为的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为的是激励学生的好好表现,……。一切为了学生最好的发展。

3.对数学的探索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参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我们常态的课堂很少能让学生感受到在做体操的节律;要让每一节紧张得比考试还紧张,可我们的课常受累于学生的不集中思想;……。凡此种种,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学生的动脑不够,归结于教师的引导不够。

想法二:教师对于可能性的知识储备足以上这样的公开课了吗?

虽说自己上过这个版本教材的大循环,但第一次教的时候往往是教到哪里学到哪里,缺少通盘的考虑。这次领了做这样一个专题讲座的任务后,认真做了两个方面的梳理。一是教材各册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安排,包括具体的知识点、注意点、困惑等。二是关于概率知识的学习。这两块梳理后,我觉得自己至少能想明白当年华老师为什么上可能性时用“啤酒瓶盖”作为上课的研究对象。

这节课至少涉及了古典概率,什么古典概率?有哪些特征?与实验概率的区别又在哪里?0~1的区间到底能否包括0和1本身?怎样的情境有助于对这一区间的理解?分数表示的最初意义是什么?由浅入深从一个到一类如何的引导?……很多的问题,在看似简单,看似学生已经都会的情况下,如何渗透与把握?我想,这太考验上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了。

想法三: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会了,这样的课该引向何方?

数学课是立体的,从不会到会还比较容易体现“立体”,但今天这样的课本身已经有不少学生是会的,那又该如何实现“立体”?是数学方法的梳理?是数学思想的建构?是对古典概率特征的诠释?是对一一列举的应用?……每一个想法似乎都可以兼顾,每一个想法却都难深入。因为这块知识本身,是教师的弱项,所以面对哪怕再细小的“节外生枝”,都觉得很难招架。所以只能是浅浅地教,教到最后,可能还只是那三分之二的学生会解题(我之所以用“解题”,是因为学生只是停留于解题,对背后的数学的理解还达不到这个分数)。

以上想法,只是针对现阶段,我们对生本课堂认识不到位,模仿不到位所产生。对上课的两位教师,我还是觉得有一些做的很不错的地方:至少她们都注意关注学生,充分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乐于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地评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第二节课,能分别从不同角度的追究中强调了分母、分子所代表的意义,很好地实现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生本与数学,毫无疑问的,数学是核,生本是形。核还没有的时候,就注重形,显然只会徒具空架子,失去了数学学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