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优秀青年教师专题研修班学习的点点滴滴

时间:2017-08-10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通过多年研究,得出一个定律——10000小时定律。一个人想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就需要练习10000个小时,即每天3小时,练习10年。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对于“成功”我有自己的标准:认清自己的“帮助者”的角色并有能力帮助学生成功;能独立解读文本并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让课堂成为艺术;针对课堂教学能反思教学问题并有能力提出解决方法。为期半年的上海市农村优秀青年教师专题研修班的学习给了我成长莫大帮助,回想半年来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前进的动力。
   一、认清“帮助者”的角色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周秀芳校长在报告中这样说道。我特别感悟与“用心”一词,面对它我觉得惭愧。教龄不等于能力,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混”日子,浑浑噩噩地每天在抓订正、批评行为偏差生中度过。周校长的“用心”给我点了一盏明灯,不要以“爱”为借口伤害我们的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放慢自己前行的脚步,我们才能看清沿途的壮丽风景;放慢自己教育的脚步,我们才能看清学生内心的任何变动,才能感受师生愈发浓烈的情意。
   “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已经为教师们所熟知,但具体如何操作还是云里雾里,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校长的报告让我明确了课堂教学的原则“以学定教”,而教师的作用是真心地托举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沿着我们的脊背奋力攀爬,到达成功的彼岸。
   二、修炼艺术的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个人素养的集中体现。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多次走进课堂学习观摩。青浦区骨干教师执教的《寄冰》,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的积极性让我们惊叹,那种“抢”的感觉让课堂氛围异常活跃,而《医生的心思》的教学,教师根据学段特点引导学生静思默想,课堂涌动的是智慧的火花。
   同伴的课堂教学同样让我获益匪浅。吴红玉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用有限的课堂资源,联系生活,开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绽放亮丽的火花。他们学校以“依托文本 学习表达”为主题的研修活动让我看到了合作对于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学会教学即教研,在不增加自己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三、提升反思的能力
   1、课堂观察,学会用数据说话
   每次听课我都埋头记下师生的语言,有时甚至责怪他们说的太快让自己来不及记,可是那么范范地记下的实录,课后我从来就没有再看过。陈雪娟老师告诉我们《走进课堂做研究》,如何分析课堂信息,报告中我看到了课堂观察要有具体数据,用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我们共同观摩了孙行宇老师《一幅名画的诞生》课堂教学,在陈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本节课问题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并撰写观察报告。之后我又以青浦区高跃永老师《埃及金字塔》课堂教学为例尝试独立研究。这时才发现研究的困难。高老师的教学视频不能快进后退,给我统计各个教学环节的用时带来很大挑战,虽注意力高度紧张,但高老师教学用语精炼,结构语往往十秒不到,还没来的及记又进入了下个环节。为了记下教学活动转换和具体教学环节的用时,这个视频我共看了9遍,看的多了也有个好处——教学片段直接背出来了。第一次总是辛苦的,因为没有经验在数据统计过程中难免一次次的返工,但正是有了这辛苦的第一次,相信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我会走的更稳。
   2、课例研究,反思也讲实效
   课例研究是我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但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却让我难以入眠。在培训前,我从没有接触过课例研究,而陈老师的《我们怎样做课例》的讲座又因自己的大意错过。我战战兢兢地参加着《抓关键词的理解 巧设练习 学会表达》集体报告的研究,看大家讨论得热烈我却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
   直到我独立撰写课例研究。我以《唯一的听众》一课为例,关注师生的文本细读,通过两次教学对比,反思课堂教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问题好找,对策难寻,幸好有教研员唐老师的帮助,在他的启发下,我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了课堂教学问题症结,想出了对策。第二次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虽然课例研究报告写得磕磕绊绊,最后有个令人满意的作品带来的喜悦充盈于心的感觉是那样美妙。
   面对离别总是有万般不舍,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会经常好好去回忆这同处的一段时光。迷茫时,想想田田的睿智;压抑时,想想施宝的幽默;困惑时,想想我们亲爱的陈老师。在教师这条路上,我还有好长的路要走,本次培训是我职业生涯的加油站,是我“行走在能力极限边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