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出智慧的课堂 绽出学生的精彩

时间:2017-10-07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课是以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解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从而感受方程的思想与方法,增强学生用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则,方程改变了以往解决逆向思维题目时,多数采用算术方法的解答策略,顺势而追的解答方法,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易于学生运用知识的正迁移、结合思维方法正确解决此类的实际问题。

这样,学生会学得更轻松、更灵活、更为有效,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量与量之间的内在等量关系,课上我不拘泥于书本单一的文字呈现形式,对例题出现做了一些形式上的调整,如:课伊始,屏幕上出现两座不同大小的塔图,让学生自主说说对其的了解,之后便出示“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这句关键语句,并要求学生尝试根据这句话来画线段图或写等量关系。

而后,我追问:“如果小雁塔高度是43米,你知道大雁塔的高度吗?”学生们很自然地都用了算术方法解出了答案。正当学生们为自己的聪明而高兴时,我手指一挥,立即把题目变成了:“大雁塔的高度是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或许是思维的小些震动,部分孩子“愣”了一下。

于是,我设问:“你觉得这个问题与刚才有何不同?又有何相同?”使学生明确两者的关系没有变,只是现在已知大雁塔的高度求小雁塔的高度。那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呢?自然引导学生用方程来解,使学生感受到方程的必要性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授课之后,感受有二:

一、巧妙对比,唤醒思维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是给予,更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唤醒和激励”。在学习后,发现部分孩子有一个糟糕的学习模式,就是:“今天课上的例题解答类型就是今天作业的方向标。”课后练习往往不加思索地模仿解决,这样学生会处在一种单调、机械的学习活动中。

长此以往,不作主动的思维努力,很容易造成思维惰性,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成熟。或许孩子们就只会成为一个缺乏灵性的存储器,成为一个被随意宰割的“羔羊”,以至于智慧逐渐退化,成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模仿品”。

我想,要改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观念,注意点之一就是要在课上多运用变式、多加强对比,以求唤醒和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如在学习例1和练一练之后,可安排如下对比题组,如:“大雁塔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和“大雁塔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多22米”。以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对比,让学生把握“适合用列方程来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关系特点。

二、多向例举,牢固掌握

有位哲学家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是呀,学习如果没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没有可供思考的问题,孩子们内心的想法怎会流露,学习又怎能见成效呢?

于是,在课堂练习中我不单单局限书上呈现的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里串编几个关键小信息,以帮助一些底下的学生加以巩固,如:“谁是谁的3倍多2个,谁是谁的3倍少2个……”在不同的变式练习中,稳固了解此类方程解答过程。

实则,这样的学习是在学生“开垦”农田时,先为学生前进扫除障碍,使其有足够的力量与能力去攻破“列方程解决的实际问题”。

可见,深入研究教材是动态生成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学习资源,才能让课堂绽放出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