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应增加儿童的主动性活动

发展成长中的儿童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的。没有孩子的活动,就不可能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我们的教育理应顺应孩子的需求和发展规律。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根茎。所以,在我们的课堂学科教学中,绝不应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代替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有一位关于“中美儿童适应能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权威调查很能证明问题。据称,中国小学儿童在课堂中的自我活动,一年级和五年级分别仅占教学时间的20%、24%,而美国四年级儿童日常活动所占比重则为36%、43%,差异极为显著。这虽然仅仅是活动时间量的比较,但“量”反映出“质”。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缺乏了自由而丰富的主动性活动,儿童的发展空间就显得狭窄而压抑,其素质的全面提升也就难以保障。

所以我们应该看到,没有儿童的活动,就没有儿童的主体位置,就谈不上儿童主动的参与,更谈不上儿童的知识、能力和智力的主动发展。没有儿童的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儿童的潜能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情境教学中,我们要将活动元素有机地融入学科课程,并保证它在课堂中的占有量,让儿童在坦然的学习情绪中,去感受、去探究,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去表达,生动地学习,成为真正的主动学习者。使它为学科教学增添生命的活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自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