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自己的定位形成新的教学行为

作者: 竹语时间:2017-01-25
在活动室内,孩子们正手持画笔画着格子布。几位手巧的孩子很快画好了格子,开始在一个个格子里涂着各种绚丽色彩,我不时地拿起几本画得较好的本子表扬着,并要求其他小朋友也在格子里涂上各种漂亮的色彩。可一些孩子却慢条斯理地涂着,有个别孩子还干坐着等待我的帮助。

说实在的,开展小班美术活动活动可真累人,在幼儿作画时,老师要指导这个,帮助那个,一个活动下来顿觉腰酸背痛。在今天的活动时,我背后一个哀怨的声音响起:“老师,我画得好累啊!”转身看去,原来是宇凡边甩着手边嘟囔。我鼓励他继续画,他便笑了笑又拿起画笔涂了起来。谁料,当我走到第一组时,看到的是倩倩和维维两个已经离开座位,到边上玩起了玩具,一看她们的本子,格子是画好了,但只涂了三、四个,不过这画好的几个还不错。我要求她们继续涂色,可却没得到她们的回应。我暗想:这俩孩子平时在家自由任性惯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又没耐性,我今天得教训一下她们。于是在其他孩子们都画好时,带着大家去户外开展游戏,将她们留在活动室里,让她们完成了再出来活动。

在我将幼儿作品一一展示到展示栏时,我想到了孩子的表现,也想到了这其中也有我的原因。格子布这个活动已经是老教材了,都这么多年了,这个活动依旧适合我们现在这些孩子吗?他们的父母小时侯都会挑选布料请裁缝做衣服,可现在的孩子都是在服装店里买现成的衣服,大部分孩子连布店都没见过,他们又会对格子布有多大的兴趣呢?为了追求画面美观,我一味要求幼儿在整张白纸上的一个个格子内不断地涂色,这样,孩子的动力就会消失,兴趣也会随之降低。今天这个活动的选材不当,导致了幼儿对活动缺乏兴趣。我想,如果将活动改为画格子衣服或是其他幼儿所熟悉的物品,而且涂色范围有了缩小,更能激起幼儿的兴趣。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自主的、有能力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接纳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者。我越来越体会到,在新的课改背景下,我们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定位,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具备观察、分析、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勇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