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在环境中蜕变

作者:聚优时间:2017-06-05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纯洁可爱,善良美好。然而,在一个班级中少数孩子因为调皮、蛮横给整个班级群体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怎样抹去天使翅膀上的尘埃,绽放他们的美丽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由此,我开始关注调皮捣蛋的龙龙,开始了我和龙龙共同成长的过程,也开始了天使的蜕变。
龙龙,男,五岁,调皮好动,自控能力弱,规则意识差,个性专横,与同伴交往缺乏交往的技能,常常因不顾别人的感受引发同伴的误解而产生冲突。
一、“天使”需要温柔
午睡了,龙龙在我催促下,勉强爬上床,我走到他身旁讲故事。他一会儿哧溜一下从床上爬起探头看看我,一会儿调皮的缩到被窝里,等故事讲完,大部分的孩子都进入了睡眠状态,而他很兴奋。我在他耳边轻轻说:“你转个身,闭上小眼睛,老师给你敲敲背,好不好?”他微笑地转身,弓着背,享受着我在他背上轻轻敲捏。我感觉手酸了,而他也没有动静了。于是轻手轻脚去倒水喝,没等我倒半杯水,就听龙龙压低声音说:“起床了”我赶紧走近他,轻声在他耳边说:“老师手酸了好累,想喝水,你想睡觉休息吗?”他点点头,转了个身没有几分钟就入睡了。
亲近、接纳从给他一个温柔的提醒开始吧。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是最需要成人与他身体的接触,从接触中感受到成人对他的爱,感受那份安全信任。接纳首先是信任,才是愿意靠近。
二、“天使”需要鼓励
    区域游戏开始了,孩子们都按照预先选择的区域有秩序的依次入区,建筑区里传来紧急告状:龙龙抢同伴的积木。我走过去,他和磊磊在争夺一块房顶积木,磊磊说:“龙龙不是我们区域的,他硬要抢我的积木。”龙龙又是故技重

演蛮横说:“我就是这里的。”为了证明他确实不是这里的,我当着他的面一一报着小朋友的名字,没有他的名字。他寻找理由说:“我的名字卡不见了。”我说:“不见了得找出来,或者提早和老师说明。”他走到盘中很快找到自己的名字,又回到建筑区,把别人的卡片取出,插入自己的名字卡片。我说:“这样不行,这里已经人满了,你得到别的空的区域玩,你不能为了自己把别人挤掉。”他拿了卡片走到手工区,把卡片放在手工区,人还是回到建筑区。我说:“卡片就是代表你,卡片在哪里就到哪里玩。”他急了哭着嚷着:“我不行,我要搭积木。”我也有些不耐烦了,把他扯到一边说:“这是我们大家都要遵守的游戏规则,不讲规则的人就是什么也不能玩。”说完,我走了,把他晾在一边。几分钟后,他开始求饶:“老师我遵守规则了,我要玩的。”我问:“去哪里玩?”“手工区。”原来他知道。于是我们一起去玩手工,和他合作完成了保鲜袋气球的作品,我把他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放学了,龙龙兴奋地拉着爸爸的手去欣赏制作的气球,笑容中带着羞涩和激动。父子俩分享着甜蜜和幸福。
让他遵守规则从教师的坚持、鼓励开始。龙龙常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私心把规则扔在一边,不顾别人的感受抢占别人的游戏区。教师坚持原则使他乐意接受我三次的劝解:找名字卡,插区域卡、调换区域。支持鼓励,使他能持久耐心地完成制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天使”在环境中蜕变
以上是龙龙许多小故事中两个片段,他的蜕变给我的教育工作带来许多的思考:
1.改善与同伴的交际环境
(1)减少同伴之间的负强化。很多男孩会模仿龙龙的粗暴行为,从而引起更加强烈的强化作用。因此教师发现他有粗暴行为时慎重引导,避免这种行为的相互强化蔓延。
(2)拓展同伴之间的示范性。好的同伴作为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使孩子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建立自我形象与自我尊重。我把龙龙安排在佳熠、宇杰、楚清等榜样中间,给他创造了一个好的交往环境。
(3)增加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幼儿在认知上都自我为中心,只有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引导孩子多倾听别人的观点、学习去理解别人、宽容别人,才能学会约束自己,逐渐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行为,真正学习和同伴和睦相处。
(4)感受同伴之间的归属感。当龙龙伤心时,帮助他擦眼泪,安慰他,让他感到同伴的关心集体的温暖,利用这个教育契机萌发他对集体和同伴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2.充分尊重,发挥规则的魅力
(1)幼儿是规则的主人。通常教师是制订规则的主人,幼儿是被动的接受者。但是在一个班级中教师数与幼儿数之比,很明显真正的主人是幼儿,执行规则的人当然也是他们。因此规则应该更多的从幼儿的特点需要出发。在制订规则的时候,幼儿与教师一起参与,大家达成一致,这样有利于孩子理解规则、遵守规则,成为守规护规的主人。真正发挥规则的作用和魅力。
(2)让环境和规则共同“说话”。美好的语言、善良的举动构成孩子生活的软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当孩子置身于充满爱与温馨的人际环境之中,自然会被环境而感化。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活动室的空间,将一些行为规则和创设美丽的环境结合起来,引导孩子自主地遵守一日活动中的规则,约束自己的言行,营造和谐的交往氛围。如,在活动室的墙壁或者区域环境中,教师可以绘制一些图文并茂的行为小贴士,如在游戏选择牌前标注“请您耐心等待,不抢先!”在阅读区标注“请您保持轻轻读书哦!”等等。通过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达到教育的作用,这是非常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