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后》有感

时间:2023-02-15 08:22: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最后》有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最后》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最后》有感 篇1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选自《最后一课》的令我觉得十分感动的语句。

  《最后一课》是由法国作家都德写于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文章描述了普鲁士军队将要占领柏林时,韩麦尔先生给他的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节课时的情景。

  我忘不了韩麦尔先生在失去教授母语机会时那张惨白的脸,我忘不了调皮不懂事的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的痛彻心扉;我更忘不了我深深眷恋的母语。是她,让我第一次发出了“妈妈”的语言。是她,让我与周围的人自如交流。是她,让我了解了我们民族的'博大精深。是她,带给了我美的享受。是她,让我体会到方块字的妙不可言。

  正因为我们汉字有着独特神奇的魅力,自然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韩国不都是借鉴了汉语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语言吗?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汉语的地位在国际上也日益重要。君不见,当今世界上掀起一波波“汉语热”,操着一口纯正汉语的外国人不正越来越多?

  然而,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教育部的一些要员,对此仿佛视而不见!他们忘记了母语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是我们亿万炎黄子孙的骄傲。

  他们在不断强化的英语等外语的教育,做出种种规定:英语不过关,学士证拿不到……总而言之,当今社会,英语被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我们的母语却一再被弱化。那些官员反而振振有词的宣称,这是与国际接轨。

  难道与国际接轨就非得把英语置于母语之上吗?试问,日本是如此?韩国是如此?法国是如此?不!每个自信,自尊,自强的名族绝不会!历史上,只是那些被破压,被奴役的名族才不得不如此啊!君不知,英语的强势地位是一部部血淋淋的殖民史起来的?君不知,要消灭一个民族最可恶的方法就是消灭这个民族的母语?君不知,日本抢占了台湾岛时,就是实行推行日语,消灭本地母语的毒汁吗?那些唱着中文歌,却硬要夹着几句英语的三流歌手,那些说着汉语,却不是冒出几句英文的所谓的精英,反而令人浑身不自在。

  我认为,我们的汉语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形文字,其音,形,义的结合简直到了完美的地步。试问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文字有这样的神奇?

  重视英语无可厚非,但决不能将其与母语等量齐观,更不能本末倒置,将其凌驾于母语之上。珍惜吧!用同种角度,同样的思想去想想:小至韩麦尔先生,大到整个法国人将要失去母语的那份悲痛与无奈吧!难道我们要让“母语尴尬”再次在有着五千年明史的中国重演时,才会珍惜吗?

  读《最后》有感 篇2

  落叶随风飘去何方?只留给天空美丽一场。那飞舞的生命,像天使的翅膀,划过我无边的心上。

  ——题记

  2008年5月12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没有人想到过会出事,谭千秋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给同学们上课。窗外,天是格外的阴沉。

  忽然,地动山摇,地震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谭老师毫不惧怕,从容地指挥一个又一个学生撤离,但是,有四位学生出不去了。谭千秋老师一把拉过同学们,将他们送在课桌下,双手撑在课桌上,护住了同学们。

  时间定格了,双手撑在课桌上,竟成了他最后的姿势。

  老师,走好。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老师,走好。

  那一刻,他若有一丝的犹豫,一丝的思索,一丝的留恋,就不会死。可是,他没有。他放弃了生的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四个学生的生命。

  老师,走好。

  他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了学生,永别了体贴的妻子,永别了可爱的孩子,永别了美丽的世界。

  老师,走好。

  他以无疆的大爱,诠释了爱与责任的真谛;用宝贵的生命,给学生们,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杏坛一叶,百年遗爱。千秋师表,浩气长存。”

  我相信,这就是对谭老师最真实的写照!

  读《最后》有感 篇3

  “歧视别人,是最愚昧、最无知的行为,献给世界的每一个人——。”一句响当当的名言,激起了我对诺贝尔爷爷的敬佩。

  他,被誉为“炸药工业之父”,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德歌尔摩。他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共取得129项发明专利,其中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和他的家付出了血的代价。在实验中,他的弟弟被炸死,他的父亲被炸成残疾,他自己也曾被炸得满身鲜血,但是在科学的崎岖的山路上,诺贝尔始终在顽强地向上攀登,终于到达光辉的顶点。在晚年的.他,更加把自己的所有遗产为人类科学的进步作出了一大进步。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理想是人类的权利。如今,诺贝尔爷爷已远离我们而去。可他却留下了他的光和热散布了每个角落。作为后辈的我们又该怎么办?对,就是寻找那些光和热。现在的人,总是想着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发光的动力。为了日后人类的幸福,为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一起腾飞吧!

  让我们在蔚蓝的天空下寻找光和热,并且把他们奉献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读《最后》有感 篇4

  自奶奶走后,小豆芽就没人照看了。爸爸只好去找小学一年级的杨老师,在已经开学两个月的班里做了旁听生。可是由于年龄小,基础差,学习进度很难跟上,小豆芽的考试经常考0分;这在老师同学眼里,都是因为她才拖了班级的后腿,因此他们都不喜欢她。后来因为期末考试又考了0分,小豆芽只好留级。同学们知道她是留级生,而且以前每次考试都考0分,都叫她0分女王,班主任姜老师是个模范教师,也对她存有偏见。尽管小豆芽这次发奋学习了,上课注意听讲了,放学回到家后更是抓紧复习巩固,可是姜老师就是对她有偏见,小豆芽被老师冤枉了很多次,也哭过很多次,但是她没有灰心。最后,小豆芽在小学毕业考时考了全县第一名,而且是她所在小学二十几年来第一个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终于以她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姜老师以及所有人的信任。

  上天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小豆芽也不例外。对于我来说家庭是我的一切,我没有话语再来倾诉我的苦,我没有爷爷奶奶,但我有我的`爸爸妈妈,我要懂得珍惜,生命是一份负担更是一种责任,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如果非要到失去才懂得珍惜,那就再没机会珍惜了.......

  杏林子曾经说“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没有什么人是天才,更没有什么人是笨蛋,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有一首歌唱得好“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意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到...”不错,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小豆芽就像丑小鸭一样,从生下来的那天起,自己以后的命运就是靠自己来掌握的,不要埋怨上帝对自己的不公平,给自己那么多的折磨与挫折。没有谁在生下来的时候同时拥有一大堆的财富,人没有什么不能没有,也没有什么都能拥有。也许与丑小鸭一样,生下来也是没有一副惹人喜爱的样子,它不也是经过后天的不懈追求,努力争取,最终美好的理想不是实现了吗?丑小鸭,小豆芽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有理想有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奋斗,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出耀眼的光芒。环境差、条件不好,这更是我们发奋图强的理由,会使我们更加下定必胜的决心。

  是啊!丑小鸭,小豆芽和我又有什么不同呢?谁没有理想?谁不希望自己变成白天鹅而甘当“丑小鸭”?谁又不希望考上全县第一?但光有理想又有什么用呢?世上没有不要钱的午餐,天上是不会凭空掉下馅饼的,没有不懈的努力,没有大风大浪的磨难,我们怎能变成"白天鹅",没有雷鸣和闪电,就不会有雨过天晴的彩虹。这一切只是因为她有着一颗为理想不怕任何困难、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心,所以他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读《最后》有感 篇5

  从明天开始,我们就不能再上法语课了。这个坏消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教室里一片寂静,隐约能听到几声哭泣。韩麦尔先生迈着沉重的步伐上楼。他高大的背影显得佝偻病憔悴。我慢慢地把法语书一个个塞地书包,腿上似乎装满了铅,犹豫着走出教室。天黑了,就要下雨了,天地间仿佛蒙上了一层黑幕,我怀旧地回望这美丽的校园,一步三回头离开。

  街上出奇的安静,行人稀少。这时,铁匠华希特正和徒弟们匆匆收拾行李,准备远离这片丢失的土地。他只听到自己一边收拾一边同情地抱怨:“这里将来是普鲁士人的`世界。我们怎么能容忍我们呢?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把我们赶走。最好自己走得远远的。”唉,悲伤大于心死。我回答说鼻子很酸。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仿佛在诉说着亡国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仇恨。画眉还蹲在老树上,似乎也很不开心,尖叫声似乎也在指责普鲁士人的恶行。布告牌还站在那里,但人们已经散去了,村民们像躲避瘟神一样远离。不远处,一群普鲁士兵正在拆除街道上的法国标志。那些标有熟悉文字的标志被他们粗暴地踩坏了,然后点火烧掉了……

  我想:该死的,这里属于法国,他们没有资格这样做,应该有人阻止。但是谁能阻止它呢?这片土地已经属于普鲁士了,它不再属于我们的家。

  雨下得更大了,豆大的雨点无情地肆虐着,摧毁了周围的环境`一切。我跑在雨幕上,脑子里一片混乱。迷茫中,我仿佛看到自己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着那些美丽的话语。在讲台上,韩麦尔先生的话依然抑扬顿挫,充满了情感。窗外飘扬着明亮的法国国旗!

  读《最后》有感 篇6

  我今天读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爸起不来身的最后一个多月,妈不分昼夜地服侍在他身边,煎药、擦洗、喂饭、按摩。妈本来就是个病人,累得小腿粗肿得像个罐子。爸一直顶了5个月,比医生预言的多活了60多天。5个月后的一个黄昏,爸走了。那天清晨,他对妈说:“要是我病能好,就背着你,满世界逛逛。”

  读到这里,我感觉到了言语间,是爱,是不舍的情感啊

  主人公的妈妈虽然是个病人,但她还想这主人公的爸爸,为他煎药、擦洗、喂饭、按摩,我非常感动,这儿作者也写出了他的坚强和她那种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爸总在我们眼前说妈没用,是我们的累赘,她也默认,不曾吭声。原来,平日这般,不过是他们早已默契的`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他们相爱的方式。而爸病重,最痛的是妈,最先坚强起来的,也是她。”这儿也写出了她的坚强。

  我们一定要像主人公的妈妈那种为别人着想和坚强的精神,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一遇到很难的事情就软弱,要坚强的挺过去。

  读《最后》有感 篇7

  首次看到《最初:唯有时光记得》一书时,最吸引我的,不是封面,不是布局,而是它那使人挪不开视线的标题。

  那段时间,跟朋友又吵架了。

  说实话吧,跟朋友吵架的次数也不算少,但每次2、3天之内一定会和好,不管谁先低头求和。但那一次,是我第一次没有打算想要和她和好。

  话虽如此,但她在我心中的分量仍不轻,至少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没有她的日子,说不无聊是假的。

  在班上,虽然跟大伙儿的交情还不错,谈得来的同学也不少,只是,我却并不想跟她们来往。于是,在学校,我便过着无人问津、形单影只的日子。每天如此。

  这样一来,空闲的时间就更多了。没有朋友,每天闲来无事时,唯一能够弥补心中那份空虚与寂寞的,唯有回忆过往那些与她在一起的日子。细细品味着每一件与她经历过的事。

  心里终究还是放不下她。

  于是,看到那标题,我万分激动:这本书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吧?!

  《最初》给人的感觉很伤感。

  她的童年,用她单纯的目光去看待,是幸福的。但用心看透后,却又是不幸的。而我,我可以面带微笑地告知所有人,我的童年是幸福的,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诠释。因为我的童年有她——我深爱的她,爱我的她。

  儿时,她很用心地为她深爱的人付出,不论最后得到是感激或是嫌弃。

  而我对她、她们的付出,不知道算不算真心,但不管如何,我也曾像她一样,为了自己爱的人付出。

  渐渐长大,因为各种原因,她深爱的朋友,一个个离她而去,留下她一个人面对残酷的现实。终于,她不再怀有希望,希望有一天她爱的人会对她说一句“谢谢你。”以及一句迟来的“对不起。”

  童年离我远去了,但,我深爱的她没有离开我。虽然我们冷战了,闹矛盾了,但跟她保持距离后对她无尽的不舍与怀念,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我做不到不在乎她。

  自朋友们知道我与她的事后,很多跟我们谈得来的谈不来的,我们熟悉的不熟悉的,只要认识的人,都劝我们:早点和好吧。

  那时的我并没有细想,只是随便地敷衍道:“你们不懂。我也不想跟她吵架,但很多事不是你说不想发生就不会发生的。也不是你说和好就可以轻易和好的。像别人说的,原谅当然简单,可再次信任就难了。假若不信任,又何必和好呢?”

  认识了4年的朋友,说分就分,谁不难过?谁不愿意和好?但正如我所说,很多事情并不像看起来那般简单。别人不懂我和她之间的问题,但说实话,我和她又何尝都懂呢?

  直至今日,我动笔写下了感受,细细琢磨了很久,才发现了一直以来我未曾关注过的问题。

  如上所述,跟她之间的情谊出现了裂痕,居然会有那么多同学来劝我们和好,甚至连偶尔见面的隔壁班同学,都为我们的绝交而感到惋惜。

  记忆犹新的是那天。

  跟孙孙绝交第一天。我甚至还没来得及告诉别人,已经每个人经过都会问一句:“哎,听说你跟某人绝交了…真的么?你不伤心么?”“平时看你们感情挺好的啊,像姐妹一样,怎么说完就完了…”顿时弄得我手足无措。

  走出教室也总有人深色惊慌地边拉着我往角落走边询问道:“你怎么就和孙孙绝交了?怎么回事?你们快点和好吧,我虽然不是你跟孙孙的好朋友,可我看着我都难受。”

  ……

  不解的询问声不绝于耳。

  我自己都迷惑着:怎么这么多人知道我们的事?为什么虽然她们跟我们不熟,却都不希望我们绝交?为什么对于绝交的事,她们都为我们感到惋惜?难道我和孙孙的感情她们都看在眼里,却铭记于心?

  书是在很久前看的,感受,却是在很久之后的今天才写下。因为,我一直在找寻着它的续集——《最后:只剩我孤独离场》。

  续集的《最后》,伤感犹存。但结局,更多的应是意外与感动。

  正如书中所写:上帝是公平的,给予每个人的爱都是等同的,之前你得到的爱少了,以后就会多的。

  是的。儿时,也许她是不幸的,不仅一次次被深爱的人伤害,还发生了那样出乎意料的事,但在她的最美年华,她遇到了她的挚爱。她终于不用再傻傻地为别人付出,自己却得不到一丝温暖;她终于不需要活在最初的苦涩中,可以在最后与爱她的`人活在甜蜜中。

  曾经,我也有过一段黑暗的时光——我一辈子也无法忘怀的日子。

  那时跟孙孙吵架了;众多比赛接踵而来;父母离异;成绩退步;心中那颗对爱情懵懵懂懂的心,不经意被人划了一刀;最后剩下能让我坚持下去的人却对我不闻不问。种种噩耗一夜间袭入我的静如止水生活,使我措手不及。

  爸妈离婚后,爸爸的脾气暴躁了很多,也失业了,每回遇到不顺心的事,拿我当出气筒。也总因一些小事小题大做,借题发挥数落我的不是。满心的委屈却无人诉说。

  那段令我窒息的日子,至今,仍历历在目,无法释怀。

  记得有那么几次,学习上的困难,爸爸对我的指责,外加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对我的人生都感到绝望了,顿感无助与彷徨。真想就这么跑到马路中央被车撞,只有死了,我才解脱了,才可以不管不顾,不必再受那些虐心的疼痛。

  可转念一想,就这么死了,值得吗?我的梦想,还没有实现。我和她的承诺,还没完成。还有那么多事,我没做;还有那么多人,我放不下,为什么要去死?

  于是,我擦干眼泪,努力挤出一丝微笑。我要告诉所有人:就算跌倒,我也会豪迈地笑。我相信,等光明冲破黑暗的那天,我想,我会真正地跟那段灰败的小时光,说一声,再见……

  时隔半年,当初那派荒凉的景象,如今,再次焕发光彩。

  友谊的裂痕,经过时光的缝补,竟不自觉修复得完好如初;沦陷失望边缘的心,因原本对我忽冷忽热如今对我呵护备至的人,而渐渐回暖。

  春雨绵绵,缱绻了谁的思绪,沧桑了谁的流年?

  青春,也不过一纸书,残留着遗憾,遗留着绝望,仅剩叹息。

  读《最后》有感 篇8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本书,可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四个好伙伴帮助班里新来的难民儿童安哈迈德,寻找他的家人。大家用尽了千方百计在九天之内帮他找到了家人,让他忘记了以前的那些烦恼和不愉快。

  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情节是:为了帮艾哈迈德找到家人,四位伙伴在上学的时候偷偷跑出去,前往白汉金宫找女王,请求女王帮忙。他们还为此写了一封信,结果到了宫门外,看见了一个个手拿刀枪的.战士们后,被吓得昏了过去,被人送到了医院。这一下,不光没看见女王,手里的信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回去之后还被老师、校长和爸爸妈妈狠狠的教育了一顿。差点被学校开除。不过,他们四个的勇敢让我很是钦佩。为了帮助伙伴,一起冒险,同哭同笑同喜同悲的情谊真让人感动。

  和他们四个人相比,我可就胆小多了。像上次,我和妈妈去抓娃娃。我们玩了几局,一无所获。一抬头,只见机器上赫然写着:可以找工作人员给娃娃调换位置。于是就有了想找工作人员调换娃娃位置的想法。可妈妈却让我去和工作人员姐姐提出请求,我扭扭捏捏不愿意去。虽然那位姐姐看上去十分面善,可是我还是不敢上前。没办法,最终还是妈妈陪着我去的。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的胆量实在是太小了,连这种事情都不敢,我真要向他们四人学习呀!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才有可能被别人看见,得到别人的帮助。

  我读完这本书,不仅因为他们四个人为了帮助他们的朋友能够鼓起这么大的勇气而感到由衷的敬佩,更收获了珍贵的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读《最后》有感 篇9

  假期,拜读了一本名为《最后的藏羚群》的书,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只名为可里的小藏羚,亲眼目睹了另外一只小藏羚被野狼追杀,之后被野狼像撕纸片一样,小藏羚最终是死无全尸!为了躲避野狼群,小可里加入了嘎夏尔藏羚群,开始穿越一条又一条危机四伏的溪流,途中它们又失去了许多的同伴,不光如此,它们还要在人类的伤口下苦苦挣扎! 其中,最为精彩又最为残忍的一部分,就是嘎夏尔藏羚群被盗猎者追杀时的场景……某一天,羊群看见了眼前窒息的一幕,几百头的藏羚群,被活活的剥下了皮,还时不时的散发出一丝丝的热气,显然是不久前刚发生的,就在这个时候,只听见“砰”的一声,小可里身旁一只成年藏羚羊一下子就跳了起来,之后便重重的倒在了地上,是盗猎者,空气中的血腥味越来越浓重起来了!羊群见状,都开始飞速的奔跑了起来,但是身后的枪声还是此起彼伏,“砰”“砰”“砰”,又有好几头藏羚羊倒在了地上,就在羊群跑的快要没有力气的`时候,忽然觉得地下的土地变得松软了,是沼泽,剩余的羊群终于躲过了一劫!

  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感到无比的愤怒,人类为了所谓的利益,不惜残杀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动物伙伴,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动物的家园,没有动物的星球,人类注定会寂寞!

  读《最后》有感 篇10

  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但它只是动物。不过,在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像人类一样的情感。

  课文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它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长眠的,但是它没有。我想它一定是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忘记它的战友们。它告诉我们历史不能重演,而历史也不能忘记。

  这是一头“纯洁”的战象。嘎羧的心里,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不是对自己战绩的骄傲和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爱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与安宁。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做到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要守护自己最珍惜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心灵的净土。嘎羧比我们更早懂得这一点,因此,它二十六年来一直拥有纯洁的心。在它那为所有人动容的壮举面前,我们都显得那么渺小

  这也是一头“忠诚”的战象。“忠诚”是因为它临死时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头战象,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当我读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添上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从中我读懂了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忠诚,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

  读了这篇课文,令人回味无穷,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有更深的感悟呢?

  读《最后》有感 篇11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名叫《最后一匹狼》的书,读了之后我深有感触。

  故事讲述的是在一座山上有一位很有名的猎人,最擅长打狼,这座山上的狼几乎都被他杀光了,就剩下最后一匹狼了,他有一个小孙女叫雪儿,雪儿和山上的这匹狼,成了好朋友,并且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很开心。可猎人的天职就是杀狼,他通过年幼的雪儿,知道这匹狼的'住处,并用枪打伤了狼。第二天雪儿病了,郎中说要一颗狼心才可治愈。于是,猎人打死了最后一匹狼,当雪儿醒来后,看见的是一张狼皮和一碗狼心汤。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感到非常伤感,我想问一问,为什么要杀掉所有的动物,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是坏的,比如这文章里的那只狼。所以我在这里要发出一声吁,要人们去爱护动物。因为动物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大自然也需要他的存在。如果有一种动物灭绝了,也会直接影响生态平衡。照此下去,最后人类也无法在这个地球上生存,所以以后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用自己的爱心爱它们,让它们成为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读《最后》有感 篇12

  当香港回归时,人们的心在沸腾!当读完《最后一分钟》时,我感到了香港回归的不易与人们期盼祖国的热情。

  “是什么在缓缓的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闯过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这句话似乎让我回到了那个使人痛苦的年代,使人欢笑的.时刻,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五颗金星照耀着我们,这五束光抹去了我们心中的痛苦!耻辱!”

  1997年7月1日,你看见了么?那虎门上空的硝烟;你看见了么?那本撕碎的历史教科书;你看见了么?那张发黄的旧条约;你看见了么……最后一分钟,在旁人的眼里,这是多么渺小微不足道的一分钟,可在香港人民与全中国人民的眼中,它是多么漫长。

  别说以前了,就算是现在,我们中国也是收到外国人的虎视眈眈,20xx年初西藏,蒙古要独立,美国,法国支持。现在日本引进了暴力,而且还要扩大海域,这就是外国人的阴险。不过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一心,就不怕会被别人打败。我们新一代的孩子们,要学会自制力。自制了不良的东西引入中国,那我们的国家将会是和平,健康的。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现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自信、顽强、力量;展示着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繁荣、昌盛、强大。

【读《最后》有感】相关文章: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01-11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15篇04-21

读《最后一片叶子》有感04-21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01-29

读《最后的一头战象》有感04-12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01-08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15篇)01-08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15篇01-08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12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