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读后感

时间:2023-03-23 16:23: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培根随笔》读后感(汇编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根随笔》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培根随笔》读后感(汇编15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1

  宗教既是人类社会底主要维系,那末要是它本身能居于统一底真正维系之中,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关于宗教的争执和分裂是异教徒所没有的恶事。原因是异教徒底宗教并无任何固定不移的信仰而只有仪式和典礼。他们教会中底主要宗师和长老乃是诗人,从这个就可以想到他们底宗教是什么样的一种宗教了。但是真正的`上帝有这种性质,就是他是个“忌邪的神”;因此他底崇奉和宗教便决不容有混杂和伴侣。

《培根随笔》读后感2

  《培根随笔》就像一本字典,当你有什么烦事和闹心事时,就可以向它请教,它不仅会帮你解忧,还会教你走正确的方向,以摆脱困难的纠缠。

  这本书主要谈论了我们生活中能遇到的`各种生活琐事和一些政治问题,点出了这些事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并告诉了人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事错误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如果人人都按照这书上面说的去做(除个别小错误以外),那么人间也就变成世外桃源了。

  这本书适合各种人群阅读,而且都会受的启发。启发我的xx很多,因此我在这里只略举一二,以简略的表达我对这本书的思想感情。

《培根随笔》读后感3

  读过培根的散文随笔,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文艺复新时期的状况,得知培根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他的'散文清晰明了,很容易就能明白,xx关注现实,集中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xx中运用了许多比较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并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能够让我们从中学习到很多道理,我们也能够把散文中的优美语句积累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水平。

  培根随笔语言凝练优美,意蕴深刻,不多的文字中,却蕴含了许多丰富的哲理,因此我们就应向培根学习,把他这种写作手法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并且学会如何用小故事来描绘出深刻的道理。

《培根随笔》读后感4

  培根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他是16世纪著名的文学家,暑假我有幸在网上拜读了的随笔——《培根随笔》

  这篇随笔包括了《论求知》、《论美》、《论善》、《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论真理》七篇从这些篇目当中可以看出培根的哲学才能和政治天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培根认为:只有用知识丰富的`美,有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无不由得想起了今天,这个浓妆艳抹的时代有太多的美因为没有了而失去灵魂,只有美与德行结合起来再能绽放最美的光辉!

《培根随笔》读后感5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所以,我觉得大家都应该看看《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读后感6

  这篇xx说得对,用法律管不到的手段进行报复,还情有可原。如果用卑鄙狡猾的'手段报复,则——用原文的话说——不得好死。但是在全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不认同:如果一个人完全是出于生性凶恶而作恶,那又如何?充其量仅像荆棘刺玫,除了扎划钩擦,别无能耐。我认为这里的生性凶恶有一个标准,如果这个人泯灭人性,何止扎划钩擦!恐怕他什么事也做得出来!曾经就有这么一件事:有这么一家人的孩子被无冤无仇的人绑票了,然后帮费就跟孩子的父母要钱,孩子的父母也把钱悉数给了他们,按常理,他们该放人了吧?但是他们把孩子给杀了,杀了不说,还给煮了,煮了不说,还给切成了200多块儿,最后还给扔进下水道里了。

《培根随笔》读后感7

  《论求知》是一篇启迪人们增长学问,探求真理的文章。我们现在读的课内书本,最终的目的是运用。需要实践,使一门技艺。就如培根先生说的"

  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人的.出生并不是什么都懂,因为知识不能靠遗传得到的。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我们的精神和思想上虽然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可以靠获取知识来改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知识是人一生的财富,要靠自己去求知,学到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要通

《培根随笔》读后感8

  父母疼爱子女时往往厚此薄彼,有时候心眼偏的没有道理,尤其是母亲。正如所罗门所言:“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人们一定看到,有的`家里儿女满堂,老大老二深受器重,老小备受娇惯,居中的几个好像被父母遗忘,然而事实往往证明他们最有出息。

  父母对孩子的零用钱抠得太紧,必生祸患。这样做使他们变得卑贱,学会投机取巧,结交一些狐朋狗友,日后手头宽裕时,更会放浪形骸。因此当父母的权威用在严管子女,而不是严管钱包时,才有最好的结果。

《培根随笔》读后感9

  本暑假我读了《培根随笔》,读完后感触很深。本书总共有58篇,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经过作者的不断增删修改,才问世于世界,本书是作者穷其毕生精力所著的一部人生随感作品,凝聚了培根思想的`精华,严密的逻辑思维,精辟有力的辩论,睿智的远见等,这些铸就了这部书是一部传世名著,永不褪色。

  其中最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论生死》,培根认为,人类恐惧的思维的原因是听信了太多的鬼怪传说,然而作者却冷静的看待死亡——将其视为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以及对尘世罪孽的偿还。这种看透生死,大无畏的精神令我敬佩!这部书真的“狠”不错,推荐大家阅读!

《培根随笔》读后感10

  培根随笔是我爸新给我买的一本书,一看作者介绍,我的.妈呀!培根可是英国鼎鼎大名的大哲学家!(我以前还真不知道)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写的书,我一万个看不懂,可老爸非让我看。老爸老爸你真是“老”糊涂了呀!也忒高估我得实力了吧!诶,真是奇哉怪也……无奈之下,我翻开了此书……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此书中有论死亡,论爱情,论交友,论无神论……甚至还有论婚烟!虽说有很多论,我还是找到论读书。里面说,读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人的情操……

  囫囵吞枣的读完此书,我又收获不小。是呀,哲学有时还真有用呢

《培根随笔》读后感11

  读过培根的散文随笔,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文艺复新时期的状况,得知培根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他的散文清晰明了,很容易就能明白,文章关注现实,集中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文章中运用了许多比较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并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能够让我们从中学习到很多道理,我们也能够把散文中的优美语句积累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水平。

  培根随笔语言凝练优美,意蕴深刻,不多的文字中,却蕴含了许多丰富的哲理,因此我们就应向培根学习,把他这种写作手法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并且学会如何用小故事来描绘出深刻的道理。

《培根随笔》读后感12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在针工与刺绣中,我们常见,若在一片阴沉的底子上安排一种漂亮的`花样,比在一片浅色的底子上安排一种暗郁的花样悦目得多;从这眼中的乐趣上推断心中的乐趣罢。无疑地,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培根随笔》读后感13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

《培根随笔》读后感14

  父母的欢乐藏而不露,他们的悲哀与恐惧也是这样。欢乐他们无法说,悲哀与恐惧则不肯说。子女使他们的辛苦变甜,也使他们的不幸更苦;子女增添了生的忧虑,却减轻了死的记怀。传宗接代是动物的通例,而名声、德行和功业则为人类独有。人们一定看到,丰功伟业总是出自无儿无女的'老绝户之手,因为这种人力图在他们肉体的形象后继无人的情况下表现他们精神的形象,所以没有后代的人反而最关心后代。创立家业的人对子女最纵容,因为他们把子女不仅看做家族的传承,而且还看做事业的延续;所以他们既是子女,又是造物。

《培根随笔》读后感15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

  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

【《培根随笔》读后感】相关文章:

阅读培根随笔的心得04-06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09-29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01-14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06-26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精选15篇)10-31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5篇03-16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5篇12-21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5篇07-06

《培根随笔》读后感01-19

培根随笔读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