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论语有感

时间:2023-04-19 17:29:2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了论语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了论语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了论语有感

读了论语有感1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类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朋友”这个词事实上很难定义,在很多场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词。勉强加以分类,可以以一个个体为中心,从他的主观角度出发,以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或情感认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为尺度,画圈。围绕个体最紧的是主要以纯粹价值认同为纽带的朋友,越外围的朋友,工具性越重。当然,所谓工具性和认同性只是为了划分方便,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不过,也会有极端情况,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人毫无感情可言,与他相交只剩利用价值了,我想我们即使称之为朋友,其内涵也变味儿了。这还仅仅是主观的划分,客观的现实生活常常让我们与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关系,而认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两个人的心还是相通的,客观不能,主观也无须见面。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但是这种划分仍不严密,只考虑了常态、共时的情况。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难忘的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永远在一起的朋友。这虽然是人生憾事,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联系。因为情感的相投、价值的认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执着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会使刹那的美感烟消云散。所谓距离产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种和谐,该散就散,回忆有时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一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赏异己,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合”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础。如果说俞伯牙之于钟子期是一种同质的认同,那么庄子之于惠施就是一种异质的认同。好比矛盾的双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读了论语有感2

  子曰:“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其意为: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在《宪问》中的这句话中,孔子很明确地提出了“古之学者”、“今之学者”的概念与区别。“古之学者”应该是距现在的远古时代,最近也应该是夏朝、商朝;“今之学者”应该是孔子所处的周朝及春秋时期了。古代的学者认为做学问是为了探求宇宙、人生的奥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是有益于自身修为、有益于社会的,是纯粹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的。今天的学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学问、学术的.价值,认为学问是做给别人的,起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得不使用的手段、工具及过程,很少有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得其乐地做学问的。

  对孔子的上述论断,现代人都持认可态度,并能举出很多现实社会中的例子。对此,意中同样认同无异议。只是意中由此想到了其他,并有了些许感悟。

  春秋时期的孔子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孔子是现在所言的真正意义上的古人,这是确定无疑的。从春秋时期往前数,只有“三皇五帝”及夏、商、周朝了,按照孔子的划分,古之不说,只说今之。在“今之”的春秋时期,已经不是纯粹做学问了,学问变成了做给别人看的了。这是不是国人的悲哀,是不是受儒家“学以致用”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入世”观念作祟?值得商榷。

  可见,很多事情得以“传承”,都有其历史原因,有其思想承继的,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二XXX年X月X日

【读了论语有感】相关文章:

论语座右铭11-10

《论语》教案02-12

《论语》的教案12-09

经典论语座右铭01-14

读论语有感02-24

读《论语》有感12-26

于丹论语心得11-09

《论语》品读心得02-14

论语阅读心得02-04

《论语》优秀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