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重新发现儿童》有感

时间:2023-12-19 17:02: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重新发现儿童》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重新发现儿童》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重新发现儿童》有感1

  《重新发现儿童有感》中有一篇《童心未泯》,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幸福的人。”我在书旁随机批注了——“培养幸福的人?大概是培养能够捕捉幸福、追逐幸福的人。”这样的字眼。

  我们常常说,要做快乐的教育,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又收获快乐。对于现阶段我们所接触的孩童来说,快乐可能也就等同于幸福吧!以我们曾经渡过的漫长学习时光来说——不背书的时候是快乐的、每天不做作业的时候是快乐的`、不考试的时候是快乐的、放假那则是快乐极了……你看,孩子的幸福如此简单:规避一切让他小小年纪就感到烦恼的事情。但是我们也一直都明白,教育从不是全然快乐的。这样看来,孩子的幸福从何而来?因为孩子们总是要在大人、老师、社会的环境“逼迫”下去不断学习。

  教育的终极目标,真的是培养幸福的人吗?我认为这句话讲的不够仔细、通透。在学习中,我们用习得的知识解决问题、用逐步成熟的技能改善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去为人处事,从而感受到解决问题时的愉悦,生活质量提升时的欢欣、他人和花花世界向你打开、呈现时的奇异……在教育的过程中,拥有了在偶有挫败时仍然能够以幸福支撑的能力,这是我心目中教育的终极目标。

  同时,我发现这本书籍中常提及作者去海外参观学习,发现他人的孩童教育和我们教育的各种不同之处。但不得不说,适合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在面对孩童时,如果能够保持着教育他们成人的初心,如果能抱有让他们都能够在生活中捕捉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极好的了。

  于是,我也想对自己和孩子们这样说:幸福从不是唾手可得的,但幸福也时常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与之相遇,所以捕捉、追逐幸福,也是一种本领。

读《重新发现儿童》有感2

  不知不觉,四月即将消失,如不是办公室同事提醒,我还以为四月还有一周的时间要过呢。时光易逝,记忆永远,不过,还是用笔记录一下为好。

  一、 行走的脚步

  四月的脚步是匆忙的,也是踏实而快乐的。9、21、23号,三次去张庙小学开展助读活动。作为天涯海角助读团队的一员,第一次为身居城市的高中学生和助读学校的农村孩子牵线搭桥,让他们之间因为读书而产生互动和关联、亲历和感悟;第一次让农村的娃娃们聆听来自上海的成功爱人人士“甲秀”先生的报告;第一次在读书日那天和大家一起将书捐给商河郑路镇8所农村学校,见证捐赠者与受捐者爱的交流与互动,见证孩子们的天真与热情。

  还记得16号那天,久旱的齐鲁大地迎来了一场春雨。就在那天,菏泽牡丹区的助读仪式在和风细雨中启动,有幸受孔凡梅老师之邀参加了那次启动仪式,顺便聆听了一节外教关于“全身反应法”的讲座,受益匪浅。

  26—27号,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两天。聆听了几场关于“自然拼读与分级阅读”的专家报告并观摩了两节小学英语课堂。瑞格叔叔生动有趣的对话式教学方式和清华附小活泼可爱的孩子为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孩子们语言能力的习得完全可以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教师没有必要再成为知识的播放器。教学方式决定着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决定着孩子在校学习的快乐指数与学习结果。

  二、 闲暇的阅读

  自从周末到乡村学校助读,自己的阅读受到了一定影响。

  四月初终于读完早已开始的《发现母亲》,补写了两篇三月份欠下的两篇,之后的两周只完整读完高峰先生所著的《重新发现儿童》一书,以下是阅读这本书的简单感悟。

  每次看到孩子被迫学这学那没有自由的时候,或每次看到幼小的孩子举止行为成人化的时候,尤其是看到有些孩子小小年龄就变得对世界不再好奇的时候,总忍不住感叹:童年,去哪儿了?

  无容置疑,童年在消逝。是什么造成了童年的消失?怎样才能挽救孩子们消失的童年?

  《重新发现儿童》一书包括看见儿童、认识儿童、保卫儿童、尊重儿童和发展儿童五章。作者认识到我们的学校按照成人的意志高度同质化,根本没有为儿童而准备。学校,应该让孩子站在正中央,成人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儿童的视角看待孩子。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应该会说话,它们是构成儿童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总之,学校是为孩子而存在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高峰校长将自己管辖的北京海淀区玉泉小学打造成适合儿童发展的乐园。

  高峰校长认为如果孩子不喜欢学校,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孩子们的行为是规范的,自律的,但心灵应该是自由的,舒展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怀揣梦想上路,最终获得幸福。孩子到学校的目的表面上是来听课、读书、写作业、考试等,但本质上是孩子们在逐步社会化。家长关心孩子教育,但不能将希望放在传统的高考上。教育是为了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一种应然的事业,需要怀揣理想仰望星空,让每个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需要精耕细作。

  传授知识不是教育上最重要的事,很多知识只需一翻书就会得到。去了解孩子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永远会比我们告诉他这是个怎样的世界更重要、更有趣。发展心理学证明儿童时期心灵受了伤害的孩子成年时容易出现问题。

  高峰校长说对于一个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其实吃饭远比学习教材更重要。是啊,如果没有了好身体,将来还能干什么?早上值班时,看到一大群孩子在走廊上狼吞虎咽对付一顿早餐时,总忍不住劝他们好好吃饭,然而他们总说没有时间。

  书中说如果老师强硬坚持某些原则,孩子会叛逆,或者阳奉阴违或者循规蹈矩。事实的确是这样的,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家长和老师都有所保留,能够琢磨成人的心理,人前人后表现不一。等到孩子出了大问题,家长和老师倍感诧异。蔡元培先生说,教育就是一种选择。人是在错误中成长的。不要滥用老师的权利,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批评学生,更不能将自己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不要让孩子把老师视作毒蛇猛兽,希望离老师越远越好。

  做老师,需要学习。只有将自己变成儿童,才能发现儿童、呵护童心、保卫儿童权益、尊重儿童发展规律、继而发展儿童潜力。没有不需要学习的学生,也没有天生的老师。其实,做老师的最大幸福在于享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非功成名就时听到的掌声。

  三、 美丽的邂逅

  因为心连心助读,便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与相遇。

  4月2号(世界儿童图书日),“天涯海角心连心助读团队”进行了第一次爱心募捐,很多老师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大家你30元,我50元,他100元,眼见微信红包的钱不断增加,只有一面之缘的郭迎新老师通过微信转来了1000元;燕山中学的刘兴凤老师连续发来好几个红包。最后,我们募捐的钱加上原来的结余足以为受捐学校的老师购买足够的书籍了。团队为受捐学校的老师每人购买一本书,其目的是想激发督促老师们阅读,因为没有爱读书的老师,很难有热爱阅读的学生。努力帮助当地学校形成师生共读的氛围是我们活动的目的之一。

  随着心连心助读活动的.开展,相识相知了一些新的朋友,如:菏泽的朱文静、尹翠华老师、济南的徐春燕、张青青、崔宁、常乐乐、周连梅和读者杂志社的孙加军、讯吉安公司的司机蔡林老师等先后加入了助读活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铺平了“天涯海角心连心”的助读之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甲秀”先生。几年前,通过“船长”与“甲秀”先生相识。他曾经慷慨解囊对我班的贫困生给予资助;他曾经将价值不菲的世博会纪念品赠与我作为给同学们的奖品;春节前,当他听说我开展心连心助读活动计划时,再次捐助10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并打算在读书日前来参加助读活动。临行前,他坚持自费预定宾馆房间以坚守志愿者章程的规定。22号,他不辞千里之苦,自驾车从上海到济南,又从济南到商河,连续12个小时的驾车行程。第二天(世界读书日)一大早,又驾车赶到郑路镇张庙小学为那里的家长和孩子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下午又赶到许商镇小学为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数百名师生和家长做了报告。

  “千里之行,只为活动”,为了这次活动,他精心准备了18页纸的讲稿,还为每个学校带来了精心选择的《十万个为什么》和《科学发现纵横思维谈》。“甲秀”先生做报告的当天晚上,家长群里已经有人在商量为孩子购书的事情了。

  回望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遇到过的人,想用林微因《你是人间四月天》中的一句话来结束: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慧眼感谢所有支持关注心连心助读活动的爱心人士,我的学生和同事以及协助我们工作的老师、领导和家长们!

读《重新发现儿童》有感3

  《重新发现儿童》,是北京玉泉小学高峰校长的著作,通过这本书,我第一次拜读了高校长的著作,让我感慨颇多。此书以小片段、小故事、小实例的形式记录了高峰校长多年来的教育经验和育人理念,在这些经验和理念中,我能深深地体会到高校长的童心,体会到他的智慧。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无论是课程的设计,还是日常中的问题解决,那种高层次的占位,灵敏的头脑,解决问题重点的把握,交流中的语言运用,都让我折服,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的'方法。

  看得出,这本书里的每一个片段都是高校长平时的积累,遇到问题的不断的反思,也终成就了高校长今天的成绩。作为一个校长不能说每天,但是他始终关注着学生,他和学生是一起的。比起他我差的很远。

  在这本书里,我几乎很少看到“学生”这样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我的孩子们”这样的文字,真切的感受到高校长的爱心,真切的感受到作为玉泉小学学生的幸福,真切的感受到这所学校学生站在中央的教育理念。

  我用了两天多的时间概念,读完了这本书,这是我前所未有的。我真的非常喜欢这本书,它接地气,书中的理念和做法有都和我们学校相近,只是他们做得更深入些,这让我对这本书更加的爱不释手。书中很多的做法,正是我将要一步步实施的想法,如今拿到这本书,我视如珍宝。

  他教会了我:人要不断的反思和学习;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坚持写反思,和做记录,不断的督促自己成长;作为管理者真的要接地气,要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才能真正的、适时的做出符合儿童特点的课程。

  我把我所需要的都折了页,我还要再读,再读,再读,吸取精华为我所用。看了这本书后,我更坚信了自己的想法,我会用我的智慧开启新的旅程!

读《重新发现儿童》有感4

  紧张的学校生活结束了,寒假到了,我终于有时间可以看看我的课外读物了。

  前些日子,妈妈给我买了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著的《快乐王子》。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被书中的王子和小燕子深深地感动了。这是一位心地善良的王子,他的塑像本来立在市中心,身上缀满了薄薄的闪闪发光的纯金箔片,他的眼睛是两颗闪亮的蓝宝石,一颗大大的红宝石在他的剑柄上闪着光芒。王子为了帮助贫苦的人们,在小燕子的帮助下,把身上的纯金片和宝石送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们。最后,小燕子被冻死了,而王子也变得破烂不堪,最后被拆除了。我被王子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得哭了。虽然他们最终死去了,但他们始终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在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从王子的身上我得到:快乐是在付出中得到的,你付出得越多,得到的快乐也就越多。让我们每个人都快乐地生活吧! 《重新发现儿童》读书心得体会 篇9

  从《山河之书》到《中国文脉》如果说前者是闪耀在中华文化长河上的亮丽一景的话,后者便是前者的缔造者。如果说我是一个从不懂历史,一向崇尚科技的理科女时,我却被余老师用那么通俗,简洁,干净而又赋予魅力的语言吸引着,我从来不知道浸着历史味道的散文,如此让人醉,你为我们讲述的不是那铁骑血腥的历史,娓娓道来的而婉诺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携着远古文化气息,那么亲切地走来了,你所有的怀疑,被她微微一笑征服了。

  那种美是我从不曾目睹的,那种爱是迷失自我的岁月里,光辉的一笔,那是生命里的切切私语,是生存状态自然程现,就是她让我心里像点着了一场大火,让我的思考从平淡、消极、颓废,又回到了重新思考、平淡、感知、美好。

  可灼伤感还是有的,有那么一天开始,我不那么热衷于我的工作了,那不怨我,因为我心底的渴求的,我掂着脚也够不着,我的心力交瘁了,心的火还在烧着,燃烧是一种让人睁不眼睛的吞噬。火焰以一种灼热而飘忽的狞笑,快速地推进着毁灭。那一刻,我这一边已经准备刹时化为灰烬,哪知有一双手伸了进来,把伤残的我救出。

  我从梦魇中醒来,生命那么触手可及,连楼兰姑娘也在为我婉惜,我还是要重整旗鼓,高昂地走下去。

  正像我对数理化的宣扬,那种数字美,那种简洁美,那种约定美,那种不用粉饰的美,那么高傲地推动着生产力。我想用我的力量,用我感召的力量,为我亲爱的祖国尽微薄之力,这是我的青春!踏着青的遗迹,我的人生带着年龄的冗余前进着,可时间已经付不起,匆忙的身影,让一种东西停止了,而让一种东西无力了,我没有自信了,带着的清高的外表,却感到了那种来自心底的弱弱,生活,你让我伤透了。

  西天最后的一丝余光铺开了夜的序,我开始了我争渡的最礼相遇,不知道算不算爱上了你。

  我的书房里,泛泛的灯光里,我席地而座的随意,散落一地的书,干瘪的水果,茶杯,酒杯,咖啡。你应该知道,我不想睡!

读《重新发现儿童》有感5

  好玩是孩子们学习发生的前提。 只有在好完中,在动手中, 在有趣中,在交流中 ,在碰撞中,在打闹中 ,在吵架中,儿童的智慧才开始生长,成长才开始建构。

  现在,学校教育的模式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让孩子不再拥有梦想。 其实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制造机会 ,帮助孩子们做很多很多的梦 ,不论哪一个梦成功了, 这个孩子都是成功的。 有梦想,才有预期;有预期,才产生动力;有了动力,才有人生的方向感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生才会圆满幸福。

  我们的一粒种子, 或许能让孩子们生出梦想的翅膀。

读《重新发现儿童》有感6

  读完了高峰的《重新发现儿童》一书,儿童之幸福,教育之幸福。书本内容属于随笔类的记录,然而在一篇篇中,不难发现高峰校长真的是一个善于思考和为孩子着想的有教育情怀的校长。

  童心未泯,是一个教育者的需要。唯有走进儿童心里的教育才是真教育。高峰校长无疑就是一位如此的校长。书从几个部分来写叙事:看见儿童,认识儿童,保卫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一个教育者唯有站在真正的儿童的视角才能做好教育,才能做真教育。这是这本书所带给我的触动。

  用心来做教育,课程建设,也许在此书的阅读中才真正的理解了课程建设一词,才真正了然了何为课程建设。高峰校长的“十大好玩课程”,高峰校长的“巴学园”建设,走在幸福教育之路上。课程建设中的“数学引桥课程”是我目前正好思考到,并践行的内容,欣欣然向往之!

  也许与我来说,以一个教师角度来说,不尽然能做到很多,仅需做到心中有学生,用孩子视角来看待一切,给他们放松,自由,自在的方式。诸如“白雪节”,曾经也和孩子们一起玩过,闹过;诸如“远足节”,也有过一起共患难的经历。不是站到什么位置上才能去做和考虑,而是有一颗童心,立足于儿童的视角,服务于儿童,理解和尊重儿童,给予他们适合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成绩,作业,课堂而已。我们培养的是适应未来的“一个幸福人”。

  高峰校长言:何谓“幸福教育”?我们是这样界定的:“幸福教育”就是追求教育的原生态,以儿童为本位,以课程为核心,通过教师幸福地“教”和孩子们幸福地“学”,将教育目的.和本质回归到人的自身,让每一所学校洋溢幸福的笑脸和笑声,让每一位老师拥有幸福的生活,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和幸福的人生。

  幸福是什么?拥有一个梦想,拥有一份期待,行走在梦想之路上,就是幸福和快乐的!

读《重新发现儿童》有感7

  这个月有幸拜读了北京市玉泉小学的校长高峰老师的书《重新发现儿童》。这是一个走进孩子心里的校长,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校长,这是一个为孩子着想的校长,这是一个富有教育情怀的校长,书中用一个个短篇讲述了高老师从教以来的旅程和感悟,细读下来不禁让人感动,让人深思。

  全书围绕“让儿童站在正中央”为主题,分五个篇章,分别是“看见儿童”“认识儿童”“保卫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

  “看见儿童”一章向我们所有人发出疑问:城市为谁而准备?学校为谁而存在?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我们敢于为了孩子舍弃吗?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发人深思。是呀,这些问题的答案不都是我们的孩子么?我们要为儿童和童心未泯的人准备,我们要为那些怀揣教育梦想的人准备,我们要为喜欢孩子的人准备,可是现实的教育制度却把这些人挡在了门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书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幸福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本真的童年、本色的童心、本然的童趣,直至终生童心未泯,这才是富有价值的教育。高峰校长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实施的。他在校园里建立了一条童话走廊,让每个走入学校的孩子从阅读童话开始,存留一份童年、童心和童趣。这样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以孩子的`童心为出发点,从而让孩子们过上真正属于童年的教育生活。

  “认识儿童”一章从了解孩子的世界谈起,“你不跟他玩,他就不跟你玩”这样简单的理论其实就是孩子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小学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就至关重要。高校长根据学校的特点,不断探索幸福教育的内涵,设置了“十大好玩课程”贯穿小学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快乐,感受幸福,感受教育的乐趣。通过这些活动课程,才能不断地制造关键事件,才能让孩子们永远记住母校——那才是办学的成功。书中这样说:一所伟大的学校是这样的学校:从学校走出去的每一个孩子,不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每当经过母校门口的时候,总是怀着深厚的敬意,摘下自己的帽子,深深地向自己的母校鞠躬。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教育梦想,高峰校长把学校变成了孩子们的童年乐园,在幸福教育的路程越走越远。

  也许与我一名普通的教师来说,能做的不多,但是做到心中有学生,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待一切,给他们放松、自由、自由的方式,我也可以做到。在课堂上,尊重孩子的想法,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能画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讲出自己画的内容,从每一节课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让孩子们感受到幸福和快乐,让自己心中也溢满幸福!

【读《重新发现儿童》有感】相关文章:

怎样及早发现儿童近视04-19

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04-30

自己重新归来霸气句子11-06

重新上岗申请书07-18

重新开始的句子06-12

如何让Android手机重新复活04-25

重新启用U盘的技巧08-16

如何给电脑硬盘重新分区06-04

《发现母亲》读书心得02-24

《发现孩子》的读书心得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