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3-12-26 08:33: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这里是中国》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1

  第一级阶梯

  这里有中国最伟大的荒野——可可西里,有着荒野文明的阿里,有中国极致风光最密集的——横断山,有九寨沟的毁灭与创造,有着冰与岩之歌——四姑娘山。这里是第一级阶梯,无论是书中描述的荒野,还是山脉、冰川都是我所挚爱的,然而带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四姑娘山了吧?

  可爱别致的名字,加上这里的别有天洞,让我不由得爱上了这里。翻开画卷,迎面而来的是主峰幺妹峰在朝霞时分的倒影图,在余晖的照射下幺妹峰峰顶好似镶上了一层金箔,又如入口即化般惹人心爱,山峰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水天一色,令人如梦如醉。一座座银装素裹的雪山毫不示弱,有的头顶透亮,有的头顶一顶别致的云帽子或是一层朦胧的薄纱。继而是一幅朝阳图,由远及近,朦胧的美越发清晰,朝阳下远处的山峰上笼罩着一层橘红色的雾,朦朦胧胧中,四姑娘山主峰幺妹峰一峰独秀,好不醒目。接下来的是各种动植物,其中有一只喜马拉雅旱獭,可爱极了,恰似在对着一朵小黄花思考獭生。动植物将四姑娘山装扮得繁花似锦。

  可你不曾想过四姑娘山也鲜为人知。

  它历经五次时运不济,终于被世人所熟知。因为它不仅限于自身的美,而是一个攀登殿堂,正是因为这样的独特之地,一举成名。因此许多人慕名而来,其中一个小故事,特别有趣,有一支法国登山队成功挑战四姑娘山北壁后,将登顶路线命名为“你好漂亮”,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四姑娘山的极致风光带给人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它到底是有多美,才能让这些人对它如此称赞。

  但若它没有如此的.身姿峥嵘,脊如刀刃,未必就能经历五次时运不济后被人们所熟知,四姑娘山历经曲折,然而最终却是以其极具挑战的攀登环境,吸引了众人,人们在攀登过程中才渐渐发现它的动人之处。

  童话故事中,灰姑娘最终变成了公主,同样她是才貌双全,不仅人长漂亮,还擅长舞蹈,才能和王子共舞,才能让王子带着水晶鞋满城到处寻找她,如果仅仅是漂亮,恐怕也不会让王子痴迷上她。结合我们自身来说也是如此。正所谓“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同样如果一个人只凭借自己的光鲜靓丽的外表,不可能让人持久的喜欢这样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内涵。尼采说过“是金子埋在哪里也会发光”,金子本身极具价值,才是导致其被人发现的根本原因,设若仅仅是一块漂亮的石头,是不会让人觉得它有利用价值的。所以我们即便不能像金子一样,但也要努力向这个方向靠近,做一个有着美丽的外表,又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2

  《这里是中国》是我通过微信读书看完的第一本书,目前还没有它的纸质版,不过我将来会买回来经常翻阅的。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看的旅游地理类的书相对要多一些,但这本书与众不同,值得一读,所以在此隆重推荐给大家。如果考虑价格,可以先从微信读书等小程序上阅读,不会产生费用。推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书中配了多达365幅拍摄极其用心的精美的风景图片和53幅精心绘制的专业地图。可以说每一张图片都非常具有代表性,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作品。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航拍作品,从大家不常看到的俯视角度来展示山水建筑之美,给人震撼冲击之感。

  二是编排手法新颖。作者没有按照常规的写作手法来组织语言文字,而是从地理、人文、历史的角度,以山水中国为载体,将以上融合为一体来展开叙述,以文化的视角来讲述山水中国。将旅游地理书籍上升到了人文历史的高度,阅读起来有朗朗上口之感,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更加热爱祖国的青山绿水,大好河山。

  三是图书的编撰者都是行业内的大咖,专业集大成者。图书由星球研究所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共同出版。星球研究所是一家近年异军突起的专注于地理的自媒体机构,以精品著称。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是一家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的专门从事青藏高原研究和建设的全国性、学术性的非营利性团体,主要依托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会聚集了全国地理学科的顶级专家。全书编写参考了众多专家多年甚至一生的研究成果。从本书多达250个极其规范专业的引注可以看出其权威性和专业性。

  四是以专题划分章节,各自独立又有机联系。每一章都针对一个专题展开,如《净梵山:红尘孤岛》一章,以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线,从大地质、大地理的角度深度解析净梵山的与众不同,这是众多读者所不知道的。又如《江南:江河湖海的盛宴》一章,从江河湖海四个地理景观,结合中国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政策的变化等多个或纵或横的纬度,影响成就了今日之江南,是多学科融合研究的成果。种种,都呈现了中国景色之美,人文之博,指向了这里是中国。全书结束语说,世界上本没有中国,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国。

  可以总结的还有很多,在此不在一一赘述。就以书中的文字作为结束:

  这就是中国,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3

  高中时,地理是最令我着迷的科目,书中壮丽雄伟,多姿多彩的美景,无不让我心驰神往。2018年,已经毕业多年的我偶然点开了一篇名为《中国从哪里来?》的科普文章,文章中对于青藏高原影响到中国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甚至中华文明起源的解释,又唤起了我曾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憧憬。因此,当翻开一本名为《这里是中国》的地理图书,看到开篇就是这篇文章时,我径直读了下去,几乎一口气读完。

  《这里是中国》是一本地理科普图书,它引导读者用地理的视角看中国,用精彩的图片展示中国,从第一阶梯到第三阶梯,从青藏高原到江南,从荒野到文明,这里的一山一水,一城一池,一草一木,无不在倾诉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演进。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窗,让人看到一个全新的中国,也换个角度了解华夏文明。从俯瞰大河穿过一个城市,到雪中短暂开放的'细小花朵,每一帧图片,不需要开口便能向人们诉说自己的故事,更遑论其中特别推出的那几幅“巨大”的折叠地图带给人的震撼之感了。在书中,我看到九寨沟、四姑娘山、稻城亚丁,也看到大理、丽江、都江堰,看到文明与自然和谐相处。也看到鲜衣怒马的西安,人间烟火的成都,日新月异的江浙,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巍然屹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正如书中最后写道:“世界上本没有中国,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祖国河山的美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展现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创造力,更展现出新中国无限可能的绚丽未来。书中最为触动我的,是一段关于九寨沟的感慨:“对大自然而言,一次地震带来的损伤实在微不足道。因为对它来说,一切磨难皆是修炼,一切毁灭皆是创造。”自然界的每一次磨难造就了九寨沟恍若仙境的景色,而生活中的每一次磨难何尝不是对人的塑造,让人变得坚定,勇敢。即便身有残缺仍然要昂首而立,每一个残疾人,必定是抱着这样不屈的精神和闪光的灵魂努力地生活,或许不是每一刻都是美景,但每一步都必定有留下坚实的脚印。

  作为一名普通的残疾人,我多么渴望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中华大地,看遍祖国大好河山;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更想让每一位残疾人朋友都有机会领略祖国的壮美和富强,让每一位残疾人朋友能不负美好的时代,活出更好的自己。长路漫漫,希望每一位残疾人朋友和每一位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而奋斗的同路人在低头赶路的同时,更别忘记时而抬头看看苍茫的天地,远方的美景,头顶的繁星,和那心中不息火焰照耀着的美丽中国。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这里是我家》大班主题教案04-30

《中国智慧》读后感01-15

中国经典名著读后感02-18

《美丽中国》的读后感02-23

中国骄傲读后感04-17

中国神话读后感12-21

乡土中国读后感12-06

中国简史读后感10-16

可爱的中国读后感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