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读语文》有感

时间:2024-02-20 11:15: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解读语文》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解读语文》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解读语文》有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被以下问题困扰,一是学生一望而知,教师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二是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文本,教师的满堂灌代替了学生的自发性理解。于是便产生了“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抱怨。读过《解读语文》后我才明白问题产生于自己身上。阅读教学前解读文本的工作上常常受到原有观念的影响,于是就缺失了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与把握。钱理群先生、孙绍振先生、王富仁先生在《解读语文》中,对一篇文章不同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我找到了理性分析与把握文本的门径。

  孙绍振先生指出,要想深入把握文本首先就要避免两种错误观点,这第一种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狭隘社会功利论,提起鲁迅就想到反封建的先锋,于是对鲁迅所有的作品都简单粗暴地扣上反帝反封建的帽子。第二种,后现代离开文本主体的绝对的读者自发主体论,比如《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啊,向祥林嫂“学习拒绝改嫁的精神”等等。

  文本阅读要明确阅读过程中的三个主体和文本结构的三个层次。三个主体指作者、读者和文本主体。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三个层次分别指,第一层是显性的,学生一望而知;第二层是隐性的,是作者潜在的“意脉”变化;第三层是指文体风格。所以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上下功夫。

  那么如何具体实操呢?在钱理群先生、孙绍振先生、王富仁先生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读中,我们可以找到以下方法。

  首先可以从词语入手,三位先生介绍了许多切实有用的办法,钱理群从含义相反的词语中引出关键问题,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和确凿这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引发乐园所乐何处的关键问题。《孔乙己》中“大约孔乙己已经死了”,大约和已经两个词语传递出孔乙己的死谁又关心这一言外之意。孙绍振提出“还原法”,将词语文本中的意思和字典中的意思相对比,找出其间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

  其次可以从句子入手,那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值得推敲的呢?钱理群先生指出了“神来之笔”,可以从开头,过渡段和结尾段中找到,深入挖掘提出问题。抓住这个纲,整篇文章都拎起来了,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神来之笔可以从过渡段找到,“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我们可以简单提出问题,引发好奇心,“为什么我要对蟋蟀们以朋友相称,这么喜欢百草园,为什么又不愿意去三味书屋?”提出这样的问题,相当于拎起来文章的纲,抓住它,整篇文章都拎起来了,意脉也就可以理清了。

  那么文章的文体风格应该如何下手呢?文体风格一直都是学生们比较头疼的问题,在我的日常授课中,往往学生答不到点上。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是方法没有用对。给我启发特别大的是钱理群赏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体风格时使用的对比法,他把当年和鲁迅同时在百草园嬉戏的二弟周作人相对比,通过对比发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生机勃勃,像是一个有艺术天分的孩子对大自然声、色之美的感受、体验和记忆;而周作人呢,则用一个科学家的眼光和趣味去进行精细的辨析。通过对比发现,比起周作人的“理趣”,鲁迅的“情趣”更能凸显。

  当前语文教改课堂最为突出的现象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问来问去,平面滑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明白了文本阅读要逐层深入,要让学生从一望而知到一望而无知,从字句出发,从表面层次到分析出文本的意脉,再到体会到作者的独特风格,文本阅读也算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