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

时间:2024-02-20 15:44: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集合】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意间的在早自习的时候翻到了这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读过后心情五味杂陈。

  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本文的作者。本文写于1883年,是他的前期作品。当时法国小资产阶级的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本文的关键人物菲利普夫妇便是这茫茫人海中的一份子。而贯穿本文始终的线索人物于勒也成为了那一小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

  故事开始,简单说了说自家经济情况,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拮据”。于勒,“我”的坏蛋、流氓叔叔,他当初行为不正、好玩乐地将家里的钱花光后,便被“我们”打发去了美洲,但不久后就来信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就是因为这封信的到来,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来了个大反转。他们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为了正直人,有良心的人。

  第二封信的到来成为了“我们家”的福音书。信中于勒承诺:发了财就会回勒阿弗尔。那个期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乡的于勒,最终还是没能发财,毕竟梦想和现实总是不一样的。

  当菲利普一家高兴地乘船去哲尔塞岛旅行时,却在船上和他们期盼已久的现已沦为穷水手的于勒相遇。他们显得是那么的惊慌失措,神色张皇,他们不愿让他们的女婿知道,船上的这个穷水手就是于勒。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让我觉得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本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不好心理,对于文章中的于勒,我对他又同情又失望。同情是因为他在美洲当水手时的辛酸与无奈,失望又是因为他在美洲时并没有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而“我”事件的见证人,在后来付牡蛎钱时多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说明了“我”对于勒的怜悯和贫弱者的同情。

  这篇文章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只不过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罢了。在金钱面前,骨肉情意就显得那么的一文不值了。如果后来的于勒腰缠万贯的回来了,他们又会如何看待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