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孩子厌学怎么办

时间:2022-05-05 12:22:06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孩子厌学怎么办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小班孩子厌学怎么办

  心理案例:孩子厌学怎么办?

  咨询内容:某女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休学,重新回校后仍然出现厌学现象,老师讲课速度很快,跟不上节奏,很多题不会。不愿听老师讲课,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朋友很少,不想上学,想做生意。父亲因故去世,母亲性格内向,与女儿性格不和,经常吵架,不愿意主动交流。

  疏导过程: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会有不同的压力,有时候压力不能全部释放,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青春期的孩子尤为突出。面对父亲去世,和妈妈沟通少,朋友少,孩子缺乏应有的社会支持系统,这种压力不能被转化就会出现问题。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的情绪,多理解、多关爱,帮助孩子找到尽可能多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交朋友,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化解负面情绪。另外,孩子逃避学习,想做生意,只是转移注意力,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心理困扰。要帮助孩子从自身需要和实际出发,认识自己需要具备的条件,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家长要学会爱的表达方式,给孩子以足够的力量和支持。经过几次的心理辅导后,孩子转变了认知,化解了厌学情绪,同意继续去上学。据后来妈妈反映,女儿在学校能正常学习,和妈妈经常沟通交流,性格活泼了很多,和同学的交往也多了。

  儿童自卑心理有何征兆

  儿童的心理健康父母们必须要关注,儿童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早发现早些帮助孩子纠正,否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自卑心理的征兆有以下几点:

  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每每即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时甚至对诸如搬迁、亲人过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儿童自卑心理的征兆是什么呢?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够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咨询案例:如何面对刚愎自用的领导?

  在职场中,有一个好的直属领导非常重要。因为你差不多有一半的时候在和直属领导相处。

  案例:

  我最近好像得了厌班症。本来这对于我来说,不应该有这样的可能。因为我是放弃了一个高薪的工作自愿到现在单位工作的,我的初愿是一来工作和以前差不多或者更加稳定一点,二来工作的社会成就感很强,我希望能因为从我做起的观念提升一点点的提高公益事业的工作理念,至少可以减少或者停止做错误的事情。不做错误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是我们能为社会做出的一种个人贡献。所以薪假的减少,工作的繁忙我一直安之若泰。

  直到现任上司的越来越膨胀和恶俗、唯上、自我、变态!看到这些负面的词汇您能够想象出我有多么的反感他的举动!我简直鄙视于他的这种明明年纪不比我大几岁却心态老朽,一门心思媚上唯上,做工作不是基于这项工作真的有利社会且能被上面接受的理念,而总是基于事情是否能让上面注意到他是否能为他捞取政治资本的立场去做。除了做事理念,做事时的方式时的目空一切自我膨胀也让我愈发不能忍受。一个40出头还没完全到中年的人,不认可老同志的旧观念也就罢了,年轻同志的新观念也常常不接受,只有他自己的想法是准确而符合事实的!经常强调的就是讲政治讲统一讲落实,恨不能回到专治一言堂的时代!

  而且好大喜功,有了功劳就自己到领导那汇报自己领功,实在不能独领就表扬隔部门的低级别同志,以彰显自己在本级别中的突出,有了问题就把大家都叫领导那去挨批,带上一众罪人的同时自我批评没有领导好大家。自己常年早退,但是却不允允下属迟到,还公然说有事情大家早走下我从来没说过啥。问题下班时分大家一般无法早走,且需要送小孩什么的都是早上,但是他是觉得天然就该与他一致。我知道老看到他的缺点无益于解决问题,可是之前两三任上司以及几乎所有同事我都相处甚好。我不太能够反思自己的反感。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回答:

  你好,收到了你复杂纠结的心情。你的这个问题也很有代表性,其实很多人在职场中都会有这样的亲身感受,你还是比较能够反思自己,希望做到更好。第一句的“厌班症”的结论貌似由自身引起。后面的分析看来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好奇是什么原因让你还留在这个单位,面对你不喜欢的领导?

  你对工作有自己的要求和信念,希望能提升一点点的提高公益事业的理念,感觉你很有理想很有抱负。职场里的现实估计会给你带来困难重重,如果能遇到和你理念相投的领导,真的是一件再开心不过的事情,运气也很好。可如果没有遇到和你理念一致的领导?我们是选择坚持还是妥协?还是在妥协中坚持?这个答案也是要问自己的。哪个对你来说更重要?因为我们听到过:职场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则是妥协,妥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成熟,如果妥协后能给我们带来良好的关系,在良好的关系中去沟通和表达自己的理念,达到最大的平衡和有效,那真的是一个不错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我们的确不想换来换去的找工作,面对更多的焦虑,是吗?

  从心理学角度,有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本身不是事情做错了,而是我们有情绪,你其实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但你说你不太能够反思自己的反感?其实也让你很痛苦是吗?职场中和领导的关系和我们跟父亲的关系有关。父亲传授给我们力量,权威的姿态,和父亲的互动关系的模式会影响我们和权威人物的互动关系,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看看这个情绪来源于何处,让你以后的职场中减轻这种情绪带来的阻碍。理论的疏导来源于自身的实践,知己知彼,方能解决矛盾,希望你尽快走出困境。

  个案分享:9岁的孩子偷钱? 我们有办法!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偷窃?很多家长在谈到孩子偷窃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都会表达说自己曾经反复对孩子说过不能偷东西,这个是不对的,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孩子偷窃的情况呢?我们说教育是体验,不是说教。如果我们只有说教制止,没有惩罚,孩子就会在偷窃时有侥幸心理,被大人发现了就停止偷窃,没有被大人发现,正好达到了目的。而且就会有下一次。

  按照性恶论的观点,人天生就有期望得到更多的内在动因。很多父母总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需求,担心孩子受委屈,随意给孩子钱买这买那,但是这个并不能解决孩子对物质追求的饥渴,最多只是暂时缓解一下当时的焦虑,最终加重了孩子的贪婪。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要求是不断升级的,可以轻易的得到满足,他就会迅速提高他的欲望,更加对现实不满。所以这也是很多家长无比头疼的,怎么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胃口越来越大。

  在处理孩子过度的物质追求时,父母常常只是制止。比如,有的孩子平时在玩具店时,有乱拆包装的习惯。在父母看来,只要没有拿走,就不算是什么大事情。可对孩子来说,隐含着偷窃的动机,有可能非常想得到心爱的玩具才会去拆开它,也有可能已经发生偷窃,只是不相信而没有关注。这也是基于性善论的观点,既然平时总是在不断教导孩子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作为家长已经努力了,至于孩子是不是会发生,即使发生那也应该是孩子的责任而和自己无关了。

  如何解决呢?

  1发现偷窃,及时处罚!

  提问的妈妈说爸爸曾经采用了打孩子,我们说一旦发现偷窃,处罚一定要有而且及时,处罚一定要让孩子有所损失,方式也有多种,比如说可以用经济上的处罚,零用钱不给,不能得到他最想要的东西啊,就是处罚要触动孩子,让他有肉疼的感觉,不能停留在不痛不痒的说教上面。有些家长说孩子还小,需不需要给机会,但是如果没有处罚,就是变相鼓励孩子的下一次侥幸心理。

  还有家长本身自己在家里也有防范的意识,比如说家里的现金,自己的钱包不要到处乱放,少了钱也无所谓,更不追究,孩子自然会觉得可以趁虚而入,还有就是要多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变化,有时候孩子带回来的东西已经往往超过了你给予他的钱,肯定是要问清楚来历的。

  2 让孩子拥有通过努力获得金钱的能力!

  一方面是杜绝孩子偷窃,但是比防止更重要的是家长要逐步引导孩子自己创造财富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家庭奖罚与孩子共同建立规则,这也是比一味的防范更有效的办法。

  在我们超极少年的很多活动里面,就会给孩子很多自己致富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劳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售卖商品,赚取差价。

  我们曾经辅导过的一个家庭,孩子9岁的时候开始,不但在家里靠自己的劳动所得赚钱,渐渐的在班上也会创造帮同学网购,帮班集体网购赚钱,现在11岁,经常为同学做手工的三明治早餐,自制雪糕也成为她的赚钱的来源。这些不但让孩子解决了零花钱的问题,还会让孩子感到生活的乐趣,也让孩子有了莫大的成就感。为此,建议只要孩子开始有了金钱意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仅仅是满足孩子对物质的需要,而是要创造引导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金钱的机会,这也才是真正解决孩子偷窃问题的根本。

  财商的培养对孩子的进入社会拥有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的一个能力。所以除了必要的惩罚之外,我们更希望给到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更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对于家长来说,这更是一个双赢的机会。

  我陷入了早恋的泥潭

  爱情之花是美好的,但花开的太早也许不是一件好事,早恋会使一些人陷入泥潭中,不知所措。

  案例:我陷入了早恋的泥潭

  我是十六岁的一个女孩,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个男生。虽然在家里面家长多次教育要好好学习,不能分心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可是校园的小路上有时会看到一对对的同学出双入对,这种感觉光是看就觉得很美妙。我很羡慕,我也想能和喜欢的男生在校园里漫步,一起吃饭,一起上自习。但面对家长、老师以及学校的压力和阻挠,让我不得不放弃这美好的感情。可是这种感觉依然还在我的心底徘徊,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分析:

  早恋,是指发生过早的恋爱。但是何为早,初中?高中?有的家长甚至将大学的恋爱也成为早恋。而孩子刚从学校毕业就又开始急着忙活孩子的婚姻大事,恨不得刚出校门就踏入婚门。

  中国社会学著名学者李银河老师曾经说过:“早恋”一词不仅含有贬义评价,并且还含义不明。何时能称之为“早”恋?西方学家将十二、三岁至十九岁的青少年的恋爱称之为青春期恋爱。

  青春期的孩子,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他们渴望和异性交往,这是身心发展的必然阶段。喜欢上了一位异性同学,却又羞于表白;若是表白又怕之后两人尴尬、疏远,家长毫无理由地阻止等等。其实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有了兴趣是非常普遍的、正常的心理现象。

  家长和老师不能将早恋看成洪水猛兽,横加阻挠。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又叫禁果效应,是心理学的一种人际交往效应。指有好感的异性间,受到的外界干涉越多,他们的感情就会越深。

  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提醒家长,预防和处理早恋最好是“疏”,而不是“堵”。从心理分析的理论看,青春期的孩子出现早恋主要是成长过程中“异性别亲子关系”的发展出了问题。男生主要是缺乏母爱或者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女生主要是缺乏父爱或者与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

  正处于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青春期,若孩子出现了早恋的行为,家长应该及时审视自己家庭内部的关系,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孩子,从自我挫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人越长大遇到的挫折越多,如果我们不能从挫折中走出来,就无法往前走。所以当孩子受伤了,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从挫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坐在这个女孩的身边,我被扑面而来的无力沮丧感重重包围。这是从她的心海层层浸透蔓延过来的。这是一个15岁的初三女孩,因为在漫天席卷着的测试月考模拟考试中,自己节节败退,不堪重负来到了我的咨询室。

  她沉重疲倦地坐在沙发里,眼神散漫地投向咨询室的窗外无法找到聚焦点的某片空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的泪水,似乎没有源头也没有归处,只是经过不断经过……递给她的纸巾,被她捏在手里,听任她的手指将它们扭成卷曲的长条,挤压成碎屑掉落。

  我用眼神轻轻地问候情绪低迷的她,下坠的肩无望的脸庞……最后落在她的眼睛上,我问:“你愿意和我说说吗,刚刚结束的这次摸底考试?”

  孩子,从自我挫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她许是感受到了我的关切,收回投向窗外的眼神,看着我,说:“我觉得自己糟糕透了……我看不到一丁点希望,这次考试完全费了。”

  “嗯,你充满了绝望,这次考试的情况看起来很差劲,你愿意多说说吗?”

  “拿到试卷,我就被那些题目击垮了,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最最糟的是我一点也不紧张,我完全没有了斗志。

  身边的同学‘刷刷刷’地写字声不绝传来,可是我胡乱地做了还能够下笔的题目之后,就早早地坐在那里发呆。”

  “放学回家,和我的好朋友同路,她显得很从容很镇静的神情很打击人。我耷拉着脑袋,不怎么愿意说话。沉默了一段,我还是忍不住问她,你不觉得这次考试的题目很多都是我们平时少见的偏题怪题吗?她说,是啊,我一拿到试卷,就有所感觉。于是每门儿的考试,我都先将全部的试题看一遍,哪些题目准备放弃,那些题目我要尽力一搏心里大概有谱之后,就目标明确地开始行动了。我答文综的时候,直到结束前的一分钟,我还在拼命做最后一道问答题,把我所能够想到的方面全部答尽……

  听到她那么说,我更加沮丧了。”

  “哦,你更加沮丧了,愿意多说点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觉得自己更差劲了。我的天空都是灰蒙蒙一片,哎……”

  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真是走到了困境里啊!”我全神贯注地看着她,由衷地为她难过。

  “嗯,”她接着说,“你看,我的同学面对和我一样的问题时候,她能够那么自如和稳定的处理。而我呢……我不是嫉妒她,而是对自己感到极度的失望。我完全没有能力应对我不熟悉的事情。我很无能,我真没用,我太厌恶自己了……”她一边说,一边使劲使劲地摇头。

  看着她陷入深度自我贬损之中,我不由得心疼。

  这是一个学习品行一贯优秀的孩子,但是在数次的考试失利之后,对自己有越来越多的自我否定,泛化到学习以外的其他日常生活中,并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现在她到我这里来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觉得生活很没有意思。

  在前面的十多次咨询中,我对她的家庭环境,早年的生活经历等信息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我知道对于此刻陷在绝望情绪里的她来说,与其告诉她其实你很优秀,你现在这样的想法是你将事情进行灾难化了,以偏概全的看待事物的角度有失偏颇,还不如陪伴她,和她的情绪静静地待在一起。

  于是,我说,“当我听到你这么说的时候,我的心有些被割裂一样的疼痛感。不知道你此刻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她说,“是的,我觉得全身很无力,整个人一点气力也没有。心脏的一个地方好像被刀在一点点的切割。”

  听到她能够这样地来描述出自己的身体感受,我的心放松了一些。

  咨询室里的上空笼罩着的阴霾此刻似乎稀释淡化些了。我们继续感受着此刻的自己……

  看着她的情绪渐渐有所稳定,我接下来做了这样的干预。

  我说:“在你不断地告诉我,你觉得自己不如人很无能很糟糕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在你的内心住着这样一位严厉的大人,她不能够容许你有丝毫的差池疏漏和缺点,她要求你事事都做到完美。如果你不能够尽如她意,她对你就完全失望,不予理解不予理睬,甚至她希望你能够迅速从她眼前消失……”

  她缓缓抬起头来,眼睛注视着我,眼神里有些许的光彩了。“是的。”她突然说,“是!就是这样。她希望我最好马上人间蒸发!”

  我知道,这正是引发她一连串问题的关键所在。她内化了一个严厉苛责的形象,很长时间以来她就这样被鞭打被无情指责,直到感受到要被放弃。

  于是,我引导她说,那么,现在你想对你内心的那个人说点什么吗?

  她直起身体,说,“原来,我并不是那么差劲,只是你眼里容不得沙子。原来我只是有一些小小的过失,你却将它看成是弥天大祸。我现在知道是你藏在我心里才会把我变成这样。”

  接下来,我用一个空椅子技术来处理她内化的这个苛责的内在客体。让她和她内在的这个形象做了一次对话。她把压抑在内心一直无法表达的愤怒,以进入一个角色的身份做了表达,并且在这个角色上她又表达出对自己的很多支持:她鼓励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他们。

  在这一轮角色表达中,她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有力量,整个脸庞开始生动起来。

  离开的时候,她微笑地回头冲我点点头说:相信我!而后稳健地转身,走出我的咨询室。

  我看着她离开的背影,陷入沉思。这个女孩身上出现的一些困扰虽然无法通过这一次谈话能够完全处理她内心的阴影,但是我相信,持之以恒的稳定的支持一定会帮到她。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建立新的自我形象也是瓦解旧的自我认知的时期,出现一些适应不良的问题,作为父母或是教育者或是心理工作者如果能够很好的陪伴适度的引导,问题出现的时候也是矫正并打下心理发育人格发展的坚实基础的契机。

  案例分析: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个案,她对学习以及学习之外的生活存在很多自我贬损,缺乏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以及极度地失望感,这些都显示她有些抑郁倾向。(如果这种倾向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并在现实生活中被更多的事情打击自尊,那么可能会发展为抑郁症。)而这一症状是因为她早年内化的严苛要求完美的客体表象有关。这使得她对自己吹毛求疵,稍有瑕疵都会跌入无望的困境。因此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是一方面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访互动,能够成为一个包容积极支持的新的客体形象内化到她的内心,从而整合原来的苛责的客体表象,另一方面是通过空椅子技术等咨询策略帮助她处理潜抑的冲突的情绪。

  孩子们,要从自我挫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样你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小班孩子厌学怎么办】相关文章:

孩子高中厌学怎么办10-17

孩子装病厌学怎么办03-08

孩子厌学早恋怎么办08-18

高三孩子厌学怎么办09-28

孩子成绩差厌学怎么办10-21

高一的孩子厌学怎么办10-10

高二孩子厌学怎么办09-19

青春期孩子厌学怎么办10-27

幼儿园孩子厌学怎么办09-28

孩子厌学家长应该怎么办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