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父母要给孩子心灵上的自由

时间:2022-05-06 04:17:25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孩子教育:父母要给孩子心灵上的自由

  前不久,有位上小学二年级女孩和我说,她总感觉自己的父母在监视自己,每天对生活起居、学习、交往非常在意,从来不让自己单独出门。父母就让她躲着点陌生人,甚至为了安全连自行车都不让骑。好在这个孩子比较随和,虽然不情愿但也理解父母。

孩子教育:父母要给孩子心灵上的自由

  孩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尽管他们在知识和经验上,或逻辑思维上,远不如成人,很难自己保护和养活自己,需要家长承担“监护人”角色。但如果孩子没有一定的自由,特别是心理上的自由,那在安全感上就有缺失,甚至是妨碍孩子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去判断事物,更谈不上从一系列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无法避免新的错误。参见《案例分析:最好别让陌生人摸你的孩子》。

  当然,孩子想获得相对的自由,必须是在孩子有界线的基础上。给一个没有界线的孩子自由,那叫放任,孩子也很难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所以,既然在成人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情况下,给孩子自由也要有界线约束。如果只要绝对自由而放任的话,孩子不仅会捅出各种娄子,还可能做出充满安全隐患的行为来。参见《给孩子立界线从小事做起》、《巧立孩子界线的十条军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自由,又要有限制,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首先需要父母是有界线的和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并在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或变相反抗的时候,在尊重、认同、共情、接纳孩子基础上,及时化解孩子负面情绪。而较好的平衡点是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上,孩子乐于接受约束,并不经常出现变相反抗。参见《不能忽视孩子的变相反抗》。

  父母要知道,针对不同的年龄孩子,其“自由”的定义是有很多区别的。比如,婴儿期孩子需要的自由是爬、走、跑等,家长要充分满足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直接感知,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在幼儿期,孩子更多的是需要“玩”的自由,并在各种游戏中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和模仿,以此获得主动感、观察能力和自信心;在童年期,孩子转入间接经验的学习,需要发展个性、要有独特兴趣和结交朋友的自由,重点是克服自卑和获得勤奋感,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和获得相对应的能力;进入青春期后,孩子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需要思考和判断的自由,以及类似成人的自主权和适当的行动自由。参见《幼儿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童年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

  在了解自己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性格、个性的情况下,孩子的自由是可调整的。比如,如果幼儿期孩子被保护的过度,孩子不知道怎么与人交往,那与一些品质很差的孩子在一起,一定会近墨者黑。而那些从小从错误中摔打出来的孩子,并已经有良好生活习惯和界线约束,即使和一些“坏朋友”玩,反而会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参见《点评18招谐趣的<斗妈大全>》。

  年轻父母需要知道的,心灵上的自由和行为上的自由,是有区别的。其实,在任何家庭都是对孩子在行为上是有所约束的,比如按时吃饭、睡觉,以及不能做像拽电线、摸开关等危险动作。这些“家规”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变化,但这种限制多与良好生活习惯相关,虽然是对孩子的限制,但不能说是对孩子心灵上的约束。

  不能否认的是,如果父母过多对孩子行为进行限制,特别是孩子还没有把已有界线内化的时候,又增加新的家规,孩子必然感受到心理压力。所以,父母制定的界线不要太繁杂,且一定要具体化,最好事先和孩子进行协商。比如,你要求孩子放学就回家,孩子容易明白和执行,但若规定不能与“坏孩子”玩,孩子可能就难于辨认和执行。参见《教养坏习惯:说太多的“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孩子的自由和学习成绩挂钩。例如,有些父母当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于是就限制孩子玩。当孩子学习成绩不佳,父母不能上来就逼迫孩子加强学习和补课,一定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成绩差。比如,孩子在写作业时,想3写2,这属于手、眼、脑的配合问题,反而玩游戏、做手工能帮助孩子提高这些能力。参见《教养坏习惯:孩子学习和物质挂钩》。

  孩子确实是在学习中成长,父母的许多经验都是可以借鉴的,但不能因此就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并完全支配孩子的行动。比如,父母经常认为孩子某些活动对孩子成长无益,是浪费时间的,喜欢禁止孩子去做。这样的结果,不仅束缚了自由,也使孩子在外面的“诱惑”下,学会了撒谎和欺骗,这完全有违教育的本质。参见《父母要抛弃自己的思维惯性》、《教养坏习惯:替孩子安排作息》。

  那如何给孩子真正的心灵自由?其核心就是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在做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判断。这就需要家长允许孩子去尝试、去犯错,这样他们就能通过直接的经验感知,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就能比较好的应对。比如,你告诉婴儿锅很烫,限制孩子去摸未必有什么好效果。但假设你放胆让孩子去摸一次,比你唠叨要管用的多。参见《父母的教化与孩子不听话》。

  不论孩子有多大,他们都不喜欢被父母捆住手脚。因此,除了个别尝试可能危及孩子生命、健康的事情,最好的心灵自由,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别担心孩子犯错误,或有轻微的身体伤害,一定要孩子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感知,从中学会判断和思考,这样孩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参见《让孩子真心快乐是教育根本》。

【孩子教育:父母要给孩子心灵上的自由】相关文章:

父母离异孩子的教育方法10-11

父母怎么教育孩子独立06-03

父母应该怎样正确教育孩子04-04

聪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05-31

父母应对孩子撒谎的教育方法05-31

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05-31

父母教育小气的孩子的方法05-31

父母在孩子倔强期的教育方法05-31

父母在家教育孩子的方法03-22

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