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孩子你需要了解这些

时间:2022-05-06 23:38:12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好孩子你需要了解这些

  (一)望子成龙会导致孩子心理存在压力

教育好孩子你需要了解这些

  自信心就是不管来自外面或自己的感受,就是这股不断自我肯定的强大驱动力,让人冲破成就天花板,从失败中还看到成功的希望,奋斗不懈,终获成功。然而望子成龙的心理会导致孩子心理存在压力。

  根据OECD(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20xx年对全球57国,超过40万名15岁学生进行的学科与相关能力测验(PISA),台湾学生呈现很两极的现象:数学测验分数,全球第一名,非常厉害;科学分数全球第四名,比美国、日本的学生都出色。分数这么杰出的孩子,却出现高反差的另一结果,针对科学的信心度问题,被问到「课堂上所教的科学知识我都非常了解」,台湾学生的自我评价倒数第四名。

  不只如此,其它相关的信心度问题测试,譬如在回答「学校的科学课程对我来说很简单」、「我在科学考试及科学项目上表现良好」等问题,台湾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全球都呈现倒数第四、第三名!

  美国的孩子完全相反,信心排名远高于考试排名。芬兰和加拿大却是两方面都高,显示这两国学生的学科能力不错,而且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信。

  自信越高,解决问题动机越强

  台湾孩子的「第四名现象」,往前数、往后数,都是第四名,让人不知该喜该忧,哭笑不得。它究竟该如何解读?学科能力好,自信不足的孩子未来会有什么影响?

  对此,OECD教育部指标与分析处总监史莱克(Andreas Schleicher)接受《商业周刊》专访时提及,「学科测试程度高,但学习动机及自信心低,」影响的是将来学生探索世界的动力。

  史莱克指出:世界各国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情况,以美国学生来说,尽管他们的学科测试成绩中等,但他们却有很高的自我信念(self-concept)和自信,而且解决问题的动机也很强烈;「若是对自己有信心,即使遇上不会的问题,也相信自己能透过询问或找资料来解决,认为自己能突破困境,这是一种持续学习能力,这样的人就能够不断迈向成功。」

  拥有自信,能将潜能激发出来

  自信心,是一种超力量,《教出孩子的自信力!》一书作者、专研儿童心理学的姚熙指出,自信不仅可将人的潜能开发出来,更能将人们各部分的机能调节到最佳状态,在不断高水平发挥的基础上,人的效能也提高,若能沿着这样的方式发展,让这来自内心的螺旋上升,人可以成就自己、造福别人。

  信心,可能来自内心的自觉,也可能来自外力的推动。俄国知名作家屠格涅夫(Ivan Turgenev)有次阅读《现代人》杂志中一篇名为〈童年〉的小说,并且被深深吸引,看看作者名字毫无所悉,他出于对作者的欣赏四处打听,后来找到作者的姑妈,并期望她转达他的话给这位年轻作家,「如果他能继续写下去,一定会有所成就。」

  就是这么一句话,不仅让这位年轻作家欣喜若狂,更点燃了他的创作热情,让他从生活苦闷的困顿里,找到自信和人生的目标,他从此走上写作之路,最终成为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这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的作者托尔斯泰(Leo Tolstoy)。

  过高期望,压垮孩子

  再拉回来看台湾,「儿子,我要你比我强!」仍是许多父母对小孩的期待,也成了现代孩子们的压力来源,在这路上,有的孩子跌倒、再爬起来,也有人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严重的,有人患上忧郁症。

  实践大学管理学院前院长周添城的女儿,不仅求学路上不顺遂,更因为父亲的成就天花板和对联考恐惧,因而罹患神经性厌食症(编按:一种精神疾病,国际定义为「由悲哀和焦虑所造成的神经萎缩」,95%发生在12到18岁的女孩身上。研究显示,每150名15岁的少女中,就有一人罹病。)。女儿发病是在上高中两个月后,除放学回家总是闷闷不乐,事后才发现在学校两个月更是一点食物也没有吃。

  周添城事后推敲,可能的原因是女儿恐惧联考,推甄考上卫理女中,但她国中好友有两位考上北一女、中山女中,她开始感到念私校是个错误。周添城有一次意外发现女儿在书信中写道:「我永远没有办法成就任何事情,我会成为爸爸的负担。」女儿也担心:「爸爸给我很多压力,我一辈子永远都达不到爸爸的样子。」

  「爸爸你说你不在乎,我压力其实很大,你越说不在乎,我知道,你其实是很在乎的。」周添城的女儿越来越不放过自己,不断的比较、自责,内心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漩涡。

  马偕医院精神科主任刘秋平表示,1980年之前,台湾发生的个案只有少数,但是现在,经常可以碰到这类的病人;其中又以家世背景为专业或管理阶层的子女,比劳工阶层的子女更容易得病。

  心理医师王浩威表示,这一代的年轻人最不幸,他们处在台湾经济高度成长以后的高原期,不像他们的父母辈有很多机会;父母在他们成长的岁月里虽吃了不少苦,但只要认真、努力,不论是学历或社会地位上都较易超越上一代的成就。

  孩子过得好,比成就高更重要

  「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强」的社会观念,成为现代青少年心中的阴影,当他们没有表现得更强,自信就立刻瓦解。

  周添城的女儿就是这种结构压力的受害者,她高度自我期许,可是又达不到,自信心低落,一旦陷入恶性循环,就容易出差错。

  医生给予周添城的专业建议,他女儿需要建构一套外在「结构」和一套内心的价值结构,并远离彻底令她崩溃的台湾、只身前往纽西兰求学。

  时代在变,过去流行的「孩子,我要你比我强」价值观,不如改用「孩子,我要你过得比我好」,有助降低父母与青少年间的冲突,更有助年轻人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曾为《商业周刊》「百大特色小学」专题拍摄米仓国小纪录片的金马奖导演郑文堂,在专访时回忆自己的小学时光,提到自己曾在小五时赢得高年级作文第一名,「我得奖后,觉得自己作文好厉害,这个荣誉感存在了3、4年之久。

  也因为国小上台领奖的经历,郑文堂体会到『荣誉感』对孩子很重要,有荣誉感,会改变一个孩子。米仓(国小)透过民俗游戏,让很多孩子有机会上台,被肯定,用荣誉感成就自信,这部分有很强的touch(触动)到我的感受。」

  自信心,不管来自外面或自己的感受,就是这股不断自我肯定的强大驱动力,让人冲破成就天花板,从失败中还看到成功的希望,奋斗不懈,终获成功。

  若成功之母是失败,成功之父就是自信心吧。

  让您的孩子更有责任心、更自信,作为父母您要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心中有爱心、脑中有理念、手中有方法”高效能的智慧父母,这样望子成龙就不会造成心理存在压力。学会科学有效的培养孩子的一套方法。当您掌握了这种方法,您将不再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而烦恼,真正体验到做父母的乐趣,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再茫然不知所措。建议您参加系统的“父母能力”训练,把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融入到您日常生活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同时您也将学会觉察并调整自己的言行,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您将远离紧张、怨恨、争斗、愤怒,得到越来越多的安宁与爱。

  (二)两夫夫妻吵架,孩子怎么办?

  大多数成年人认同,婚姻并不总是像我们想象中的童话那样。当将孩子,事业及生活的起起落落考虑进来,分歧必定会以一种或其它的方式出现。

  尽管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多大呢?美国作家罗伯特·福尔姆曾经写过:"不必担心孩子听你说了什么。只用担心他们看你做了什么。"幸运的是,父母有权把这些问题变成积极的家庭学习素材。

  正如我们所知,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发展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讨论饮食与营养,自律与习惯,动机与鼓励,家庭都是开始之地。

  破坏性的冲突包括身体和言语上的侵犯,妨碍,逃避,焦虑,对抗和不解决。它毒害着家庭环境。

  建设性的冲突包括选择直接沟通来解决问题,妥协,鼓励,道歉以及明确解决问题。它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圣母玛利亚大学的马克·卡明斯博士试图弄明白,父母是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冲突和为孩子树立要积极解决问题的好榜样。研究发现孩子看到的或感知到的所有冲突都会激起消极的反应。然而父母间问题解决的程度影响着孩子最后的反应。这也就意味着,当父母亲积极的解决了冲突,孩子是不会体验到消极的反应。事实上,父母间积极的婚姻冲突对孩子具有积极的影响,比如:情绪安全感的增强和好斗情绪的减弱。纵向研究也表明这对孩子具有积极的影响,比如:情感稳定和亲社会行为的增强。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父母和孩子所理解的消极不同。许多父母认为顺从反应等效于解决问题,如:妥协,然而孩子只会受益于真诚的解决冲突。

  此外,解决是必要的,无论冲突的发生有无孩子在场。研究表明,甚至5岁的孩子都能感知到父母的婚姻情感,能注意到冲突是否被解决了。

  没有哪个家庭是完美无缺的,真诚地解决所有的冲突并不像听上去的那样简单。然而,这里有些建议将引领孩子未来走上良好的关系和情感安全之路。

  觉察冲突的发生--努力管住自己的嘴,注意自己的言辞,除非在私下场合。面对问题--解决和妥协而不是攻击和逃避道歉--坦诚真实。遵从,并尽可能的作出让步。谨记建设性和破坏性冲突的重要差别以及孩子会关注问题的解决并从中受益。

  (三)教育孩子的技巧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性格难以改变”之类的帽子,或者自认为学识浅、水平低,不会教育孩子。实际上,只要方法妥当,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用心,总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

  一、扮弱计——让孩子充当一次“小大人”

  父母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对父母漠不关心,缺少责任感,他们不知道,孩子的责任感是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你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副风雨无惧的样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不需要他们关心照顾的。因此,父母们不妨偶尔扮一次弱,向孩子求助,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竟因此变成了懂事的“小大人”,而你也可以从孩子的帮助中获得很多东西。

  二、补强计——让孩子由自卑变自信。

  美国加州大家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补强法则”。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此,当孩子受到认可时,他(她)的自信就会被激发出来,不断重复令人满意的行为,直至摆脱自卑,成为自信上进的好孩子。

  三、诱导计——帮孩子跨过厌学的泥潭。

  几乎每个孩子都多多少少有些厌学情绪,这是可以理解但却不能放任自流的,因为这种情绪会阻碍孩子学习的热情,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然而强制孩子学习也不是好办法,这只会加深孩子的反感,聪明的做法是诱导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学习。

  四、冷淡计——让孩子有一点自控能力。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然而这样的生活却让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这个坏习惯将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埋下巨大隐患。专家建议孩子任性时不妨试试冷处理,这会使孩子因得不到注意而自动收敛脾气。

  五、授挫计——给孩子一个体验失败的机会。

  美国教育家卡乐尔.桑德堡说:“顺境当然可以出人才,但逆境也可以出人才。而且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和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竞争力。”也就是说为了增强孩子的耐挫力,父母们不妨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意,这种挫折教育对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大有好处。

  六、放手计——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什么都为孩子做好,家长应当试着放开手,让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许做不好,但以后就会做得又快又好。千万不要做包办父母,放开手为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和平台,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们也会少些麻烦。

  七、纵容计——让孩子在“淘气”中开发潜能。

  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气”是“破坏狂”,其实这类孩子往往很聪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较强,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来得坚定。因此,聪明的家长要试着“纵容”孩子的淘气和“破坏”行为,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

  八、处罚计——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

  教育孩子就要赏罚分明,孩子做的好要给予奖励,但孩子做错事时一定不要姑息,哪怕只是小错也要进行适度的处罚,这样孩子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免得在错误里越陷越深。

  九、制冷计——给自负的孩子“泼冷水”。

  自负是指自我评价过高,目中无人,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一旦发现孩子自负的苗头,父母就应当运用“制冷”的手段,适时地给孩子泼点冷水,让孩子学会理性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

  十、包容计——让孩子感受父母无条件的爱。

  孩子也许不够聪明,也许有很多缺点,可是作为父母,你绝对不能对孩子存有偏见,羞辱或嫌弃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一定要包容,要有信心,你就会得到一个怎样的孩子。

  十一、样板计——父母要给孩子当好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严于律已,处处事事以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十二、鼓励计——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力量。

  孩子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很容易因为了困难而放弃努力,因此,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给他们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这样孩子就能带着父母的期待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十三、倾听计——认真了解孩子的感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声,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去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才能对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问题、变化做出及时而细致的处理。有了这样的基础,亲子之间才能良好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十四、赏善计——让孩子在赞美声中进步。

  教育学家认为,教育孩子,奖励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方式。因此他们建议,用奖励正确来代替惩罚错误,用肯定优点来代替否定缺点,这样既可以避免给孩子造成伤害,又可以使孩子取得更好的进步。

  十五、点拨计——巧妙地提示孩子自觉走向正途。

  絮絮叨叨的说教,凡事替孩子包办的父母是孩子最不喜欢的,聪明的家长只会在孩子遇到难题或行为错误时,从旁稍加提示引导,帮孩子解决疑难。这样,孩子明白了道理,家长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十六、虚拟计——让孩子产生“我很棒”的自我感觉。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有了天才的感觉,你会成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觉,你会成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用虚拟的手段,给孩子制造一个“我很棒”的自我感觉,他就会逐渐“棒”起来。

  十七、容过计——让孩子在错误中学到更多。

  生活中,孩子总难免有些过失、错误。有的是无意,有的是有意的。如果孩子所犯过错的性质不是很严重,那么家长就不妨给予宽容、谅解,这样孩子不仅会在内疚自责中更认真地改正错误,还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宽容心态。

  十八、训诫计——让孩子认识错误、改过自新。

  孩子就是孩子,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有些错误可以宽容,而有些错误是不能姑息的。必须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批评,以保证孩子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即使是再宽大的父母,也不能让这种合理的管教缺位。

  十九、熏陶计——在生活中给孩子好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因此,父母如果能在家庭生活中,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陶冶孩子的情趣、品行,那么就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二十、疏导计——让孩子由对立变成合作。

  大禹治水的成功之处在于“疏”而不在“堵”,父母也可以从这种方法中得到启示。在教育孩子时太过专制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让孩子跟你“对着干”,但如果采取明智、开放的疏导策略,孩子就会愿意跟你愉快合作。

  二十一、尊子计——让孩子与父母贴得更近。

  亲子间之所以出现冲突矛盾,往往是因为父母对孩子不够尊重,使孩子心怀恐惧、不满,拉开了彼此的距离。其实孩子也需要尊重,那么他们一定会成为最受孩子欢迎的父母。

  二十二、对等计——与孩子实现良好的沟通。

  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就是平等地对待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向你说出心里话,家长才可以及时帮孩子摆脱各种问题。如果家长总是摆着家长架子,专制地要求孩子服从自己,那么亲子间沟通的大门就会慢慢关上。

  二十三、攻防计——先给孩子打好“预防针”。

  兵法上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在教育孩子时也是这样,与其孩子出现问题后,再去管教、愤怒,还不如提前就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孩子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二十四、训俭计——帮孩子克服骄奢之气。

  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些孩子就养成了骄奢的习惯,花钱大手大脚,不知爱惜物品,这种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家长应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帮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二十五、伴教计——在参与中教出好孩子。

  如果父母能够参与孩子的生活,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做一些事,那么不但可以增进亲子感情,还可以鼓舞孩子,同时父母还可以对孩子多一些了解,这于开发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二十六、防微计——别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生活中,孩子有时会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霸道、无礼、懒惰等等,这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问题虽小,但也要严管,防微杜渐,否则这些小毛病会变成大问题,那时候家长再想让孩子改正,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要姑息孩子的小毛病,严管同样是爱的表现。

  二十七、劝和计——让孩子与老师相互包容。

  老师与学生之间也会发生一些摩擦和误会,这时家长就要担任“和事佬”的角色,帮助双方消除矛盾、误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让孩子照样尊敬老师,老师继续爱护孩子。

  二十八、立规计——用合理的规则让孩子学会自控。

  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而家长“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的说教又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因此家长可以为孩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则,作为孩子判断自己行为的依据,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十九、减负计——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生活中,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越来越多,而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压力过大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给孩子减负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请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三十、激发计——用刺激孩子的方式让孩子爱学习。

  教育孩子要找对方式,当劝导、说教都不奏效时,家长们不妨试试这招儿激发计。利用孩子的好胜心、逆反心甚至嫉妒心理来故意刺激孩子,让他们由不爱学习变成积极学习。

  三十一、悦纳计——让孩子喜欢并接受自己。

  如果孩子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那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自卑、嫉妒别人等等。因此,家长们要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点,要让孩子喜欢自己,这样孩子才能自信地面对生活。

  三十二、用忍计——温和地纠正孩子的“出格”行为。

  孩子常常会做出一些令父母无法容忍的“出格”行为,而“急风骤雨”式的教育只会使孩子走向极端,因此,家长们只能“戒急用忍”,压下火气,多理解孩子多包容孩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这样才能把孩子引向正途。

  三十三、励勇计——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的勇敢个性。

  生活中,常常是那些勇于探索、大胆无畏的人才能取得杰出的成就,获得幸福。因此,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不要总是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要过分强调培养“听话”的孩子,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做勇敢的孩子。

  三十四、感化计——以真情感动孩子的心灵。

  教育孩子,不能光是说教、责骂、劝导,有时候还必须要以情感之,这样才能撼动孩子的心灵,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但是,要感化孩子必须要情真意切,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十五、平等计——培养一个胸怀开阔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小太阳”,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然而这样的性格对人际交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生活中,父母们应注意不要给孩子特殊的地位,培养他们分享、合作的精神,逐步培养出一个胸怀开阔的孩子。

  三十六、苦磨计——培养孩子的意志和毅力。

  现在的孩子面临的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很多孩子由于生活过于安逸,往往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聪明的父母应该多让孩子经受一些艰难困苦的磨练,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四)孩子不喜欢被批评,怎么办?

  家长问题:“我家小朋友今年四岁,做事耐心不够好,脾气也是很坏,只喜欢听好的,不喜欢听坏的,一说他的不好,他说生气,坐地上,一个人呆角落里,我都不知道应该要怎样对待他了。在幼儿园里老师也说他专注力不行,老开小差,吃个午饭,屁股总是离开凳子,精力旺盛应该怎么办?”

  专家回答:宝贝现在4岁,4~6岁的宝宝进入到另一个时期,也就是认同期。

  孩子非常需要得到大人的认同,这个时期的孩子也是自我角色认知的重要时期。

  孩子成人后,对自我感觉好不好,主要就是这个年龄段培养,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比其它年龄段更要面子。喜欢表扬和肯定。

  孩子不喜欢听批评的话,听了批评的话会生气这个很正常啊,不是孩子的缺点哦。

  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家长可以适当的从自己身上反省一下,看是否有做的不对的地方,给孩子一个不好的榜样。

  就是说一点点小事,他就会坐地方,要不就自己一个人走到一边去,那您希望孩子听了批评的话做出什么表现才可以?

  他出现这些表现非常正常,也非常合理,这是孩子对待情绪处理的一种方式,有的孩子遇到这种情绪时会用大哭的方式,有的孩子会用摔东西的方式,还有的孩子在非常愤怒的时候甚至会掐妈妈的方式,这些都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

  情绪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为什么不正常呢?您有有情绪的时候吗?

  我们允许孩子有情绪,也接纳孩子有情绪,可以表达情绪,但是不可以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就可以了。

  一天可以生气几十次,说明孩子的情绪经常被压抑下来,没有流通出去,当下一个类似的小事情触碰到以前受伤的心灵时,又会爆发出来,说明妈妈对孩子的情绪非常不接纳。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专注的,之所以后来变得不专注,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我们大人造成的,比如,当孩子很专注的玩玩具时,我们经常去打断他:“宝宝,你在玩什么啊?来,你看妈妈这样玩...”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就容易开小差,变成不专注的习惯。

  另外,看电视是专注力杀手,现在10个孩子8个专注力不好,有很多家长都反应孩子专注力不好,为什么?现代孩子周边的信息量太大,太杂,孩子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专注,因为孩子注意力的宽度取代了孩子注意力的深度。

  那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2、多带孩子户外运动

  3、多阅读,阅读是培养孩子专注力非常好的方式

  精力旺盛应该怎么办?

  多运动,多户外跑跑跳跳

  (五)这样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被孩子N年如一日的不合作态度搞得筋疲力尽?别急,万事都有解决之道,适当运用这些小技巧可以让你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教子歪招之——刷牙篇

  给宠物做示范

  你可以抱着孩子最喜欢的小狗玩具,嘴里嘟嘟囔囔地说:“我想刷牙,可是不会。”然后再慷慨地招呼宝宝说:“来,咱们教教汪汪怎么刷牙好不好?”当宝宝认认真真地被当作模特给狗狗做示范的时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来点儿艺术

  与其跟孩子说“我们来刷牙吧”,不如跟他探讨“我们给牙齿们画画好不好?”你可以煞有介事地在自己的门牙上刷来刷去,假装画好一个图案然后不满意重来。然后再在孩子的门牙上试试,告诉他现在是在画什么,用什么颜色更好。试一两次也许很灵验。

  为牙膏美言

  不要把那管白白胖胖的东西叫做“牙膏”,说它是“魔力软条”好不好?让孩子在刷牙之前许个愿。告诉他如果能够让软条彻底变成泡泡,愿望也许就能实现了。

  增加趣味

  “今天我们从下往上刷,还是从里往外刷呢?”

  改变策略

  “以前我们干什么事情都是比谁最快,今天咱们比比谁最慢好不好?看谁刷的时间长?”

  教子歪招之——洗头篇

  酷头

  用洗发香波的泡沫给孩子做一个充满创意的造型:天线宝宝的天线,奥特曼的头盔,或者芭比的王冠,然后递给他一面小镜子,让他好好欣赏自己的洗澡版绝佳造型。当然,如果手艺欠佳,你也可以胡乱在孩子头发上抓一把,让他自己发挥,那到底是什么造型。

  借助工具

  孩子不喜欢洗头,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喜欢洗澡水流进眼睛的感觉,所以你可以尝试给孩子佩戴一顶洗发帽。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接受那种“紧箍咒”的感觉的,所以你在购买之前,最好能先从朋友那里借一顶试试效果。

  “想挑战吗?”模仿电视竞赛节目,跟孩子玩儿一个“看谁洗得快”的游戏,你给他洗头的同时,让他给小熊洗头,看谁最先洗完。当孩子为胜利而欢呼的时候,你就偷着乐吧……

  尽量美化

  不要简单地说“该洗头了”,你完全可以把这个意思包装成“妈妈给你做一个按摩好不好?”然后尽量地渲染你如何细致地洗手、帮他清理头发,然后给他讲你在外面洗头时候的所见所闻,相信这个可爱的傻顾客会被你牵着鼻子走的。

  教子歪招之——分享篇

  备份

  只要可能,尽量让玩具有备份,两辆小汽车,两支蜡笔,两沓白纸,两个娃娃。

  捧杀

  一旦你的孩子某一次成功与别的小朋友分享,就用表扬淹没他。夸!夸!夸!让他知道这是你喜欢的行为,并且让他愿意为了获得表扬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做。

  私藏

  如果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而家里的某些玩具孩子死活不能割舍的话,你还是遂了他的心愿吧。不妨在小朋友来之前和宝宝商量好宝贝的藏身之处,这样就不会出现对方志在必得,他誓死保卫的惨烈场面,你也就不会让自己成为尴尬的主人。

  放权

  跟孩子说:“你来定吧,当当到底是先玩儿轨道火车,还是先玩儿彩泥?”可怜的孩子总得放弃一个了。

  教子歪招之——“自己玩儿”篇

  上纲上线

  无论你的孩子自己一个人蹲着玩儿了10分钟凉水,还是闷在那里捣鼓了20分钟拼图,你都要夸张地对家人讲述这个光荣事迹,然后感叹着“果然是长大了啊!”

  赋予特权

  在孩子房间内划出一个方圆2平米的区域为“妈妈禁地”,告诉宝宝你不能进去,只要进去就会触电(最好配以遭雷击状)。让孩子觉得进入那个区域是他的特权,进而每天都要好好享受一下特权……

  道具

  支起一座帐篷或者用靠垫围成一个堡垒,然后把几样玩具扔进去,孩子最喜欢爬进爬出或者窝在角落里偷窥的感觉了,就让他尽享进进出出躲躲藏藏的快乐吧。

  难住他

  给他设定一道要求明确但是达成困难的题目吧,比如“把积木推成妈妈这么高”或者“快给妈妈画一张像”。趁着他向着终点努力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教子歪招之——关掉电视篇

  上闹钟

  其实孩子完全明白到底能看多少电视,但是他们总是不甘心所以就通过装傻来逃过纪律。买一个可爱的玩具闹钟送给他吧,答应只看一集动画片?好,就上一个20分钟的定时——到时候他就会怪闹钟怎么这么不留情面了。

  让吃饭和电视绝缘

  千万不要养成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习惯,这种负面的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很难消除。

  等价交换

  告诉孩子,如果他这一次自己主动关上电视,那么下次他就有选择节目的权利。

  倒计时

  跟他说:“我现在从21开始数数,如果数到17你关上电视,那么明天你就可以看17分钟,如果数到5你才关,那么明天你就只能看到一个开头了……”

  (六)孩子最怕紧箍咒,家长莫唠叨

  不唠叨,一是要言语练达明快,二是要尽量减少指责性的语言,直接说出当前的情况。比如房间很乱,你可以说:“我看见客厅里尸横遍野,立刻打扫战场!”,这多好!还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很担心你写不完作业,没法和我一起去游乐场了”,即便你非常生气,也不要愤怒地罗列一堆孩子的错误进行批判,那叫泄愤,但是完全可以表达呈现自己的愤怒,“我气得马上就要爆炸了,还有五秒钟爆炸,一、二、三!”。

  孩子最怕家长唠唠叨叨,那种唠叨弥漫在整个空气中,让人头昏脑胀、无处藏身。所谓唠叨,就是抱怨加上啰嗦,是一种效力最弱、副作用最大的交流方式,这不是好的心理疏导方法,因为它最大的功能就是激发坏情绪,即使唠叨达到了目的,孩子也是本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为了逃避伤害被迫去做事,结果能好吗?同时,唠叨是一把“老刀”,走进孩子的心灵是需要被邀请的,孩子经常会向父母发出这样的邀请,这需要父母能及时读懂孩子的“请柬”,不被邀请就强行进入就是入侵,对孩子来说,有时候就像一只牡蛎被刀子撬开一样难受,严重的给你更容易让孩子神经衰弱。

  但是唠叨还不是最具杀伤力的,最可怕的是父母的魔咒。有些家长是天生的预言家,最擅长给出坏的预言,“你考试肯定不能及格”,“你早晚摔得头破血流”,有时候自己亲自证明自己的预言“你今天晚上肯定挨打!”。结果是预言经常灵验,越是灵验结果越坏,结果越坏,后面的预言准确度越高,最后,父母的预言变成了附在孩子身上的魔咒!这个魔咒必须由父母自己亲自破除。

  反过来,富有建设性的、解决孩子问题最有效的沟通技巧就是真诚欣赏,父母要有意识地强化自己发现孩子长处和闪光点的能力,并且真诚而不矫作地表达出对孩子的欣赏,这种表达一定要用事实陈述的客观方式呈现,而不是直接戴高帽。这在前几集就说明过。这对孩子成长是最有利的,一是孩子得到了鼓舞,获得了正面力量支持,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强化了自己的长处,二是孩子会跟着内化父母的这种积极的待人处世态度。

  改善交流方式不仅仅有益于亲子关系,上面说的这些交流的观念和方式也完全可以并且应当在社会关系中发挥效能。不光是对孩子,如果在对朋友、对同事的沟通交流中也秉承这种理念的话,你就会成为朋友和同事心中最受信赖的人。

【教育好孩子你需要了解这些】相关文章:

你需要了解的健身小常识05-25

游戏爱好者需要了解显存攻略有这些05-26

了解手机的这些小知识05-04

填志愿务必了解这些信息12-20

如何了解孩子的需要05-25

教育好孩子需要家长先提升自己的修养06-04

耳机-你了解多少04-27

HR需要了解的重点问题05-02

相机的种类,你了解吗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