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祖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时间:2022-04-27 18:26:22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华夏之祖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导语: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特点,把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华夏族的形成,“禅让”的含义和实质,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与联系作为学生识记与理解的目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对远古时代历史面貌进行合理想象以及培养学生从传说中提取有效信息及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将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作为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华夏之祖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华夏之祖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本课的内容其实比较简单,而且很大程度上属于神话传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难处则在于,如何让学生从简单的内容中领悟更深呢?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讲故事容易,抽象提炼难。尤其是初一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社会生产力、剩余产品、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部落、奴隶社会、原始社会等专业概念,如何深入浅出是一个难点。我所采取的方法是尽量用通俗化的语言和举例比喻的方法,让学生形成一个基本的'演变过程的概念就足够了。更多的时间着重于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述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措辞用语,引导学生思考传说与史实的联系和区别。

  1.教学设计以神话传说故事为切入点,起点较低,易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和参与进课堂。

  2.一堂课必定要有它的灵魂,本课以“热爱并学习中华文明优秀传统”为灵魂,符合了历史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历史教学中要体现人文关怀的特点,是个较好的尝试。

  3.如何在本课设计时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层次性以及问题设计的层次针对性尚须继续探讨。

  华夏之祖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本节课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有较好的效果。之所以有比较好的效果是与我课前学习历史课程标准,联系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分不开的。根据历史课程标 准和新教材的特点,我把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华夏族的形成,“禅让”的含义和实质,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与联系作为学生识记与理解的目标;引导学生 收集资料,同时,将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作为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将 “华夏族的形成”作为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将“禅让制”的含义和特征作为难点,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政治文明的起源。为了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准备上课的时候讲述出来和老师同学交流分享。同时,各历史学习小组准备关于尧舜 禅让的历史情景剧。

  本节课仍有困惑:

  (1)本课的图片、资料很多,如何在设计上使各个环节衔接更加流畅,还有待改进。

  (2)各种媒体资源的整合还需进一步加强。

  (3)导入应该先提出问题在进行播放视频。

  华夏之祖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华夏之祖》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中的第3课。这一主题是中国历史的开篇,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主要是通过近代以来的考古成就来窥见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而第3课《华夏之祖》,主要是从传说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印证原始农 耕文化的成就与特点,同时通过中华人文始祖、禅让和大禹治水的'传说,激发学生探索中华文明之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关于这一课,我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利用新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案,结合学生实际,认真组织教学。从上课的效果看,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我以为和过去上的课比较而言较为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这一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形式和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活动,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这 一点,印证于课堂上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抒发。就本课而言,“情”主要凝结于“中国情”和“民族情”。通过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祖先的传说,激发 了学生探索中华文明之根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形成的,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同根同族 同源。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华夏之祖的教学反思怎么写】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怎么写03-21

教学反思怎么写04-21

怎么写《将心比心》教学反思12-26

风筝教学反思怎么写12-26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怎么写06-03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怎么写12-26

怎么写扇形的认识教学反思03-25

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怎么写03-27

怎么写乌塔教学反思12-29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怎么写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