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应对

时间:2022-05-23 05:41:08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应对

  其实,父母的瞎操心是多余的。宝宝到了3岁左右,他的行动和思维正在逐渐成熟,宝宝开始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了一定的见解。此外,逆反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应对

  家长们就会担心,这是不是宝宝的逆反心理?其实这是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心理上称之为“第一反抗期”。这一时期的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这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1、让宝宝放松警惕。如果宝宝对什么事情都说不,不妨给他一些特别可笑的选择,一直引导他不停地说“不”,这时候,他就会放松警惕,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笑的问题上,于是,你就可以顺势找到机会把他拽到你要他去的地方,或者让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2、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你要他做的事情,另一个就是他不喜欢做的事情。通常宝宝都会选择你要他做的那件事情。3、把任务变成有趣的游戏。宝宝都喜欢游戏,如果将任务变成游戏,相信他会比较乐于接受。比如,他总是不想去厕所,并因此总尿湿裤子,父母可以在估计他要上厕所的时候,将他扛起来:“现在我要扛着这把枪,让他到厕所发射子弹了。”

  4、冷落宝宝。如果宝宝不听从父母的建议,不要理睬他,撤销对他的注意,让他觉得很无趣,过一段时间他会明白这样不是吸引父母注意的好方式,于是他会尝试改变。

  5、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反着说出要他完成的任务,这时候,他可能就会按照你实际的要求去做了。

  6、来点小幽默,让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严肃。比如你想要宝宝进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这时,不妨给宝宝来点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谁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诉你的小屁股,让他坐进澡盆。”这样与平时不同的语言会带给宝宝一种新鲜感,因此他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很多父母在对待宝宝不听话时,会选择打骂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很不当的做法。父母应在宝宝表现好时,多给予鼓励赞扬。此外,父母应引导宝宝用合理的方式来渲泄情绪,多和宝宝进行交流。在教育宝宝时,绝对不能用打的方式,这样只会延长孩子的逆反期。

  逆反心理的防治对策

  防治必要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蘼等。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具体对策

  1、要重视复杂的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影响。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等观念更新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反青少年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要让他们置身社会,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2、青少年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我。

  这须提倡自我教育,就是要求青少年要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3、要改善教育机制。

  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要掌握好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青少年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与青少年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杜绝出现“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情况发生。教育者要爱护和尊重青少年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青少年。

【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应对】相关文章:

如何应对孩子的任性03-02

如何应对孩子破坏行为08-25

如何应对性格倔强的孩子02-08

如何应对性格倔强的孩子04-18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问题05-15

简述如何应对难教的孩子09-05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成长烦恼06-19

如何应对孩子得了牛皮癣03-17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大喊大叫05-12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打架行为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