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方面的教育经验

时间:2022-06-04 05:18:20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育儿方面的教育经验

  导语:育儿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用心、认真的爱孩子,每个孩子一日最少抱三回,行为困扰越多的抱越多。史代纳说:“没有爱,没有一件事是可能的;有爱,什么事都可为。”

育儿方面的教育经验

  优秀妈妈的45条育儿经验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 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 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 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的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

  7. 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 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

  13. 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不讲究、不刻意。

  15.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

  16.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7.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8.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v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vc的水果。

  19.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

  20.感冒发烧去医院的话,尽量要求验血。

  21.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小病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辩证地想,得一次感冒相当于打了一针预防针。对这种宏观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22. 既然决定了让宝宝去玩就不要怕脏。

  23.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

  24.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

  25.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6.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不直接告诉结果;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败。

  27.教孩子学会等待。

  28.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9.教孩子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30.睡觉尽量陪孩子入睡。

  31.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32. 对孩子进行寒冷训练。

  33. 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

  34.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孩子的唯一。

  35.不要过多纠缠在自己育儿细节上的为什么,理论依据,做就做了,既成事实,没那么多讲究。

  36. 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37. 每天想办法让孩子笑几次,保持良好的心情。

  38.教孩子直面失败,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输得起,我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再次冲击,但是我不能在对手面前大哭。

  39.有小朋友进攻,学会审时度势,先正告一次,然后的基本原则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在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大叫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40.不先出手打人。

  41.你对自己的东西有决定的权利。

  42.3岁以后,给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钱的机制----要开始学有限的钱来办自己最想做的事,学开源,学节流。

  43.常带孩子去远足,去郊外,不惧怕风雨。

  44.争取每年都能回一次乡下老家,过不一样的生活。

  45.不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一、家长应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不少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

  首先,要教会孩子正确看待造成自己失败的原因,父母亲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问题,教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抓住问题的关键。

  其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了解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而正在成长的孩子们就更需要时间来体验挫折,享受成功,进而认识自己。

  家长们除了教孩子正确分析和理解造成挫折的原因外,也要帮孩子做应付困境的心理准备。

  只要父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以积极的心态来应付自己周围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会时时充满了阳光,当他遇到困难时,就不会总是感到自卑和畏缩了。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注重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培养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

  第二,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力。快乐性格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第三,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快乐的心情。

  第四,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所以应结合事例教育他们,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划等号。

  第五,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第六,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过去常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其实,孩子生下来之后心理状况也如一张白纸一样,家长的心理素质、教养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方向。有些家长带孩子来咨询时总是诉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殊不知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家长的病态心理造成的。

  首先,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最终导致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甚至疾病。例如,有位家长把一个七岁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训练课程,钢琴、绘画、英语、书法、下棋、作文等等,结果孩子由于过于紧张造成抽动-秽语综合症。还有的孩子在家长的严密监督下仿佛学习考试都是为了家长,平时学习还可以,一到考试就紧张得不得了,失眠、厌食、歇斯底里发作等,有的临近考试竟要放弃。

  第二,家长的过分挑剔、完美主义造成孩子许多心理障碍。例如,家长对孩子写作业要求甚多,孩子写一笔要反复描,擦了写,写了擦,结果动作拖拉,有时考试都写不完,严重的还会造成强迫行为。

  第三,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会传给孩子。有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家长非常担忧,经常抱怨、烦躁不安、絮絮叨叨,对孩子过分关注,结果孩子变得敏感多疑、自卑、退缩、神经质。

  第四,家长对孩子总是否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家长总希望孩子要表现得和自己小时候一样好,甚至更好,稍有一点缺点就横加指责,把打骂当成家常便饭。有个5岁的孩子经常发脾气,做事没有长性,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老做不好,挨妈妈说,一天要说三次,没有表扬,所以想发脾气。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要容忍孩子有缺点,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先反省自己的问题,放松一点,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自己解决不了,可以找心理医生帮助分析和矫正。

  美国人教子十二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 声言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是巨大的。

  7.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 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10.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12.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回家。

  二、如何对待儿童的不合理要求?

  孩子逐渐长大之后,随着各种需要的出现,对环境的探索会不断的深入,慢慢的就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表现出任性的行为?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儿童的任性呢?

  这种时候,父母只有两种办法。首先是绝对不能满足儿童的不合理要求,第二是转移儿童的注意力。

  拒绝儿童的要求,可能会引发儿童的一系列行为,如哭闹、打滚,以不做某某应当做的事情相威胁等等,这时候有些父母面对这些招数往往束手无策,可能坚持一会儿就妥协了,最后以孩子的胜利而告终,这是万万不可的。这样通常滋长了孩子的气焰,降低了父母的威信,使孩子学会了下次还要如法炮制,结果往往后患无穷。孩子会越来越任性。所以呢,父母从一开始其就要坚持住,绝对不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妥协,要把握好自己的立场,千万不能认为,只有这一个孩子,让着它吧!

  拒绝儿童的不合理要求的方式要尽量委婉,尽量给儿童摆事实、讲道理,用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表达;有的家长知道不能答应儿童的不合理要求,但却采用了简单粗暴 的方式来加以拒绝,甚至对儿童体罚,这样也是不合适 的。在儿童哭闹不休的时候,父母可以避开,没有了观众,小孩子哭哭也就累了,这时候要真的避开,可不要躲在门后偷听,一旦儿童发现你在窥视它说不定哭个更起劲了,小孩子还是满聪明的。

  在儿童的不合理要求被拒绝而哭闹的时候,可以采取某些方法来转移它的注意力。比如说些别的事情啊,但是这种转移注意的方式应该是中性的,不应该是一种正强化。

  三、父母跟孩子说理的技巧

  循循善诱,充分的说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

  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其三,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四、帮孩子消除心理压力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励人奋进向上,完全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又会使人因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目前,不仅是成年人有心理压力,孩子也不例外。作为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应该是他们最重要、最信任的人。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压力呢?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想帮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是什么、压力来自何处。所以,父母首先要聆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要专心认真地听孩子说话。只有父母肯把自己的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也才能针对问题给孩子以实际的帮助。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和有些同学做得不一样而被孤立,比如有的男孩子不愿跟着别人一起逃学、不愿在考试时跟同学一起作弊、不愿偷着学抽烟等等。他们会因此而受到嘲笑,甚至被孤立,也会由此感到恐惧、不知所措。这时,父母应当教育孩子坚持原则,不对的事就一定不能做;要让孩子知道,能够做到不随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这正是一个人成熟勇敢的表现,也是有主见、有头脑的表现。

  让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 要孩子知道,压力人人都会有,父母也常常会有烦恼的时候。这样,可以避免说教之嫌,孩子对父母的话也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同时,父母也应该告诉孩子自己是怎样应对困难、克服压力的,给孩子树立一个实际的榜样,以增强孩子的勇气和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尊 这样可以加强孩子抗拒各种不良诱惑的定力,也有助于他们勇敢地面对逆境与挫折。在遇到一些具体事情时,多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把一些适合孩子做的事交给他们,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去做;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对一些是非问题的讨论中多让孩子发表意见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办法。孩子有自尊就会有勇气、有胆量,就会有较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关心孩子的成长 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平时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这对疏导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好处的。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总是强迫孩子在课后去学这个、学那个,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根据他的兴趣及所长理性地进行选择和培养。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父母能够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加以适当的引导,便会有效地缓解或消除孩子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愉快地健康成长。

  当孩子有过错时,不宜在吃饭的时候责备或打骂他,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消化。 怎样才能帮助小朋友不再“害怕”和他人交往呢?

  在日常生活中,可训练孩子沟通表达的能力。比如以非权威式教养方,让孩个多有表达自我的机会,让他试着回答“你希望吃什么”之类的问题。

  对小孩子要多鼓励,建立其信心。另一方面,可多问他在学校或幼儿园的情况,让他报告一下同学们的动态,如孩子抱怨某人对他不好时,可反问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同学较好?”“你不喜欢他对你这样,有没有和他说?”让孩子想想该如何确切地表达自我,让别人明白他的情绪和想法;然后和孩子“模拟”一番,在何种情况下该怎么做,怎么说。

  还要经常带小孩出去与人交往,比如周末带小孩到好朋友家过夜,让小孩体味到与人交往的快乐;母亲要尽量自己带孩子,尽管孩子还不会说话,也要多与他交流,多拥抱和爱抚孩子。如果已经出现了人际交往问题,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解决,如让孩子在款垫子上浪翻。爬行,用软毛刷刷孩子的身体,让孩子骑着羊角球跳等,严重的,就需要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

  下面这项练习是利用各种情绪激烈的状况,来测验母处理手法认知的能力。它也提供你一个练习如何对孩子消极的感受做情绪辅导式的'反应。

  在每一个项目里,提供了一人"错"的父母反应。然后要求你在这种情况下,猜测孩子的感受及讨论父母的处理方式。最后,要求你提供一个新的、确认孩子情绪的做法。

  实例:孩子在一家大的百货公司里走失了,而家长十分替他担忧,过了一会儿,一名店员寻获一个明显不安的孩子,并帮他找到父母。

  错的反应:"你这个笨小孩,我为了你都快发疯了。我不会再带你逛公司了。"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式:家长吓坏了,处理的方式是为了孩子安全,同时是为了防止同样的情形发生。

  孩子的感受:恐惧

  对的反应:"你一定是受了极大的惊吓,我也被吓坏了。来吧,让我抱着你一阵子,然后再谈谈发生的事情。"

  1、孩子放学回家后:"我永远不再去那所学校上课!老师在我的朋友面前向我吼叫。"

  错的反应:"你做了什么事才叫老师向你吼叫?"

  讨论家长处理方法:

  孩子感受:

  对的反应:

  2.在浴盆里,你的孩子说:"我恨我的伙伴。我希望他去死。"

  错的反应:"这话太吓人了。在这屋子里,我们是不这样子说话的。你不恨你的伙伴,你是喜欢他的。我不要再听到你这样子说话。"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3.晚餐时,你的孩子说:"哎呀,我讨厌这道菜,我不吃。"

  错的反应:"你有得吃就吃,你还要喜欢它!"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4.你的孩子外出回来说:"我恨那些小孩。他们不跟我玩,他们对我真小气!"

  错的反应:"假使你不是一个胆小鬼,他们会愿意跟你玩耍的。不要小题大做。你要起来反击?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5.你的孩子说:"我希望今晚不是你来陪我,我希望×××来陪我。"

  错的反应:"多么可怕的话!你是个不关心别人的小孩。"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6.你孩子的朋友来访,我孩子说:"我不想跟你一块儿玩这个玩具。你不准玩它!"

  错的反应:"你是个自私的小孩,你应该学习去与别人分享。"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答案

  1.讨论家长的处理方式: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有杰出的表现,并且得到老师的喜欢。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引起老师的不满。

  孩子的感受:难受。

  对的反应:"那一定让你很难受"

  2.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他和伙伴和睦相处。

  孩子的感受:愤怒。

  对的反应:"我知道你的伙伴有时候确实让你气愤和烦燥。发生了什么事情?"

  3.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喜欢已准备的食物,同时家长不希望再下厨。

  孩子的感受:厌恶。

  对的反应:"今天的菜似乎不对你的口味。你想吃些什么?"

  4.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可以与其他的小孩愉快相处,同时不要使他或她的感情那么容易被伤害。

  孩子的感受:忧伤。

  对的反应:"那一定伤透你的心,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5.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对父母今晚所花的时间与精力有所感激。

  孩子的感受:忧伤。

  对的反应:"我能够了解你确实想念×××,我也想念着×××。"

  6.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与访客可以共同分享乐趣,并且表现大方。

  孩子的感受:愤怒。

  对的反应:"有时候要分享一样心爱的玩具是很困难的。让我们把这个玩具收起来,拿别的你愿意与别人一块儿玩的玩具吧。"

  浅谈育儿心得:教育要从生活开始

  1.在孩子面前,请尽量少玩手机!

  那天我组织孩子们做练习,在一张表格中选出爸爸妈妈最喜欢的运动,跳绳、跑步、游泳,等等。这时我看见一个孩子纠结了半天也没选出来,她对我说:”杨老师,我真的不知道选哪个,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每天只会玩手机。“我当时心里一颤,百感交集。同样是年轻人,我很理解家长们玩手机的心情。但是既然为人父母了,就多为孩子考虑吧,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不要以为你一边玩手机,一边坐在孩子旁边就是陪孩子了。请你抽出一些时间,全身心专注地陪陪孩子

  2.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下意识的立刻去帮他

  宇沐的奶奶对他照顾有加,什么都帮他做,导致他的自理能力比别的小朋友差。那天玩跳绳,小朋友们拿着卷成一团的跳绳开始解它。这时宇沐对我说:”老师,我 这个解不开。“我看了一眼,他的跳绳确实缠的比较紧,我下意识的正要帮他去解开。这时我突然想了一 下,对他说:”你自己去解,试一试。“我一直在观察他,他摸索着、尝试着,过了一会,自己真的解开了。我思考着,或许大人们那种”充满爱的下意识的”帮助,真的会在不知不觉中导致孩子们原有能力的丧失。

  3.孩子的内心世界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

  虽然他看上去是那么的小,其实他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在跑步比赛中失败,他会急的掉眼泪。孩子的内心情感很细腻,上课没带笔,不敢找小朋友借,因为怕被嘲笑。有的孩子还有自己喜欢的人。父母除了对孩子给予各方面的关心和照顾之外,还要注意从细小的方面观察自己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

  4.家长关心的问题或多或少的决定了孩子的发展

  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 孩子的天性是一方面,但更多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有个孩子总是我行我素,从来都不严格要求自己。晚上接孩子的时候,他的家长问老师从来都只有两个问题:“ 睡午觉了吗?大便了吗?” 三年来一直如此,从没问过第三个问题。而其他的家长总是会问:“孩子今天表现怎么样?“ 孩子的健康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也要关注一下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果你忽视了某些东西,那么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就在这些方面输给了同龄人。

  5.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个孩子吃饭的时候,右手拿着筷子,左手也不扶着碗,而是在空中比划着 。提醒了很多次,还是改不了这个坏毛病。可以看出,他在家的这种行为,家长是没有纠正过的。也许认为,孩子还小。殊不知,其他的孩子早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个家长都爱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精英。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这一比较,有些方面真的是落后于同龄小朋友。幼儿的可塑性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仅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家长要协助教师,做到家园统一。在家也要培养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不挑食,讲文明,有礼貌,说普通话,关爱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时睡觉,不许大喊大叫,等等。

  6.永远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经常有小朋友对我倾诉:”老师,我的爸爸妈妈昨天又吵架了。老师,我的妈妈骂我爸爸是神经病。老师,我的爸爸打我妈妈了。“ 不要认为孩子很小,听不懂你们之间的口角。父母吵架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但又不敢对你们说,只能向老师倾诉。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个细节,都存在着教育,需要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有一颗耐心去实践。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 子,将是你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育儿方面的教育经验】相关文章:

教育育儿心得05-12

育儿经验分享心得体会02-26

幼儿育儿经验心得体会11-13

关于育儿教育心得04-10

家长育儿教育心得12-27

育儿教育怎么做03-17

教育儿童的方式方法08-23

育儿教育的心得体会06-22

育儿教育心得体会01-19

教育教学经验心得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