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小学学生做好教育

时间:2022-04-30 18:27:20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样给小学学生做好教育

  导语:家庭教育要讲究艺术:“富于创造,多样灵活;富于变化,因地制宜;富于乐趣,自然和谐;富于情感,不同凡响;富于机智,随机应变。”家长在指导孩子学**时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与孩子相适应的方略,可全方位下手,可从莫一方面入手,还可几个方略同时实施,只要有益于孩子的学**,都不妨试试。只要我们尝试着去做了,就一定会有收益的。

怎样给小学学生做好教育

  怎样给小学学生做好教育

  一、兴趣是最好的手段

  家长要想让孩子学**好,就要引导孩子对学**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新知识的渴望,这才抓住教育孩子的根本。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靠的是后天的培养。那家长应当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呢?

  第一,家长要懂得欣赏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最初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要加以欣赏及鼓励,让孩子感受到他这样做大人会很高兴的。

  第二,家长要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成长。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与别人不同的天赋、兴趣和爱好。周弘育女成材的生动事例为家庭教育树立了榜样。孩子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放弃。高明的家长总会扬长避短,投其所好,给孩子定的目标让孩子伸手够不到,跳起来就能摘到果子,使孩子感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样,既调动了孩子的学**积极性,又培养了孩子的学**兴趣。记住,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饿死的梭鱼实验”告诉我们:失去再战的勇气和信心,不仅失去成功的机会,而且会失去一切生机。一旦孩子对学**失去兴趣,就会对学**产生反感,认为自己是最差的了,学**就成了痛苦的事情,于是,破罐子破摔,作业潦草,丢三落四,对学**失去信心,学**效果也不好。

  第三,家长要做到不把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作为孩子学**好坏的唯一标准。分数确实是衡量孩子学**的一个标准,但它并不代表一切,也不绝对公正,有时甚至是偏颇的。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而在上小学的时候,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倒数第一,被迫退学回家。他的母亲深知自己儿子的个性,也不逼着孩子勉强上学,便挑起了“家庭教师”的重担。母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给他讲历史、文学,同他讨论物理、化学,慢慢的爱迪生对读书、研究有了兴趣。为了便于孩子“研究”,母亲在自家地窖里开辟了一快小天地,让爱迪生一边学**一边实验。正是由于父母的支持、鼓励,才使他从此走上发明创造之路、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 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新知识和从事活动的一种力量。

  总之,教育孩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得慢慢来。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使孩子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中,积小成为大成,良性循环。当孩子在学**上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帮一把,帮孩子找到学**顺利的窍门,让孩子体会战胜困难的成就感。成功越多,兴趣越浓;兴趣越浓,成功越多,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孩子就会天天向上了。

  二、**惯是成功的关键

  **惯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良好的**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幸福起着决定的作用。人一旦养成一个**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运行。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惯。”这句话毫不夸张。良好的**惯让孩子终身受益,不良的**惯在不知不觉中害孩子一辈子。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文学泰斗托尔斯泰六七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惯,把每天有趣的事情记下来。9岁的时候,他专门记了一本《外祖父的故事》,里面记满了外祖父打仗时的非凡经历和有趣故事。他还喜欢搜集激励自己的格言警句,记了满满一本子,后来收集格言警句也成了他一生的**惯,逐渐地发展为每天与书为伴,全神贯注地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最终,他自己开始了创作,丰富而深厚的积淀,使他的文学作品传到世界各地,震撼、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凡是学**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良好的学****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惯。孩子要学会学**,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期。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惯呢?

  第一,阅读**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孩子读的书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思维就越清晰,智慧就越活跃,学**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多准备一些他们爱读的课外书籍,比如文学类、童话类、科普类,只要孩子感兴趣就好。不要总根据自己的意愿总给孩子买哪些孩子并不愿意去读的作文选等。有了书,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制定学**计划,在每天都有固定的读书的时间,长此以往,孩子到了那个时间就会自动去读书了;其次,家长让孩子对文章做一个简要的.复述,避免孩子走马观花;家长要给孩子准备好摘抄记录本,还要配合老师叫孩子做好摘抄笔记,每读完一篇文章就让孩子摘录一些好词佳句,以丰富孩子的词汇,同时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惯。

  第二,复**、预**的**惯。孩子通过复**,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理解,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还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把先后学到的知识连贯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在指导孩子预**时,让孩子把不理解的知识,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了解明天要学的新知识。

  第三,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惯。在孩子刚入学的时候,自制力非常差,还没有养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惯,总是一边写作业,一边玩。这就要求家长给以督促和指导。让孩子知道,不完成作业就不能玩,而且坚持不动摇。不管孩子提出什么理由和借口,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绝不允许拖到第二天。每次做完作业,都要养成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看有无遗漏,有无错误,有了就要及时补缺、改正,还要给孩子建立一个“错题集”,让孩子把每次作业中的错题抄下来,找出错误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写出来,有利于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

  第四,勤思好问的**惯。孩子对学**存在的问题都爱问个“为什么?”,这是好事,说明孩子在主动思考,在动脑筋。家长要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鼓励并积极帮助解答。如果家长敷衍塞责,或忙于自己的事,忽视孩子的好奇心,慢慢地孩子就不会再提问题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就扼杀在您的手里。当然,有的问题也许稀奇古怪,家长答不上来,没关系,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访问、调查等方法来解决,并把过程和方法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不会的问题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解决。每位做家长的都应该多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孩子的智慧可以说是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的,就像壶盖为什么会跳动?苹果熟了为什么会落在地上一样。

  当然,培养孩子的好**惯还有许多,如:专心听讲的**惯;爱惜学**用品的**惯;独立思考的**惯;查阅资料的**惯等等,家长都要注意加以培养。

  总之,学**知识技能或读书本来就是很快乐的事,家长就用确认、鼓励、表扬等手段把孩子原始的良性行为巩固住,然后在这个行为上反复多次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当孩子尝到学**等于快乐的感觉时,再鼓励他使之成为**惯,当学**成为**惯,那么,这个孩子在学业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因为,快乐的事,大家都愿去做。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学**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他才有可能被激发出学**的兴趣,才有可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学****惯。

  三、家长是最好的老师

  在家庭生活中,有了孩子,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影响源。家长的教育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但家长的情感、态度、言行为孩子提供了鲜活的榜样。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那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美好的形象会如滴滴春雨,涓涓清泉,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而家长污秽的言行也会如毒症一样侵入孩子的灵魂。为此,家长在管理孩子的学**时要时时、处处、事事注意自己的言行,那家长如何注重自身修养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到言而有信。古人云:“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就是要家长言行一致,不要哄骗孩子。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随便承诺,目的达到了又不兑现。长久下去,家长的话孩子再也不信了,还会学着家长的样子去去骗别人。曾子杀猪的故事就是告诉家长对孩子也要做到言而有信。

  第二,做学**的榜样。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终生的影响,无论哪方面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家庭教育都有直接的关系。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格尔贝说:“一个父亲胜于一百个教师”,这就强调了家长的影响教育作用。家长强烈的求知欲,勤奋好学的精神,尊重知识,崇尚真理的好作风,对孩子来说是阳光和雨露,是孩子智力生活的明灯。家长应在家庭支出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地买一些报刊、杂志、书籍等文化用品,与孩子共同学**,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以文体活动来促进孩子的学**,既丰富知识,又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

  父母爱学**、懂艺术,家庭里充满读书气氛,孩子就好学上进。家长的学**,不但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也是给孩子一个“学无止境”的榜样。

  第三,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创设和谐的民主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体贴,互相尊重,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在孩子完成作业时,可以和孩子谈谈对某篇文章的看法,或者和孩子比一比谁读得好,赛一赛看谁说的成语多等游戏;也可以在寒、暑假或五一、十一长假期间带孩子到野外郊游或外出旅行,让孩子融入大自然,领略长城的雄伟,草原的辽阔,黄河的壮观,江南的秀美……,从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孩子对生活的情趣。

  第四,参与学校活动。大多学校都开设了“家长开放周”的活动,目的是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孩子。看一看,学校是如何管理的,教师是如何教的;看一看自己的孩子在课堂学**及课间活动的真实表现,提高教育孩子的自觉性和方向性。因为,学校毕竟是对学生进行正规教育的专门机构,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教育过成百上千个孩子,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在教育理论上往往高出家长一筹。而我们家长一辈子才养活一个孩子,眼界难免狭窄,对孩子的估价往往偏颇。因此,家长要主动与学校保持配合,主动到学校拜访老师,主动向老师请教,虚心向老师学**,掌握科学的育子方法。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孩子对教师的热爱、尊敬和依恋之情,因为孩子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怎样给小学学生做好教育

  关于学习问题。

  孩子刚刚进入学校接触课堂,这个时期关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学习自律的好习惯,让孩子养成认真听讲,先把作业做完再干其他感兴趣的事的好习惯!很多习惯都是这时候养成的,因此家长要对孩子有更多的`耐心,多陪伴他们,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善于引导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关于交流问题。

  父母要改变用强迫、指责等消极方式对待孩子,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孩子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了解关怀接纳孩子,孩子就会很乐意和父母在一起,如此,拥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并非梦想,孩子也能顺利迈进向成功之路。

  关于兴趣爱好问题。

  小学生毕竟还不是成人,往往容易沉醉、迷恋于某一兴趣爱好而不能自拔;针对小学生这种现象,要让小学生摆正兴趣爱好的位置,要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思想教育,提高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成终身职业;兴趣爱好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精彩,更加快乐与幸福,但过分迷恋与沉醉就成嗜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怎样给小学学生做好教育

  1、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孩子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孩子要上小学了,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和转折点。我们作为家长,除了在物质上做好一切准备外,还要特别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情绪氛围。平时您可以在与孩子交流中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看我们家的小学生,做起事情来就是不一样了”,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而高兴,为自己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感到自豪。您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上学用的各种物品,可以带孩子走走去上学的路,您也可以经常抽空带着孩子到小学校园转一转,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再比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您讲故事时,您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我们有的家长喜欢唠叨,望子成龙,“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第一名。”家长将这种渴望过多过早地转嫁给孩子,这样做会令孩子感到压力骤增,与幼儿园的“玩”反差太大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绪。另外,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批评你!”“你玩不了几天了,上学了你就没时间玩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家长们应该避免这样的不当言行。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常常听到,孩子上学了,还要爸爸妈妈给他喂饭;让爸爸妈妈替他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像这样,我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而孩子也越养越懒了。如果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前具有一定的生活技能与自理能力,那么对其入学后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将有很大帮助。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习。

  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朋友们应该明白: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在孩子入学以后,要让孩子自己准备学习用品,每天做完家庭作业,自己收拾好书包,并根据课程表自己准备第二天上学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早上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刚开始的时候,您要在一旁耐心指导孩子怎样收拾学习用品,应该怎么样摆放整齐。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您就可以慢慢放手了。再比如自己将衣物穿戴整齐,学会系鞋带,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都需要现在就开始培养。

  3、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将让孩子受益终身。培养好的习惯,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习惯是经过反复增长、反复训练养成的生活方式。而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主要在小学一二年级。所以,从现在开始,您就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1)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握笔姿势:拇指食指执笔,中指托住笔。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首儿歌来帮助孩子记住握笔姿势:老大老二对对齐,中间留条小缝隙,指尖笔尖一寸长,老三身上架铅笔。我们的孩子现在已经开始用笔在写写画画了,所以请家长朋友们回家一定注意看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因为错误的姿势一旦形成,再改就非常困难了。坐姿:头要正,腰挺直,脚放平,做到三个一(胸离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书写要工整,横平竖直间架合理(依照书先看再描最后落笔)。要培养认真写字的习惯,例如在书写生字时,要求孩子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眼睛要看清字结构;心到,字形要牢记心中;手到,字写得正确美观。培养习惯要讲究措施,如:可以经常在家展出孩子写得漂亮的作业,在展出的作业上给他写出一些激励的评语,家里来了客人也让客人看一看,再积攒小星星, 告诉孩子攒多少颗小星星就可以向家长提一个合理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兴趣变得越来越浓。这样,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2)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我们建议孩子放学回家后,先喝点水,吃点水果,然后就要开始完成家庭作业了。做作业的时候,一个人单独在一个专门的书桌旁学习,不要打搅他。每学习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休息10分钟。当孩子碰到不懂的问题,您千万不要马上回答他,要等作业做到最后,实在不会的时候,您才去帮助他。不光是要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学习的效率。假如,一会儿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啊?”一会儿又问:“爸爸,这道题怎样做呢?”以后孩子做作业就会很慢,也不会独立去完成。不过,一年级有的题目中很多字不熟悉,您也可以采取先把题目都念完,孩子再做题。等孩子完成作业以后,先让孩子自己检查,您一定要看孩子的作业,一看学习态度,看书写是否认真;二看答题情况,能了解孩子是否掌握了今天的学习内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您不仅要检查孩子写的作业,还要重视读的作业。比如,有时老师会让孩子熟练地朗读或背诵课文。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长会认为作业太少了,或者有时候作业少了,就给孩子多布置作业,这样有的孩子也许会想:早点完成作业也没有用,不如慢点做,进而养成慢慢吞吞完成作业的习惯。在作业少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孩子轻松一下。

  很多家长朋友工作很忙,没时间管孩子,但是,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在刚刚入学的一个学期,或者一学年,甚至是两年,我们都应该时时关注孩子的各种习惯的培养。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一切进入正轨的时候,您就可以渐渐放手了。

  (3)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在课余时间里,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鼓励孩子多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到了中高年级孩子思维已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可选择逻辑性、说理性强的读物给孩子阅读。选择的内容应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让孩子阅读,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可以要求孩子为您讲解读书内容,既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也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文打基础。您可与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加深感情。还可以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去让他们自由选择书读。课外阅读对现在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件收益无穷的事情,它将是陪伴孩子终身的朋友,孩子从书籍中学习词语用法,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写文章时就能运用自如。从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明显地感觉到,爱阅读并坚持阅读的孩子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强。而且到二年级开始写话以后,孩子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妙语连珠,而有些孩子则无话可说,词汇量少得可怜。有些家长总这样抱怨,我也买了很多书给孩子看,可看了收获好像不大。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有的家长只关注买书,没有关注看书的过程。孩子是静下心来看书,还是走马观花地翻阅?书本的选择也很重要,要让孩子广泛阅读。有的家长把孩子往图书馆或书店一送,至于孩子看什么书,怎么看就不管了,其实在一二年级,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的孩子现在识字不多,我们先读书给孩子听,随着识字增多,再让孩子试着读给您听,不认识的字您教他。读完一本书,还可以进行一些亲子交流,仔细倾听孩子对故事的描述,问一些和故事内容有关的问题,或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也能提高孩子阅读的专注度。其实,阅读的好处很多,能够让孩子养成静下心来学习的习惯,也是识字的好方法。我们应坚持让孩子每天读半小时的课外书,要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

  (4)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是指安静地听、仔细地听。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态度,进而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让孩子学会倾听,可以从了解倾听的礼仪和培养倾听的习惯两方面入手。

  ①了解倾听的礼仪,包括倾听时,眼睛看着对方;别人说话时,不随意插嘴、打断;把话听完并征得讲话人同意才适当插话;学会控制,让大家都有表达的机会。

  ②培养倾听的习惯,家长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教给孩子一些倾听的方法。例如带着问题听;听最主要的或重点部分;听、记、说相结合等。

  创设倾听的机会与环境。比如,经常让孩子有机会在家庭中表现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学习倾听。又如,让孩子听清任务并尝试完成之:“到隔壁阿姨家问问,今天来抄过煤气表了吗”。再如,经常做些“传话”、“找话语中的错误”等小游戏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听,进行积极的思考,训练他听的能力。

  学会尝试和及时的表扬。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并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样能满足孩子被肯定的需要,并激励他保持这种良好的倾听行为。如:“你听得这么认真,对我真有礼貌”“这么一小点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耳朵好棒”。一句赞扬,一个微笑,都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另外,倾听还与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独立生活能力等息息相关。所以,家长们要结合起来综合培养。

  (5)培养适宜的生活习惯

  进入小学以后,早上七点五十到校,紧接着就是早读、早操,然后是上午三节课,下午也安排的是三节课,每节课中间有十分钟时间供孩子休息、喝水、上厕所、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时间相对于幼儿园来说很紧张,而且学校不准孩子带零食进学校,所以,让孩子养成适宜的生活习惯很重要。一是配合上学后的时间,开始准时一日三餐,中间不再让孩子吃零食。二是对孩子进行“坐得住”的训练,时间由少到多,帮孩子适应以后的课堂时间安排。三是加强身体锻炼,家长多让孩子玩一些体育游戏,比如溜冰、骑自行车、打球等。四是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晚上早一些入睡,早上按照上学的时间起床。一般晚上八点半以前入睡,早上六点半起床,保证孩子拥有十个小时的充足睡眠。为了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时间的事情,例如周末带孩子看球赛,和好朋友来个家庭聚会等。为了孩子能够配合,家长最好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家长还应该减少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晚饭后尽量少看电视,而是安安静静地看报,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上学后,很自然就习惯了晚上少看电视,坚持看课外书,按时入睡。

【怎样给小学学生做好教育】相关文章:

怎样做好幼儿语言教育06-04

小学怎样做好后勤管理06-04

怎样做好小学安全管理06-04

怎样才能做好幼儿教育08-21

怎样做好幼儿园安全教育06-04

幼儿园安全教育怎样做好06-04

幼儿园怎样做好幼儿教育06-04

怎样做好小学教学管理06-04

怎样做好中小学后勤管理06-04

怎样做好中层管理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