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2-06-03 19:40:52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方法和技巧

  导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产生浓厚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增强,创造性思维才会活跃。课堂如何导入,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多新课的认同度,也直接关系到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接收。

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方法和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方法和技巧

  一、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

  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二、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我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旧知,揭示新知”导入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能够巧妙地联系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如:我在讲授《醉翁亭记》时,首先让学生迅速地回顾我们前面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再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上。

  四、“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老师考大家一道科普题。”语文课考科普题,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问大家:红色的花朵热情,奔放,令人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五、“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如:学习诗歌《湖心亭看雪》,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请根据诗歌《湖心亭看雪》的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六、“直观演示,提供形象”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卖油翁》一课时,我就拿着一瓶油、一个漏斗、一个空瓶进课堂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七、解题导入法

  解题,顾名思义就是从分析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接触教材的中心内容。文章的标题就是对全文中心的集中概括,通过分析课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天上的云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你们经常观察天上的云么?说说都有什么形状的?(学生们纷纷说出不同形状的云)。那你们知道么,不同形状的云里隐藏着不同的天气知识,也就是说通过不同形状的云及他的变化能够识别天气。(学生们,这么神奇)好,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究《看云是天气》。这样的导入可以迅速牵住文章主线,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讲故事导入法

  我们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感受,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我们就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使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时,我为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在南美洲的大森林里,突然发生了火灾,大火迅速包围了森林,烈焰腾腾、火势凶猛。就在这火海里一大片黑压压的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骤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它们依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内部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生存下来。这小小的蚂蚁能做出这样的壮举,同样,这群温顺的斑羚也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伟大壮举。几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沈石溪的《斑羚飞渡》。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学生带入了新的教学情境之中,很快进入新课。

  九、创设情境导入法

  语文课中有许多的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叙事抒情,有的喻理抒情。我们可以借助挂图和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多媒体课件出示春天的画面:绿油油的春草生机盎然,何许的春风轻拂柔嫩的柳条,灿烂的春花竞相开放,细细的春雨滋润着大地,一群群孩子在春天里嬉戏玩耍。一只只飞翔的风筝是他们放飞的梦想。同学们,这就是春天――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一个绽放美丽的季节。今天我就一来学习朱自清的《春》。

【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方法和技巧】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分享04-25

小学英语课堂的导入方法和技巧08-13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方法03-30

初中语文课导入的意义和方法10-19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作用和方法03-25

说服的方法和技巧12-20

跳绳的方法和技巧10-24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经验和方法11-08

冬季钓鱼的技巧和方法02-14

说课的方法和技巧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