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

时间:2022-06-03 19:50:57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样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

  导语: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

怎样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

  怎样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要学会如何管理班级,关爱班里每个学生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被家长娇惯,导致他们受不得半点委屈,放任自流,养成了一些坏习气,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等。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只有从实际出发,通过多重渠道、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管理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孩子天生是要被关爱,被呵护的。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就应努力当好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平时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多和他们聊天,做游戏,了解、尊重他们内心的想法,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倾诉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就沟通了。学生把班主任当朋友,构建了和谐师生关系 ,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组建协作精神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班级能否团结友爱、全靠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干部集体的带领。班干部是团结同学共同进步的桥梁和榜样。因此,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我在组建班委会时,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运用民主投票方式选学生心目中的班干,这样选出的班干部有一定的威信,有号召力,班干部做起来也积极,我还经常鼓励他们大胆工作,要求他们先管好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做到"人人管别人,个个被人管,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激发学生参与班集体的积极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形成,并不是靠几个干部和几个尖子生就可以的,还必须把全班学生调动起来。因此,我在班里建立奖励制度,从学生的每天作业情况,纪律情况到学生的家庭表现都作了管理,且奖励制度宽松,基本上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人人都不甘落后,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欠交作业,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气氛十分活跃;课间,学生能做有益的游戏,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为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的一份子,我平时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树立"人人都是集体的主人"、"人人要为集体负责"的意识,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己融进集体之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的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明白到只要自己努力一分,出一份力,就是为班集体争一分光。 在"为集体争光"的心理驱动下,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就更加巩固、稳定和持久,这就为培养良好班风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4.班主任要学会与家长沟通

  现在很多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疏于管理。有些学生成绩较差,不好意思与老师交流,家长对学校的印象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和老师产生一定的误解等。基于以上的原因,我经常去家访,通过家访一是加深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感情,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二是通过对学生家庭教育的了解,可以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样也让我们老师在处理问题时,少了很多的麻烦。为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我校举办了家长学校,请专业教育家向家长讲授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我还经常请家长到班上听课,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请家长参加班队活动,增进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的情感,从而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成就学生未来。

  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中是至高无上的,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使它成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关键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组织建设和班级环境建设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因势利导地位促进各种类型的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比较复杂而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的捧着一颗"爱心",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

  怎样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

  1 以身作则,为学生做表率

  学生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师本身的素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规范的言行,优秀的品德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天真幼稚、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的小学生来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讲话要文明,举止要端庄,礼貌待人,衣着整洁大方,自觉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品德、行为对学生言传身教,并持之以恒,诲人不倦。同时,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 德育为首,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个好的班集体还需要好的思想指导。智育和体育不好,影响的仅是一个人,而德育不好就可能殃及他人,危害社会。所以,班主任应该特别重视学生的思品教育,教育他们热爱祖国,树立远大志向,增强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发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一方面,要让学生熟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纪班规的具体内容,让学生知对错,同时还让学生对照自身的行为,使学生用行为准则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要定期召开主题班、队会,让学生针对班级出现的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讨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具体应具备哪些条件?这样,从学生自身做起,由思想作指导,就能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思想品德素养。

  3 组建班委,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

  班队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决定一个班集体精神面貌与风气。在班队干部产生过程中,可以采取先民主后集中的办法,即全班根据表现进行投票选举,再由班主任权衡。针对选举出来的'班队干部,教师要明确其义务和权利,引导其协助教师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文娱体育、课外活动等各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出谋划策,参与管理班级,制定班级活动计划,真正使学生成为了班级的主人。同时,通过活动扩大班队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结意识。这样既能使班队干部起到榜样作用,又能使同学之间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使班级成为一个温暖、和谐、奋进的大家庭。

  4 完善制度,增强学生的自觉性

  各项规章制度,是实现班级管理到达预期效果的保障。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制定班级规章制度非常必要。所制定的制度,必须符合本班特点,为了加强班级工作管理,尤其要着重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监督检查是班级教育活动中实施阶段,必然的发展环节,是总结的前提和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活动后,效果怎样?学生做的如何?这些是每位班主任应随时了解的,更应该让全体同学明了的,检查工作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特别是班委会的作用,把每项检查责任到人。并赋予干部充分的权利,从课间到课上,从学习到纪律。从劳动到卫生,严格执行班级制度的各项规定。班主任对班级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纠正,使学生增强自觉性。

  5 及时总结,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总结,是班级教育活动进行中一个周期活动,一个基本单元的终结环节。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看到缺点,吸取教训。表先训后,进而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除了班主任总结外,要让学生参与,由班干部带头,进而达到每位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情况,在班会中进行发言总结。力求使其总结的过程成为每一个对学生、对班级的一个重新、全面、客观认识过程和评价过程。

  6 加强协调,做好外联工作

  外联工作,就是指对外联络的工作。学生的成长要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教育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做好外联的协调工作。

  首先,要协调班内外的教育力量,要充分发挥科任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发挥班队干部的作用,使他们的教育目标同班主任的教育目标一致,形成班内教育合力。

  其次,要协调校内教育力量,主动争取教导处,学生会和其他教职工支持班级工作。再次,要协调校外教育力量,争取利用家庭、社会力量教育学生。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如家访、电话访问,建立起学生的家庭档案,交换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统一教育要求和协调,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外联协调工作做得早、做得好,就会让班级管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班级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班主任作为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建设有凝聚力班集体的核心人物,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只有树立合理的学生观,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方设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才能建立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怎样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相关文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如何开展03-17

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好工作03-02

幼儿园怎样开展家长工作04-01

怎样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03-31

幼儿园怎样开展好家长工作03-29

管理者怎样有效开展沟通12-20

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02-24

小学班主任怎样管理好班级08-18

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通用7篇)03-11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通用8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