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

时间:2022-04-28 16:15:51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

  导语:当前高校对教师考核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师的考核科研经费、论文等占70%以上,而教学任务占比不到30%,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为了生计和前途教师们忙于跑课题、写论文、拉科研经费,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职工作,不少学生也都在为教授打工挣钱,无心学习。教师不能安心教学,学生教育质量也自然大打折扣。

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

  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

  1、优化大学校园育人环境,提倡勤俭风尚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人生观还有很大的可塑性,价值取向也在选择之中。因此,应该进一步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大学校园里大力提倡勤俭风尚,大学生必须做到艰苦朴素,禁止奢华消费,甚至可以统一穿校服,统一吃食堂饭,取消校园内高档餐饮消费,避免贫富差距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反差,使其安心、全心投身学习。

  2、对贫困大学生实行免费定向培养

  国家应加大高校教育投入,让那些品学兼优、没钱读书的年轻人都能享受到大学教育的`权利,对来自贫困阶层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实行免费定向培养,鼓励其毕业后回到原籍就业,一方面可缓解各地区人才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另一方面亦可满足中小城市及乡镇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

  3、大学教育应实行“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

  改变目前大学考试“严进宽出”的现状,实行“宽进严出”的高校淘汰机制,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后才能毕业,让大学生从入学起就不敢懈怠,专心学习。同时,高校在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也应进行改革创新,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提高大学“含金量”。

  4、建立合理的大学教育评价体系

  改变目前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和科研两套评价体系,教学归教学,科研归科研。对擅长科研与擅长教学的大学教师进行明确分工,实施不同的考核办法,制定适合教学型教师的薪酬体系和晋级晋升通道,通过制度设计引导教授们回归教学讲台,鼓励教师潜心教学,专心培养人才。

  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

  一、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1、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提倡“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友好、合作的氛围。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首先,应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和课后回顾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前预习课文,有助于使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中就能有针对性的提问;课后回顾有助于使学生巩固一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应精心准备和设计好每一堂课,课前仔细参阅教材和教学资料,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再者,在激趣导入、课堂流程、课后辅导、作业布置各环节都应注重学生乐于学习和学到知识技能。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心声,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乐学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4、注重引导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

  主要是通过抓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在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安全防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5、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特别是后进的同学,这些学生总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面对这样的孩子,要解决他们身上问题,就得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对症下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请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 让他们在喜欢的活动中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重获自信。只有相信和尊重他们,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

  6、认真抓好后期复习。

  在后半期的学习中,带领学生认真、切实地做好复习工作,加强后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争取后进学生能在复习中有一个大的进步。按照不同层次和目标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努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好最后一关。

  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1、用三颗心去感化学生、去教育学生。

  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孩子。放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放手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促进学生个体的知识发展,带动群体知识的发展。耐心,由于各自家庭、各自际遇的不同,在生活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善于发现、耐心辅导。

  2、重视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的利用。

  网络资源丰富多样,经常从网上查阅资源,老师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增长了见识,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激发了兴趣。

  3、培养和建设师资队伍。

  主要是通过抓教师的分流、整合,使师资结构有明显的改善;抓教学、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抓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技能。

  4、建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起着指引作用。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规定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常规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要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既要有约束性,又要有激励性和鼓动性。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学行为、教学研讨、师德表现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

  5、落实量化考核方案,严格检查。

  制度要落到实处,必须严格检查督促才能得以实现。工作制度重点起指引方向的作用,还应针对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考核方案或标准应做到细化和量化。这样的方案便于检查和操作,以便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衡量。对教师工作进行检查时,严格按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实现。

  三、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

  1、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发挥的教师积极性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和关键。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非常重要。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校育人氛围的创造、学校激励制度的建立、教师启发诱导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

  一、发现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作为校长,首先要认识到:教师永远是第一位的,学校发展最根本的是教师发展,唯有教师发展了,成长了,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在我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人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抓住了人的发展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和关键,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学校要发展,首先作为校长,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你的教师,关心你的教师,在学校这个群体中,要引导教师互相赞美,互相鼓励,互相欣赏,互相激励,合作竞争。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的话,道出了教育艺术的真理,作为校长,首先,要教育和引导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质,校长做的`是伯乐的工作,肩负着伯乐的使命,发现教师的潜能,把每位教师培养成“千里马”,让他们飞奔在人生的万里疆场。

  作为校长,要相信教师,相信每位教师都是优秀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张相同的面孔,要让教师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把教师内在人性力量唤醒、激发、放大。让每一个人都走在向学向上的大道上。在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发现教师,尊重是前提,解放是关键,束缚教师思想的绳索太多,这个不许,那个不准。就会阻止教师的发展,学校要做减法思维,给教师减去不必要的负担,把教师从无效或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工作。鼓励教师在备课和批改作业上因人而异,百花齐放,可以在教案上二次三次备课,骨干教师可以在教科书上写简案,可以删掉练习册上不必要的练习题,作文批改可以变精批细改为重评轻改,互批互改。期待教师每一天都怀有“婴儿的眼光”,每一天都带有黎明的感觉。走进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不断创新教师内在幸福不竭的源泉。只有这样,提升教学质量才有基础。

  二、更新理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可能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更新理念,特别是作为校长更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术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要通过各种渠道与途径,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相对差异、教师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理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校长素质决定学校前途,教师素质决定学校发展、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发展为本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传递给全校师生,并转化为全校师生的思想和理念,成为学校管理的信念基础,并提出简明扼要,富有本校特色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三、目标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作为校长,应该成为学校发展与质量提升的设计师,奠基人。教育的目的和核心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力所在,要有学校的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一个优秀的校长是不会看不到教学目标,不具备教育远见的,正所谓“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同时,还要“以办名校,铸名师,育名人”为学校总的发展方向。首要的目标是教学成绩必须要处于本区域领先的地位,对教学的质量可以提目标,对教师的要求可以提目标,对学生的发展可以提目标,作为学校管理者,要让每位教师,每位学生都明白自己的前进目标,按照前方看得到的“果实”奋进。要有相应的奖励机制,要重精神奖励,这时,调动师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四、师资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关键

  学校教学的高质量,体现在学生,产生在老师,提高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校长是关键,一个好校长能够使他学校的教师“业务水平高,干得出成绩;教育科研行,说得出道理;理论水平高,写得出论文”。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培养教师的场所,为此校长应从培训、教研、竞赛等方面入手,做好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培训作为对教师的最大福利,以此来满足教师发展自我的需求,要广泛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交流活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工作。同时还要想方设法为本校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严格“五定制度”(时间、地点、主题、主讲、主评),积极开展班主任集体培训工作,针对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集体研究,新老班主任充分交流,互相借鉴,共同应对,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开展各类教学竞赛和教学比武活动,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实现从职业型教师到事业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化。

【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相关文章:

高校如何提高教育质量04-27

如何提高教育质量07-20

如何提高艺术教育质量04-28

浅谈如何提高教育质量04-29

如何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质量06-04

如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06-04

如何提高午睡质量03-30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04-30

如何提高睡眠的质量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