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爷供奉什么食物好

时间:2024-02-04 17:05:13 智聪 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灶王爷供奉什么食物好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祇之一。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灶王爷供奉什么食物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灶王爷供奉什么食物好

  【1】灶王爷供奉什么食物好

  一、上供的各种糖类

  1、灶糖

  灶糖是民间祭灶是最常见的一种供品了,主要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麦芽糖,另一种是用江米磨粉加上饴糖。很多地方会把灶糖做成中空的南瓜状,所以也叫“糖瓜”。老北京人把灶糖叫做“关东糖”,言其做法传自关东地区。江苏地区商业发达,习惯将灶糖做成元宝型,叫做“糖元宝”。另外,各地还有把灶糖做成小鸡小鸭或葫芦荸荠一类的,形状很是多样。

  其实用糖当供品,主要是两层意思。除了咱们前面说的吃甜食嘴甜之外,还有一点很有趣。用来做灶糖的材料,除了甜之外,黏性还特别大。老百姓觉得灶王爷吃了这个糖之后,嘴就给黏住了,自然就说不了坏话了。可见咱们中国老百姓的很多信仰,其实功利色彩是比较重的,不太像西方的一些宗教,对神灵那般崇敬。

  2、糖饼

  除了灶糖之外,很多地方还会为灶王爷准备糖饼,按地方不同有面饼和米饼两大类,这应该是和物产不同有关系。比如在陕西同官,有一种叫“灶火饨”的糖面饼,是当地祭灶的必备供品。而在广东的一些地方,就用糯米和糖做成的米饼、糍饼来祭灶。

  二、各类面食

  灶王爷要远行,干粮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祭灶的供品中,也少不了各类的面食。当然,南北方物产不同,北方人就多用面粉,南方用米粉多些。

  1、水饺和粉团

  北方的很多地方,有“出门饺子回家面”的说法,灶王爷作为老百姓家里的“一家之主”,出门远行前的一碗饺子那是少不了的,所以饺子也是北方地区很常见的一种祭灶供品。比如山东聊城地区,小年晚上祭灶的时候就拜一碗或三碗睡觉,在碗上搭放几双筷子。

  江浙一带普遍用粉团作为祭灶的供品,当然粉团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江苏地区的一些地方,腊月二十四晚上用米粉和红糖各半,搓成团子,当地叫“玛瑙团”。在祭祀的时候,还要把四个团子摞起来。也有些地方,会用米粉做成一些小鸡小鹅一类的小物件,一并煮来祭祀。浙江湖州双林地区,祭灶的时候会做一种“送灶圆子”,用糯米和南瓜和成黄色,也有做成元宝形状的。

  2、各类糕、馍

  各种糕、馍也是祭灶常见的供品。比如在陕西、陕西、甘肃、山东等地区,祭灶就常用一种枣山馍馍,实际上就是一种布满红枣的大馒头。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大!比较大的直径半尺,高一尺多,有十多斤重!当然,有些比较讲究的地方,会给馍馍搞出各种造型,比如以大红枣为中心做出云纹啊如意纹之类。

  山西的一些地方还有做“上山老虎下山羊”造型的,老虎上山不吃人,羊下山表示平安回家了,都是一些吉祥的期许。也有些地方会做各种糕来祭祀,原料各地不一,但无一例外都很黏,估计跟粘嘴的糖食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各种菜肴酒水

  只是各种主食,灶王爷的食谱还是太单调了一些,于是在很多地方的祭灶活动中,还要给灶王爷上菜。

  1、灶王爷的菜单

  灶王爷的菜单上,最常见的莫过于鸡和鱼了。

  在北方的很多地方,祭灶的时候多用雄鸡。比如在陕西醴泉,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时候,要杀一只红色的公鸡,不过北京河南的一些地方,则要杀白色的公鸡,看来这些地方的人们普遍认为:灶王爷喜欢吃鸡。也有很多地方用鱼祭祀。比如河南郑县,当地民间的祭灶就用一尾鲤鱼和一只生鸡、一方肉、三杯酒来给灶王爷送行。

  在湖北和江西的一些地方,祭灶时还经常用到豆腐。南京人祭灶也用豆腐,还要配上大葱,表示家中一清二白。在山西的一些地方,祭灶要用上几个鸡蛋,据说是给狐狸和黄鼠狼的,当地人认为这俩是灶王爷的手下。

  在南方的一些地方,当地有祭灶不杀生的习俗,所以那里的灶王爷只能吃素了。比如广西凌云,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会焚香煮茶,然后摆上各种素菜、糖果祭灶王。在福建莆田,会用甘蔗、荸荠、花生、橘子等祭祀。

  2、各类饮品

  一顿饭有肴还要有酒才显得地道,所以在各地灶王爷的菜单里,除了各种菜饭,还少不了各种饮品,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茶和酒了。比如云南石屏在腊月二十四用饼和茶祭灶,而山西榆社则是用米酒“送灶朝天”。

  【2】灶王爷怎么供奉

  1、基本仪式是:把新买的灶神像帖在神龛里,没有神龛的就帖在灶台后面的墙上。

  2、两面帖上对子,对子的内容一般就是“奏去人间事,带来天上春”“一家司命主,万载降福神”一类的。然后上供,烧香,焚表,叩头,同时嘴里应该说一些吉利祝福的话,表示欢迎灶神回来,当然也送去了玉帝。

  3、五更以后,才可以燃鞭点炮庆祝新春来临。

  【3】灶王爷与居家风水

  今天是农历廿三,百姓过小年的日子。根据民俗的说法,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把各个家庭一年之中发生的情况向玉皇大帝做汇报。民间百姓在这一天,祭祀灶王爷,祈求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来年家宅平安,人财两旺。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灶王爷主管的灶台,是影响家居风水吉凶的一个关键位置,对人丁的兴旺,财运的充足,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1、农村的灶与城市的灶风水不同

  农村的传统灶台,是落地式的,有添柴禾的灶口,火从地起,因此,灶口的方向很重要,不可正对大门,为散财的风水格局。城市的炉灶通常使用管道气体,没有明显的灶口,因此,灶口的风水效应相对不明显,但是要注意,灶台仍然不能正对大门,人在灶前工作时,不可背对大门,是与财相背的格局。

  2、炉灶与水龙头

  炉灶与水龙头的方向应在同一方向,不应放在互相对立的位置,形成水火相冲的格局,影响夫妻感情。

  3、厨房与卫生间

  厨房五行属火,卫生间五行属水,厨房门不宜与卫生间门相对,属水火交战的风水格局,家庭不和。

  4、经常在家煮饭

  一个家庭厨房炉灶的使用频率越高,代表这个家庭的气场越旺,人财两旺,长期不在家烧煮食物的家庭,清锅冷灶,事业、财运、婚姻必有衰败之象。

  5、厨房不宜有镜子

  厨房为女主人工作的场所,厨房内有镜子,代表家中有2个女主人,婚姻易出问题。

  6、厨房灶台宜整洁

  厨房灶台,是财源的象征,厨房灶台脏乱不堪,代表主人事业、财运焦头烂额,走衰败运。

  7、男主人应适当下厨

  男主人应该学一点厨艺,经常下厨烧煮食物,阴阳相和,有利婚姻感情。命中缺火的人,帮助更为明显。

  【4】供奉灶王爷的习俗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因此,北方习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南方习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旧时亦有士绅家于二十三日送灶,百姓家二十四日送灶之别。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之类,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讲人间罪恶,世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毕,即将奉祀经年的灶君旧纸马从灶上揭下,连同纸锭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天。除夕接神时,再行接灶神之礼,奉祀灶神后,再在灶上粘贴新的灶君纸马。关于祭灶礼仪 祭灶的礼仪各地可能不同,大体上来说是如此规矩:祭灶时间:多数地区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少数地区为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也有“官三民四”的说法。

  祭灶地点:

  厨房炉灶边

  祭灶供品:

  三牲(鸡、猪、鱼肉)、饴糖(麦芽糖)、清茶、水果、金纸等。

  祭灶以麦芽糖塞住灶神之口,使其不讲人间罪恶,祭祀之人口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焚香祀送,祭毕,即将奉祀经年的灶君旧纸马画像从灶上揭下,连同金纸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天。祭灶的礼仪,在我看来是整个灶神传说及祭祀风俗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因为它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的神怪观念。神仙不仅是可以沟通和控制的,甚至是可以戏弄的。人们的娱神行为同时也是自娱,神仙在年节当前的时候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影子,而是与我们一同欢庆佳节的血脉相通的家人。祭祀活动在敬神行为的背后,是以强化家族观及民族观为目的,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星火相传、团结进取、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5】传统信奉

  中国是信奉多神的国家,在中国古代人们信奉的众多神灵中,灶神在中国民间的地位是最高的。民谚曰:“三祭灶,四扫屋……”,即指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一说二十四)祭祀灶神。

  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原始人群在长期与大自然搏斗的生活中,学会了使用火,火成了原始人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原始人氏族群居的生活中,那一堆永不熄灭之火便是他们的灶,因而在原始人那里,火神与灶神是一致的。不过,自灶神产生之日起,其职掌便与火或灶火毫无关系,他是天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员,是一家之长,负责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上报天庭,因而得到一般老百姓的顶礼膜拜。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流传着“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俗谚。孔子在向其弟子解释人们“媚于灶”的原因时指出:“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见《论语·八佾》)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不对。如果犯了错误,即使向上天祷告也没有用”。但是人们一般认为的则是,如果不讨好灶神,他就会向上天告你的恶状。由于人与天帝无法沟通,所以,天帝那儿只能任凭灶神胡言乱语,凡人“无所祷也”。灶神告什么状,天帝就会给你定下什么惩罚。葛洪《抱朴子·微旨》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也就是说,谁要是得罪了灶神,严重的要少活三百天,轻微的也要少活三天。试想,平白无故地丢掉几百日的寿命,这种惩罚实在是让人畏惧。

  早期的灶神产生于人们对火的自然崇拜。在秦代以前,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了。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并且灶神也被人格化,并被赋予新的功能。《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淮南万毕术》就说:“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郑玄注《礼记·记法》也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灶神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小报告,说人坏话的神了。

  所以,人们如果要祈福禳灾,便要对灶王爷恭恭敬敬,如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将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等等,名目繁多。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要升天报告一年的情况时,人们还要为灶王爷摆上供品,供上好吃好喝的,这就是所谓的祭灶。祭灶时,麦芽糖和酒是必不可少的,酒是为了让灶王爷喝得忘乎所以,晕头转向,而麦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来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再恶言恶语,只能说好话,二来麦芽糖粘住嘴巴,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口,只能说个含含糊糊。老百姓把“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这一套人世生活经验,也用在了对灶神的供奉上。宋代范成大《祭灶诗》即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猪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哪里是祭灶,分明是向灶神送礼行贿。

  古时祭灶不分身份的贵贱、高低,上至皇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灶神都是毕恭毕敬。据有关资料记载:每年腊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宁宫大祭灶神,同时安设天、地神位,皇帝在神位前行九拜礼,以迎新年福禧。祭灶这天,坤宁宫设供案,安放神牌,神牌前安放香烛供品,殿廷中设燎炉、拜褥。像中国民间一样,在灶君临升天汇报工作前,要用粘糖封住嘴,以防他在玉帝面前胡说八道。祭灶时,宫殿监奏请皇帝到坤宁宫神像、灶君前拈香行礼。礼毕,宫殿监再奏请皇后依次向灶君等神位行礼。

  【6】为什么要供奉灶王爷

  供奉灶王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精神慰藉:灶王爷的祭祀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帮助他们获得生活的平安和内心的满足。这种慰藉在现代社会仍然存在,人们在特定的日子里进行祭拜,以求得心灵上的平静和祝福。

  敬畏与感恩:灶王爷的存在使人们产生了敬畏之心,并引导他们向善。祭灶是一种严肃的活动,人们在进行时非常虔诚,并且有所忌讳,以免触犯灶君老爷,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家族的运势。

  祈求福祉:灶王爷作为家庭的守护神,其汇报能力直接影响家人的福祉。人们通过供奉祭祀灶王爷,希望他能多说些好话,以此来保佑家庭平安幸福。

  避免负面汇报:为了让灶王爷在年终汇报时多说好话,避免指出家庭成员的不当行为或错误,人们会在祭灶时献上各种供品,尤其是糖瓜等甜食,以期灶王爷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留下好的印象。

  综上所述,供奉灶王爷不仅是对灶王爷的尊敬和感激,也是出于对家庭幸福的祈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