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5-16 08:32:54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苹果(小班音乐)

  歌曲苹果(小班)

  1=C 4/4

  553655 3 / 1353221://

  树 上 许 多 大 苹 果,一 个 一 个 摘 下 来。

  我 们喜 欢 吃 苹 果, 多 吃 苹 果 身 体 好。

  要求:初步掌握歌词,熟悉曲调,会听前奏并整齐地开始唱。

  准备:磁性教具(一棵大树,许多红苹果)。

  过程:

  (一)出示苹果树,提问:这棵树上有许多什么?(苹果)什么颜色的苹果?(红颜色)大家看,老师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说边把苹果拿下来。你们喜欢苹果吗?(喜欢吃)多吃苹果身体怎么样?(身体好)

  (二)将拿下来的苹果再贴上去,教师边演示教具边示范唱一遍。

  (三)教幼儿学说歌名“苹果”,教师再范唱一遍。

  (四)带幼儿按节奏念歌词1----2遍,幼儿学唱歌曲,用整首教唱法,学唱3---4遍。

  建议:除边连续唱段歌词外,还可以采用每段歌词先念后唱的`方法,念歌词要合旋律的节奏(×× ×× ×××)。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感受、表现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均匀节奏。

  活动准备

  《苹果歌》音乐磁带、苹果实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摘苹果、吃苹果等相关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情境讲述,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熊伯伯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它邀请我们去帮它摘果子呢。来,开上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喽!

  2.摘苹果,放入果篮中。

  教师:果园到了,看看有什么?(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什么?苹果熟了,我们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放进老师的果篮里,好不好?(请幼儿来摘苹果)

  3.尝一尝苹果,深刻理解“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这句歌词。

  教师:苹果摘下来了,真香真甜呀!喜欢吃吗?老师这里也有苹果呢,来,我们尝一尝。

  吃的过程中问一问幼儿:苹果的`味道怎样?你们喜欢吃苹果吗、高兴吗?

  教师小结:苹果吃起来甜甜的,而且它非常有营养,多吃苹果,我们的身体就很健康,不容易生病。

  二、学习新歌。

  1.观看图谱。

  教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摘苹果、吃苹果的经过都画了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谱,教师带幼儿认识图谱。

  2.学习歌词。

  教师: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我来念一念。(按歌曲节奏朗诵歌词)好听吗?我们一起学一学。

  3.学唱新歌。

  教师:小朋友念得真好听。老师还能把它唱出来呢,你们想听吗?(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

  我们一起唱唱吧。(教师和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用吃过的水果替换原歌词,创编歌曲。

  1.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的黑板画,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教师:果园里还有许多苹果的好朋友也来了,你们看看有谁?(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刚刚你们唱得太好听了,可是没唱我,我们都等不及了。说说看,想唱谁?这个是什么颜色?它长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唱?

  2.学习歌词,把水果替换进去,和幼儿说一说。

  3.尝试把创编的歌曲唱出来。

  四、游戏“摘果子”

  教师:今天小朋友真棒,我们唱了苹果歌,还编了梨子歌、桃子歌。现在我们帮熊伯伯把这些果子都摘回家吧!(个别幼儿摘果子其他幼儿唱歌曲。)

  五、结束活动

  宝宝们,我们帮熊伯伯把果子运回去吃水果喽!坐上小汽车,我们回去喽!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 | ×× ×||

  2、 掌握儿歌《苹果树》,能根据水果的变换,进行表演。

  3、 利用声势训练,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活动准备:

  儿歌《苹果树》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排坐好。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小猴爬上苹果树时”左上臂呈九十度上举,五指张开,右手食、中指做爬树的动作,“所有苹果吞下肚”时两手作抱状,并伴随一声响亮的饱嗝,“苹果布丁苹果派,什么水果你最爱”时,用手指逐个点幼儿,最后指到哪个幼儿,就让他说出他最喜欢的水果,然后继续念儿歌,只不过儿歌中的.水果可以变成幼儿所说的水果。

  二、让幼儿倾听儿歌,打出节奏。

  1、老师念一句儿歌,幼儿用手拍一句节奏,儿歌共四句,每句的节奏都是

  ×× ×× | ×× ×|的节奏。

  2、要求幼儿用手拍出八分音符的节奏,而在四分音符时用拍腿来表现,也就是每句儿歌的最后一个音用拍腿来表现。

  3、完整地把儿歌的节奏打出,要求教师可以用口型来表现儿歌的内容,而幼儿在心里念儿歌,把注意力集中在打节奏上。

  三、二声部节奏训练。

  1、教师打出× ×| × ×× |的节奏型,四分音符节奏用拍腿,八分音符节奏用拍手表现。

  2、引导幼儿找出与教师所打节奏的不同,一般幼儿都能说出“老师的动作与小朋友是不同的,小朋友拍手时老师拍腿,而在最后,小朋友拍腿时老师拍了两下手”。

  3、分成两组,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

  四、表现儿歌。

  要求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儿歌,第一遍随老师做动作,第二遍分组进行二声部节奏展示,第三遍二组互换节奏型。

  五、活动结束。

  老师用×× ×× | × × | 和 ×× × | ×× × | 的节奏型与幼儿告别,而幼儿用相应的节奏型与教师告别。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春天》,在教师的带领下,能边唱边按照歌词内容做动作。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来创编相应的动作。

  3.知道唱完后,保持花的造型不动。

  活动准备:

  1.幼儿围成半圆形。

  2.黑板一块,彩色粉笔若干。

  3.幼儿用书,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韵律活动《小动物走》。

  幼儿听音乐合拍地做模仿各种动物走。

  (二)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1.教师投影放大幼儿用书《春天》画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用歌曲里的语言帮助幼儿梳理画面内容。

  2.幼儿一边看《春天》画面,一边欣赏教师清唱歌曲。

  教师:现在老师用歌曲将刚才你们看到的书里的《春天》唱出来,你们听,老师唱的和书里画的一样吗?

  (三)教师用较慢的速度演唱歌曲,并边唱边画歌曲的内容。

  1.幼儿欣赏教师边画边演唱歌曲。

  教师:老师还会一边唱一边将歌里唱的事情画出来呢!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的内容。

  教师:春天天气怎么样?地上长出什么啦?树上小鸟在做什么呢?花儿开得怎么样?

  3.教师边指图画边示范演唱歌曲。

  (四)教师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

  1.教师:我们一起一边唱一边跳,好吗?可是怎么跳呢?

  2.教师逐句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3.教师带领幼儿梳理所有动作,并放慢速度边唱边将幼儿编的.动作做一遍。

  (五)教师设计游戏“蝴蝶赏花”,将游戏加入表演唱。

  1.教师:春天的公园很漂亮,花儿开得真美丽,蝴蝶都被吸引来了,小蝴蝶来看花并且要为特别好看的花儿拍照。老师扮做蝴蝶来欣赏花。你们都是一朵朵最美丽的花。一会儿唱到最后一句“花儿开得多么好”时,你们就不要动,让蝴蝶来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唱到最后一句时,提醒幼儿保持花的造型不动。

  3.幼儿再次玩游戏,教师用动作暗示幼儿,在最后一句时保持花的造型不动。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并能大胆创编动作。

  2、感知音乐的强弱,并能用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准备:

  音乐磁带《小老鼠上灯台》、录音机、幼儿用书、实物投影仪等。

  过程:

  1、欣赏音乐《小老鼠上灯台》,并请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2、和幼儿讨论歌词中的故事情节。

  (1)小老鼠想要偷油吃,它怎么上灯台呢?

  (2)轻轻的走还是重重的走?

  (3)小老鼠最后滚下来的时候,是怎么摔下来的呢?是轻轻的还是重重的?

  3、请幼儿学一学小老鼠走路的样子(用脚尖轻轻的走),再请幼儿想想:如果你是一只大胖猫,走路时又是什么样子?比小老鼠用力吗?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4、玩“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幼儿从动作中感受音乐的强弱。

  玩法: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当小老鼠,一组当大胖猫。由老师来播放音乐,如果声音小小的,就是小老鼠出来偷油吃了,所以要轻轻的'走;如果声音变大了,就是大胖猫出现了,大胖猫是用力走出来的,小老鼠赶快蹲下来。

  5、两组幼儿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乐段不同的情绪特点,能随音乐韵律自由表演动作。

  2、喜欢参加唱歌活动,大胆地用歌声表达对父母、教师爱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歌词图形谱的挂图一张、节奏卡一张。

  活动过程:

  1、练声

  2、节奏练习

  3、学习新歌〈心中有爱〉

  (1)教师以柔和、优美的声音为幼儿范唱,使幼儿熟悉曲调。

  (2)利用歌词图形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引发讨论:为什么这样比拟:爸爸的爱像太阳,妈妈的爱像海洋,老师的爱像春风细雨?

  (3)幼儿学唱歌:整首跟唱和分句教唱相结合。

  (4)幼儿熟悉歌曲后,帮助幼儿分析如何表现歌曲。

  (5)采用多种形式,如全班唱---分组唱---个别唱---表演唱,引导幼儿用热情欢乐的情绪表达自己心中爱的情感。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02-21

小班音乐教案06-08

音乐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乐教案11-07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教案02-14

小班音乐教案汽车02-15

小班走路音乐教案06-28

【热门】小班音乐教案11-28

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1-29

小班音乐教案手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