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27 09:31:35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合6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非标准化单位(如:小绳子、牙签、卡片、吸管)。

  2、能在合作交流中体验等长复制,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3、能掌握用非标准化材料测量的方法。

  活动准备:不同大小书本若干、牙签若干、毛线若干、卡片若干、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1、提问导入:

  师:巧克力老师今天带了一个小盒子朋友,你们看看他有多高啊?

  幼:……(描述高度)

  师:这么高是多高呢?我们测量身高是用什么工具的呢?

  幼:……

  师:恩,我们今天啊很可惜没有尺子,但是我们有一样长的小绳子、小卡片,用它们应该怎么测量小盒子的身高呢?我们来试试吧。

  2、使用小绳子测量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和老师分享下,你用小绳子测量出来的'结果呢?(请几位小朋友分享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并记录到表上,表格文字用绘图表示)

  教师根据幼儿测量方法总结并示范要让小绳子或卡片首尾相连并拉直,遇到无法用整根小绳子和卡片的情况,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和老师分享下,你用小绳子测量出来的结果呢?(请几位小朋友分享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并记录到表上,表格文字用绘图表示)

  教师根据幼儿测量方法总结并示范要让小绳子或卡片首尾相连并拉直,遇到无法用整根小绳子和卡片的情况,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3、使用尺子测量与桌子高度等长的绳子长度

  师:现在我们学会了用小绳子给小盒子量身高。你们猜猜我们的小桌子有多高呢?

  师:同样的方法,我们先用长绳子量出桌子的高度,在绳子上打个结做记号,然后用尺子量一下绳子有多长。

  看,这是记录表(表格文字绘图表示),等下要把测量结果写到这里哦。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桌子高度 教师收集每组测量结果并点评,强调测量方法:

  活动延伸师:现在我们知道除了用尺子能准确测量东西,还可以用什么?

  幼:……

  师:那除了可以测量身高、桌子的高度,测量还可以干嘛呀?测量有什么用?

  幼……

  师:我们在生活中,不一定随身都带着尺子,我们可以先用手边的小工具量一量,比如小卡片、牙签、手指、绳子,等到有尺子的时候再量一量小工具就能知道到底有多长有多高。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知道长颈鹿、马、牛、羊是草食动物,初步了解植物、动物、人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版图,各种动物卡片、草地。

  活动过程

  一、请听一首儿歌(看版图)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绿绿的草地动物跑,长颈鹿吃树叶,马儿、牛儿和羊儿,都爱把那草儿嚼,草儿嚼。

  提问:

  1、这首儿歌中都有哪些动物?

  2、它们喜欢吃什么?

  3、树叶、草儿都叫植物,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叫草食动物。

  4、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草食动物?请你找一找,互相说一说。(投放动物卡片,幼儿找一找,说一说。)

  二、游戏:分辨草食动物

  小朋友特别的聪明,现在咱们来玩一个《分辨草食动物》的游戏。(教师学动物的样子、或出示动物卡片幼儿分辨。)

  三、讨论:

  1、小朋友可真棒,如果没有了植物,草食动物会怎样?

  2、草食动物对人类有什么好处?请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1)骑,拉车

  (2)皮衣、羊毛衫

  (3)可以喝奶、吃肉

  (4)粪便可以做肥料

  3、如果没有了植物,没有了草食动物,人类将会怎样?

  4、游戏:动物、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要爱护植物同时还要保护动物,不随意捕杀它们我们的世界才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和谐。

  四、游戏:送草食动物回家。

  今天有许多草食动物迷路了,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并且送回家。(幼儿找出草食动物的卡片,把它们送到草地上,幼儿互相检查)

  五、结束部分

  草食动物回到了家,很快乐,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来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柔软、坚硬、光滑、粗糙的感觉。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觉。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一个纸盒,上面挖一个小洞(大小能保证幼儿把手伸进里面并能从里面拿出东西)。

  2、纸盒内放入海绵玩具、玻璃球、布娃娃、板刷等物,数量与幼儿人数基本相等。

  活动过程

  1、猜猜宝贝。

  教师出示神奇的百宝箱。这是一个神奇百宝箱,里面有许多宝贝,请你们猜一猜里面有什么?

  怎么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宝贝呢?

  2、摸摸百宝箱。

  鼓励幼儿上来摸一摸,并告诉大家自己摸到的宝贝可能是什么,摸上去的感觉怎么样。

  把这个宝贝拿出来让别的幼儿摸一摸,看一看。

  这是一件什么宝贝?有什么用?

  请幼儿玩一玩自己摸到的宝贝,想出多种玩的'方法。

  鼓励幼儿互相交换观察各自摸到的物品,感知它们的特点。

  活动建议

  1、百宝箱内的物品尽可能是多种质地的,且数量要多。

  2、幼儿摸宝贝时不能看,待说出自己的感觉并猜想是什么后,方能拿出来验证。

  活动反思

  整节课幼儿始终保持着积极地学习态度,对提供的各种材料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都争着去摸一摸、说一说,活动内容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使幼儿在知识的积累与情感的体验得到双重发展。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空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但是空气又是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的东西。《纲要》中指出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并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因此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空气的秘密》,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3、对空气的秘密感兴趣,乐意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重点:

  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活动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教具:气球一个,记录表一张,吹泡泡玩具一个、PPT《空气的秘密》。

  学具:

  1、透明塑料袋、吸管每人一个。

  2、装水的.箱子4个、装有毛巾的水杯2个、记录表3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气球,吸引幼儿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一)了解空气特点。

  1、幼儿自由尝试在活动室的任意地方抓空气。

  2、交流小结:空气无处不在,到处都有。

  3、围绕空气展开讨论:空气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

  (二)探索空气的重要作用

  1、人需要空气

  (1)小实验:用吸管在水里吹一吹,发现什么?

  (2)捂住口鼻,体验没有空气的感觉。

  2、哪些东西也需要空气?

  3、空气的本领

  分组实验:《毛巾湿了吗》

  三、结束部分

  到户外玩吹泡泡的游戏,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秘密。

  延伸活动

  1、将活动材料投放在科学区,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秘密。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空气被污染的情况。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求知的兴趣。

  2、懂得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并观察蚂蚁的形态。

  活动准备

  课件、自制海绵豆子(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和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从而引发幼儿兴趣。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出示蚂蚁的`课件,引导幼儿说出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1)你在哪儿见过小蚂蚁?

  (2)蚂蚁长得什么样?

  (3)小蚂蚁是怎样搬运粮食的?为什么?

  通过观看课件听故事,让幼儿大胆发言,回忆听到的情况,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

  三、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四、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

  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

  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结束部分:

  学蚂蚁搬豆走出活动室。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能够分辨黄豆和米粒发出的不同声音。

  2、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黄豆、米粒、木糖醇罐子人手两份。

  音乐《大鼓和小鼓》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1、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看小动物们都带来了好多乐器,他们还缺少沙锤,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忙吧。

  2、出示瓶子,教师交代要求。

  -------瓶子会发出声音吗?

  二、第一次探索:装黄豆

  1、分享交流:黄豆发出了怎么样的声音?摇的重了,轻了声音有什么变化?

  2、教师小结。

  三、第二次探索:装米粒

  1、分享交流:米粒发出了怎么样的声音?摇的重了,轻了声音有什么变化?

  2、教师小结。

  四、比较黄豆和米粒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1、自由探索黄豆和米粒发出的不同声音。

  2、教师小结:声音响的是黄豆,声音轻的是米粒。

  五、森林音乐会。

  1、出示大小鼓,教师示范。

  2、幼儿一起参加森林音乐会。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02-22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怎么写04-14

【热】科学活动教案01-20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科学活动教案【荐】02-02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2-14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1-08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