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27 10:36:4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学习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发展其发散性思维。

  3、引导幼儿细心倾听,体验散文诗所蕴涵的美感。学习词:静悄悄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捉迷藏》

  红黄蓝绿白颜色标记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小朋友们都玩过捉迷藏的游戏,您们是怎么玩的呢?今天,太阳要带一群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你猜它会和谁玩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捉迷藏》。

  二、欣赏理解诗歌

  1、教师配音乐朗诵散文诗。

  提问:诗歌里,太阳是和谁玩捉迷藏的游戏的呢?(放课件)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它们是怎么玩的。

  2、教师第二遍朗诵诗歌(结合课件)

  三、理解诗歌

  欣赏后提问:

  (1)颜色宝宝都躲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要躲到那里去?它还可以躲到哪里去?

  (2)颜色宝宝们是怎样去躲的?学习词:静悄悄(让幼儿学一学静悄悄地躲)

  四、教师小结并学习朗诵散文诗。

  师:这首散文诗可真好听,把黑夜和太阳说成是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还告诉我们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可真巧妙。那么请小朋友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跟着朗诵这首诗。

  三、学习仿编散文诗。

  1、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想象,仿编内容。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颜色的东西可以和太阳捉迷藏呢?

  2、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3、教师给幼儿带好颜色宝宝,让幼儿进行仿编诗歌。

  四、延伸活动:

  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去教师外寻找各种颜色的景物来仿编散文诗。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故事的首尾关联,运用想象创编故事中间部分情节;初步感知故事的基本结构,对编构故事产生兴趣。

  2、运用比较欣赏的方法尝试为故事的首尾选配适宜的乐曲。

  活动准备:

  插入式图片、卡片、记号笔、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重点:

  学习根据故事的首尾关联,运用想象创编故事中间部分情节;初步感知故事的基本结构,对编构故事产生兴趣。

  活动难点:

  了解故事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火车,发现特别、感知结构:

  1、请幼儿欣赏一列“特别”的“故事火车”。(讲述故事的首尾内容)

  2、提问:

  ①什么地方很特别?

  3、引导幼儿以火车的结构来感知故事的结构:

  车头——故事的开头

  车厢——故事的过程

  车尾——故事的结尾

  二、创编主要情节,交流讨论、体验乐趣:

  1、提问:中间的车厢里到底藏着一个什么好方法呢?

  2、分组讨论,创编故事的中间情节。(配乐、幼儿简笔画)

  3、集体分享小组的创编成果。

  三、对比欣赏乐曲,尝试选配、完整分享:

  1、欣赏两段不同性质的.乐曲。

  2、尝试根据故事首尾的情绪色彩,选配相应的乐曲。

  1、师生共同讲述故事,分享完整的“音乐故事火车”。

  四、延展故事火车,再认结构、萌生创新:

  1、提问:故事火车到底有多长?

  2、欣赏老师的音乐故事火车,留下空白的车厢,激发幼儿的创编欲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仿编散文,并通过说说、画画、敲敲等表达自己的发现。

  2、体验仿编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熟悉散文。

  2、雨伞、塑料盆、铁桶若干,沙锤、碰铃、三角铁、园舞板若干。

  3、粉红、绿、黄色彩纸若干、绘画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

  仿编散文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表达。

  活动难点:

  根据雨滴唱歌句式进行仿编。

  指导要点:

  多欣赏散文中雨滴唱歌的四句,了解其写作结构,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活动过程:

  1、随配音散文自然地、有感情地朗读。

  2、欣赏雨滴唱歌的四个句子。

  (1)教师带领幼儿念一念。

  (2)体会和讨论四个句句有什么特点。(教师帮助幼儿归纳)

  教师小结:这四句读起来有节奏、押韵,每一句前面都有象声词,那是小雨在每一句中都有重复。

  (3)引导幼儿熟悉它的句式。

  那是小雨跟谁在干什么。

  3、仿编诗歌。

  (1)提问

  小雨还会落在哪里呢?会发出什么声音?它在干什么呢?

  引导幼儿进行联想讲述:小雨落在马路上,会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小雨落在池塘里,会发出叮叮叮的声音等)

  (2)引导幼儿仿编。如:咚、咚、咚,那是小雨在马路上打鼓。叮、叮、叮,那是小雨在和小雨玩游戏嘻。嘻、嘻,那是小雨在舔小朋友的脚丫等。(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即兴画图谱表示出来,引发孩子创编兴趣。)

  4、分组画画、说说。

  (1)雨滴会落在哪呢?请幼儿把有关小雨的景物画出来。

  播放舒缓的音乐,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倾听幼儿的作画意图。

  (2)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自由说一说。

  (3)各组推选代表在集体面前说一说自己仿编的散文。

  (4)欣赏散文中的四句,发现自己仿编散文的不足,看看我们的散文哪些可以编得更好些,谁发现仿编的散文哪些地方可以修改。

  (5)师幼共同补充、修饰、美化仿编的散文。

  (6)配乐完整欣赏仿编的散文,并加入幼儿的内容。

  老师把小朋友听过的雨声编进这首散文诗里,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欣赏吧!

  5、寻找生活中的小雨乐器。

  (1)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敲一敲可以发出像小雨一样的声音?

  (2)出示(摇沙锤、雨伞、塑料盆、铁桶等)教师:听!谁来学学这个声音!好象小雨落在了哪里?(引导幼儿找到匹配的.乐器,并进行演奏)

  6、结束。

  小雨音乐会幼儿分四组进行演奏(分别拿着:沙锤、碰铃、三角铁、圆舞板)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当小乐器,发出像小雨一样的声音, 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小雨在唱一首多么有趣、多么动听的歌呀!

  评价要素:

  能否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仿编,积极投入地参与到说说、画画、敲敲等活动中。

  活动建议:

  1、把自己的在课堂中的绘画,仿编的诗歌与同伴交流。

  2、情景绘画:听雨。教师为小朋友们提供画纸和彩笔,请幼儿画出自己听到、看到和感受到的下雨的情景,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3、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各种大自然的声,并在区域活动中, 投放各种乐器道具,让幼儿自由敲打出各种声音的音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小猴子旅行历险记,体验其中幽默有趣的情节,知道要遵守公共规则,不做危害环境危险的事情。

  2、通过提问和阅读警示牌的方式,把握小猴子旅行的经历,感知调皮的小猴子转变的过程。

  3、喜欢阅读小猴子旅行的图画故事,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1、《七只猴子去旅行》的PPT。

  2、警示牌图片:禁止摘花、禁止爬树、禁止入内、禁止进入木桶、禁止穿行。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指示牌与警示牌,回忆已有经验。

  1、教师:大班上学期我们认识了公园里的两种牌子,一种是指示牌,一种是警示牌。指示牌和警示牌有什么区别呢?

  2、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些新的警示牌,你认识他们吗?出示警示牌,幼儿认读。今天老师带来的故事里有七只猴子去旅行,看看他们在旅途中碰到的是什么样的警示牌,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二)通过看看、讲讲,理解故事内容。

  1、认读题目:童话《七只猴子去旅行》。

  2、出示PPT1—3,教师讲述后提问:七只小猴碰到了哪些警示牌,他们有没有按照警示牌的要求做?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遵守公共规则、破坏环境。)他们爬进大口袋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猜测后教师讲述PPT4。

  3、出示PPT5,教师:我们一起来看怪兽会怎样对待他们。教师讲述,故事中出现一个好听的词语,出示:没精打采。什么是没精打采?用动作表示一下。七只小猴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办法逃出去?出示PPT6,教师讲述,又出现一个好听的词语:干劲十足。什么是干劲十足,他和没精打采有什么关系?小猴们本来是没精打采的,为什么突然间干劲十足了呢?怪兽上当了吗?

  4、出示PPT7,怪兽看到了什么警示牌?他会怎么做呢?出示PPT8、9,最后怪兽怎么样了?七只小猴终于战胜了怪兽!

  5、出示PPT10,教师讲述后提问:这次小猴会怎么做呢?这个答案藏在我们的故事里,听完故事就知道了。这次小猴有没有按照警示牌做?表扬他们。

  (三)交流阅读故事后的感受。

  1、教师:读完故事,你们有没有觉得奇怪的.地方?大树下的大口袋和牌子是谁放的呢?放在那里做什么?大木桶旁边的牌子又是谁放的?放在那里做什么?

  2、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哪个画面?为什么?

  3、你喜欢猴子吗,为什么?

  (四)结束,延伸。

  这个好听的故事在小朋友的书上也有,下课后我们去读一读这个故事,好吗?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内容:

  大话奥运(社会 语言 )

  活动目标:

  1、在相互交流中增进对奥运会有关信息的了解,知道8年奥运会在举行,并为此感到自豪。

  2、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并能倾听同伴的发言。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孩子一起搜集有关奥运会的图片、资料,幼儿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2、教师将自己搜集的`和幼儿搜集的图片、资料布置成展板。

  3、剪辑过的申奥短片、电视机、DVD、视频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出示奥运会会旗,引发讨论。

  ? 提问:这是什么旗?什么时候要用到它?

  :这是的会旗,召开奥运会的时候就要悬挂奥运会会旗。

  ? 提问:什么是奥运会呢?

  :奥运会是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的运动会,代表了世界运动的最高水平。

  2、幼儿参观奥运展板,自由交流。

  教师根据展板内容与幼儿作个别交流。

  3、集体交流奥运话题。

  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和资料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奥运知识。

  引导幼儿将自己看不懂的图片提出来,大家讨论。

  教师,肯定幼儿的发言。

  4、观看我国申奥短片,激发自豪感。

  提问:下一届奥运会在哪一个国家召开?是什么时间?

  观看短片。引导幼儿观察申奥成功后大人们的激动场景。

  讨论:人们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发自豪感。

  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熟悉的故事《龟兔赛跑》,创设新的思路,以《龟兔第三次赛跑》为题,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引导幼儿多角度考虑问题,确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幼儿思维的批判性、发散性。

  2、会用“因为……所以我认为……”和“假如……就会……”句式进行连贯、完整的辩论,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论据,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求异性和创造性。

  3、通过鼓励幼儿大胆推理,论述自己的意见,培养幼儿的挑战性、竞争性、合作性。

  4、培养幼儿专心倾听别人讲述的.良好习惯。

  5、通过让幼儿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辩论,知道事情发展的可变性,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情节、结果,培养幼儿的独创性、自主性、兴奋性。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熟悉故事《龟兔赛跑》,知道龟兔两次赛跑,第一次是小兔因骄傲而输了;第二次小兔吸取了教训,获胜了。

  2、会流畅地使用复句表达自己的观点。

  物质准备:汉字卡:正方、反方、输、赢、我认为……假如…… 就会……字条。问题:龟兔第三次赛跑,谁输谁赢?为什么?乌龟、小兔头饰各一;录音机及磁带《龟兔赛跑》、龟兔赛跑活动图片一套,投影仪。

  场地准备:安排好正反两方幼儿座位。

  活动过程:

  (一)由故事《龟兔赛跑》引起争论。

  1、提出问题:龟兔第二次赛跑,结果如何?第二次呢?为什么?

  2、如果举行第三次赛跑,你认为谁输谁赢?为什么?提示幼儿用“因为……所以我认为……”句式完整地讲述。

  3、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确立自己的观点,引导幼儿大胆地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

  ①师:跑步的速度能决定胜负吗?假如……就会……所以……(引导:从龟与兔的性格特征分析有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龟兔遇到小蝴蝶等,龟兔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②师: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取胜?(引导:让幼儿思考自然环境条件等方面)

  ③教师小结:龟兔赛跑,只要付诸行动,充满信心,坚持到底,胜利的成果并不重要,赢要赢得开心,输也输得精彩。

  (二)各领域渗透

  艺术:放录音《龟兔赛跑》,幼儿分角色创造性自编表演,正方扮演小兔,反方扮演乌龟,感受音乐情节。根据音乐,引导幼儿按自己的辩论方法进行创编动作。

  生活中渗透: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不事事依赖别人,要多动脑筋,取得胜利。

  环境中渗透:在画廊里展出以“龟兔赛跑”为主题的幼儿作品。

  家庭中渗透:家长在家里选主题,让幼儿参加正方或反方的辩论,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7-2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23

大班语言的活动教案08-29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08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1-01

大班优秀语言活动教案01-21

大班冬天语言活动教案01-25

【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1-1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11-1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热】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