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02 12:28:2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实用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数学教案[实用7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小班数学《比较长短》《长带子飘起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能独立的改三件同类物品比较长短(重点)。

  2、引导幼儿描述比较结果,感知长短的相对性,初步学习长短排序。

  活动准备:

  每人三根同种不同长度的铅笔、每人三根长短不同的彩带、每人三根长短不同的棒棒。

  活动过程:

  一、出示铅笔,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拿的铅笔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自由说说)对了,这些铅笔有长有短。哪根是最长的`?哪根是最短的?

  二、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

  1、学习两支铅笔比较长短

  师:“你们看,这两支铅笔哪支长?哪支短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比出来呢?(把两支放在一起比一比,其中一端要对齐)

  小结:原来比的时候,要把两支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长,哪支短了。

  2、学习三支铅笔比较长短

  师:“老师这还有一支铅笔,那他是长的还是短的呢?现在又该怎样比了呢?现在长的铅笔和短的铅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长的变成了什么样?短的变成了什么样?

  小结:比的时候,仍然要把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是长的?哪支是短的?哪支是最短的?原来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比较的物体不同,长短也不同。

  三、学习按长短排序

  师:“说一说,这三根铅笔可以怎样排队呢?”“哪支在最前面?哪支排在他的后面?哪支在最后面?”(幼儿将手中的物品进行排序)

  小结:排序时将物体的一头对齐,找出最长的或最短的,依次排序。

  四、结束

  游戏“长带子飘起来”

  1、请幼儿从自己的材料中找出最长的铅笔和彩带,教师帮助幼儿将最长的彩带拴在最长的铅笔上,做成“长飘带”。

  2、引导幼儿跑一跑、试一试如何让自己长长的飘带飘起来?体验飘带舞动的快乐。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比较长短并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这些图形,并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设计了此活动,通过让幼儿运用视觉、运动觉等来感知它们的特点,使幼儿对这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较为深入,并得以巩固。

  活动目标

  使幼儿初步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说出图形

  教学难点:说出图形特点

  活动准备

  1、 在周围环境中布置色彩鲜艳的几何图形。

  2、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大的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可容纳全班幼儿)。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手指操稳定幼儿情绪

  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在室内找。如正方形的玻璃窗、圆形的`钟面、三角形的搁架等。

  2、启发幼儿在自己身上找。如圆圆的扣子,衣服上的几何形图案,放在口袋里的正方形的小手绢等。

  3、启发幼儿动脑想一想,说一说在日常生活总还有那些物品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

  4、鼓励幼儿在活动区找一找。

  结束部分:游戏《找朋友》

  方法

  幼儿在场地上自由地边拍手跳边念《找朋友》的儿歌:“找找找,找朋友,我要找个好朋友。找到谁,谁就是我的好朋友。”念完后,老师接着说:“找图形,圆形是你的好朋友。”然后小朋友就赶快跳到圆形里面。游戏反复进行。老师可以分别说找正方形或三角形,幼儿跳到相应的图形里。

  活动延伸:请幼儿用火柴棒、细电线拼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几何图形”》摘要:。为此我设计了此活动,通过让幼儿运用视觉、运动觉等来感知它们的特点,使幼儿对这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较为深入,并得以巩固。 活动目标 使幼儿初步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做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并按点子数量匹配同样多的物体。

  2、初步感受节日的快乐,能积极的和同伴制作礼物。

  3、能按要求使用和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制作项链、插花、小拎包各一个,供幼儿欣赏。

  2、项链材料——绳子一端系有5以内的点卡,彩色珠子;插花材料——包装纸折成的锥状物(上面贴有5以内的点子)单只塑料花1~5支;小拎包——用纸折成的拎包(上面贴有5以内的.点子),彩色纸片,糨糊。每种材料的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活动过程:

  1、欣赏礼物,感受节日的气氛。

  说说心愿

  教师:要过六一儿童节了你想收到什么样的礼物么?

  鼓励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的心愿。

  欣赏小礼物

  教师:你愿意做礼物送给好朋友么?你会做什么礼物呢?

  教师出示项链、插花、小拎包。

  师幼一起欣赏礼物:项链、插花、小拎包。

  讨论如何做礼物。

  教师:这些礼物怎么做呢?

  师幼共同讨论、归纳:项链——绳子的一端系有一张点卡,点卡上系有几个点子,就穿几个珠子;插花——包装纸上穿有几个点子,就查几只花;小拎包——拎包上贴有几个点子,就在拎包上贴几张彩色纸片装饰。

  2、做礼物——分组操作活动。

  教师提供制作项链、插花和小拎包的材料。

  教师:你们想制作礼物么?看看你们面前有些什么材料?请3个小朋友分别制作一种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请3名幼儿分别示范作礼物,师幼共同观察,明确制作礼物时应当先看点卡,再根据点子数量进行制作。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按活动的规则操作。

  鼓励幼儿先数点子再制作,做完之后数一数,检查是否正确。

  教师关注幼儿能否按点子数量匹配同样多的物体,并予以指导,鼓励幼儿玩过自己小组的活动后,将自己面前的游戏材料收拾好,然后自由的选择玩其他组的活动。

  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3、送礼物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做了什么礼物、是怎样做的,师幼一起帮助检查。

  鼓励幼儿把礼物送给好朋友,对好朋友说一句:“祝你节日快乐。”收到礼物的幼儿应答道:“谢谢!”最后数一数点卡和礼物是不是匹配。

  教师小结:过节了,每个小朋友都收到了好朋友的礼物,真开心!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按物品形状或颜色有规律地排序,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初步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黑猫警长》歌曲磁带一盘。

  2、黑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英雄奖章若干。

  3、自制放大照片、放大镜一个、电脑一部。

  4、场地布置:红色、蓝色、绿色海绵垫。

  5、草地布景、小老鼠的毛绒玩具一个、小兔毛绒玩具一个。

  6、熟悉故事《黑猫警长》的情节。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引起幼儿兴趣。

  (1)播放《黑猫警长》歌曲。

  (2)教师扮演黑猫警长,幼儿扮演白猫警士。

  教师:“黑猫警长接到报案,森林里的小兔家被盗,请白猫警士出动,抓住森林大盗坏老鼠‘一只耳’。”

  2、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寻找规律进行排序。

  (1)观看电脑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的物品摆放规律,学习按物品的形状排序。

  提问:“在被‘一只耳’破坏之前,小兔的家是什么样的?”并请白猫警士帮忙恢复,说出摆好后的排列顺序(按圆盘子—方盘子—圆盘子—方盘子……)。

  (2)观察小兔家玩具柜原来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物品摆放规律,学习按物品的高矮排序。(方法同上)

  提问:“说一说小兔家玩具柜上的物品是怎样排列的?”并请白猫警士帮忙摆放物品并说出摆好后的规律。(高积木—矮积木—高积木—矮积木……)。

  (3)观察脚印照片,学习按大小排序。

  引导语:“黑猫警长得到了一个有利的线索,他拍到了许多的脚印照片,请白猫警士帮助黑猫警长再复制一张存入档案。”

  提问:“说一说照片中的脚印是怎样排列的?”(大脚印—小脚印—小脚印—大脚印—小脚印—小脚印……)

  (4)观察比较,学习按颜色排序。

  引导语:“黑猫警长发现了“一只耳”的'行踪,就在前面的草丛里,可是木桥已经被破坏”。(教师提供由红、黄、蓝三种颜色卡纸搭建的小桥)

  提问:

  ①“小桥中缺少了什么颜色?”

  ②“小木桥是按着什么规律排列的?”并请每个白猫警士选出一块彩色木板(卡纸),找出小桥中缺少的颜色按(红—黄—蓝—红—黄—蓝……)规律排列修复好,指导幼儿边说出颜色边过桥,最后大家一起抓住坏老鼠‘一只耳’。

  (5)操作活动:“帮助小兔修院墙”

  引导语:“大家齐心合力抓到了一只耳,为了防止老鼠集团来捣乱,请白猫警士帮助加固小兔家的院墙。”(教师设计各种颜色的彩色长方纸条,重点指导幼儿自发创编规律,并说出规律。如:绿—黄—黄—绿—黄—黄……)

  3、教师小结:发给白猫警士英雄奖章。

  教师:“白猫警士们,你们真棒!你们帮助小兔把家里的厨房、玩具柜、木桥恢复了原样,我代表森林公民感谢你们,现在黑猫警长发给白猫警士英雄奖章。”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搭建独木桥:教师准备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形的大海绵块儿,幼儿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序如:(①按颜色:红方—蓝方—红方—蓝方……)(②按形状:方—圆—方—圆—方—圆……)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及珠1、2、3、4、5。

  2、通过游戏加深1、2、3、4、5,珠与译数、数译珠。

  3、操作中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

  教学准备:

  《五指歌》儿歌磁带、歌曲《两只老虎》、《神奇的手指》,录音机;数卡、珠卡,胸前数卡和珠卡与幼儿数一样多;大算盘;小算盘14把;老虎头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小朋友今年是什么属相年?(虎年)。小朋友你们都很聪明,今天老师扮老虎妈 妈,你们就扮小老虎好吗?(好)。老虎妈 妈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要仔细的听,听完后,老虎妈 妈可要向你们提问题的。放儿歌《五指歌》,刚刚听到的儿歌里有几个数字?(5个)。都是什么呀?哪个小朋友能回答?(1、2、3、4、5),好!说明小朋友你们都认真听儿歌了。出示数卡1问:小朋友1像什么呀?跟教师读:(1像铅笔来写字),(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好!小朋友回答的都很好。回答好的给个粘贴奖励。

  二、通过《神奇的手指》手指游戏,数在手指上的变化。

  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活动活动我们的手指,好!一起做《神奇的手指》游戏好吗?放《神奇的手指》歌曲,跟老师一起游戏。

  手儿搓搓,手指点点,眼睛眨眨,头儿摇摇,

  我的手指多灵巧,我的手指变变变,

  一个手指头变成毛毛虫,爬呀爬呀,爬一爬,

  两个手指头变成小白兔,跳呀跳呀,跳一跳,

  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

  四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螃蟹走,走走走,

  五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大老虎,嗷嗷嗷,

  我用手指头,变变变,我的'手指头真好玩。

  三、数字在算盘上表示

  让幼儿回到座位上桌子前,小朋友数字很有意思的,它可以用手指表示,小朋友在想一想,数字还可以用什么可以表示?哪位小朋友能回答?(算盘)出示大算盘,介绍算盘,四周叫框,横的叫梁,竖的叫档,上珠一个表示5,下珠一个表示1,小朋友今天数字宝宝1、2、3、4、5也想上算盘上,看看小朋友想一想办法帮助数字宝宝们上算盘好不好?教师在算盘上示范拨珠,在看幼儿拨珠的情况,如有错误进行指导改正。

  1——托1——去1; 2——托2——去2; 3——托3—— 3

  4——托4, ——4;5 ——食指向下拨5——食指向上挑5。

  四、通过游戏《两只老虎》巩固数译珠,珠译数

  小朋友都很累了吧,下面老师跟你们一起游戏好吗?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发数胸卡,另一组发珠胸卡,讲游戏规则:这个数卡去找对应算盘上的珠卡,,珠卡去找对应的数卡,这就是一对好伙伴,一会放音乐,跟老师一起做动作,等音乐停的时候,就赶紧去找自己的伙伴,不要找错了,手拉着手。游戏前先认一下自己的胸卡是什么,要记住。找一位教师先示范一次;放《两只老虎》进行游戏。游戏结束,老师“老虎妈 妈带着你们去打小松鼠,好不好?”好!(走喽!)”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进一步学习按两种颜色进行交替排序。

  2、能发现描述实物排队的简单规律,鼓励幼儿探索新的排队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活动准备:

  教具:小猫小兔若干;彩色项链一条;(按照两种颜色交替的排列规律串成。戴在小狗脖子扇上。)

  学具:人手一根绳子,红绿珠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小狗过生日,它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们看看小狗是怎么打打扮自己的?

  2、谁能说说小狗的项链是用什么串成的?狗是把彩色珠子乱串的吗?你们发现了这条项链是怎么串的?(引导幼儿说出一颗红珠子、一颗绿珠子、、、、、、)。

  二、复习认识排队标记,理解排队标记的意义。

  有一些小动物要去参加小狗的'生日会,是谁呢?(出示小猫小狗拍着队的图片)它们是怎样去参加小熊的生日会的呢?你怎么看出小动物是排队去的?它们是怎样排队去的?

  三、幼儿集体操作,巩固交替排序,探索新的排序规律。

  小狗小猫也想用项链打扮打扮自己,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1、提出操作要求:老师给你们每张桌子都准备了两种个颜色的珠子,你们一定要有规律地串,不能乱穿。

  2、鼓励幼儿探索新的排队规律:可以一个绿色色,一个黄色,也可以一个红色,两个蓝色。

  五、评价、展示操作结果。

  六、幼儿送项链给小动物,齐唱生日快乐歌,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排序的规律,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按规律排序,能有序地操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歌曲《海底总动员》,轻音乐,动物图片,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这里是美丽的海底世界,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去海底世界游一游、玩一玩吧!(听音乐学小鱼游)

  二、感知ABABAB的规律,亲身尝试。

  1、小丑鱼和蓝藻鱼有几条?它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呢?

  2、小丑鱼第一个来排队,蓝藻鱼排在小丑鱼的后面,又有一条小丑鱼游来了,后面还跟着一条蓝藻鱼呢!猜猜蓝藻鱼后面会跟着谁呢?为什么?

  总结:它们是按照:一条小丑鱼,一条蓝藻鱼,一条小丑鱼,一条蓝藻鱼……这样的规律来排队的。

  3、游戏:出示小丑鱼、蓝藻鱼的标记,请幼儿扮演小鱼,按规律排队。

  4、演示蓝藻鱼在前的排队方式,讨论应该怎样排队。

  5、请幼儿扮演小鱼,按规律排队。

  三、感知ABBABB的规律,拓展思维。

  1、小丑鱼和两只海星开始玩排队游戏啦!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2、接下来是谁呢?你为什么这样排呢?

  总结:原来可以有很多种规律来排队,每次排队的方法都可以不一样。

  四、实践操作,提升经验。

  1、讲解操作要求——请你们动脑筋找出操作板上小动物排队的.规律,接着排下去。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先完成的孩子讲述规律。

  3、展示操作板,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4、你们会按照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这样的规律排队吗?请大家试试看!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0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8-02

小班数学教案04-03

小班数学教案11-03

小班数学教案【精】01-07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11-05

小班数学教案 《分类》03-26

(优选)小班数学教案07-29

小班数学教案:对应04-04

小班数学教案【热】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