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2 12:36:0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7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光透过其他物体时的折射现象。

  2、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透明水杯、相同大小玻璃球人手两颗、铅笔人手一支、水。

  活动过程:

  一、 教师讲述生活趣事“小猫抓鱼”,引发幼儿兴趣。

  1、师:小猫想抓鱼缸里的小金鱼,它的小猫爪每次都是对准小金鱼的,可是怎么也抓不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并回答

  3、教师小结幼儿的答案。

  二、教师介绍今天的实验材料,并操作示范,引发幼儿思考。

  1、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小猫抓鱼”的有趣现象,小朋友们肯定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要做的小实验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2、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清水和透明杯,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将手指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3、幼儿猜测将会出现的现象。

  4、教师小结:手指放入水中,会发现手指折弯了,手指在水中的位置跟我们眼中看到的不在同一位置,这是因为光在水中发生了折射现象。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光的折射现象吧。

  三、教师带领幼儿做铅笔插入水中的`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方法:透明水杯里倒入约2/3的清水,放入铅笔。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从杯子的侧面观察水中的铅笔会发现什么现象?

  3、教师小结:可以发现水面外地部分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入到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像是被折断一样,这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四、引导幼儿观察投入到水杯中的玻璃球和水杯外的玻璃球。

  1、教师介绍试验方法:将一个玻璃球放到水杯里,并将另一颗玻璃球放在杯子的旁边,幼儿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接着再从杯子的上下左右等不同的方向观察水中的玻璃球。

  2、幼儿自由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积极讨论探索。

  3、教师小结:从侧面观察水杯中的玻璃球时会显得较大,而水杯旁边的玻璃球为正常的大小。当从上或从下观察水中的玻璃球,将不会出现任何的变化。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祖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祖国建筑的多样性,感受祖国建筑的特有风貌和美。

  2.初步了解各种民居与当地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有关祖国各房子的图片、图书、照片,带到幼儿园。

  2.幼儿用书p15—16。

  3.挂图《中国古典建筑》、《中国特色民居》。

  活动过程:

  一、资料展示与交流

  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关于祖国各地房子的有关资料,互相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自己熟悉的房子。教师: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房子?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二、欣赏与感受祖国的古典建筑

  出示《中国古典建筑》的挂图,引导幼儿在中国古典民乐中欣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三、欣赏各地特色的民居

  出示《中国特色民居》挂图,引导幼儿分别描绘他们的特点,重点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民居以及喜欢的原因。

  四、绘画表现

  幼儿参照自己喜欢的房子图片,把房子画出来,带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

  活动延伸:

  师幼共同将各种资料陈列起来,布置成“有趣的房子”展览会。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让幼儿在玩水中感受水的特性。

  2、引导幼儿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发现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节约用水,水的环保等方面的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玩水,启发幼儿了解水的特征。

  教学难点:

  幼儿知道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引起发生变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

  1、脸盆10个,不同形状的瓶子若干,扎了眼的塑料袋若干,毛巾20条。

  2、牛奶、水各一杯。

  3、操作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三个。

  4、投影仪一台,幻灯片4张。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题

  教师出谜语:手抓不起,刀切不开,早晨起来洗脸洗手需要它。

  (谜语:水)

  2、听录音(水流)

  (1)这是什么声音?(水流动的声音,学学:叮咚叮咚,哗啦啦,双摆手)“那今天呢,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来玩水”。

  二、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感受水的特性。

  水流到了江河上,流开小溪上,流到池塘里,那么,水它有没有形状?

  1、实验:水会流动。

  (1)让幼儿动手自由嬉水(用教师提供的各种小瓶,扎了眼的.塑料袋),让幼儿自己感受水的一些特性。

  (2)要求幼儿在嬉水时把衣服袖子拉高,随时用毛巾把手擦干净。

  (3)提问:①小明捧一捧水,水会在你手心里吗?(不会)

  ②用手抓一抓,抓得住水吗?(抓不住)

  ③用塑料袋装水,水会怎么样?(流到了脸盆里)

  ④水是什么形状的?

  (4)总结:水是会流动的。(请幼儿跟着老师集体说两遍)

  2、实验:水没有固定形状。

  (1)请幼儿用教师提供的各种嬉水工具盛满水,让幼儿自己感受和体会水的形状。

  (2)要求幼儿在自己实验后,把手随时擦干。

  (3)提问:①水装到脸盆里是什么形状?(脸盆的形状)

  ②水装到塑料袋里是什么形状?(塑料袋状)

  ③水装到瓶子里是什么形状?(瓶子的形状)

  12下一页

  (4)总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幼儿说两遍)

  3、实验: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的液体。

  (1)教师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仔细观察,再让个别幼儿上来尝一尝,闻一闻,然后扔两块小石头放到两个杯子里,让幼儿观察。

  (2)提问:①哪杯是水,哪杯是牛奶?为什么?②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尝、闻)

  ③你能从哪个杯子里看见刚才的小石头?

  (3)总结: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要求幼儿说两遍)

  总结水的特性:水是会流动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4、实验:水的三态变化

  (教师出示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等)

  把决块放在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让幼儿仔细观察,冰块加热后,化成水,水再加热会变化水蒸气。

  总结:水受热变成汽,遇冷变成冰。

  (二)水的用途

  1、教师启发、引导幼儿发现,什么事、什么时候、什么东西都需要水?

  (洗手、洗脸、洒水、入厕、拖地、擦桌子等)

  教育纪儿节约用水

  (1、关水龙头;2、洗手时不能开太大)

  教师讲小故事:“一位小朋友洗完手,没有关紧水龙头,小水滴叫他回来,他也没有听到,小水滴伤心地在哭泣”。

  提问:我们怎么来帮助小水滴,不让他伤心?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想法,并过渡到故事中,小水滴笑了,夸我们是能干的小朋友。

  (四)、看幻灯片

  (1)让幼儿观察。小红洗四块手捐,分别放在图上的四个地方,哪个手捐干的最快?为什么?

  (2)启发幼儿知道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液体,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冰块。

  2、听音乐,《洗手绢》

  师:“咱们今天认识了水,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小手绢洗干将,晾到院里最容易干的地方。”

  3、听音乐,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本活动源自《奇妙的蛋》主题。在进行该活动时,《奇妙的蛋》主题的开展处于主题结束即最后的阶段。在前面的小主题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蛋,分辨了真假蛋宝宝,还一起分享了茶叶蛋、小卤蛋、红蛋等,孩子们对蛋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和新奇感,针对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组织了这次活动,在组织形式上,我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尝试了用故事、幻灯、小实验有机结合的形式来开展。

  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因此在预设教育目标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去激发幼儿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让孩子们和蛋玩游戏,激发幼儿探索鸡蛋在清水中加入一定量盐后浮起来的现象,从中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培养科学探索的好奇心,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初步了解在清水中加入足够的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

  活动准备: 1、实物:鸡蛋人手一个、盐若干

  2、矿泉水瓶人手一个(瓶头已剪去)、勺子、筷子、抹布、纪录表。

  活动过程: 一、边看幻灯,边引出故事情节

  师:"鸡妈妈家新造了房子要请客,一大早,鸡妈妈就带着蛋宝宝一块儿去买东西,它们买了青菜、萝卜、盐,可当鸡妈妈用篮子装好东西准备回家时,发现蛋宝宝不见了,鸡妈妈着急地到处找,找呀找,发现蛋宝宝掉进了一个深深的水沟里,鸡妈妈急的大叫:怎么办呢?

  (评析:生动形象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教师以"蛋宝宝掉进水沟"为悬念,把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孩子们也身临其境似的大喊:"蛋宝宝、蛋宝宝掉水里了,快救救它!")

  二、请幼儿帮鸡妈妈想办法,交流自己的想法

  (评析:孩子们的办法很多,有的幼儿认为让鸡妈妈去拉蛋宝宝,有的幼儿说用绳子绑,还有的说让船来救……孩子们讨论的非常热烈,但孩子们的办法都被同伴一一否定了。没有一个孩子的办法被认为可行的,此时,活动陷入了僵局。)

  三、继续出示幻灯画面,探讨鸡妈妈的'办法

  师:"让我们来看看鸡妈妈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原来鸡妈妈把刚才买的盐都放进了水沟里,它这样做,能把蛋宝宝救上来吗?

  (评析:对"蛋宝宝能否救上来"幼儿争论的相当激烈,最后形成了强弱两大观点:大多数幼儿认为这样做是不能把蛋宝宝救上来的,也有几个小男孩认为应该可以的,其中一个孩子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盐是可以让蛋宝宝浮上来的。)

  四、幼儿第一次分组实验,教师巡回观察。

  师:"你们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但要小心,不要把盐撒出来。"

  (评析: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操作,都表现地很投入。但不一会儿,情况出现了,有的幼儿的鸡蛋浮起来了,可有的却还沉在瓶底,此时,孩子们之间出现了波动,觉得很奇怪,都有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想法:大家都放了盐,为什么有的蛋浮不上来呢,孩子们都着急了。我就示意他们去问问鸡蛋浮起来的小朋友,原来他们放了好多勺盐。)

  五、教师小结:原来盐放的少,蛋宝宝是浮不起来的,要多放盐,才能让蛋宝宝浮上来。

  六、幼儿第二次分组实验,请幼儿记住自己放盐的勺数。

  1、教师巡回了解、记录幼儿的实验情况。

  2、幼儿互相交流,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分享实验结果。

  (评析:蛋浮起来的探索活动从第一次的无指向性自由探索-有目的的探索(记住放盐的勺数),循序渐进,让幼儿初步感受、理解了清水中加入足够的盐才可以使鸡蛋浮起来这一现象,激发了幼儿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七、继续看幻灯,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让我们来看看鸡妈妈有没有把蛋宝宝救上来,哦,蛋宝宝真的上来了,盐的力量真的太神奇了!"

  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鸡蛋放在其他水里,它还会浮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的形式,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

  3、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难点:向老师提出关于自己妈妈肚子里的`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向父母了解自己从哪里来。

  物质准备:关于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从受精卵到出生]的课件,

  “在妈妈肚子里的我”ppt,皮球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我从哪里来”,幼儿了解我从哪里来。(8分钟)

  1、师:“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2、幼儿相互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课件,看了之后就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了”

  4、播放[从受精卵到出生]的课件,幼儿观看。

  二、幼儿大胆提问:”在妈妈肚子里”,了解更多孕育生长过程的知识。(10分钟)

  1、师:“你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秘密,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大胆的提问,你们的问题越多,知道的秘密就越多。”

  2、根据幼儿回答播放“在妈妈肚子里的我”ppt,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

  3、师:“你在妈妈肚子里都做什么了?”

  三、游戏:我来做妈妈,体验做孕妇的辛苦(7分钟)

  1、请幼儿说说做孕妇的感受。

  2、游戏:我来做妈妈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大皮球。〈教师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弯腰打扫卫生———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3、请小朋友谈做妈妈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夏天所特有的现象。

  2、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避暑降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反应夏日景象的多媒体动画“夏天里的小朋友”。

  2、“舒舒服服过夏天”幼儿操作卡。

  3、知了叫声的.音频文件。

  4、小冰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知了叫声

  师:小朋友,你们听听看,这是什么声音?知了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二、观看动画“夏天里的小朋友”

  1、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动画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样的感受。

  动画内容:烈日当空,树上知了鸣叫,一个小朋友满头大汗的走在路上,一旁的小狗热得直吐舌头。

  2、引导幼儿说出动画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会觉得热。

  如:小朋友的表情,他在出汗等等。

  3、夏天里呀真是热

  引导幼儿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夏天来了。

  如:树上的知了不停的叫、小朋友冒汗、小狗吐这舌头。

  三、“舒舒服服过夏天”

  (1)“连一连”避暑降温物品。

  @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操作卡上选择可以让小朋友变得舒服一些的物品。

  操作卡内容:一个笑脸标志,旁边有一排物品:一把伞、一个皮球、一条棉被、一顶凉帽、一块冷饮(冰棒)、一块蛋糕、一把扇子、一件短袖衣服。

  @幼儿选择合适的物品与笑脸标志连线。

  @完成后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互相说说“夏天里我们使用什么物品可以让我们变得舒舒服服?”

  (2)“说一说”避暑降温方法。

  师:看看,大大电视机上,小朋友在路上走着觉得很热,我们来看看路边有一个百宝箱,看看在这个百宝箱里有哪些东西可以让他变得舒服一些。

  幼儿自由讨论,启发幼儿说出有些什么降温避暑的方法后,教师点“伞”、“扇子”等会出现笑脸标志,并伴有掌声音效,点“棉被”的话则是哭脸标志及“啊哦”的音效。等等

  (3)幼儿自查操作结果,结合图片做相应的表情。

  四、教师总结,幼儿品尝冰棒,感受夏天另一番凉爽的感受。

  师:马上要过暑假了,大家已经找到了如何让自己舒舒服服过夏天的方法了,那我相信我们的夏天会过的更快乐的。今天老师还把夏天的凉爽带过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探究的问题:手指与手掌同时挤压气球两侧,气球变化一样吗?

  六、试一试。

  1、幼儿用手指与手掌同时挤压气球两侧。

  2、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用手指压的地方深深地凹进去。

  (2)用手掌压的地方没有变化。

  七、、游戏:帮小鸡过河

  小鸡要过河,可是它的脚太尖,刚下河就把冰踩碎了,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小鸡过河?

  1、给冰上铺上 薄板,让小鸡踩着板过河。

  2、给小鸡做一双大鞋,让它穿着大底鞋过河。

  八、拓展思路

  在平整的.水泥地上铺一张白纸,上面放一张复写纸,再铺一张白纸,脱掉袜子,用单脚踩在纸上,然后抬起脚拿起纸,在上下两张纸上都看不到脚印。请幼儿用圆珠笔在白纸上轻轻写字,

  上下两张纸都能留下深深的字迹。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04-24

中班科学教案05-02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4-28

中班科学教案:水07-01

溶解中班科学教案03-27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02-14

中班科学教案风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