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8-16 09:44:0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5篇【优选】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教案5篇【优选】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猫和老鼠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动物形象,我根据幼儿这一特点,结合民间故事,引导幼儿童谣——《老鼠娶亲》,让幼儿接触并了解富有民间特色的文学作品。《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我设计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理解童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本作品的诙谐、幽默性,并通过表演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文学作品给大家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喜爱。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幼儿能愉快地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3、幼儿能有节奏地朗诵象声词“劈里啪啦、劈里啪啦、砰砰砰”。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理解童谣内容,感受结婚时热闹气氛和儿歌语言的诙谐幽默性。

  难点:理解“抬花轿、吹喇叭、放鞭炮、恭喜”等词语。

  活动准备

  1、老鼠娶亲的幻灯片

  2、鞭炮的声音录音

  3、猫和老鼠的头饰

  活动过程

  1、播放放鞭炮的声音,引导幼儿模仿鞭炮声,并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结婚时的热闹场景。

  (1)请幼儿说一说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并引导幼儿模仿一下放鞭炮的声音。

  (2)引导幼儿说出放鞭炮的声音“劈里啪啦、劈里啪啦,砰砰砰”,并理解这些象声词。

  (3)请幼儿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放鞭炮的情景(过年、结婚时),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结婚时的热闹场景。

  2、观看老鼠娶亲的幻灯片,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

  (1)引导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情景,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A.有几只老鼠吹号?

  B.有几只老鼠放鞭炮?几只老鼠抬花轿?

  C.后面谁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过来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理解猫在假惺惺的道喜后把老鼠全吃掉的过程,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2)引导回忆儿歌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对儿歌内容的记忆。

  (3)引导幼儿边念儿歌内容边做动作,感受童谣的诙谐幽默。

  3、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读儿歌内容,体会儿歌的韵律性。

  4、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5、做游戏《猫捉老鼠》。

  附儿歌:

  两只老鼠来吹号呀来吹号,

  三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

  劈里啪啦、劈里啪啦,砰砰砰!

  四只老鼠抬花轿呀抬花轿,

  老猫听了还贺喜,“恭喜!恭喜!”

  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

  教学反思

  这首儿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诙谐有趣的语言描绘了“老鼠娶亲”这一热闹场面,小老鼠抬花轿、吹喇叭、放鞭炮、狡猾老猫来贺喜的场面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和生机,这样的内容无疑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

  在语言上,这首儿歌表现出句式整齐、生动浅显、节奏性强、易于上口的特点,尤其是儿歌中“抬花轿、吹喇叭、放鞭炮、恭喜”等词运用的十分形象,学习和理解这些动词,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更能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老鼠娶亲》的活动使我切身的体会到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对新经验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的,是对已有经验的重新整合。这就是我这个活动的导入方式,我利用了幼儿在日常生活参加婚礼获得的经验,并把它很好地迁移到了这一活动之中.请幼儿自由大胆的表达婚礼时的热闹场景,并引入到小老鼠是怎么娶新娘的,带着疑问进入了下一步的'学习会更吸引幼儿的兴趣。

  第二环节我让幼儿仔细观察视频,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娶亲的?看完视频后,请小朋友来说有的老鼠在干什么,还有的在干什么。幼儿观察的很仔细,基本上都能说出“抬花轿、吹号、放鞭炮”,我让幼儿边念边做小老鼠娶亲的动作(如抬花轿、吹号、放鞭炮),引导有节奏的学念儿歌,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后半部分儿歌,我先让幼儿自由想象谁也被吸引过来了,猜一猜,老猫来会做什么呢?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最后,我以《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活动,在表演和游戏中孩子们真情投入,感受到了活动的快乐和有趣,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活动中我通过图像,使幼儿很快理解了儿歌内容,初步学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并在游戏中进一步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欲望。整节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活动气氛也比较活跃,孩子们都能主动地去说,大胆地去说,有想说地欲望,有说的氛围,并能乐意表现自己,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但在活动中还有诸多的不尽完善之处:

  1.童谣的韵律节奏我没有念到位。还需要多读多练,缺少童谣的快乐的韵味,没能最大限度的带领幼儿朗读出感觉来。

  2.角色扮演游戏中,准备的时间太长,游戏活动中由于没使幼儿听清楚游戏的规划,所以场面有些混乱。比如抬花轿的动作,吹号子的动作表现的都不是太生动。

  我相信通过此次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我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让自己不断进步的。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学会朗诵诗歌。

  2.说出香瓜和黄瓜的外形特征,了解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秋天多美好》。

  2.胖奶奶和瘦爷爷的手偶各一个;多媒体资料(香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3.实物香瓜和黄瓜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用左右手操纵胖奶奶和瘦爷爷,通过情景对话引出故事。

  1.师:村子里有一位胖奶奶和一位瘦爷爷,他们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种瓜。

  (出示手偶)

  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

  瘦爷爷:嘿!我是瘦爷爷。

  胖奶奶:我最爱种瓜。

  瘦爷爷:我也爱种瓜。

  胖奶奶:我种的瓜又大又圆。

  瘦爷爷:我种的瓜又细又长。

  2.师:你们想知道胖奶奶和瘦爷爷他们种的是什么瓜吗?让我们一起来听诗歌《种瓜》。

  二、教师完整朗诵诗歌一遍,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朗诵诗歌一遍,幼儿倾听。

  2.请幼儿说说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各是什么瓜。

  师:胖奶奶种的是什么瓜?瘦爷爷呢?

  3.出示实物香瓜和黄瓜,请幼儿观察后说说香瓜和黄瓜的外形特征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可以从色彩和外形等方面比较)

  师:(出示实物瓜)提问:

  香瓜和黄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对了,胖奶奶种的`瓜和她很像,是又大又圆的香瓜。瘦爷爷种的瓜也长得和他很像,是又细又长的香瓜。

  三、教师朗诵诗歌第二遍,播放相关的图片(香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1.胖奶奶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种在泥土里。(泥土里)

  瘦爷爷也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种在泥土里。

  2.胖奶奶的瓜子发了芽。瘦爷爷呢?(发了芽)

  3.胖奶奶种的瓜藤儿在地上爬。(地上爬)

  瘦爷爷种的瓜藤儿往里里爬?(天上爬)

  4.胖奶奶种的瓜开了花。瘦爷爷种的瓜也开了花。

  5.胖奶奶种的瓜,花儿谢了结了个小瓜。瘦爷爷种的瓜。花儿谢了也结了个小瓜。

  6.长啊长呀,哇,胖奶奶种的瓜和胖奶一样,又大又圆,那是什么瓜?(香瓜)

  长啊长啊,嗨,瘦爷爷种的瓜和瘦爷爷一样,又细又长,那是什么瓜?(黄瓜)

  7.提问:香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四、使用小朋友的书,学习诗歌《种瓜》。

  1.师: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诗歌。

  2.请各别小朋友尝试念一念诗歌。

  3.集体朗诵诗歌。

  五、在歌曲《种瓜》中,结束活动。

  师:我们小朋友学过一首歌,叫《种瓜》。我们已经试着种过许多的瓜。今天,让我们再来尝试种种香瓜和黄瓜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大班《学习活动》教参中“我自己”主题下的内容与要求之一。教参对教育目标的提示是:“了解并交流大人在生气、着急或伤心时怎样调节情绪,哪些方法较好。我们生气时又是用什么方法使自己高兴的。”分析我班幼儿的现状,幼儿在遇到困难或与同伴交往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一般都会生气或发脾气,但在成人的正确引导下,他们也乐意尝试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是,在独自不开心的时候,幼儿不会自我调节。由此,我借助故事《阿力的烦恼》,让幼儿在问题情境中协商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在交流中分享同伴的经验,学习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这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能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部分。

  活动目标

  1.在帮助阿力变快乐的故事情境中,了解自我调节心情的简单方法,懂得要做个快乐的孩子。

  2.能大胆地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活动准备:心情图、绘本《阿力的烦恼》、PPT、笔、纸。

  活动过程

  一、说说心情图——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出活动内容

  1.出示快乐的心情图。

  你们经历过快乐的事情吗?说来听听吧(幼儿尽情讲述)。

  小结:生活中总有许多高兴的事情,让我们变得快乐。

  2.认识故事中的主人公阿力。

  他叫阿力,是个快乐的'男孩,可这几天,阿力有些不开心,他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书。

  二、自主阅读绘本——了解阿力不开心的故事,引出问题情境

  1.幼儿阅读绘本。

  要求:每人拿一本书,自己一页一页仔细地翻看。看看阿力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情?等会儿把它告诉大家。

  2.交流阅读内容:阿力遇到了什么烦恼?

  (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理解:阿力觉得自己长得比别人矮不开心;阿力希望自己长高;阿力屹了许多能使自己长高的食物,如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阿力还积极运动、多睡觉;阿力没有长高感到不快乐。)

  小结:原来生活中不都是快乐的事情,也会有烦恼的事情。

  三、分组讨论——了解自我调节心情的简单方法

  1.小组讨论:让阿力变快乐的办法。

  要求:

  *先和好朋友一起商量讨论: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阿力变快乐。

  *把想出的好办法记录在纸上。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把想出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

  2.集中交流:你们想了什么办法让阿力变快乐?

  要求:参与介绍的幼儿要把本组想出的好办法说清楚,让其他幼儿都能听明白。

  小结: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办法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如和好朋友、家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都会让自己的心情放松,变得快乐起来。

  四、完整欣赏故事——验证调节心情的方法,懂得要做个快乐的孩子

  1.完整听赏故事(播放PPT边看边听,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重点提问:阿力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变快乐?

  小结:生活中有快乐的事情,也会遇到挫折和烦恼。阿力找到了让自己变快乐的办法。以后,当我们遇到烦恼的事情时,可以试试阿力的办法,也可以试试小朋友想出的办法,让自己拥有一个好心情。心情变好了才会有勇气、有信心、有智慧去解决困难和面对烦恼。

  2.延伸:把心情图张贴在心情墙上,幼儿可以了解和记录自己爸爸妈妈调节心情的办法。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提示幼儿尝试运用这些办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点评

  观摩活动“阿力的烦恼”让我忍不住想到:“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细细辨析,发现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回味。

  寻找身边的话题,是确保教学活动“有益”的关键

  绘本《阿力的烦恼》和幼儿“聊”着生活中“快乐或不快乐”的话题。话题似远但又好像就在我们身边,还常常发生着:可说近也不近,幼儿很少会思考“如何去面对生活中不快乐的事”。于是,这样一个对幼儿成长至关重要的话题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机智地引用绘本,在引领幼儿关注自己情绪的同时,帮助大班幼儿获得正确的缓解情绪的方法,激发积极的情感,这是活动“有益”的关键。

  充分运用绘本,让书本真正成为幼儿的朋友

  如今许多教师常常会不遗余力地寻找一本绘本,并借助绘本的精彩内容作一番轰轰烈烈的设计。不过,此则活动却别有一番朴实无华的效益。活动中,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了绘本,并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鼓励幼儿阅读绘本、理解绘本,教师还在活动最后带领幼儿一页一页翻看绘本,完整听赏故事……“一个故事,演绎一个道理”这样的绘本,已不仅仅是教师活动设计的源泉,它更能走进幼儿的“视野”,成为幼儿手中熟悉而又钟爱的一本“好书”。

  学会倾听、了解幼儿所思所想是落实有效互动的根本

  其实,每一个活动都会有师幼互动的过程。“阿力的烦恼”中同样也有着教师预设的一个个问题:“你们经历过快乐的事情吗?”“你们想了什么办法让阿力变快乐?”……每一个问题都能激发幼儿思考,每一个问题的解答中教师都能找到幼儿的不同经验。尤其,当教师引领幼儿去阅读绘本,去发现“故事中阿力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情”时,不同能力的幼儿会告诉我们截然不同的阅读结果,有的毫不费力地读懂了全部,而有的却只读懂了一点点。此时,倾听幼儿的表达,捕捉同伴间的差异,这可是教师提升幼儿阅读能力的最好契机。

  附故事:阿力的烦恼

  阿力是个小男孩,是个快乐的小男孩。可是这几天,他有些不开心。

  阿力觉得自己太矮了。他希望自己快快长高。

  妈妈告诉阿力:“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你很快就会长高的。”

  于是,阿力每天吃许多含蛋白质的食物。

  爸爸告诉阿力:“多做运动就会长高。

  于是,阿力每天坚持做运动。

  姐姐告诉阿力:“多睡觉就会长高。”

  于是,睡觉时间一到,阿力就乖乖上床,绝不拖拖拉拉。

  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些办法似乎都没有用,阿力没有长高,他还是一点儿也不快乐。

  于是,他去找叔叔,并把自己不开心的遭遇告诉叔叔。

  叔叔问阿力为什么想长高。

  阿力说:“高个子又神气又帅。”

  叔叔告诉阿力,其实高个子也有许多的烦恼。

  “高个子坐车时,每次要把自己塞进车里,被挤得扁扁的很不舒服。”

  “每次进门的时候,一不小心忘记低头,就会撞到自己的额头。”

  “还有,就是不容易买到合身的衣服。”

  “也许,长得和你一样高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我还是希望自己长得高一点点。”

  叔叔笑了:“阿力,爸爸、妈妈、姐姐的办法都可以让你长高。只是需要些时间,坚持下去,你很快会长高的。现在,就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一个可以让你变得快乐的秘密。”

  叔叔弯下腰在阿力的耳朵边小声说话。

  从那一天起,阿力照着叔叔的话去做所有的事情。

  每天早上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看着爸爸妈妈的笑脸,阿力变快乐了。

  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一起说笑话,阿力变快乐了。

  天气好的日子就去户外骑自行车、游泳,阿力变快乐了。

  晚上边泡在洗澡盆中边大声唱歌,阿力变快乐了。

  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阿力变快乐了。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叔叔的办法真的有用吗?

  阿力不再为自己“太小”而难过了,每次当他遇到烦恼的时候,他都会尝试叔叔的办法,尝试我们小朋友想出的许许多多的办法,阿力又成为一个快乐的小男孩。

  渐渐地……阿力长高了。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复述故事。

  2.初步感知礼物不在于礼物的大小,发自内心的祝福就是最好的礼物。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挂图,青蛙,蛤蟆,礼物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受过生日礼物了吗?那你有没有收到过生日礼物?

  幼:收到过,师一张贺卡。

  师:那你有没有送过别人生日礼物

  幼:送过。

  师:老师今天讲的故事中的青蛙,要送给好朋友蛤蟆一个礼物,因为再过几天蛤蟆就要过生日了,青蛙提前准备了一块布,小朋友们认为可以做什么呢?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用这块布做成什么礼物送给蛤蟆?(幼儿自由猜想)

  二.欣赏故事。

  1.教师讲解故事,幼儿认真听。

  2.提问:故事的题目叫什么?故事中都有谁?

  3.教师出示挂图讲故事,幼儿思考问题。

  师:小青蛙想把布做成什么礼物送给蛤蟆?做成了吗?

  幼:衣服,衣服剪坏了.

  师:衣服剪坏了,布变小了,怎么办呢?小青蛙将错就错想把剪坏的衣服做成什么?

  幼:、背心,结果也剪坏了。

  师:小青蛙心里怎样?会说些什么?(幼儿学学小青蛙难过的.样子)

  背心又剪坏了,布又变小了,怎么办呢?

  幼:小青蛙又想把背心做成帽子。

  师:哎呀,小青蛙的运气太不好了,帽子又剪坏了,心里怎样?

  幼:非常难过,伤心了。

  师:最后青蛙会送什么礼物给蛤蟆呢?

  幼:送了一个小手绢

  师:蛤蟆收到礼物的心情是怎样的?

  幼:非常高兴。

  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

  幼:懂得了礼物虽然很小也很珍贵。(幼儿自由发言,有理即可)

  三、表演并复述故事。

  1.找两名幼儿上黑板带上头饰来表演故事。

  2.老师拿着图片引导全体幼儿复述故事。

  3.请一位幼儿上黑板用图片来复述故事。

  四.请幼儿把《送给蛤蟆的礼物》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这堂课总的来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我的语言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大环节一.谈话导入新课二.欣赏故事,三.表演并复述故事。在幼儿学习故事的环节中,我利用问题一环扣一环,引导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通过幼儿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我让幼儿上黑板表演故事,更加深入的理解故事,从而达到复述故事的效果。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青蛙和蛤蟆纯洁真挚的友谊。

  2、能看懂图片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并有感情的学说青蛙与蛤蟆的对话。

  3、体会蛤蟆对好朋友关爱的心情。懂得有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看图设疑引出主题。

  ppt1提问:这是哪?会是谁的家?这应该是什么时候?适合干什么?主人会去哪呢?

  师结:这是一年的平安夜,在这温馨的家里却没人在享受篝火的温暖,是为什么呢?

  二、学习故事,理解其内容。

  1、ppt2。

  提问:谁在干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师结讲述故事内容。

  师:很晚了,朋友没来你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想到什么?蛤蟆又会怎样呢?

  2、ppt3。

  师:

  (1)蛤蟆等的.很心急,他想到了什么?

  (2)如果青蛙真掉到了窟窿里该怎么办?

  (3)要是青蛙在树林里迷路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4)要是青蛙被大野兽抓住了,你有什么好办?

  (5)蛤蟆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他会怎么做?

  3、ppt4.

  (1)提问:你看见了什么?这些有什么用呢?

  (2)师结故事内容。

  4、ppt5。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见面的它们会说什么呢?

  (2)师结内容,学说对话(突出焦急\关切的表情和眼神)

  (3)青蛙准备礼物来晚了,请你猜猜看青蛙会送什么礼物给蛤蟆呢?

  5、ppt6。

  提问:

  (1)是什么礼物?为什么要送闹钟给蛤蟆呢?(感受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能细心的发现朋友的需要,给予帮助)

  (2)它们在哪?干什么?

  师结故事内容。

  三、交流讨论。

  你平安夜是和谁一起过的?你收到了什么礼物?你觉得和朋友一起过平安夜会怎样?如果明年平安夜让你和朋友一起过?你会和谁一起过?会送什么礼物给她呢?

  四、看幼儿用书自由讲述故事内容,进一步熟悉理解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教案05-01

大班教案:花的语言03-13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02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07

大班语言菊花教案04-02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8-01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05

大班语言雪花教案03-26

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