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20 12:30:0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制作面具并参与表演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剪、贴、画、折等方法制作各种动物面具。

  3、启发幼儿认真细致、有创造性地操作。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纸盘、毛线、彩纸、贝壳等各种废旧材料;

  2、范例面具;

  3、泡沫胶、乳胶、订书机、水彩笔;

  4、“动物狂欢节”音乐磁带;

  5、动物图片若干。

  重点难点

  重点是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动物面具。

  难点是引导幼儿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创造性表现。

  活动过程

  1、激趣法导入活动。

  教师头戴面具,并巧妙地利用面具由“小猪”变成“大象”,激发幼儿对动物面具的兴趣。

  2、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范例面具(特征、材料)。

  启发性提问:

  (1)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以游戏口吻切入“狂欢会”主题,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你知道这个面具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引导幼儿经观察后发现面具是用纸盘、挂历纸等材料做成的。

  3、观察材料,引导发散思维。

  (1)今天我们就用纸盘和各种废旧物品来做动物面具。别小看这些废旧物品,它们经过消毒、加工都可以成为有用的材料。

  (2)我这儿有个百宝箱,里面都是大家平时收集的宝贝,看看都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材料,开放性提问“这是什么?做动物面具时能作什么呢?”

  4、启发、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创造性制作动物面具。

  (1)在我们的.超市里还有许多有用的材料,我相信,经过小朋友灵巧的小手剪一剪,折一折,粘一粘,就能做出更有趣的动物面具。

  (2)你喜欢什么动物就做什么动物面具。(你喜欢什么动物?想一想,它的耳朵、鼻子、嘴巴、眼睛有什么特点,再去选择合适的材料。)

  5、幼儿探索、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重点:

  (1)启发幼儿根据动物特征选材、制作。

  (2)制作方法的交流、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时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和行为习惯。

  (3)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启发性建议。

  (4)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帮助。

  6、引导幼儿互相讲述、欣赏、评价。

  (1)鼓励幼儿向老师及同伴展示、讲述自己的作品,丰富词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启发鼓励性引导语:你是一只什么样的……呀?请你去给老师们讲一讲,你这个面具是怎么做的?

  (2)鼓励同伴间互相帮助,介绍交流成功经验,并乐于表现动作,表达自己的快乐。

  7、作品展示,获得成就感及快乐体验。

  启发引导

  (1)幼儿根据不同音乐风格分组展示、表演。

  (2)教师简单小结,肯定每个幼儿的表现,重点鼓励幼儿的创意及互助等突出表现。

  (3)在欢快的音乐氛围中师幼共同狂欢。

  活动延伸

  将材料投放于活动区,鼓励幼儿继续进行创作。题材可由动物扩展到其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孩子的认知基础和兴趣指向,精心设计了活动的各个环节。我认为,本次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宽松、自主的空间;二是丰富、开放性的材料;三是积极、有效地探索和互动。首先,我巧妙地利用一个能变化的动物面具,由小猪突然变成长鼻子大象,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既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紧接着,我又展示了一部分材料,都是成人眼里的垃圾却是孩子们心中的宝贝,我从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发现了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轻轻一点,孩子们就展开了各种奇思妙想,由此,就点燃了他们动手创造的欲望。于是,我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孩子们,引导他们进入一种有目的的探索过程。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创造性的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我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操作的平台、一个创造的契机。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所有材料都是适合多样性选择和探索的,丰富多样的材料给孩子们的创造活动带来无限的想象与乐趣,孩子们也极富创意,比如一个孩子用化妆品瓶子做小猪拱起的鼻子,既稚拙可爱又生动形象。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享受创造和表现快乐。

  本次活动,孩子们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较高,都想亲手制作动物面具,只是个别孩子的操作能力较差,在同伴和老师的帮助下方才制作好面具。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用回形针作画的方法。

  2、用多种方法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3、尝试多人合作,感受合作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视频、各种颜色的回形针若干、黑色卡纸若干、相机。

  【活动过程】

  一、认识回形针,尝试回形针作画,激发创作兴趣。

  1、教师出示回形针:“今天老师带来了回形针,你们能说说生活中回形针的用处吗?”

  2、教师简单小结回形针的用途。

  3、第一次操作——单个形象。

  师:其实这个回形针除了你们说到的那些用途还能用来作画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那就请你们去玩一玩回形针,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形象吧!

  4、交流作品:你“画”了什么?怎么“画”的?

  师:刚刚有的小朋友好厉害,一下就用回形针成功拼出作品了。就请成功的小朋友来分享一下他的好方法吧。

  师:说的真棒!你们用到了拼、搭、连接的方法。

  二、欣赏视频,感受拼画创意,幼儿再次动手拼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1、播放回形针创意画视频,引导幼儿观察。

  下面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段小视频,请你们欣赏,睁大你们的小眼睛哦。

  师:神奇吧?刚才你们看到了视频中回形针作画的方法有哪些?

  2、幼儿二次用回形针作画,在原有基础上丰富形象。

  师:想不想再试试?好接下来请你们继续用回形针作画。

  师:先看看你之前拼搭的是什么,再想想它的朋友是谁?家人呢?我们把它喜欢的东西画到画面中来吧。——想好了再动手哦!

  3、欣赏幼儿作品,感受作品创意。

  师:哇,回形针在你们的小手下面又变出了好多形态各异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画面内容?(形态、色彩、链接)

  三、引导幼儿想象,拓展创意空间,体验合作乐趣。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合作作画。

  师:哇,学了这么多新的方法,还想不想试一试?不过,这一次老师要提高难度哦,我的要求是两个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主题不限。

  2、幼儿合作作画,教师用相机记录下幼儿的'拼画作品。

  四、欣赏拼画作品,交流创作经验

  电脑播放幼儿创意作品,幼儿欣赏、交流。

  师:你们想知道大家都用回形针拼出哪些好看的作品了吗?

  请创作者们介绍交流自己的独特创意。(构图、形态、色彩、链接)

  五、延伸

  师、:今天,我们用小小的回形针拼出了一幅幅与众不同的作品。老师这里还有一幅作品,你们看。

  师:其实回形针是一根小小的铁丝,可以任意的改变造型呢,所以我们还可以尝试把回形针拉直或者弯曲用来创作哦,老师会将回形针放在美工区中,小朋友们可以去尝试新方法。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蚂蚁搬豆

  活动目标:1、体验蚂蚁搬豆的乐趣;

  2、萌发喜爱小蚂蚁的情感,体验与伙伴合作劳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蚂蚁图形若干个,幼儿画纸若干张,彩笔。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小朋友兴趣

  (1)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

  (2)提问: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幼儿回答)一只小蚂蚁走在路上看见了一颗大豆豆,它高兴极了,很想把这颗豆豆搬回家,它推呀推,推呀推,怎么也推不动,这可怎么办那……?

  (3)教师示范小蚂蚁的画法;附图片

  2、小朋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先画出小蚂蚁的身体;

  (2)画出小蚂蚁的.触角;

  (3)再给小蚂蚁画上眼睛和小嘴;

  (4)最后给小蚂蚁穿上漂亮的衣服,小蚂蚁就画好了;

  3、作品展览,互相评价将幼儿的作业集中起来,让小朋友互相欣赏评价,鼓励作画有进步的幼儿。

  4、教师小结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小,有困难要找同伴帮忙。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唱《蚂蚁搬豆.》歌曲,学习蚂蚁大力士。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⒈尝试用不同的表情和叶脉倾斜的方法表现树叶飘落的动态,萌发喜欢小树叶的情感。

  ⒉大胆想象、添画背景,表现秋天的美。

  二、活动准备:

  范画、记号笔、纸、蜡笔、各种树叶的实物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已有经验的巩固、提升。

  秋天到了,小树叶飘落下来。你看到小树叶是怎样飘落到地上的?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出小树叶飘落地上的情境。

  (2)树叶飘落——仔细观察,分辨树叶飘落的动态。

  ⒈小树叶飘落下来的表情是怎样的?

  ⒉(出示两片树叶的图片)他们的表情怎样?请你学学?

  ⒊还可能会有哪些表情呢?(幼儿想象、表现)

  ⒋小树叶飘落下来的动作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树叶的动态图,请幼儿分辨,哪一片树叶在空中飘的?哪一片树叶好像树上掉下来?在空中飘动的树叶是怎样的?(叶脉是倾斜的。)

  ⒌小结:用各种表情和叶脉倾斜的`方法表现出小树叶飘落的样子。

  (3)秋叶飘飘——表现出不同树叶飘落到不一样的地方。

  ⒈很多很多的小树叶飘落下来,细细长长是什么树叶?

  梧桐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你还看到了什么树叶也飘落下来了?

  ⒉这么多美丽的小树叶,看他们在草地的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观察空间布局)

  ⒊我们把他们美丽的身影画下来好吗?

  (4)绘画要点:

  1。大大小小的树叶、胖胖瘦瘦的树叶、各种各样的树叶。

  2。给小树叶脸上画上不一样的表情。

  3。把小树叶飘落的优美姿态画出来:叶脉倾斜。

  4。用多种颜色装饰小树叶。

  5。添画背景,大树妈妈在哪里?她在做什么?秋天里还有些什么?小树叶喜欢飘落到哪里去?引导幼儿装饰背景:如云朵、菊花、树、山坡等等。

  四、作品展评:

  ⒈哪些树叶姿势最美?

  ⒉它们是怎样飘落下来的?你来学学这片树叶飘落的样子。

  ⒊小树叶在哪里飘呀飘?它会飘落到哪里去?(关注画面的空间布局:小树叶有的在草地的中间,有的在草地的左边,有的在右边,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

  活动反思:

  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浓浓。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拓展对美丽家园的无限憧憬及遐想。

  2、会用学过的或想象的绘画知识装饰天空、房屋、树木等。

  3、充分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拓展对美丽家园的无限憧憬及遐想。

  活动难点:会用学过的或想象的绘画知识装饰天空、房屋、树木等。

  二、活动准备:

  1、看电视报道,让幼儿了解地震后满目疮痍的家园,以激发幼儿强烈的创造欲望。

  2、人手一份绘画纸和油画棒。

  3,教师范画《我的家》一幅。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

  师:"孩子们,地震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妈妈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人们都佷难过,灾区的小朋友也没有了家,好可怜,小朋友想不想帮他们建造一个美丽的家?……''(通过谈话,让小朋友了解灾区受灾情况,同时唤起幼儿对灾区小朋友的同情心,并将同情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对灾区人们的无限爱心。)2、引导幼儿讨论:《我梦中的家》。

  (1)师:那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梦中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

  ( 梦中的家园在太空中,那里远离灾害,没有污染; 梦中的家园没有难闻的气味,河水是清澈的,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我梦中的家园空气清新,蓝天白云,绿草地,还有许多小动物一起玩。)(2)激发幼儿说出自己想象中的家的`样子。

  (通过讨论《我梦中的家》,为幼儿展示一个神秘梦幻的美好世界,拓展了幼儿的思路)。

  3、自主性绘画活动--"我的家",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师:老师也把自己想象中的家画出来了,想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小朋友们说一说,房子上是用什么装饰的?房子前面、后面及后上面是怎么装饰的?(引导幼儿说出房子的基本画法,并给予想象力弱的幼儿基础的思维开拓)(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作画。

  师: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想象中的家画出来呢?

  (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绘画表现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教师适时指导,使幼儿设计出的画面内容丰富、新颖独特。)(3)边播放轻音乐边引导幼儿绘画。

  4、展示幼儿作品,倾听幼儿的构思。

  (1)幼儿相互介绍,讲述作品内容。

  (2)请部分幼儿进行交流,讲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3)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总结,并对幼儿提出希望。

  5、活动延伸。

  与爸爸妈妈一起用简单的折纸折出房子或粘贴房子,与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适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最后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通过参观画展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2.让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进行作画。

  3.通过画展让幼儿讲解作画材料与内容,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室的墙面布置六幅画:

  A.树叶粘贴《金鱼图》 B.纸团印画《梅花图》

  C.手指印画《大树和鸟》 D.水墨吹画《梅花图》

  E.毛线作画《美丽的'彩带》F.图片拼贴《动物音乐会》

  2.桌面上摆放各种材料——颜料、水墨、纸团、毛线、吸管、印章、树叶、彩色纸片、旧图片、画报、剪刀、胶水、布等等。

  3.木偶(丁当)一个。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丁当的画展,小朋友,快来,快来。

  2.教师带幼儿参观画展,幼儿讨论。(出示木偶)

  A.丁当:小朋友好!(丁当好)我要考考小朋友,我是用什么材料来作画的?

  B.教师指导幼儿认真观察作品,说说丁当用了什么材料来作画。(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先不加以小结)

  二、尝试活动,幼儿用各种材料作画

  1.提出尝试问题。

  丁当:小朋友,今天我还带了许多毛线、树叶、纸团、印章、吸管、布、颜料、纸片、旧图片、画报、剪刀等等,你们能不能用这些材料做画,也来参加丁当画展。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幼儿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共同制作。

  B.对制作好的幼儿进行再引导再创作使画面更丰富。

  三、幼儿尝试介绍自己的作品

  1.师:小朋友真能干,那谁能把自己的作品讲给同伴听。

  2.幼儿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参与指导,并有意识的指导个别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

  四、参观画展

  1.师:小朋友真能干,都创作了自己的作品,我们也来参加丁当画展。

  2.师生共同布置“丁当画展”,教师贴上“丁当小画展”报头,幼儿陆续将创作的作品陈列到黑板上及墙面上。

  3.教师带领幼儿依次参观作品。

  师:这是谁的作品?(幼儿回答)真好,可我不知道这是用什么画的,画了什么,请这位小画家为我们讲一下。

  (教师有意识地指出一些构思独特的画面来,幼儿讲解人数,根据画面内容及时间来决定)

  五、幼儿随音乐走出教室到其他班级参观画展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一双手套的对称美。

  2.知道什么是左右对称,即左边的图形、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与右边的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排列一一对应、完全一样。

  3.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图形、颜色、线条、装饰手套面。

  4.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手套三双.

  2.范画六张.

  3.供幼儿作画的手套形画纸.

  4.油画棒.

  5.电视.数码相机.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老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十指尖尖肚里空,有皮无骨爱过冬,不怕寒冷不怕风,十冬腊月逞英雄。(手套)老师戴上手套。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双手套的对称美

  老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双手套你发现了什么?(右边的手套和左边的手套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右边手套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和左边手套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就称为左右对称。)

  3.幼儿讨论什么是对称

  请一位小朋友上前来戴上一双手套,(颜色、图形不同的手套让幼儿观察)大家看!这位小朋友戴的一双手套,你们发现了什么?(左手手套的颜色,图形与右手手套的颜色、6图形不一样)这样的一双手套我们能称为左右对称吗?(不能)让这位小朋友换上左右对称的手套,再请小朋友观察,并说出左右对称的手套美.

  4.幼儿讨论如何装饰手套.

  老师:小朋友知道一双手套要有左右对称的图形才美.这些手套的图形颜色都是工人叔叔,阿姨设计出来的,我们也来设计一双漂亮的手套好吗?现在我们的教室是工厂,老师是师傅,小朋友是工人,先看师傅怎样设计手套面.首先把一双手套摆放好.拇指相对,想好要画的图形,再开始动手画,在一只手套面上画图形,在另外的一只手套上也要画上相同的图形,这样才是对称的手套.最后涂上颜色.也要求左边与右边的颜色相同。

  老师出示设计好的手套(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

  可爱的娃装饰的手套是不是很漂亮?

  流畅的波浪线也能装饰出漂亮的手套.

  看!连我们学的'阿拉伯数字都能装饰出美丽的手套.

  这是英语字母装饰的手套也与众不同.

  简单的折线.圆点也能装饰出漂亮的手套.

  顽皮的熊猫装饰出的手套很有情趣。

  5.幼儿装饰手套

  "请小朋友当设计师,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一双手套装饰的最漂亮."

  发给小朋友手套形的白纸两张,油画棒一盒。

  画的快的小朋友可以帮助画的慢的小朋友。

  老师把画好的手套拍下来,在电视中放出给小朋友欣赏。

  6.讲评:

  刚才小朋友装饰的手套有动物的,有花草的,还有人物等等,这些手套的图形都好看,颜色又鲜艳,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装饰好的一双手套贴在墙上开个展览会,比一比谁的手套最漂亮。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烟花的形态,学习画多彩烟花。

  2.感知油画颜料和水粉颜料不相溶所带来的特殊绘画效果,对油水分离画感兴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烟花课件、白纸、油画棒、黑色颜料、水粉笔。

  活动过程

  1.观看烟花课件,感受烟花的多姿多彩。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录像(观看课件),你们看到了什么?人们一般会在什么时候放烟花呢?(过年、结婚、搬新家等) 总之,我们放烟花都是为了庆祝一些喜庆、高兴的事。

  2.再次观看烟花课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美丽的烟花。

  师:这些好看的'烟花都有哪些形状和颜色呢?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观看课件)看,这朵烟花像什么?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这朵烟花从中间向四周绽放出了一朵美丽的花,真漂亮!)(这个烟花从地面向上喷出了一个银色的喷泉,真特别!)(这个烟花从中间向两边开出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真神奇!)孩子们,除了这些烟花,你还看过哪些不同的烟花呢?

  3.画烟花。

  (1)向幼儿介绍油水分离画《彩色的烟花》,了解分离画的步骤。教师用油画棒先在纸上示范画出放射状的烟花,再用毛笔蘸黑色水粉颜料,在有烟花的纸上一笔一笔从左向右涂上底色,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油水分离画的效果。

  (2)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共同欣赏。

  将幼儿的画展示出来,师幼共同欣赏、分析。

  活动反思

  在今天我执教的美术活动《美丽的烟花》中我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们在这种气氛中不仅体验到了观赏烟花的快乐情感,而且由这种情感产生了自己创作的强烈动机。整个活动中我都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中,我既给予了孩子技法上的帮助,又给予了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在活动的最后,我带领幼儿通过播放照片,观看烟花晚会的游戏,将孩子们的体验提升到了最**,让幼儿在活动的始终都一直保持轻松愉悦的情绪,也让本次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美的结束。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教具方方面可以找烟花图片时要找更具有代表性的,在让幼儿学习画烟花的技能时可以利用儿歌,使幼儿能更好的掌握画法。

大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曲线、直线、弧线等多种线条及图案表现画面。

  2.充分感受线条的艺术美,体验艺术创作的成功感。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铅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摇篮,引发幼儿大胆想象。

  师:这是什么东西?(摇篮)我们可以把摇篮想象成什么?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小船)还有吗?师小结: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我们还可以想象成月亮摇篮。

  先请幼儿自由讨论,再请个别幼儿起来回答。

  二、出示空白的月亮,请幼儿帮助月亮姐姐装饰摇篮,好吗?

  师:月亮姐姐住在摇篮里很不开心,因为月亮摇篮不漂亮,请小朋友帮帮月亮姐姐装饰摇篮好吗?

  请幼儿说说准备怎么装饰摇篮。然后请幼儿示范画,教师做评价,把范画挂在黑板上。

  三、幼儿操作、设计月亮摇篮。

  1.教师交代作画要求。

  要求幼儿大胆表现,根据教师提供的花纹或根据自己的'想想设计。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帮助个别幼儿,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四、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说一说最喜欢谁设计的摇篮。

  师:瞧,你们的作品都完成了,说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五、把幼儿完成的作品张贴在活动室。

  师幼共同张贴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06-22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10-19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8-03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8-13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8-15

大班美术教案02-16

大班美术教案06-22

大班美术《丝瓜》教案06-06

大班美术教案《玉米》03-08

【精】大班美术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