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03 11:27:32 教案 我要投稿

【热】大班教案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大班教案10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摩擦,面对同伴的过失,我们会鼓励幼儿原谅他人,却往往发现简单的说教并不能为所有幼儿接受。因为原谅他人的重要意义幼儿很难体会。因此,我设计了礼物这个活动,希望通过故事引发幼儿的共同讨论,让他们通过移情体会别人有过失时的心情,从而学会原谅他人。理解原谅他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智能。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原谅他人的过失。

  2.发展幼儿的人际智能,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利用多种美术技能制作不同美术作品,作为礼物。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活动准备

  礼物故事书、表情图谱及各种表情卡若干、统计表、录像。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收到过礼物吗?什么时候我们能收到礼物呢?(小结:过节日、生日、一些特殊的纪念日,我们都能收到礼物。)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故事书,名字就叫《礼物》。

  二、看图讲述引发幼儿讨论

  师:(出示第一幅图)这是贝贝,这是小豆子,今天是贝贝的生日,贝贝把爸爸送给他的一份生日礼物带到幼儿园,要和小朋友教师一起分享,是什么礼物呢?

  师:小豆子看见了很喜欢,也很想玩,贝贝自己还没玩过,又是新玩具,贝贝该怎么做?(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师:贝贝还是决定把玩具借给小豆子玩,可是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请幼儿观察第二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了?(鼓励幼儿用语句描述图片上发生的事。)

  师:玩具被小豆子不小心弄坏了,现在贝贝和小豆子的心理会怎样呢?(先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故事人物的心理,再请幼儿根据心情选择相应的表情脸谱,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说出自己放的贝贝和小豆子的表情。)

  师:(请幼儿第三幅图)看看贝贝和小豆子究竟怎么了。(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图片上故事人物的表情。)

  师:这是什么火?(大火、生气的火)我们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来说?(怒火)这火冒呀冒呀一直到了天上,有个四字成语知道吗?(怒火冲天、火冒三丈)

  师:小豆子怎么样了呢?为什么小豆子会害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豆子的脸色。)

  师:贝贝气得火冒三丈,小豆子又急又害怕,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办法吗?(用展示幼儿想出的.各种各样的办法;请幼儿观看录像里的幼儿想出了什么办法,鼓励幼儿说说他们最喜欢的办法。)

  师:就在贝贝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教师悄悄地给了贝贝一封信。信里有什么呢?(打开信封,出示“原谅”两个字)原谅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告诉大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原谅”一词的意思。)

  师:贝贝要原谅小豆子,可贝贝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表现“原谅”呢?(教师就扮演小豆子,鼓励幼儿通过语言或用动作表现原谅他人。)

  师:(小结)贝贝学你们的办法笑一笑、抱一抱、握握手、说句“我们不生气”,效果可真灵,贝贝头上的怒火不见了。接着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出示第四幅图)他们俩成了好朋友,贝贝又收到一份更大的礼物,是一匹修好的小斑马,还有好多好多的爱心,谁爱贝贝了?(教师与幼儿一起看爱心:教师爱贝贝、小豆子爱贝贝、爸爸、妈妈爱贝贝、许多小朋友们都爱贝贝。)

  师:(小结)原谅多么美好啊!当别人不小心做错了事,我们就该原谅他。

  活动反思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与幼儿的有效互动,为了提高互动的有效性,同一节课我前后尝试了四次教学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语言回应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逐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佳。我发现,幼儿只会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不像我预期的那样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而我对此进行回应的提问提升性不够、递进不明显,“是不是”“好不好”等单一性提问偏多。另外,活动中完全没有体现对大班孩子的语言要求,如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等。

  第二次试教虽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但我突然明白了活动中哪些地方该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哪些地方教师应注意引导。因为“礼物”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移情体验他人的心理,因此,贴表情谱的目的应是帮助幼儿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试教时只是让孩子贴了表情图,却没有引导他们将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动说深说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词汇较单一,有时甚至词不达意,这些都需要教师想办法激发幼儿使用准确而又有变化的词汇。

  第三次试教基本达到了移情环节说深说透的目标,难点也有突破。不小心弄坏同伴的玩具该怎么办?每次活动一到这个环节就容易冷场,这次我用了激将的语言:“刚开始想办法比较容易,越到后面就越难,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难,还能想出好办法来。”既体谅幼儿又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前三次教学的基础上,第四次时我又做了一些微调,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总结四次教学,自己采用的有效回应策略包括:

  1.提醒如一开始问幼儿有没有收到过礼物时,有些幼儿可能因为没有注意收到过的礼物或认为礼物就是指教师图片上展示的包装精美的礼物,就不暇思索地回答“没有”。幼儿的回答让我有点出乎意料,但一想,首先,幼儿没收到礼物的可能性很小;其次,这个问题很必要,能激发幼儿联想到他自己收到礼物时的快乐心情,可以为后面体验礼物被弄坏后的心理做必要的情感铺垫。于是我提醒幼儿说:“生日蛋糕、玩具有没有收到过呢?”这样一提醒,幼儿马上想起来自己是收到过礼物的。

  2.鼓励前几次听到幼儿用“给生气的幼儿一杯水喝”“给生气的幼儿吃颗糖”等方法时,我觉得这些办法太一般,没有给予积极回应,结果课越上就越没劲。后来当幼儿说“喝杯水就不生气”时,我大声肯定了他的说法:“真正的水是能灭火的,喝杯水也许能灭了心理的怒火,是一个好办法。”有的幼儿说“弄坏了同伴的玩具,可以先告诉妈妈,再卖个玩具给他”时,我马上说:“我很欣赏你的办法,我们做错事时通常是不敢向妈妈说的,这位小朋友能主动承认错误,真了不起。而且当我们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时,真的应该求助大人,听听他们的主意。”几次鼓励式回应激发了幼儿的自信心,也调动了更多的幼儿的积极性。其实,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激励,如果教师能使幼儿所说的不起眼的办法提炼变成了不起的想法,幼儿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3.提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提升幼儿的经验。在这次活动中我使用追问的方法使幼儿进一步思考,促使幼儿自我提升。如当幼儿说“生气了,火,好多好多火”时,我在肯定他们“观察仔细”的同时,追问“这是什么火”,鼓励幼儿用更恰当的词汇来描述,帮助幼儿在说出大火、生气的火、狂火的基础上用怒火这个词来描述。而当幼儿说出一个成语“火冒三丈”时,我又以“还有一个相似的成语知道吗”来追问,激发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突破。

  4.挑战第三次教学中打破冷场局面时使用的体谅式语气加激励式语言就是这种策略,当问题更有挑战性时,一些幼儿的思考热情又会被激发出来。

  附:故事《礼物》

  有个幼儿名叫贝贝,这天贝贝过生日,他把爸爸送给他生日礼物带到学校,要与教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打开礼物盒一看,是一匹漂亮的玩具小斑马,贝贝真喜欢他的新玩具。朋友小豆子看见了也很想玩,问贝贝借,这可怎么办呢?贝贝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与朋友分享,还是将玩具借给了小豆子玩。

  可是,不久,贝贝听到“啪”的一声,转头一看,“不好”,小豆子不小心打破了小斑马,贝贝心理又气又急,脸涨得通红,这可是新玩具,越想越气的贝贝,怒火从他的头上一大团一大团往上冒,一直冒到了天上,看着火冒三丈的贝贝,小豆子吓得脸色苍白。这么大的怒火怎么才能熄灭呢?正在这时教师悄悄的给了贝贝一封信,信中有一枚心形,心形上写着两个字“原谅”,聪明的贝贝马上明白了,教师是让我爱小豆子,要原谅朋友的不小心。贝贝拥抱了又紧张又害怕的小豆子,说也奇怪,他头上的一大团怒火一下子就熄灭了,两个朋友又握手言和了。

  正在贝贝高兴的时候,一个更大的礼物在等着他,贝贝打开礼物盒一看,是修好的小斑马和许多的爱心,贝贝知道他得到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教师的爱、爸爸妈妈的爱、小豆子的爱,还有许多朋友们的爱。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游戏,在情境游戏中感受乐曲旋律,体验小熊过桥的不同心情。

  2.初步学唱小熊过桥,愿意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演。

  (二)活动准备:

  1.教师会唱《小熊过桥》歌曲,另一位教师伴奏。

  2.积木搭的小桥、小熊指偶。

  (三)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演,体验小熊过桥时不同的心情。

  难点:能用脸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情境。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故事导入,分段熟悉歌词。

  ――今天小熊要去河对面的奶奶家,可是要去奶奶家,要经过一条独木桥。小熊走啊走啊,来到了小木桥边,看,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木桥?(窄窄的,走路不稳)

  ――小木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教师渗透歌词)小熊过这条危险的小木桥,心情怎么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谁愿意来表演一下,我们走这条小木桥很害怕的样子?(请一名幼儿表演,教师念:走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小熊走不过桥,我们应该对他说什么?我们要给他加油鼓劲,不能取笑他。

  ――小熊很害怕,他走不过这条独木桥,谁会帮助他?(妈妈)

  ――小熊会怎么呼唤他的妈妈?(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我们抱过桥)妈妈会怎么帮助小熊过桥呢?

  ――小熊让妈妈把他抱过去,可是熊妈妈没有抱小熊,她对小熊说:好孩子,别害怕,眼睛朝着前面瞧!一步步,向前走,一定能够走过桥!(录音)

  ――熊妈妈是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

  ――我们照着熊妈妈说的,试试看,那样能不能走过独木桥!(请小朋友站起来,跟着歌词做动作)

  ――你们猜,小熊能不能走过桥?(能)他走过了桥,心里感觉怎样?(高兴)教师念歌词:小熊小熊过了桥,高高兴兴把舞跳。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也会像小熊一样遇到自己感到很害怕的事情,如果遇到了我们该怎么办?(礼仪课题的`结合)

  2.梳理歌词,完整学念歌词,并熟悉歌曲旋律。

  ――我们现在一起来回忆这个故事,把故事里的话来跟着念一念。(教师表演小熊过桥,带领幼儿完整熟悉歌词)情境表演

  ――我把这个故事放进一首歌里,一起来听一听吧。(教师完整演唱歌曲)清唱

  ――一起来试着唱一唱吧。觉得自己会唱的小朋友可以把声音亮出来哟。(集体演唱歌曲)(伴奏)

  ――小熊不敢走独木桥时心情怎样?我们用什么速度来唱?当小熊过桥了,我们应该怎样唱?

  ――我们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情都唱进歌里,再来一遍吧。(集体第二遍演唱歌曲)

  3.配合乐曲与歌词,运用肢体动作与表情进行歌表演。

  ――现在我们都是一个个小熊了,小熊要过小木桥啦,我们的小椅子就是小木桥,准备好了吗?我们请客人老师一起看看哪只小熊表演的最好?待会请他来给大家表演一下。(教师演唱歌曲,带领集体幼儿在小椅子上表演)(安全强调)

  ――我来问问客人老师,哪个小朋友表演地最棒?

  ――我们请来他做小老师,来表演一下。(请一名小朋友来示范表演)

  ――他是怎么表演的?哪里表演地好?(从表情、动作上表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再来过一次小木桥。(教师演唱歌曲,带领集体幼儿在小椅子上表演)

  ――根据表演情况进行简单点评。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绕障碍跑和往返跑,发展奔跑能力,增强腿部力量。

  2.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与竞争。

  3.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中号筒4个、大号筒4个、基础单元砖8个、体能条8根。

  【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两组,成两路纵队在起点线后等待。游戏开始,每组第一名幼儿"s"形跑过中号筒、基础单元砖和大号单元筒,继续往前跑,一只脚踩到终点线后迅速转身,再快速原路跑回起点处,与第二名幼儿击掌后,站到队尾。第二名幼儿出发,游戏继续,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游戏规则:

  1.幼儿必须"s"形跑过中号筒、基础单元砖和大号单元筒。

  2.幼儿到达终点线时必须脚踩线才能返回。

  【安全提示】

  1.游戏前幼儿学习快速转身。

  2.游戏材料筒和砖间距2米左右较为适宜。

  【活动反思】

  注重过程中的游戏化情境创设。带幼儿通过各种曲线,营救小羊等情境创设,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掌握了曲线跑的动作技能,锻炼快速跑步的能力。注重各个环节的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解决难点(快速曲线跑),对这一难点进行分层解析。学习曲线跑的动作要领。让幼儿自己探索跑弯道的身体动作,说说身体的感受,教师在幼儿基础上提炼曲线跑的动作要领。主要的练习内容是跑8字形。

  设置障碍时要有一定的高度,避免幼儿出现跨越犯规的情况。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梦",初步唱出歌曲的优美情绪与意境。

  2、通过画面记忆歌词;并创编歌曲替换词,尝试用简笔画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创编的成功感及抒情歌曲所带来的情趣与氛围。

  活动准备

  图片:小草、天空、星星、娃娃;

  幼儿人手一张白纸和一盒蜡笔;

  音乐磁带;

  已学会唱摇篮曲。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导入

  唱摇篮曲开始导入过渡语:"听着优美的摇篮曲,有些客人都做梦了,它们的梦就藏在一段音乐里,一起来听听"

  二、学唱新歌

  1、听音乐弹奏一遍,提问:"这首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2、配乐唱歌曲(轻轻弹奏):"歌里有谁做梦了?听老师来唱一唱吧。"提问:"歌里有谁做梦了?"(边随幼儿回答边出示图片小草、天空、星星、娃娃),是什么样的梦呢?

  3、再听老师唱一遍, :"还有几张卡片,他们也想来加入,请你们仔细的听,看看他们要放在哪里?"请幼儿上来对应摆放图片,要求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如:小草的梦,绿绿的。

  摆好后一起听音乐读歌词。

  4、一起看图唱: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听着音乐,来唱一唱吧!

  这首歌有个名字叫"梦"。(出示字卡梦)练习对唱,重点提醒幼儿注意听清前奏,用优美的声音来唱,注意那里唱的比较响亮。

  (1)老师唱前半句,孩子唱后半句

  (2)请一位孩子和大家对唱。

  5、取掉部分图片,逐步加难练习唱歌曲。

  (1)现在我要考考你们了,请把眼睛闭好,(取掉星星的图片)瞧,谁的梦不见了?没有这张图片你们能唱吗?

  (2)我多拿掉一些行吗?那我们再来(取掉宝宝、天空、小草四张图片),现在能唱吗?

  (3)如果我把图片全拿掉,你们能唱吗?

  (4)小朋友你们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音乐?

  三、创编歌曲的替换词

  刚才我们唱了他们四位的梦,还有谁也会来做梦,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1、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鼓励孩子进行交流。

  2、个别说,教师示范简笔画:把想的画出来,在右边涂色做个标记。

  画满四个就一起唱一遍。"变成了一首新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3、幼儿创作画,要求:(同时放《梦》的伴奏带旋律)都想告诉大家,请你也象老师刚才用简笔画的方式也来画一画,有谁来做梦,做的.是什么样的梦?

  四、替换歌词并练习歌唱

  1、把一位幼儿的作品拿出来,这是XX小朋友的,我们一起来用优美的声音来唱唱他的梦吧。

  2、替换上另一位小朋友的作品,集体唱。

  3、拿着自己的图唱给客人老师听。

  回家可以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现在把你编的梦唱给好朋友听听吧!

  五、延伸活动

  继续提供纸笔,鼓励孩子创遍自己的《梦》的歌词,并唱给同伴听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使幼儿懂得身边的人曾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应该把他们铭记在心。

  2、引导幼儿运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他人的谢意,萌生感恩情怀,激发感恩行动。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拍摄一些身边的人劳动的相片;幼儿制作礼品的用具。

  活动过程:

  一、播放相片,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感知身边的人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

  问:相片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相片中的人以及他们的劳动,知道都是为小朋友服务)。

  二、通过谈话,使幼儿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人的劳动。

  问:阿姨、老师、门卫爷爷除了为小朋友做了这些事情外,还帮助过你们什么?(引导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人为自己的付出)。

  三、激发幼儿感恩的情怀。

  1、引导幼儿给身边的人说一句感恩的'话。

  幼儿园的园长、老师、阿姨、门卫爷爷像亲人一样关心、照顾着你们,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2、给要感恩的人“表心意”。

  1)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你要感谢谁?你准备怎样感谢他?(让幼儿自由说说——尽量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用不同的方式去表意)

  2)集中交流。

  3)幼儿制作礼品。

  4)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礼物。(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心意表达清楚)。

  5)展示幼儿的礼物。

  四、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对于社会课,最主要的就是让幼儿懂得情感的流露。在邱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渐渐的流露着那份情,同时,带动了更多的幼儿。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身边的各位老师,为他们呢做了很多事情,让孩子们要学会感恩,哪怕是一句温馨的祝福或一个小小的举动。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记录阳光下肥皂泡表面的七彩色。

  2.产生探寻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兴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肥皂水、吹泡泡工具。

  2.CD盘、贝壳、孔雀(或其他鸟类)羽毛、矿石等。

  活动过程

  1.肥皂泡表面的“彩虹”。

  ――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肥皂水及吹泡工具,让他们尽情地吹泡泡,观察阳光下泡泡的'样子。

  ――仔细观察太阳照射在肥皂泡表面出现的“彩虹”。

  ――引导幼儿变换角度看泡泡,说说它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你看到了哪些颜色?请你用彩笔将这些色彩一一记录在纸上。

  2.其他物体上的“彩虹”。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说说哪些东西上也能看到“彩虹”。

  ――提供CD盘、贝壳内部、孔雀羽毛、矿石等,引导幼儿设法看到“彩虹”。如小心地调整CD盘的角度,可看到许多“彩虹”图样。

  ――引导幼儿发现肥皂泡、CD盘等物体的表面,随着我们观察角度的变化,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颜色。

  活动建议

  1.本活动的重点落在引发幼儿产生探寻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兴趣上。只有当他们对这种神奇的光与色的世界着迷时,他们才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能让幼儿发现七彩颜色的物体。

  3.肥皂泡等物体上的“彩虹”并不是肥皂自己带有的颜色,而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活动反思

  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设计思路:

  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求,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使幼儿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我尝试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教师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在活动中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这种能力。通过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对节奏的感知,让幼儿在活动、游戏中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在节奏活动《十个小矮人》的设计教学中,我尝试运用设置情境,引导幼儿在角色活动中运用身体动作感知并表现节奏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对节奏的兴趣及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并运用肢体语言表现44拍的节奏。

  2、训练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使其根据歌词内容作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感知并表现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郊游》,音乐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音乐《森林的早晨》,森林背景,小矮人手套,歌曲音乐。

  幼儿已有相关经验:我班幼儿从小班就开始比较全面的开展音乐活动,幼儿的节奏训练、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幼儿基本动作、模仿动作以及简单的舞蹈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活动过程实录:

  一、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节奏训练。

  1、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大森林去游玩:

  师:“孩子们,今天天气晴朗,老师带你们一起到大森林去玩儿,好吗?”(好)“那就让我们出发吧!”放《郊游》的音乐,老师和幼儿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通过活动情境的设置,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孩子们随着音乐自由的做着做动作,高高兴的和老师一起做律动,都很快乐。)

  2、来到大森林,老师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美:

  师:“孩子们,大森林多美啊,现在请你们闭上眼晴,边听那优美的音乐边感觉自己变成了小草、小花、小树,在清晨里睡醒了,伸了个懒腰,一点一点的长大,呼吸新鲜的空气,随着微风舞蹈。。。”放《森林早晨》的音乐,

  引导幼儿根据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对音乐的感知。

  二、感受小矮人滑稽可爱的形象,并用肢体语言创造性的表现出来。

  1、老师讲《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故事,吸引幼儿对小矮人的兴趣。

  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

  2、请幼儿说一说你想象中的小矮人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象。有的孩子说:“小矮人有长长的胡子!”有的孩子说:“小矮人可矮了!”还有孩子说:“小矮人很老很老,走路很慢”。。。。。。

  (在这一环节,孩子们大胆的用语言表现了对小矮人形象的理解,孩子们还在描述后,自然地曲表现小矮人的形象,气氛热烈,孩子们表现欲望都很强。)

  3、放动画音乐《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请幼儿感知欢快的音乐,观察小矮人活泼、滑稽、可爱的形象,并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小矮人的形象。

  师:“小矮人的哪些动作很可爱、滑稽,请你做一做。(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幼儿通过感知并表现小矮人滑稽可爱的形象,培养幼儿美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孩子们看到动画后很兴奋,都起来模仿小矮人的各种动作,有的小朋友还自己创造新的动作,互相交流,充分体现了孩子们主动探索的意识,以及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三、学习律动,训练幼儿手指的协调性,能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一共会有几个小矮人呢?”

  教师示范点数幼儿,点到了的小朋友就学小矮人半蹲跟在后面,一直数到十个小矮人。重复音乐一遍,结束语:小矮人们干活干累了,回家休息吧!

  3、请幼儿到前边表演律动。

  孩子们都很积极主动的响应老师的提议,到前边表演的小朋友都把自己对小矮人独特的理解比较好的表现了出来,气氛很热烈。

  (在这一个环节中,孩子们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和老师一起学习律动,都很认真,而且根据老师要求的难度逐渐加大,孩子们参与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四、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幼儿听教师讲故事《白雪公主》。

  2、在活动区活动时,可跟着《十个小矮人》的音乐节奏,用筷子进行敲打乐器的练习。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要在艺术活动中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1、在教学设计上,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我采用了用情境及游戏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2、在环节的衔接上流畅自然,将激发幼儿兴趣贯穿于活动的始终。使幼儿一直处于快乐及主动学习探索的状态。

  3、在活动中注意了幼儿学习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相结合的活动方式,注意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动静交替,不会使幼儿感到疲劳。

  4、在活动中注意了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使幼儿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今后活动的参与起到较好的作用。

  5、在活动的结束阶段把孩子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从而把兴趣延伸到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在活动中幼儿活动兴趣浓厚,能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体现了主动探索的意识,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3、懂得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人、对事要分好恶。

  教学准备:

  1、图夹文、面具

  2、已经对《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上次老师给你们讲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那个故事里有谁?

  2、谁上当了?唐僧、八戒为什么会上当?

  二、感知理解,并学习诗歌朗诵。

  1、教师示范念儿歌,提问:

  儿歌的`题目是什么?儿歌里都有谁?他们是怎样的?

  2、教师运用教具第二遍朗诵儿歌。提问:

  儿歌里是怎么说唐僧师徒的?用了哪些好听的句子?

  孙悟空又是怎样打败妖怪的?

  3、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速度从慢到快,以增加念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可以用拍手、敲鼓等形式边念边打节奏。

  三、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1、图片的排列上什么秘密?(引导幼儿先找出相同的图片,然后说说相同的图片都排在什么位置,最终得出“句首和句尾是相同”的规律,引出“顶针”)

  2、感知连锁歌的形式。把句尾和句首重叠在一起,并连成一长条,告诉幼儿:像这样,相同的部分连在一起,像一把长长的链条锁那样的儿歌叫做“连锁歌”。(幼儿学讲)

  四、讨论:你最喜欢儿歌里的谁?为什么?(教育幼儿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人、对事要分好恶。

  五、延伸:表演儿歌

  1、请幼儿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

  2、请个别幼儿戴上面具或者进行装扮后,一边念儿歌一边表演。

大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表现出强烈的想说、要说的愿望,他们喜欢想象,喜欢对故事进行改编、续编,然后讲给朋友听。故事《小猴的出租车》内容有趣,让幼儿在欣赏、学习中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此,结合故事内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了本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从了解出租车的特点出发,同时运用故事欣赏、想象创造、绘画创编的形式让幼儿充满信心地、大胆地进行表述,并在活动中主动、积极地与同伴、老师进行交流。

  活动目标

  1、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能大胆参与讨论、增强积极讲述创编故事的勇气。

  3、能在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改编、续编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绘画纸、笔、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出租车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出租车的特点。

  提问:这是什么车?你做过出租车吗?出租车与别的车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出租车是一种有明显的标记,能给人带来方便,但需要付钱的汽车。小猴的出租车跟别人的.出租车可不一样,它的出租车是经过改造的特殊的出租车。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辆特殊的出租车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欣赏故事前半部分,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即前两段),提问:谁来坐小猴的出租车了?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猴是怎么做的?小猴快乐吗?为什么?

  3、观察图片,尝试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4、尝试续编故事,丰富故事内容。

  (1)自由讨论:小猴的名气越来越大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坐它的出租车。请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坐它的车呢?他们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小猴会怎么帮他们解决?

  (2)根据续编要求,个别幼儿示范续编。

  要求:要与故事的前面连起来想;要讲清楚是谁来坐车,它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故事要有趣、好听。

  (3)幼儿边绘画边讲自己续编的故事。

  (4)幼儿分小组轮流讲述自己续编的故事。

  大班语言——《小猴的出租车》

  教学反思:

  续编故事的选材很重要,只有找到幼儿的兴趣点和经验点,幼儿才能编出生动有趣的故事。《小猴的出租车》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故事,其中的故事也是幼儿熟悉的,故事的情节也是为幼儿的想象续编提供了线索,是一个适合续编的故事。活动中我运用了故事欣赏、想象创造、绘画创编的形式,让幼儿充满信心地、大胆地进行表述,并在活动中能主动、积极地与同伴、老师进行交流。在活动中,语言与艺术、社会等多种领域相结合,使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使幼儿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大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童谣《老鼠娶亲》十分具有童话色彩,它讲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中国民间婚礼习俗的热闹场面。孩子们都喜欢看新娘子,喜欢结婚娶亲热闹的场面。我国历史悠久,中国民间婚嫁的一些风俗及所蕴含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在当今孩子们的世界里受到西方的电子文化以及动漫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慢慢淡出。由此,我们开展本次活动,旨在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题材为媒介,让孩子了解感受、认识理解我国传统民间文化,在游戏中体验民间娶亲的风俗习惯。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游戏独特的趣味性,能根据角色投入的`参与游戏。

  2、掌握抬的技能,及躲闪跑的动作技能。

  3、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能积极动脑探索有效的合作方法。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技能储备:会简单的秧歌步;知道民间故事《老鼠嫁女》。

  2、活动准备:自制花轿四、猫头饰个、音乐《老鼠娶亲》、各种自制体育器械、安全平坦的场地。

  重难点突破:

  1、三人合作抬花轿,保持速度的一致。

  2、能根据角色投入的参与游戏。

  游戏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整队,师幼互动问候。

  2、热身活动:《抬花轿》

  场地创设:在平坦的场地绕圈设计障碍若干,如:跨栏、木墩等。

  播放音乐《老鼠娶亲》,幼儿随教师跟着音乐绕场走秧歌步,遇到障碍用跨跳等形式通过。

  二、探索创新。

  (一)、谈话导入游戏主题“老鼠嫁女”。

  (二)、感知探索游戏的玩法。

  1、抬花轿。

  玩法:幼儿分成四队,男、女孩各两队,相对而站,中间间距为20-25米。男孩两人一组,戴上老鼠头饰抬“花轿”从起点出发,到达对面指定地点后,迅速将对面的第一位女孩请进轿子后,起跑按原路线返回,将头饰与“花轿”交予下一组男孩继续依此方式进行,先把女孩接完的一队获胜。要求三人一定要默契合作,速度尽量一致。

  规则:整个往返过程中,必须保证“轿子”不落地。

  2、探索创新游戏。

  组织幼儿共同探讨故事中老鼠嫁女的方式,并给与适当的“老鼠嫁女”图片提示。

  3、引导幼儿分小组探讨角色分配。如:轿夫、新娘、媒婆等。

  (三)游戏“老鼠嫁女”。

  1、幼儿分四组“送亲队”,每组幼儿商讨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如:老鼠新娘、轿夫、锣鼓队等,并寻找好角色所需要的“道具”等装扮自己。

  2、播放音乐《老鼠娶亲》,四组“送亲队”随音乐走秧歌步绕场行进。

  3、四名幼儿当猫,当“送亲队”来到猫儿家后,猫儿请出花轿中的“老鼠新娘”就可以再去抓“送亲的老鼠”回家。

  规则要求:①、“送亲队的老鼠”必须要按路线随音乐走秧歌步。

  ②、每位幼儿必须按自己预先选择或分配的角色扮演对应的角色。

  ③、在追逐中不能相互拉扯推打。

  4、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评价。

  三、结束部分。

  1.随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2.游戏结束:指导幼儿整理器械,有序离开活动场地。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 大班优秀教案05-18

大班的教案06-11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经典】07-24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