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05 10:58:4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实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实用10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布贴人像》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布贴画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美感。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布贴人像的工艺技法知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布料人像的裁剪、粘贴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布贴画的工艺技法知识,并感受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布贴人像的制作。

  作业要求:

  有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布料,粘贴一幅同学、老师或家长的像。

  课业类别:

  工艺设计制作课。

  学生学习用具准备:

  图画纸、彩色布(要颜色不同、质地不同的布料)及人像图片、胶水。

  教师教具准备:

  范画、步骤图、彩色布、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1.鼓励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踊跃回答问题。

  2.检查学生带图画纸、布料、人像图片的情况。

  二、复习旧知识

  设问:什么是布贴画?

  :运用布料的不同颜色,不同质地进行组织、粘贴,以表现形象的方法。

  三、上次作业

  (出示6幅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业讲评)

  优点:裁剪、粘贴技巧有提高,注意了巧用布料。

  不足:画面的组织、疏密、遮挡处理不好。

  四、讲授新课:

  (出示范画。书16页上三幅学生作品教师课前制成大幅范画)

  1.分析范画内容。(意图:使学生学会分析作品,并引发美感,提高兴趣。)

  设问(1)三幅范画表现了什么内容?

  :作品表现的是人像。有男、有女,有短发、梳辫子的,还有戴头巾和戴眼镜的。还表现了不同的相貌特征,有的人脸形是椭圆的,扁圆的。眼睛有大有小,鼻子有窄有宽,嘴也有大有小。还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

  设问(2)三幅范画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表现的?

  :是用布贴的方法表现人像的。

  2.出示课题:布贴人像(板书)。

  3.向学生讲清本课及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本课将在前面布贴《一篮水果》、《瓶花》作业的基础上学习用布贴制作人像的方法。本课时进行设计,并根据画面需要确定所需的布料。本课学习用布贴为同学、家长或老师制作一幅肖像。

  4.分析范画的表现形式特点:

  设问(1)选择布料应注意什么?

  :比如对颜色的选择,根据表现的人的肤色、头发颜色、衣服的色彩及图案来确定布料的颜色,并且可以进行夸张。在选择布料质地时,根据人体各部位的特点进行质地选择。比如头发、眼睛适合选用较厚而带毛茸茸感觉的布料,去表现头发、眼睛的厚重感。皮肤则应选择薄料去表现皮肤的细嫩、光滑。甚至巧用布料质地与颜色。(出示范图:书上下面一幅作品。)这幅作品用了一块小白花的花布做衣服,给人感觉穿了一件蓝底印花的衣服,又用了一块花布做蝴蝶结,与红头发的颜色形成对比,花布与一种色的布又是一个对比,使要表现的各部位又清楚、又有变化地表现了出来。

  5.分析作业步骤:

  (1)构思:确定表现的'对象(举起教师已准备好的人像图片)是同学、老师还是家长。通过认真观察人像图片,找出人物最明显的形象特征。

  (2)画草图:用较大的作业纸8开或16开都可以。

  按以下步骤草图:(示范)定头的位置,画头的基本形,画出脖子的位置,画领口及衣服上半部,刻画头发及五官的特点。她是一名活泼可爱、关心同学、帮助别人、尊敬老师、家长的优秀少先队员。

  (3)根据表现的人物的肤色、头发颜色、衣服的颜色和样式确定选择不同颜色、质地的布料。

  五、课堂练习:

  构思、画草图、选择和确定布料。

  六、课堂:

  选择设计人物形象特点突出的作业讲评。布置下次课准备的学习用具:草图、选择好的不同颜色、质地的布料、剪刀、胶水。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草图、布料、剪刀、胶水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旧知识:

  设问:布贴画怎样来选择布料?

  :要根据表现对象的各部分结构特点来决定。如人的皮肤适合用薄一点的布料,毛发则需要厚而有毛茸茸感觉的布料。

  三、讲授新课:(板书课题)

  1.分析布贴人物画的结构层次。

  用布粘贴人像时,一般是头发、五官粘在脸的上层,脖子在脸的下层,衣服领口压在脖子上层,红领巾在衣服上层,领子下层。

  2.向学生讲清本课的任务。

  3.分析作业步骤并示范

  (1)按粘贴的顺序进行裁剪。

  A.用已选定的适合表现人物肤色的薄布料,按草图的位置、大小、脸的基本形状剪下来,放在一边。

  B.用已选定的带毛茸茸感觉的布料,按照头发的样式剪下来。用适合表现衣服的布料,剪出上衣的上半部分形状。放在一边。

  C.用已选定的花布剪出蝴蝶结,用较厚,毛茸茸感觉的布料剪出眼睛,选出比肤色略深的布料剪出鼻子的形状。用红布剪出上下嘴唇、红领巾放在一边。

  (2)将剪好的的布料,按粘贴的顺序放在草图上,检查裁剪是否合适,可以进行修改。

  (3)按层次、顺序粘贴。

  A.将“脸”的背面涂上胶水,粘贴在恰当位置上用手抚平贴好。

  B.将“头发”的背面涂上胶水,粘贴在脸的上层位置。将“上衣”的背面涂上胶水,粘在头下部衣服的位置上,高领还可压住脸的一部分。

  C.将“蝴蝶结”粘贴在头发一侧上层,使其压在头发上面。将“眼睛”粘贴在恰当位置上。将“鼻子”,上、下嘴唇粘贴在恰当位置上。将“红领巾”粘贴在领口位置上。

  (4)一幅完整的人像制作完成了。

  四、课堂练习:

  剪贴脸、头发、上衣、剪贴五官、蝴蝶结、红领巾。

  (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

  (1)选择人像特点突出、巧用布料、有层次的作业讲评。

  (2)也可把全班作业排列在一起,搞一次小型观摩会形式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非凡的平行四边形,非凡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因而就增加了一些非凡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矩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形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是矩形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矩形是非凡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假如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经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问题:

  1.矩形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为引入。

  2.矩形在现实中的实例较多,在讲解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可自行预备或由学生预备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判别应用了哪些性质和判定,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 假如条件答应,教师在讲授这节内容前,可指导学生按照教材145页图430所示,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道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感,有在教学中有切实的体例,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轻松些.

  4. 在对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学生分别对事先预备后的图形进行边、角、对角线的测量,然后在组内进行整理、归纳.

  5. 由于矩形的性质定理证实比较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思路,由学生来进行具体的证实.

  6.在矩形性质应用讲解中,为便于理解把握,教师要注重题目的层次安排。

  矩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矩形的定义和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能说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和矩形的的对角线相等的性质;能推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2.能运用以上性质进行简单的证实和计算。

  此外,从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中,体会非凡与一般的关系,渗透集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引导性材料

  想一想:一般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4.5-l的圆圈中填上“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字样来说明这种关系:即平行四边形是非凡的四边形,又具有一般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具有一些非凡的性质。

  小学里已学过长方形,即矩形。显然,矩形是平行四边形,而且矩形还具有四个角都是直角(小学里已学过)等非凡性质,那么,假如在图4.51中再画一个圈表示矩形,这个圈应画在哪里?

  (让学生初步感知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

  演示: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演示如图4.52,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非凡情况,这时的图形是什么图形(矩形)。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课本第96、97页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并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你能举例说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新课。

  1、出示练习十八第3题。

  先让学生说出摸到每张卡片的可能性,再说出摸到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让学生先写出答案,再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2、出示练习十八第4题。

  第(1)题可以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完成。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数一数这个转盘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再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指针转动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1/2,涂红色的份数应该占10份的几分之几?要使指针转动后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是2/5。又应把几份涂成绿色?

  3、出示练习十八第5题。

  应引导学生从分数的含义出发,找到符合题义的放法。

  4、出示练习十八第6题。

  先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列举出“石头、剪刀、布”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明确方法后,再让学生把题中的表格填写完。

  5、出示练习十八第7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并说说怎样想的。

  三、应用拓展。

  1、按要求进行设计。

  (1)有两个正方形转盘,任意转动指针,要使A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为1/4,使B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为3/8。请你设计各转盘颜色区域,把你的设计画出来,并涂上颜色。

  (2)在下面的口袋中放入若干个白球和黑球,任意摸40次,摸出白球的可能是16次(每次摸出球后仍放回)。按照这样的可能性大小,请你在袋中画出两种球的个数。(“○”为白球,“●”为黑球)

  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两题的答案都一唯一)。

  2、:可能性和生活联系很密切,课后请同学们做个有心人,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找找生活中哪些事件和可能性有关。

  3、机动题:

  学校要在我们六年级某个班级中任选一位同学接受昆山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如果这个班男生被选中的可能性是3/5,已知这个班的男生有24人,那么这个班的女生有多少人?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算法。

  2、通过学生边练边说想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简算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环节

  过程性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后记

  揭示课题

  直接点题,明确学习目标。

  在复习了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后,我们再来复习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运算的过程中,注意能简便计算的用简便算法。

  复习运算顺序

  综合练习

  通过复习,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问:在四则运算里,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是怎样规定的?

  请同学们先看课本第67页上关于混合计算的几个问题,再讨论一下问题的答案,然后告诉大家。

  做练一练

  练习十二第9题。

  练习十二第10题。

  让学生估算,并对估计结果进行解释。

  做练习十二第12题。

  思考题

  学生相互说说,个别学生全班回答。

  学生相互交流,个别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其余学生进行补充。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个别学生说说运算顺序,集体进行批改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进行评讲订正。

  学生先估算,再进行计算验证。

  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并相互交流自己的理解。

  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余学生进行补充,再列式进行解答。

  学生能正确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三、教学准备

  量杯、水、梨、土豆、石块、橡皮泥、A4纸。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如果要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教师:(出示一张A4纸)严格来说,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1张=V100张÷100。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A4纸的体积,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探究合作,测量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教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大屏幕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并出示课件)

  教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验之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养成先制定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实验的科学态度。

  2.合作交流,汇报方案。

  学生1:橡皮泥容易变形,我们可以把橡皮泥压制成规则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再测量长、宽、高从而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学生2:可以把梨放到装水的量杯里,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

  教师指出,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排水法”。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一定能够想到许多不同的方案,再通过这些方案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哪些方案是可行的,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热情。

  3.小组合作,操作实践。

  (1)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测量数据填写在记录单里。

  (2)请小组代表上台重点介绍排水法测量梨的体积,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3)教师适时板书:V物体=V上升部分。

  教师:想一想,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你还能计算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

  4.再次实验,深化认识。

  实验一:请同学将量杯里的土豆取出,观察量杯中的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二:把一块石头放入装满水的量杯,杯中的水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完善结论。

  V物体=V下降部分;

  V物体=V溢出部分。

  教师:我们现在懂得了利用转化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谁来说一说,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可以利用刚才的方法测出乒乓球和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并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有一个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课本第28-29页的例5和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来看一幅画,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二.新课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0÷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 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

  30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

  (6)巩固算理:

  ①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

  ②做一做:

  402÷2 609÷3

  汇报、交流

  3、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汇报、交流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试一试

  750÷5 980÷7

  对比例两题,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10个棱长5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盒,

  教师准备:

  10个棱长是15厘米的立方体纸盒,正方形纸板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我们在前面的知识中已经学习了用三个或四个正方体搭成立体图形,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形,你能说出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吗?(展示课件)

  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更加复杂的立体图形,有兴趣吗?

  二、教学新授:(用三个比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创设“比赛”情景一

  第一轮比赛:摆(如课件)

  要求学生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任意搭,有多少搭多少,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组每摆一个造型可得10分)

  时间为3分钟

  学生出现了多种答案,老师巡视课堂。

  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上面看呢?

  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物入手,发现实物与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第二轮比赛:画

  (1)教师大屏幕出现摆好的.立体图形(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让学生仔细观察立体图形后集体动手单独画出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总结出画平面图形的方法。——从左边开始看,先看有几列,再看每一列有几个正方形。(这种方法的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简单易学)

  (2)比赛:任选三位同学依次摆出三种图形,让全班各组的同学画,能画出来的小组获得分数50分,反之扣50分。

  3、创设“比赛”情景三

  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屏幕出示,课件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师: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每个小组限定在2分钟内摆,时间到时各小组摆出图形来,每摆对一个可得50分,反之,摆错了倒扣50分)

  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形状,知道有一块是隐藏的,再根据正面的形状确定隐藏在哪一块下面。

  思考1、从二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

  (1)出示课本78页试一试第一题图。

  (2)师:请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师:注意到各组搭出的立体图形,形状都不一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让生认识到根据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形状)

  思考二、(二个方向观察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1)出示试一试第二题图

  (2)师:引导生先从上面看,哪个位置有正方体,哪个位置没有正方体。再从左面看哪一排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进行充分想象。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摆放实物搭出这样的立体图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虽不能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图形,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计算各小组所得分数,宣布获胜小组

  三、反馈练习,深化体会认识。

  79页练一练1、2。

  四、小结

  今天学习的观察物体,要从几个方向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呢?(3个)2个方向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但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5-17例1以及练习四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练习

  2、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并说出算法

  二、情境创设

  1、出示教材图片

  2、介绍一些野生动物,随即进行爱护野生动物教育

  3、活动设计

  活动1——探索算法

  出示第15页统计图提问: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自己独立思考

  学习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说己的思路,着重突破“十位满十”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活动2——巩固算法

  出示练习四第3题的主题图

  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小组交流,说出算法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做一做1、2题

  2、练习四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1.使学生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结合排队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尊敬老人、礼貌谦让等社会公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活动1:开车出游。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你们想去吗?那就开上咱们的小列车去吧。(律动开火车,多媒体显示列车开到了动物园)

  [说明:律动时,要让学生模仿坐车的动作,并配上列车行进及到站时的声音,使学生身临其境。]

  二、感知新知

活动2:排队买票。

  1.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多媒体显示5人排队买票图)

  2.引导看图,自由提有关几与第几的问题。

  如:有几个人在排队?老爷爷排第几呢?戴帽子的男孩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说一说。

  (1)如果是你排在老爷爷的前面,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从第五走到了第一)

  (2)老爷爷高兴地排到了第一。现在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小女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刚才我们说的几人与第几人,如5人和第5人,2人和第2人意思一样吗?(板书课题)

  4.(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买完票走了)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并要求回答。

  如:剩下几个人?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又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说明: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加以引导,特别要让学生说清楚是怎么数的。同时,要告诉学生排队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从前面数起。]

  三、内化认知

  活动3:点灯笼。

  1.今天动物园可真热闹,门口挂满了灯笼。我们一起来做点灯笼的游戏好吗?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要求:第一行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

  第二行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2.指名在电脑上进行涂色操作。

  3.议一议:4个和第4个意思一样吗?

  [说明:给灯笼涂的颜色不作统一要求,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要求说说为什么涂这种颜色。在区别4个与第4个时,如果学生能明白4个指一共有四个灯笼,而第4个指排在第四个的那个灯笼就可以了。]

  活动4:我说我家。

  1.多媒体出示小丽家楼房图。

  2.看图,要求用几和第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如:这幢楼有5层,小丽住在第4层

  3.介绍自己家:你家的楼房一共有几层?你家住在第几层?

  [说明:在数楼房层数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根据房门、窗户和阳台等参照物来数,并要指出数楼房习惯上都是从下往上数。]

  活动5:猴子捞月亮。

  1.快看,动物园里的小猴子又在捞月亮啦!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2.说一说:看到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戴帽子的猴子很特别)

  3.小组讨论:戴帽子的小猴排在第几?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数戴帽子的'小猴子是第几只时,要引导学生先从下往上数,再从上往下数,明白由于数的方向不同,答案也不同。]

  活动6:课间律动操。

  1.挑选领操员。(每组各派1名学生排队上台领操)

  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上台领操?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2.全班模仿动物动作做课间律动操。

  3.领操员重新排队下台回原位。

  提问:刚才领操员下去时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本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目的是通过活动解除学生的学习疲劳,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活动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不得少于3分钟。]

  活动7:赛车比赛。

  1.小朋友们的操做得可真不错。接着,我们一起去看小动物赛车。(多媒体出示赛车图)

  2.抢答: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3.小组合作:看着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说明: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最好是同桌合作或前后桌合作,同时要强调学会尊重,学会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说话不要太大声,不要影响其他人的交流等。]

  四、总结评价

  活动8:满载而归。

  1.小朋友们今天在动物园里玩得开心吗?不过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去。(律动开列车游戏)

  2.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园,学习了几和第几的知识,你能说一句含有几和第几的话吗?

  3.今天这节课有意思吗?为什么?现在你知道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你今天表现怎样?满意吗?

  [说明:在说几和第几时,要启发学生结合实例进行描述。在课末评价时,要引导学生既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甚至可以评价老师。]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习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课件)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习

  1、观察第2页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五、总结。

  六、布置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找到位置

  学看路线图 说出路线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23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2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2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8

小学数学教案07-2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1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