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16 08:49:1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9篇[优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9篇[优秀]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风格,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

  2、能注意控制挥彩带的幅度,和舞蹈时的空间方位

  3、尝试创编出不同方位的挥彩带的`动作。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合音乐的节奏表演。

  难点:注重舞蹈的时候不让自己的彩带于其他同伴的彩带纠缠在一起。

  三、活动准备:

  彩带若干、音乐大中国、大中国舞蹈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热烈、奔放的风格特点。

  ——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做什么事情?

  (二)欣赏《大中国》舞蹈,体验舞蹈的快乐、活泼的情绪。

  ——舞蹈里面有什么动作?

  ——仔细听,歌曲里面有几个羞答答?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三)多次范唱,尝试表现羞答答的姿态。

  ——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羞答答?可不可以和歌曲一起表演一下。

  ——除了羞答答,你还喜欢歌曲中哪些歌词?

  (四)通过游戏“找朋友”学唱歌曲,尝试创编不同神态表演羞答答。

  1、幼儿在教师的提问下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歌词。

  (教师边唱边走,当唱到第三句时寻找新的朋友。说“找一个朋友藏在我的眼睛里,看看找到谁啦?”)

  ——刚才我找朋友时做了什么动作?唱到哪一句的时候停下来找朋友的?

  (2)再次寻找朋友。

  ——找到朋友以后做了些什么动作?

  (3)请一名幼儿当“领袖"找朋友,其他幼儿演唱并发现问题。

  ——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

  (4)多名幼儿出发寻找朋友2~3次,表演时应富有表情。

  ——用眼睛找到一个朋友。如果你们都找了同一个人做朋友该怎么办?

  4、检验幼儿学唱歌曲,并尝试合作表演。

  (1)邀请幼儿演唱歌曲,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会唱这首歌了么?有哪一句还不会唱?

  (2)全体幼儿参与找朋友的游戏。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第一组:一张桌子、4把椅子、电脑循环播放动画视频。

  第二组:一张桌子、4把椅子、电脑循环播放配乐歌表演视频,小红花若干。

  第三组:一张桌子、4把椅子、录音机循环播放歌曲录音、图卡4张

  第四组:一张桌子、4把椅子、录音机循环播放配乐朗诵歌词

  活动目标

  1、基本学会边唱边表演《小红花》。

  2、体验通过自主学习快速达成学习目标带来的成就感。

  3、能在教师提示下积极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评价、自主表达等环节,能大方地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尝试多种解决学习困难的途径。

  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教师范唱,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交代学习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一共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四组,大家先自由看看,待会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一组进行学习。

  小朋友看看每一组可以坐几个人?如果坐满了怎么办?

  老师会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听到停止的信号请小朋友们马上回到座位上。

  这三个要求你们听清楚了吗?最后老师想问小朋友们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分组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信心,那我们赶快行动吧1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集体讨论分享,梳理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首歌你们都会唱了吗?谁愿意土台挑战j下。

  学会了的`小朋友跟大家分享-下你是怎样学会的?

  你们在唱这首歌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还有问题需要解决吗?

  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怎么办?

  5、再次分组探索学习,强化多种方法的运用。

  6、集体展示学习成果,体验挑战成功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种类的石头。

  2、知道石头在生活中的用途。

  3、能用石头拼出好看的图案或根据石头外形给石头涂色,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知道石头的一般作用,如:盖房子、铺路、打地基……

  2、物质准备:各种各样的石头,白纸若干、胶、石头用途录像、特殊石头的课件、如:玉石、水晶石、钻石、大理石。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了解石头的外观和形成。

  1、石头的外部特征

  “今天小朋友带来了自己找到的石头,哪位小朋友能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下自己带来的石头是从哪里找到的,是什么样的?它们会用来做什么?”

  2、比较石头的异同

  教师:“现在小朋友们互相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们带来的石头是一样的吗?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将幼儿分成小组,鼓励幼儿互换石头,互相观察发现异同)

  教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通过你的观察你的石头和其他小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幼1:我的石头是有棱角的,林琳的石头是没有棱角的。幼2:我的石头表面光滑,多多的石头表面粗糙。幼3:我的石头的.颜色也和他们的不一样。幼4:我的形状和他们的不一样。

  教师小结:它们从外观看,形状、大小、颜色,质感都是不相同的。

  教师:“这些石头为什么不一样呢?”(幼儿讨论、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石头是由岩石破碎形成的,经过时间的推移,形状就有了改变,山上的石头一般比较大,棱角分明,粗糙不平,有些石头混入河流,被雨水冲刷后,棱角被磨,形成光滑的鹅卵石。因此石头的外观是不一样的。

  二、不同石头的作用

  1、普通石头作用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石头有什么作用吗?

  幼1:石头可以铺路。

  幼2:还可以在路上用石子拼的图案。

  幼3:石头可以盖楼。

  幼4:石头可以做墙面、窗台、石雕……

  教师:“这些石头虽然不漂亮,也不被人注意,但是它们却能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除了这些我们常见的石头,你们还在哪里见过不一样的石头呢?(幼儿自由回答)

  2、特殊石头及作用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石头,它们也有一些特殊的用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播放特殊的石头的课件:(一些大理石、石头印章、水晶石、水晶石制品、玉石、玉石制品、宝石、宝石制品、钻石、钻石制品)

  教师:“刚才小朋友看见了那么多种漂亮的石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样的石头?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三、漂亮的石头

  教师:“很多小朋友说,喜欢这些石头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很漂亮,那我们手里这些普通的石头,能不能在小朋友们的努力下,也把他们变的漂亮呢?你们想怎么做?(幼儿自由回答)那我们一起动手试试吧!(指导幼儿根据石头的外形给石头涂色或用石头拼出图案和图形)

  四、作品展示,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指向:能愉快地参加活动,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准备:人手1个小桶,贴红、黄、蓝、绿标记的小筐4个,塑料圈若干,彩色海洋球若干(放在2个塑料大筐中)。

  过程:

  1、教师以“摸球猜色”游戏引导宝宝认识彩球颜色。

  教师:“老师这儿有好多球,请宝宝上来摸一摸,然后告诉大家,球是什么颜色的?”

  请个别宝宝上来摸摸,并说说小球的颜色。

  2、教师取出小筐,指导宝宝看看说说。

  “小球的家在这里,这是哪种颜色小球的家呢?”教师边说边指出小筐上的颜色标记,让宝宝说一说:“X色小球的家。”

  3、教师演示玩法。

  请每个宝宝手拎1个小桶,走到大塑料筐中取小球装入桶中,然后从“小路”(由塑料圈铺成)上跨走过去,并将小桶中的'球放入贴有相同颜色标记的筐中,再从原路返回。

  4、宝宝自主游戏。

  提示家长:注意宝宝在活动中的安全,鼓励宝宝大胆跨走并遵守游戏规则。

  5、游戏结束后,请家长与宝宝一起观察筐中的小球是否与标记的颜色相同。如有不同,请宝宝将其正确地送回“家”。

  家庭延伸:课利用家中已有的物品(如靠垫、枕头、书本、纸盒等),让宝宝玩一玩搭高楼游戏。

大班教案 篇5

  具体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经验,尝试自己选择各种材料,设计创造出各种简单的乐器,并能较好地演奏它们。

  (2)让幼儿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并乐意与人分享。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准备:

  请幼儿准备各种自己认为能当乐器的物品、或能制作乐器的材料若干。(如:大纸箱、各种盒子、瓶子、罐子、桶、纸、钉子、石头……)

  幼儿能力知识准备:

  幼儿已有前两次活动的经验积累。

  活动建议:

  1、教师组织幼儿把自己准备的各类物品与打击乐器进行比较,帮幼儿确定制作方向。

  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引起幼儿思考:

  “你能让它能发出怎样的声音?”

  “它的声音比较高还是比较低?”

  “它的声音听上去和哪一种乐器比较接近?”

  “哪种方法使它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更好听?”

  “你觉得哪种方法演奏起来更方便?”

  2、请幼儿分组自由结合,创造出各类简单的乐器,教师给予适当的支持与帮助。

  制作建议:鼓类:

  用手拍一拍大纸箱或是用筷子、木棒敲一敲,想不想一面大鼓?;

  把不同大小的纸箱或纸盒放在一起敲一敲,忽高忽低,忽强忽弱就像一组架子鼓;

  响板类:

  用两个瓶盖互相敲一敲,可不可以做一个响板?

  沙球类:

  空瓶(罐)子分别装上米、豆子、沙子、小钉子,把瓶口封住,摇一摇,猜猜里面装着什么?这是多有趣的一套沙球啊,如果嫌瓶子不好看还可以动手给它进行一下装饰;

  碰铃类:

  把几个小铃当用绳子串起来,套在手腕上,多好听啊;

  其他:

  拿几个杯子、碗或玻璃瓶,注入不同高度的水,再用筷子敲敲看,多美妙的声音,我们可以叫它音乐杯(碗、瓶)。

  3、请幼儿讲解并演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请大家进行评价。

  4、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即兴演奏。

大班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和愿望。《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人手,整合多种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社区、家庭、同伴资源,加深幼儿对传统灯节的认识,体验灯节的乐趣。

  二、环境与资源

  1、教师带幼儿外出参观街上的节日环境,师幼共同收集花灯,布置成“各种各样的花灯展”。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元宵节的风俗活动、传说故事,布置成“元宵节到了”专栏。

  3、请幼儿带来自己的花灯,陈列在角色区里。

  4、师幼共同收集小纸盒、小蛋糕盒等立体废旧物品,放在手工区里,准备制作花灯用。

  三、区域活动设计

  美工区

  材料:彩笔、纸等。

  内容与要求:能画出见国的花灯或自由表现出自己设计的花灯。

  材料:备种小纸盒、彩纸、胶槔、彩笔、剪刀、皱纹纸等。

  内容与要求:能用废旧材料大胆地进行制作话动。

  材料:彩泥、垫板芍。

  内容与要求:能用彩泥塑造花灯。

  材料:包装纸、双面胶、礼品盒E的丝带等。

  内容与要求:能包装自己收集来的谜语,以作“藏宝”用。

  材料:彩泥、陶土、纸属等。

  内容与要求:能用纸屑做出各种“馅”的“元宵”。

  音乐区

  材料:磁带、打击乐器。

  内容与要求:边听音乐边为音乐伴奏。

  材料:老奶奶、老爷爷等的人物面具。

  内容与要求:根据歌曲内容分角色表演,并尝试自编歌词。

  角色区

  材料:花灯大卖场、特色元宵专卖。

  内容与要求:学会介绍、推销花灯和元宵。

  语言区

  材料:收集谜语、猜谜语。

  内容与要求:能互相说谜面、猜谜语、

  生活区

  材料:米面、馅。

  内容与要求:能自己动手做元宵,大家一起品尝。

  体育区

  材料:花灯、绣球、狮子面具(头饰)。

  内容与要求:尝试玩舞龙灯、舞狮子等讲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四、活动内容

  参观活动:元宵节到了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用彩泥或纸黏土创作的技巧。

  2.培养耐心细致地完成作品的习惯。

  3.发展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搜集蛋糕房的生日蛋糕宣传单。

  2.大纸盒。

  3.美工材料,例如彩纸、橡皮泥或纸黏土等。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出示蛋糕房的生日蛋糕宣传单,与幼儿欣赏蛋糕的造型,向幼儿提问:

  (1)你最喜欢吃什么蛋糕?(自由回答。)

  (2)生日蛋糕有什么形状?(圆形、心形、正方形等。)

  (3)你认为这些蛋糕漂亮吗?为什么?(颜色、水果或图形的排列都很漂亮。)

  (4)蛋糕上的水果排列有什么特色?(很多都是按一定的序列排成的。)

  2. 提议幼儿扮演糕点师,设计一个美丽的.蛋糕。

  3. 老师示范用橡皮泥或纸黏土做蛋糕。

  (1)泡沫塑料或纸盒做蛋糕坯。

  (2)用橡皮泥或纸黏土搓成圆球、长条或其他形状做水果或巧克力,装饰蛋糕坯。

  4. 制作完成后,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创意。

  5. 将自制的蛋糕放在展览区举办蛋糕展,小朋友相互欣赏交流。

  活动评价:

  能运用搓、捏的技巧制作蛋糕模型。

  活动建议:

  在幼儿对制作蛋糕产生兴趣后,可以运用其他的美术表现形式来制作蛋糕,如装饰画、纸盘制作等。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线索,初步感知和理解乐曲的结构和、内容和形象。

  2、探索用简单的.符号制作图谱,

  3、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4、体验欣赏与表现乐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乐曲录音带,录音机。

  2、欣赏图谱。

  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

  (1)欣赏乐曲,组织幼儿讨论交流感受。

  (2)教师边组织幼儿欣赏乐曲,边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形象和结构。

  2、分段欣赏。

  (1)引导幼儿欣赏乐曲中的主要音乐形象:吹号、狮王走路、狮王吼叫等。

  (2)教师边听音乐边制作图谱。(运用幼儿选用的符号)

  (3)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各段的音乐形象

  (4)组织幼儿中有表现力的动作集体学习。

  3、整体欣赏表演。

  完整边看图谱边表演。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单脚跳的动作。

  2、通过多种报纸的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重、难点:

  废旧报纸该怎样玩出新花样,教师该怎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法是整个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准备:

  许多报纸,写有数字的塑料框,录音机,用报纸做的'纸球。

  活动过程:

  1、活动身体,为活动做好准备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做有趣的纸球操,让活动的气氛活跃起来。

  2、启发观察,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的纸球,让他们说说这是用什么做的?好玩吗?你会玩吗?你还会做什么样的的游戏?请几个小朋友上来介绍他所想到的纸球游戏。

  (2)、请幼儿把纸球放到有数字编号的塑料框里去,塑料框的编号与各小组的编号相对应,看谁放得又快又好。并从框里拿出一张报纸来。

  3、集体游戏,增加难度

  请幼儿把自己手中的报纸放在地上,然后在报纸中间单脚站立,播放音乐,跟老师一起单脚跳,音乐停,谁跳出报纸外算输。然后请剩下的小朋友把地上的报纸对折,播放音乐,单脚跳,音乐停,看谁还在报纸中间。报纸越折越小,难度越来越大,看谁成为最后的优胜者。

  4、重点指导,自由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报纸,请小朋友想想:报纸除了做成纸球,铺在地上单脚跳,还能做什么其他的游戏吗?引导幼儿想出其他的游戏玩法,教师对幼儿所想的新玩法要加以肯定,并请小朋友上来示范练习。

  (2)、幼儿自由组合,开始游戏。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适当地给予帮助,并提醒幼儿注意游戏中的安全。

  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报纸除了可以用来做成纸球玩游戏,还可以折成什么呢?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 大班优秀教案05-18

大班教案【经典】07-24

大班教案【精选】08-16

【经典】大班教案08-10

(精选)大班教案08-29

【精选】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经典)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