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9-19 08:46:0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通用4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通用4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陈述理由并能说明其原因。

  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图片。

  活动过程

  1.物品分类

  请幼儿将混放在一起的.各种玩具分类放好,并说明理由。

  引导幼儿可以使用“因为……,所以……”句式。

  一个幼儿说完后,其他幼儿评议,看他分得、说得对不对。

  例如:

  (1)小碗、筷子、小勺放在一起

  因为它们都是吃饭用的,所以放在一起。

  (2)汽车、轮船、飞机、宇宙飞船放在一起

  因为它们都是交通工具,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

  2.找相关图

  请幼儿找出有关系的两张图放在一起,并说明理由,其他幼儿进行评议。

  例如:

  (1)因为她是女孩子,所以穿花裙子。

  (2)因为小羊、小白兔都爱吃青草,所以我们把它们摆在一起。

  3.说一件生活中的事(情景)

  请幼儿用“因为……,所以……”,或“……所以……”,说一说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一件事,或一种情景。

  例如:

  (1)因为秋天到了,所以有的树叶变黄了。

  (2)因为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所以我要送给妈妈一朵小红花。

  (3)因为抢玩具谁都玩不成了,所以应该轮流玩。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知故事中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以及野猫热心、自以为是的性格特征。

  2.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能够正确认识野猫眼中的城市与现实中的城市的差异。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野猫的城市》。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感知故事中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把握野猫的形象特点。

  2.活动难点:认识潜置于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构思倾向。

  3. 指导要点:通过倾听、讨论、反驳的方式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正确认识我们的城市。

  四、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你知道我们居住的城市叫什么吗?我们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呢?有一只野猫来到了城市,你知道他是怎样看城市的吗?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名叫《野猫的城市》。

  2.初步感知、理解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讲至"森林里的动物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帮助幼儿感知、理解的主要内容。

  (2)提问:故事里有谁?野猫告诉小动物们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3.进一步理解故事教师边出示教学挂图边再次讲述故事至"森林里的动物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

  (1)野猫说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城市里有斑马线、城市地图、抽水马桶)

  (2)为什么斑马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 (野猫让斑马躺在草地上,带领所有的动物从斑马的身上走了过去,学着城市人走斑马线。)

  (3)为什么花奶牛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野猫在花牛的身上画地图)

  (4)为什么小鼯鼠说"看来城市是个没羞的地方"? (野猫把河马的嘴巴当成抽水马桶。)

  (5)森林里的小动物喜欢野猫的城市吗?为什么?

  小结:小动物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因为它们觉得城市是一个很疼、很痒、没羞的地方。

  3.引导幼儿了解、分析野猫这个形象的性格特点。

  (1)野猫可得意了,你从哪里看出的?(野猫摇晃着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皱着眉头,拍着脑袋说。最好要求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2)你是从哪里看出小猫的热心?”(把自己认识的城市比划着介绍给大家)

  (3)小朋友,你喜欢野猫吗?为什么? 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4.讨论,启发幼儿想像如何满足森林里小动物的愿望。

  (1)教师讲述故事的最后两段。

  (2)讨论:野猫说的.城市对不对?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引导幼儿用反驳的方法纠正野猫说的城市)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引导幼儿大胆地讲述,介绍城市里的各种设施)

  5.配乐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提问: 为什么野猫把斑马、奶牛、河马来作示范介绍呢?如果你是野猫,你又会把什么动物来作示范介绍城市呢?

  五、评价要素是否理解故事主要情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六、活动建议

  1.活动延伸: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围绕《野猫的城市》进行谈话活动,进一步认识 我们生活的城市。

  2.举办"我们的城市"图片展,让幼儿观察图片,并了解自己和他人眼中的城市特征,加深对城市的全面认识。

  3.可由教师组织幼儿参观我们的城市,也可由家长配合完成。要求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归纳城市的特点,总结城市的优越性。

  教学反思:

  这次的教学活动,选的课题是:故事课《野猫的城市》的第一课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听故事感知故事的情节,想要在课堂上多提供幼儿参与的机会,于是我就想把课堂最后一部分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介绍城市,改成让幼儿用身体语言表现个重点句:“城市是个很X的地方。”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形式起到活跃气氛,提高幼儿参与性,让幼儿个好地掌握三个重点句的目的。结果,课堂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然而,问题产生了。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为了保证最后增加的环节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我将幼儿倾听故事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野猫犯的错误的提问简缩了。结果没有起到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的目的,就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在最后增加的环节上,虽然达到提高让幼儿参与的机会,但却让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产生了错觉,将“城市是个X的地方”理解成故事传给我们的唯一信息。偏离了教学目标中,让幼儿发现、纠正故事中野猫犯的错误的目的。其实,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参与的机会,只是上好一节课的一部分,因此在为课堂设计教学形式、手段时必须符合课堂的实际。联教课就像一位知心的医生,诊断出我们身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醒我们要对症下药,然而预防远远胜于治疗,要让我们的课堂避免疾病的入侵,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固然重要,平常坚持锻炼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选题、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听课、评课、上课,这个过程中不断重复着,不断进步着。 《野猫的城市》教学反思这次联教课,选的课题是:故事课《野猫的城市》的第一课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听故事感知故事的情节,想要在课堂上多提供幼儿参与的机会,于是我就想把课堂最后一部分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介绍城市,改成让幼儿用身体语言表现个重点句:“城市是个很X的地方。”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形式起到活跃气氛,提高幼儿参与性,让幼儿个好地掌握三个重点句的目的。结果,课堂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然而,问题产生了。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为了保证最后增加的环节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我将幼儿倾听故事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野猫犯的错误的提问简缩了。结果没有起到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的目的,就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在最后增加的环节上,虽然达到提高让幼儿参与的机会,但却让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产生了错觉,将“城市是个X的地方”理解成故事传给我们的唯一信息。偏离了教学目标中,让幼儿发现、纠正故事中野猫犯的错误的目的。其实,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参与的机会,只是上好一节课的一部分,因此在为课堂设计教学形式、手段时必须符合课堂的实际。联教课就像一位知心的医生,诊断出我们身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醒我们要对症下药,然而预防远远胜于治疗,要让我们的课堂避免疾病的入侵,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固然重要,平常坚持锻炼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选题、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听课、评课、上课,这个过程中不断重复着,不断进步着。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一)观看情景表演《慌慌张张的莎莎》。

  教师创设情景,并一名幼儿同台表演故事。

  教师:老师和小朋友表演了谁?表演了什么内容?

  (二)引导幼儿进一步观看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早上莎莎做了什么?莎莎起床后,慌慌张张找了些什么?

  教师:莎莎为什么拿着点心出门去?莎莎会迟到吗?

  教师:莎莎为什么这么慌慌张张呢?

  请个别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讲述情景表演的故事内容。

  (三)引导幼儿看图欣赏故事,尝试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师带领幼儿边翻阅幼儿用书边讲述画面内容,鼓励幼儿跟着讲述。

  (四)围绕故事内容,讨论做事不慌张的方法。

  教师:莎莎每天这么慌张,你们是这样的'吗?

  教师:如果你是莎莎,你会怎么做呢?

  幼儿与同伴交流后,再在集体面前交流。

  教师:小朋友每天睡觉前,一定要把第二天需要的东西好,这样就不会像莎莎那样慌慌张张,找不到东西了。

  (五)情景表演《莎莎不慌张了》。

  1.教师请个别幼儿扮演莎莎,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不慌张的莎莎。

  2.请全班幼儿跟着音乐表演。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画面情景,理解狼和小猪的情绪变化。

  2、采用单页、多页、跳页的多种阅读方式,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提高解读画面的能力

  3、感受故事的诙谐,体验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悬念导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P1:大家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这只小猪看上去怎么样?猜猜小猪要干什么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师:大家仔细来看看吧?

  二、集体参与式阅读,幼儿大胆讲述故事的发展情节。

  1、幼儿观察画面讲述P2-P6的画面内容。

  P2:师:哇!你发现了什么?狼为什么要藏起来?

  师:看到一只又白又胖的小猪走来了,他们会怎么想?狼和狼之间又会怎么说呢?

  (幼儿猜测狼的心理活动)

  师:小猪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幼儿猜测小猪的心理活动)

  P3:小猪刚一说完,哎呀,怎么啦?

  师:狼是怎么出来的?(冲出来的)有多少只狼?

  狼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师:他们一边冲一边嘴里还说什么?(冲啊,弟兄们—)

  师:看到这么多狼追来了啊,小猪有什么反应?

  师:看来小猪今天遇到的麻烦可大了,真是太糟糕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P4:小朋友仔细看,这三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狼追猪)

  师:小猪是怎么逃的?往哪边逃?谁能够用一个恰当的词来说一说?

  (理解词东逃西窜)

  师:小猪东逃西窜,害怕极了边逃边会喊什么呢?

  师:100只狼追1只猪,你觉得狼会追到猪吗?

  P5:小猪怎么啦?这只可怜的小猪看着狼群慢慢逼近,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大家看狼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100只狼都想吃到这只小肥猪,怎么办?

  (引导幼儿说出狼讨论怎么吃猪)

  教师小结:小猪吓得全身发抖,他会不会被这群狼吃掉呢?想知道答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

  P6:结果怎么样?

  2、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高潮部分。

  师:怪了,小猪为什么没有被狼吃掉呢?在这当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猜猜看!(幼儿猜测故事发展情节)

  师:是不是你们猜的那样啊?我们来看看故事中是怎样讲的?

  (快速浏览P7-P11)

  P7:就在狼群越逼越近的时候,有一只狼,站了出来,这只狼在狼群中有什么地位?他作了一个什么手势?他会说什么?

  师小结:这只狼手一挡说:“我们有100只狼,而猪只有一只,我们每只狼,只能分到一丁点,怎么会吃得饱呢?”原来狼是嫌猪太少,根本填不饱肚子,就在这个时候,小猪听了狼的话,会怎么想?

  P8:小猪想到了一个什么逃生的好办法?它真的会找100只小猪来吗?

  P9:狼答应小猪的办法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狼对小猪怎么说的?

  P10:天黑了,星星都出来了,狼还在等啊等啊,课时小猪一人没有出现。

  师:故事的结尾就是小猪在家很惬意的睡觉了。

  3、幼儿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小猪吗?为什么?

  师:刚开始狼看到小猪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最后呢?

  (引导幼儿讲述狼由“充满希望”到“无奈失望”的表情变化)

  小猪被狼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最后呢?

  (引导幼儿讲述小猪由“恐惧害怕”到“舒适惬意”的表情变化)

  三、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1、幼儿讨论故事的名字?

  2、教师出示故事书的封面,介绍名称。

  四、师幼共同梳理故事,并完整讲述。

  结束:孩子们,在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危险的事,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多动脑想一想办法,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会解决的,就像这个可爱的小猪一样。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教案05-01

大班语言兔子教案01-14

大班语言问路教案01-19

大班语言古诗教案01-17

大班语言《冬至》教案11-27

大班语言翅膀教案11-30

大班语言《勇气》教案12-13

大班语言冬天教案01-25

大班语言伞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