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3 11:25:3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9篇(必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9篇(必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 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电池专卖柜"。

  2、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一节(新、旧),灯珠一个,电线一根。

  3、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儿,并且拨动开关,提出问题:玩具为什么不动?

  2、证实幼儿的猜测,引出活动的主题--电池。

  3、幼儿观察电池。

  4、结合图片巩固幼儿的发现,小结电池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正负极。

  二、掌握电池的使用方法

  1、装入电池,玩具不动,找原因。(幼儿讨论后回答)

  2、罗列幼儿的三种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验证。

  ① 电池装反了。措施:结合说明图,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安装方法,巩固正、负极知识,并请幼儿试装。

  ② 玩具坏了。措施:用快用完的旧电池证明。

  ③ 电池没电了。措施:用新电池。

  三、通过实验,检验电池

  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电池里有没有电?

  2、幼儿探索性实验,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利用小电珠发光来检验电池有没有电。4、幼儿验证实验。

  5、小结。

  四、了解电池的作用和种类

  1、利用电池专卖柜介绍普通的电池和几种特别的电池。

  2、了解作用,让幼儿谈谈何处也要用电池,用到什么样的电池,并且从专卖店中找出它。

  五、游戏:配电池

  通过认识电池我给孩子讲述电池原理和作用及危害:电池都有正负极,有包包的一头为正极,有窝窝的一头为负极;我们安装电池时,一定要看好所用的遥控器或手电筒等上面的“+”、“—”极标志,把包包这边顺着“+”安,这样就不会错了,如果发现无法使用,一,可能是安装错误;二,可能是电池的电用完了;三,检查灯泡是否坏了。

  电池是利用化学能、内能、光能、原子能等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对于我们人类起到了很广泛的作用,比如家里的各种遥控器、照相机、摄象机、手电筒、电话、手机等等,都要用到电池,因为它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价格便宜,所以我们都经常使用它。

  活动反思:

  通过认识电池,幼儿对电池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事情,还了解了电池有不同的.形状,有圆有方,有粗有细,有大有小。与此同时,幼儿初步认识到废旧电池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非常大(通过老师的介绍,孩子们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是他们没想到的),表示今后电池用完后,不会再到处乱丢了,一定要把它们放到专门的回收点去,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就不会生病了,我们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小百科: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掌握正确比较高矮的方法,并能说出"站在同一高度";

  2、使幼儿能正确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物体按高矮进行排序;

  3、能口述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1、比较高矮的要点是物体要摆放于同一水平线上;

  2、多项物品按一定规律快速排序(排序时不停移动调整物体的位置);

  3、两两比较,左右比较,并口述之间的高矮关系。

  教学准备:

  图片两幅(草地、围墙)、动物剪纸三个(老鼠、兔子、长颈鹿)、不同高度的积木一套、拍板固定钉(透明胶)、高度表(与幼儿人数相等)、彩笔(灰、粉、黄)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讲述:

  在绿绿的草地上住着一群小动物,高高的围墙不但保护着它们,也是它们经常戏耍的场所。今天,小老鼠和长颈鹿正在那里,突然,老鼠说:"长颈鹿,快看!我比你高!"长颈鹿一看,好象真是这样,觉得很纳闷:"难道我突然变矮了吗?"请小朋友们帮忙侦察一下,到底为什么呢?(小朋友们猜,然后教师揭开围墙:因为没有站在同一高度)。

  二、讲述:比较高与矮时,应该站在同一高度。

  1、引导幼儿说出"同一高度"、"小老鼠比长颈鹿矮,长颈鹿比小老鼠高";

  2、再出示小兔子,三个小动物两两比较。引导幼儿说出"xx比xx高,xx比xx矮";

  3、三个小动物按一定规律排序(请幼儿操作),并要求说出:"我是把它们放在同一高度,按从高(矮)到矮(高)的顺序排列的"、"长颈鹿最高,小老鼠最矮,小兔子比长颈鹿矮,比小老鼠高"。

  4、"小老鼠哭了……"利用大树摘苹果、小球进墙洞的事件,教育幼儿只有高矮不同,但各有所长,学会自信。

  三、请一个小朋友帮一组积木按从高到矮进行排序,然后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张记录空表(两行),老师指导幼儿绘制第一行记录表。再请另一个小朋友用另一种方法将积木排序(从矮到高),幼儿们再绘制第二行记录表。

  四、小朋友们两两一组,比较高与矮,并说出"我比你x,你比我x"。

  五、集体游戏:

  "一二三,一二三,我们来逛动物园。动物园里有什么?

  长颈鹿(踮脚站高)小兔子(弯腰)小老鼠(蹲下)"愉快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孩子们不但学会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在对比中初步了解了高矮的相对性,并且将科学领域的活动目标与语言领域的活动目标进行了整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通过观察,发现并欣赏蝴蝶翅膀的对称图案。

  活动准备

  幼儿搜集的`蝴蝶图片。

  不同的长方形小纸片,例如糖果包装纸。

  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 :集体/小组

  1。 请幼儿猜一种动物:会飞,穿着彩色的衣裳,最爱和花朵做朋友。(蝴蝶。)

  2。 请幼儿出示带到

  幼儿园

  的蝴蝶图片,描述蝴蝶的形态、身上的花纹和颜色等。

  3。 引导幼儿细心观察蝴蝶的翅膀,说说有什么发现。(翅膀的花纹是对称的。)

  4。 鼓励幼儿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5。 请幼儿自由挑选不同的长方形小纸片,在纸片中间折起来,扭成蝴蝶形状,然后贴在图画纸上,再画上触须。

  活动评价

  能说出蝴蝶的主要外形特征。

  能发现并欣赏蝴蝶翅膀的对称图案。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可爱的小熊,胖胖的熊妈妈,能干的熊爸爸,很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从幼儿感兴趣的玩具熊入手,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来吸引及引导幼儿学习大小、长短,以此来区分自己与家人的物品,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

  重点:

  能根据物体的大小、长短来区分自己与家人的物品。

  难点:

  学说:大的送给熊爸爸,小的送给熊宝宝,不大不小的送给熊妈妈。

  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大小、长短来区分自己与家人的物品。

  2、体验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能边送边说。

  准备:

  1、音乐《三只熊》中文版

  2、玩具熊三只

  3、大中小生活用品若干(衣、裤、碗、盘、杯、调羹等)

  4、立体式苹果教具

  过程:

  一、听音乐出示小熊一家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客人,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好不好?!

  听音乐一一出示小熊一家。

  2、小朋友们,你们能认出它们谁是熊爸爸,谁是熊妈妈,哪个又是熊宝宝吗?

  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说出大的是熊爸爸,小的是熊宝宝,不大不小的是熊妈妈。

  3、学说:不大不小

  熊爸爸我们说他很大,熊宝宝是小小的,那熊妈妈我们也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她好不好?不大不小!不大不小的是熊妈妈,说说看!

  二、教师出示有大中小的餐具引导幼儿区分(重点)

  1、小熊一家来到我们班中,它们可真高兴啊!瞧!吴老师还准备了苹果给他们吃呢!

  可是,怎么分呢?

  我有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苹果。

  引导幼儿说大的分给熊爸爸,小的分给熊宝宝,不大不小的分给熊妈妈。

  2、出示餐具引导幼儿区分

  分调羹时,提问:看,这边有三只调羹,哪知是爸爸的呢?

  引导幼儿学说不长不短

  长的是熊爸爸的,短的是熊宝宝的,不长不短的是熊妈妈的。

  三、给小熊一家送东西(难点)

  1、请一名幼儿示范,边送边说

  2、请幼儿拿一种物品给小熊一家送东西。边送边说。

  四、活动延伸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学习这一课题让幼儿明白,塑料制品它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幼儿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的实物,因此,这一课题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这一课题中的教具,具体、直观、丰富多样,大量生动的实物教具易于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迫不急待的探索欲望。有关“白色污染”对幼儿来说总有些抽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前组织幼儿清理园内的塑料垃圾,一边清理,一边让幼儿说出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塑料制品,了解其特性,知道塑料制品用途广泛。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进一步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教育幼儿不要乱丢塑料制品,防止环境污染。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比较,让幼儿在探索中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活动难点:

  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建立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塑料制品一两件。

  2、水、袋子、玻璃球、塑料球、金属勺子、塑料勺子等。

  3、在活动区域投放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活动过程:

  1、认识塑料制品,了解其用途

  师:小朋友,这里有许多的东西,谁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幼1:杯子。

  师:它是用什么做的?

  幼2:是用塑料制成的。

  师:把话说完整。

  幼1:我看到了一只杯子,可以用来喝水,是用塑料制成的。

  幼2:我看到了一个牛奶瓶,是用塑料制成的。

  幼3:我看到了一个花盆,是用塑料制成的。

  幼4:我看到了一把梳子,也是用塑料制成的。

  师:那所有这些用塑料制成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塑料制品。

  (评析:这个环节是让幼儿自由发言,说说自已看到了哪些塑料制品,知道塑料制品的名称)。

  师:除了这些,你还看见过哪些塑料呀?

  幼1:积木,是用塑料做的。

  幼2:放橡皮泥的桶是用塑料做的。

  幼3:洗发水的瓶子也是用塑料做的。

  幼4:汽球是用塑料做的。

  幼5 :透明胶也是用塑料做的。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用途,由于幼儿自带了很多的塑料制品,活动区里又投放了很多,因此,幼儿你一句、我一语的讨论着各种塑料制品,且讨论的话题非常强烈,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

  2、探索了解塑料制品的特性

  师:小朋友想不想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塑料制品呢?

  在你们的桌子上还有许许多多塑料制成的东西,请你用你的小手去摸一摸它有什么感觉,你能发现什么秘密?也可以跟好朋友交流、商量一下,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听。

  师:谁来说说你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感觉?

  幼1:塑料的汽球摸上去很软,可以吹大。

  幼2:塑料的杯子摸上去很光滑,有点硬。

  幼3:塑料的瓶子也很坚硬。

  幼4:塑料的'筷子摸上去也很光滑。

  师:塑料制品,它的形状不同,颜色鲜艳、有的薄、有的厚、有的摸上去很软、有的摸上去很硬、塑料制品除了颜色鲜艳之外,看上去也很美观、很轻巧、使用起来很方便,而且不容易摔坏。它不怕水、不渗水,塑料制品很受大家的喜欢。

  (评析:这一环节是让幼儿在认识塑料制品的同时,进行探索,了解塑料的特性,让每个幼儿去摸摸、玩玩有什么感觉,观察塑料制品的不同点,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特征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3、操作,进一步探索其它特性

  (1)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参加每组的活动

  (2)出示玻璃球、塑料球、金属勺子、塑料勺子、各种食品的袋子,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3)请幼儿把材料放到水里,再去玩一玩,看看还能发现什么秘密?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师:刚才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也发现了玻璃球、玻璃杯都是玻璃制成的,容易摔坏,放在水里会沉下去,而塑料杯、塑料球不容易摔坏,而且拿在手里感觉很轻、马夹袋也不容易漏水。我们小朋友在以后的活动中还可以继续去探索一下。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玻璃杯、玻璃球、塑料杯、塑料球、马夹袋,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受活动的乐趣)。

  4、教育幼儿不乱丢塑料制品,爱护环境

  (1)塑料制品虽然有许多的优点,但也有缺点,你们知道它的缺点是什么吗?

  幼1:不容易腐烂。

  幼2:烧了有易味。

  幼3:污染环境。

  幼4:有的塑料有毒。

  (2)那我们怎样来减少塑料制品的危害呢?

  幼1:不把塑料放在嘴里。

  幼2:不乱扔塑料制品。

  师:因为有的塑料有毒,对人、动物和植物有害,塑料不容易腐烂,容易污染环境。所以说不要随便乱扔塑料制品,吃下来的暑片袋子等一定要扔到垃圾桶里。这样环境就不会受到污染,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评析:此环节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设计的,通过课前的“垃圾清理”,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们的危害,教育幼儿不随便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优缺点,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延伸:

  创造环境,在活动区多投放各种塑料制品,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巩固对塑料制品的认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设计都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每一个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表达和探索的机会。通过看看、玩玩、摸摸,了解了塑料制品的特性和用途,以及塑料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广泛,幼儿对塑料制品是非常的熟悉,但是他们对塑料制品的了解又是零散的,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梳理原有的经验,让他们辨证地认识塑料制品的优势与危害,从而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在活动中我让幼儿比较了解塑料的特性、说说用途、了解塑料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等环节。通过与玻璃制品比较,让幼儿知道塑料具有轻巧、不容易碎、颜色漂亮等特点,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了解塑料的危害性,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从而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5以内的序数词从不同方向描述物体的顺序和位置。

  2、感受“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1. 能用序数词“第几”表达物体排列的顺序和位置,了解序数的含义。

  2. 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15个,带有箭头和数字标记的动物图案15个;课件;颁奖台3个;

  自制平房和楼房积木3套;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动物运动会的游戏情境。初步感知学习5以内的序数。

  1. 小动物排队入场,观察有哪些动物?有几个小动物?

  2. 出示向右的`箭头,提问:从左边开始数,小老鼠排在第几位?排在第三位的是谁?小狗排在第几位?

  3. 引导幼儿观察,主动思考,在讨论中让幼儿初步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这个标志(向左的箭头)告诉我们什么?从右向左数小狗排在第几位?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方向不同,小动物所处的顺序就不同。

  4. 巩固练习谁能完整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马排在第几位?

  二、通过观察和描述跑步比赛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序数的意义。

  1. 出示跑道,数一数一共有几条跑道?

  2. 借助课件,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小朋友做裁判,比赛开始。谁跑了第一名?第二名是谁?小老鼠跑了第几名?谁能告诉大家跑在第4和第5名的分别是谁?小鸡跑了第几名?

  三、颁奖仪式,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四、送小动物回房间

  1. 通过观察和比较,与小伙伴一起借助图纸合作,完成搭建,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2. 按照标志的指示,送小动物回房间,从不同方向找到动物排列的位置。

  五、通过参与“开火车”的游戏,进一步感受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反思:

  在游戏“送小动物回家”的环节,孩子们的兴趣点立刻又回来了,他们有一颗热爱小动物的心,大部分宝贝轻松地把小动物送回了家里。科学活动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学内容,不仅考验着班级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也对代课教师有着过高的要求。值得深入的钻研与研磨。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品品、听听、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园)

  2、金银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装饰品、春姑娘图片、花朵头箍、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观察环境,引出主题―观察尝试,操作发现―自我创造、描述构思―情感激发

  一、观察环境,感知花的美

  1.带入场地:今天我们去花仙子的花园玩,好吗?

  2.观察环境:你们觉得花仙子的花园怎么样?为什么漂亮?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观察、品尝、发现、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礼物:花仙子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幼儿观察、品尝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是怎么用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尝尝、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礼物。

  3.逐个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4.小结花的用途

  提问:花还可以做什么?

  (1).做药(2).可以吃(3).泡茶喝(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仙子的花朵头箍:花仙子的礼物你喜欢吗?我也用送点礼物给花仙子。我的头箍是用什么做的?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后面老师准备了纸笔,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等下说给大家听,你做了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情感激发

  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环保教育)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科学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是幼儿学习科学所要经历的过程,为了让幼儿更喜欢科学活动!我特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探索淀粉遇到碘后会变色的现象,激发幼儿在科学实验中操作的浓厚兴趣。

  2、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记录,并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封信、一把刷子。

  2、学具:馒头、洋芋、黄瓜、萝卜、洋葱,记录表,水彩笔;碘酒,棉签、毛巾若干。

  活动重难点

  探究淀粉遇到碘后会变色的现象。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刚才,老师收到一封信,让我们一起拆开看看?咦,好奇怪呀,这可真是一封神奇的信,内容哪里去了呢 ?(幼儿猜一猜)

  2、出示一种神奇的药水,现在我把它涂上去,你们就能看到信的内容了?(看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幼儿自己猜)

  3、大家想不想搞清楚这里面的秘密呢?等一会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二、探究淀粉遇到碘后会变色的现象

  1、观察碘酒,把发现告诉老师!

  2、知道碘酒有什么作用吗?

  3、碘酒可以消毒,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护士阿姨来一次消毒比赛吧!看谁做得最快,又能把工具摆放整齐。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就只消毒平常最常用的两根指头尖。(幼儿模仿老师给指头消毒)

  4、老师想来个比赛,用刚才消毒过的两根手指头捡出5粒白米饭,放到白纸上。

  5、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想想这是为什么?

  6、教师小结。

  三、拓展寻找碰到碘酒会变色的食物。

  1、在生活中除了米饭,还有很多食物,是不是每种食物都含有淀粉呢?老师还准备了五种食物:馒头、黄瓜、洋芋、萝卜、洋葱,下面我们要实验这些食物碰到碘酒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食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变成紫色,就说明这种食物的身上藏有淀粉,请记录员在记录卡对应的图画下面打“√”,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认真、最细心!

  2、分组用棉签醮一点碘酒直接碰在食物上,要仔细观察。特别要注意:操作时,请小朋友不要食用各种食物。

  3、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分组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

  5、教师小结,给以评价。

  活动延伸

  小朋友运用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回家后约爸爸妈妈继续寻找淀粉的踪迹,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计划捉蚂蚁的行动,明确活动的观察任务。

  2.对捉到的蚂蚁能够仔细观察,并能将蚂蚁的身体构造与功能进行表述和描绘。

  3.在捉蚂蚁的活动中萌生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昆虫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块纱布和皮筋、小铲子。

  2.雪糕棒、放大镜、笔和画板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的白纸。

  3.选择一处有蚂蚁出没的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4.幼儿用书:《蚂蚁》。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今天我要去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2.师幼一起策划捉蚂蚁的计划

  (1)师:蚂蚁平时喜欢在哪里?我们到什么地方有可能捉到它们?

  (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上分别画出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

  (3)根据幼儿猜测的几个地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将所猜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贴在组长的衣服上。

  (4)师:去捉蚂蚁有许多工作要做,先要当好“侦察员”,即能找到蚂蚁活动的地方;然后要做“观察员”,即能仔细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还要当好“记录员”,即把你在哪里发现了蚂蚁,和你看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5)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器材“去捉蚂蚁,你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东西的帮助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出示相应的材料:看看这里的哪些东西在捉蚂蚁的时候会用得着?昆虫盒用来做什么?放大镜可以用来做什么?纸和笔可以用来做什么?去捉蚂蚁时还要注意什么?

  3.师幼一起去寻找、观察蚂蚁

  (1)教师带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并请发现蚂蚁的小组及时向大家通报,请捉到蚂蚁的小组就地观察蚂蚁。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小蚂蚁有几只脚?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小蚂蚁是怎么爬的?它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会动?学一学它是怎么动的?

  4.组织幼儿交流捉蚂蚁的经历并扮演小蚂蚁走路的姿态

  (1)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蚂蚁?你是在哪里捉到的?

  (2)你对蚂蚁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知道小蚂蚁的哪些问题?

  (3)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蚂蚁,三个小朋友扮演一只蚂蚁,商量一下谁做头、谁做胸、谁做腹,然后尝试走一走。

  2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花》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

  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

  4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

  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来的一样大?

  (大了、小了、和原来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

  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同.

  (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

  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

  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瞭望。)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20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1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6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7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