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10-03 09:42:10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大班数学教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用]大班数学教案5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尝试,初步学习分类统计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活动准备:

  1、小熊商店背景图一副,帽子、围巾、口罩标记各1个,图片若干张,数字卡片;

  2、水彩笔、白纸,幼儿操作材料〈一〉〈二〉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小熊商店里有许多东西,都藏在小椅子底下,拿出来放在桌子中间,看一看有几种?每种东西有几个?

  2、幼儿自由探索分类统计的方法,分组记录。

  (1)师:每组东西都不一样,把它记在你桌子的白纸上;

  (2)幼儿自由探索、记录;

  (3)交流小结。

  3、幼儿初步学习分类统计方法

  (1)幼儿送商品回商店;

  (2)引导幼儿说出将商品分类的方法;

  (3)教师操作、演示分类统计的方法。

  (4)小结。

  4、幼儿操作,巩固练习分类统计的`方法

  (1)介绍操作材料(一);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小结。

  5、延伸活动

  (1)介绍操作材料(二);

  (2)幼儿操作;

  (3)个别幼儿介绍统计表。

  6、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帮助小熊和小猫统计了商品,这种方法还可以帮我们统计生活中的许多东西。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时间。

  2、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圆形时钟一个,没有指针的纸制大钟面一个,1—12整点电子钟卡片。

  2、学具准备:实物钟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7—8页。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游戏:钟之歌。幼儿和教师一起跟随音乐唱“钟之歌”,边唱歌边做动作。唱完后教师提示:“这是一首谜语歌,请大家猜猜谜底是什么?”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刚才小朋友们猜的谜底是钟,我们在生活中都离不开时钟。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时钟朋友。

  1、教师出示圆形时钟,请幼儿观察钟面,了解钟的表面结构。

  2、通过拨钟,认识分针和时针。

  教师慢慢拨钟,引导幼儿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动。让幼儿说出: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

  3、通过拨钟,人是整点钟。

  教师将分针和时针都拨到12上,然后调节钟背面的调时钮,使分针转一圈后正指向数字12,让幼儿注意时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反复拨几次,让幼儿明白分针每走一圈,时针就走一个数字,经过了一个小时。

  4、自由拨钟。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实物钟面,请幼儿轮流拨钟,观察并讨论分针和时针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只要分针正指“12”,时针就正指某个数字。

  教师小结:分针正指12,时针指数字几,就是几点钟。出示写有整点钟的电子钟卡片,与幼儿一起拨整点中。边拨边与幼儿一起说:“1点整、2点整、3点整……”直到两针在12上面重合(即12点整)。

  三、分组活动。

  教师:时钟想和小朋友分组玩游戏。

  第一组:游戏“时间超人”,一名幼儿站在大钟前,背对着大家。另一名幼儿报时“X点整”。听到报时后,大钟前的幼儿就用手臂来摆出分针和时针的位置,游戏可反复进行。

  第二组:按要求拨钟。两名幼儿一组,一幼儿任意出示整点的电子钟卡片,另一幼儿用学具播出相应的时间。

  第三组:时间时间对对碰。做《操作册》第六册第七页的活动“剪一剪、贴一贴”。

  四、游戏活动。

  教师:老狼也学会了认识时间,我们去考考它。

  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师手拿1—12点钟的.电子钟面卡片12张,走到前面扮演老狼。幼儿跟在“老狼”的后面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举起1点钟的卡片边回答:“1点钟”。幼儿继续问老狼,当老狼回答“天黑了”时,其他幼儿必须快速回到座位上安静下来。最后一个回到座位上的幼儿就被“老狼”吃掉,游戏反复进行。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幼儿将操作材料收拾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灌输式”的教学不能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螳螂太太的新家》这本绘本是将数学元素融入故事情节,以形状为线索讲述故事,使幼儿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各种图形及图形的变化,从而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活动而言,从形式来说比较新颖、从内容来说比较有趣,能够激发起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 在听听、说说、做做的过程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 在尝试一刀剪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的神奇和乐趣。

  3.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要介绍一位动物朋友给你们认识,它是螳螂青青。”

  二、阅读绘本,认识两种图形组合及变化。

  1、“青青它有一双能干的手,会用图形宝宝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重点提问:你们看它都做了些什么?这些东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小结:原来图形宝宝待在一起能变成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2、同时出示图片:房子和电视机。

  重点提问:再看看这两个是用什么图形变出来的?(三角形和长方形)咦,它们都用了三角形和长方形,怎么变出来的东西不一样的?

  小结:原来图形宝宝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位置不一样,变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三、阅读绘本,认识两种图形的多个组合。

  1、青青不但会做这么多东西,而且它还想到了要给好朋友们做东西。它给瓢虫做了一张椅子,谁能告诉大家都有哪些图形躲在这张椅子上?

  (1)幼儿讨论。

  (2)哦!它是用了1个圆形和5个长方形做了这张椅子。

  2、青青还给小蝈蝈儿做了一辆滑板车,这辆滑板车是用哪些图形变出来的?用完整的话来告诉大家。

  (1)幼儿讨论。

  (2)哦?青青用3个长方形和4个圆形做了这辆滑板车?哪3个长方形啊?这个也是长方形吗?它长的这么瘦也是长方形啊?为什么?哦,胖胖的长方形和瘦瘦的长方形它们都是长方形。

  4、小结:圆形有大大的.圆、小小的圆,长方形有胖胖的长方形和瘦瘦的长方形、高高的长方形和矮矮的长方形,这些不同的圆形和长方形拼在一起可以变成许多许多的东西。

  四、幼儿操作探索,拓展经验。

  青青妈 妈的生日快到了,青青决定送给妈 妈一幢新房子。

  螳螂太太想请你们去她的新家做客,你能用图形给螳螂太太做一样礼物吗?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以绘本来引出课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在听听讲讲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在尝试一刀剪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时,第一次操作和第二次操作要求没有更好的递进,要求不是很明确,老师对幼儿一剪刀剪直的方法应加以引导,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把握图形的变化,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很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10以内的相邻数顺序关系,感知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2、使幼儿能正确书写数字10。

  活动准备:

  1、为每组幼儿准备骰子以及实物印章若干,带有空格的圆点联系纸及数字练习纸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让幼儿说一说身边的朋友是谁?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第一组:投骰子,骰子上的数字是几,就先在练习纸的中间盖几个实物印章,然后在这个数的上下根据相邻的两个数的数目再分别盖实物印章。

  (2)第二组:拿一张练习纸,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白处画圆点。

  (3)第三组: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白处填数字。

  3、游戏《接牌》。

  三名幼儿一组,各取10张牌,由一名幼儿任意出一张牌,其他两名幼儿依次根据相邻数接牌。

  4、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找邻居》。

  活动延伸:

  请家长指导幼儿完成亲子手册《拍手歌》。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坐标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不同含义,并根据坐标判断具体位置。

  2、尝试根据门牌号码,对照房屋图示正确确定同伴家的位置。

  3、学习用语言清楚、准确表达坐标图中的空间位置。

  活动准备:

  相片,大型房屋图,1-6数字卡两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房屋图,运用数字表示具体房间。

  1、观察房屋图,运用数字表示层数。

  小朋友, 这里有一栋房子。它有几层高?

  让我们数数。哪个是第一层?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贴数字1)第二层在哪里?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贴数字2)。

  2、观b察房屋图,运用数字表示房间号。

  这栋楼房,每层有几间房子?

  我们看看第一层有几间房子?(数房间数),第二、三层一样吗?

  让我们数数,每一层的第一间在哪里?(左边)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贴数字)。

  3、进一步明确房屋旁数字的含义。

  房子旁有这么多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层数)这些数字吗?(房间数)。

  二、根据门牌号码,对照房屋图示正确确定同伴的家。

  1、明确房间的主人,激发幼儿找房间的积极性。

  小朋友,这栋楼房住的是我们班的小朋友,你想知道每间房间住的是谁吗?

  2、根据房号找主人,初步学习根据坐标判断具体位置。

  你想知道哪间房间是谁的吗?用嘴说出来,不能用手指哟!

  3、自由寻找,了解自己家在楼房的位置。

  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自己家在哪里吗?请你找找,找到后不要忘记,等一会我们要到你家做客呢。

  集体介绍我家在哪里,猜一猜×层第×间是谁家。

  三、操作练习。

  1、下雪了,玲玲想召集小朋友一起堆雪人,小朋友分别住在楼房的哪一间呢?请你先看左图的住址,再把他们的.头像贴在右边的楼房的对应位置,就知道大家的住址。

  2、尝试独立完成练习后,交流结果。

  回家记记你家、亲戚、朋友的门牌号码,回来说一说看谁记得最多。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15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9-23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2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2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9-1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27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9-27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24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