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05 08:27:0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之间口语交际能力。

  2、要求学生能完整、通顺地向同学讲述自己最爱听的故事。并富有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完整、通顺地向同学讲述自己最爱听的故事。并富有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你们一定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吧!你爱听哪方面的故事呢?

  2、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在讲故事呢,听听他们在讲些什么吧!

  3、指导看图,指名读对话。

  4、你爱听那方面的故事?你的同学爱听哪方面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二、范讲故事:

  1、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那在老师讲故事之间,你们想给老师提什么要求呢?

  (A、声音响亮 B通顺完整 C、有感情)

  2、听完故事、交流自己听了故事的感受。

  3、同学们,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

  4、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与同桌互讲感兴趣的.故事,并交流其感受。

  讲的同学力求江得生动,能吸引同桌,让他爱听。

  听的同学要听得认真,能谈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5、四人小组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相互交流。

  6、上台讲故事,全班交流。

  7、评出”故事大王“,发给小红花。

  三、巩固练习、活化知识:

  回家后,打听自己的父母爱听什么故事,并把自己喜爱的故事讲述给他们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会认9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电视塔是做什么用的。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电视塔是做什么用的。

  教学难点:

  理解“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 请同学读一读这个字。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神奇的塔”。教师接着板书:神奇的。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这个神奇的塔是什么塔?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塔?)咱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录音读课文。思考:这神奇的塔是什么塔呢?(生:这神奇的塔是广播电视塔)

  2.你们去过吗?请去过的学生讲一讲。

  3.你们知道我国有几个著名的电视塔吗?老师告诉你们,我国有3个著名的电视塔:第一个是上海电视塔,叫东方明珠;第二个是天津电视塔,简称天塔;第三个是北京的中央广播电视塔。

  4.你们想看看吗?那老师当导游带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放录相。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把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3.抽读带拼音的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段)

  5.分段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

  2.这塔很高很高,你们能把它读出来吗?自己试试。

  3.指名读。

  4.教师也想读读行吗?教师范读。你们听出什么了?(听出这座塔特别高)

  5.学生模仿读。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上插图,你能看图说一说吗?

  2.师讲:塔这么高,星星月亮看见了想说些什么呢!自己出声读读2、3段。

  3.同桌同学分角色读2、3段,体会它们说话的意思。

  4.分角色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星星说的意思是塔特别高,离星星很近,更加突出了塔高。月亮说的意思是塔很美,每当晚上,电视塔里面的灯都亮了,就像一盏明亮的宫灯。)

  板书:美

  师问:你们见过宫灯吗?什么样呀!请查找到宫灯图片的同学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看一看。

  又问:给你什么感觉?(美)

  5.你能不能把塔的高、美读出来?同桌读,指名读,教师指导读。

  (三)学习四、五段。

  1.实物投影出示第二幅图:他们在干什么?

  2.自己出声读读第四五段,妈妈和力生说了些什么呢?

  3.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他们说的话。

  4.指名分角色读。

  (1)思考:妈妈说这塔很神奇,为什么这塔很神奇?(生:这个塔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

  (2)“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平时的生活说一说吗?

  5.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和神奇的感觉。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

  六、学习生字:

  (一)读准生字的音:

  1.自己读读本课生字,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全读对了!

  3.抽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4.认识新偏旁“单人旁”“门字框”。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学生自学。

  2.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作者围绕缺水描述的几件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南沙卫士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品质,重新认识和把握英雄的真正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南沙卫士的艰苦生活,体会他们艰苦奋斗、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弄懂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放映南沙群岛图片)在祖国领土的最南端,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烟波浩淼、一片汪洋,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等矿藏,这片神奇的国土就是祖国的南疆——南沙群岛。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这里以前没有土壤也没有生命,是日夜守卫的人民解放军在这里创造了奇迹,是他们捍卫国家海洋权益,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他们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南沙卫士。

  二、合作交流,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南沙群岛缺水的?

  海军在驻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难,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战士们具有哪些精神品质,结合课文的内容谈一谈。再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看怎样读才能更好的体现战士们的精神品质。最后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

  2、学生自主读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

  3、小结:大家学得很认真,在文中留下了你们阅读的痕迹,还与同学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在请向全班同学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吧!

  三、学生汇报。

  1、缺淡水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体会你勾画的表现缺淡水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

  (2)洗衣难,战士干活不穿军装,怕洗衣费水。

  (3)洗澡难,战士们用雨水洗澡。(体现战士们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南沙桑拿”,主要体会“南沙桑拿”给战士们带来的困难,重点体会“烤箱”这一词语。何正会的遗体,重点体会“长癣、发炎、惟一”等词语。)知道了这些,你想怎样赞美战士们吗?请说出来。学生概括并板书。

  (4)自己蓄水

  过渡:南沙群岛地处赤道边缘,高盐、高湿、高温,放在地上的温度计,一两分钟便会晒爆。连以海为生的渔民都视其为生命的禁区。而勇敢的战士们却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战士们不畏艰难的精神不正诠释了英雄的真谛吗?

  2、缺蔬菜

  出示:战士们把切得不能再薄的黄瓜片放在嘴里,品味着它的清凉,半天舍不得咽下去。从“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体会战士们对蔬菜的.珍惜,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当。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

  3、生活单调

  出示:训练放哨巡逻侦察,数星望月听涛思乡,海岛的生活是单调和寂寞的。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

  四、欣赏录像,激情朗读。

  1、播放《南沙掠影》观看战士生活状况。环境恶劣,生活艰难,战士们对祖国亲人却如此慷慨,祖国亲人说——齐读“妈祖救助渔民……怀抱中航行。”

  2、战士们的付出祖国亲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六岁小女孩的画中有多少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呀!带着对战士的敬佩朗读最后一段。

  3、这些战士甘愿吃苦受累为的是什么?读“我们甘愿奉献每一滴水,每一滴血。我们渴,我们热,就是为了你们永远幸福!”

  五、总结延伸。

  1、总结: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为了捍卫国家海洋权益。这种无私奉献、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铸造了战士们的英雄本色,他们不愧是祖国的英雄,不愧是南沙卫士!

  2、作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南沙卫士的生存条件今非昔比,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南沙现状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美感。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一)引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合作交流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

  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品读体验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巩固延伸

  (五)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描写细腻,诗意浓郁,哲理深刻的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不少散文,有了一定的诵读和初步感知能力。初一的学生散文学习的障碍主要在于含蓄的 语言的 理解,但初一学生又具有好胜心强、好想象的能力。因此,敢于探索、积极思维、合作交流的互动气氛容易形成。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完全可以培养起来。

  【设计理念】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学生实际,语文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全体,突出学生为主体,努力引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问题的提出具有探究价值,并易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根据新教材散文教学的特点,突出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获得知识积累与高尚情感的熏陶感染。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一组画面:百花盛开,百鸟争鸣。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也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的生态环境。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多少情趣!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和情趣。其实,在有些作家的眼里鸟岂止是人类的朋友,简直就是疼爱有加的儿女。当代作家冯骥才就是一位这样的作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珍珠鸟》。

  1、自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导入课文;

  师:先请大家用你最充满爱的声音朗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

  师:大家悦耳的声音,传递给老师这样一个信息:同学们都是富有爱心,心地善良的孩子,对小鸟一定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对吗?

  师: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你的思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随老师一起来到一个美丽奇特的地方。

  (师播放一组轻音乐,伴随着鸟欢快的叫声)

  (生闭上眼睛,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在老师的描述中感受珍珠鸟的美丽与温情)

  师:更神奇的'是,今天,还有两只还从遥远的澳洲大森林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做客呢?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一看吧。

  师展现出自己画的珍珠鸟的图片,栩栩如生。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大家喜欢这两只小鸟吗?

  生:喜欢。

  师:是啊,看到这么美丽可爱的小鸟,谁又能忍的住满心的欢喜呢?同学们一定是迫不及待的想走近珍珠鸟了吧?或许想跟珍珠鸟来一个亲密接触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珍珠鸟的温情与美丽吧!

  师: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我们该怎样来读呢?请大家推举一位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

  生:我认为应该用情来读,用一种喜爱的感情来读

  师:是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文章如果有了情感,就有了灵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设想读者如文中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读之,由文入情,就会与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心相应的境界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想了解的内容?或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用你最喜爱的语气来读一读。

  (生自由择读)

  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接力赛读,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能读出播音员的水平。老师挑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师播放轻音乐,师生进行接力读。)

  师:几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连老师也甘拜下风了

  请大家开动脑筋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是怎样照顾它的?你能把与之相关的语句说出来吗?小鸟还怕我吗?说出相关的语句?

  (重新为它们加工鸟巢;按时添食加水;按捺自己的好奇心决不轻易打扰它们的生活。)

  2、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吗?

  (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

  3、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是的!信赖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有了它,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有了它,我们的生活中定会多出许多美丽而温情读故事。我想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心声。

  (齐读此句)

  三、美读片段,感受“美好的境界”

  (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挑选最有感触的语段,一般为6──16小节中的片段,教师配乐创设环境。

  四、 迁移拓展

  师:读《鸟的天堂》,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正当我们陶醉在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中时,突然,我们看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画面。但是,它是事实,客观存在。是我们人类的残忍和贪婪使我们失去了鸟儿对我们的“信赖”,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我认为是“爱”!让我们一起唱一首爱的颂歌,让爱之泉流淌在我们心田,流淌在万物之间吧!

  那么,请拿起你的笔,为保护动物写下一句标语,来表达你的心声吧!

  (生自我发挥)

  五、教师小结

  听着同学们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我的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幅温馨的图画来:

  鸟儿们又在快乐的歌唱了,小动物们又在自由的奔跑玩耍了,大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了。

  六、布置作业

  (出示多媒体)

  1、摘抄文中你认为的精彩语句。

  2、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尽力记录这一过程。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小学语文教案07-16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14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8-22

小学语文绝招教案11-08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教案07-2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