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08 12:25:39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体验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初步学唱歌曲,唱准休止符与弱起旋律。

  3、学习在配乐朗诵的基础上,自然地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唱出。

  教学准备: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歌词,(注意句子和呼吸)。两首乐曲:一首歌曲的伴奏,一首活泼的乐曲。

  教学过程:

  1、发声练习

  (1)喊嗓:嘿、哈!

  (2)半音模进:我的小娃娃。提醒幼儿正确的呼吸。

  2、复习歌词

  (1)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2)选择合适的音乐为歌词朗诵配乐。指导语:"请小朋友听两首乐曲,选择一首为诗歌朗诵配乐。"

  (一首为活泼欢快的`旋律,一首为歌曲的旋律。)

  (3)随音乐朗诵歌词。

  3、学习歌曲。

  (1)先倾听伴奏音乐。

  (2)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哼唱。

  (3)尝试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唱出。

  (4)教师范唱,引导幼儿从欣赏入手感受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你听了之后什么感觉?"(感动、优美、思念)

  (5)学习有表情地演唱。

  A、第一段前半部分有几个附点音符?进行节奏训练。

  B、指导语:"风儿问过誰?"(重点学唱第9、第11小节休止符与弱起拍处,可用比较倾听的方法。)

  C、指导语:"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重点学唱最后一句渐慢结束。)

  4、练唱歌曲

  (1)分小组练习演唱,其它幼儿倾听。

  (2)可以用师幼对唱形式练习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最后一句合唱)

大班教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坚持教育为本,重在实践,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教育、引导幼儿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目的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传承长征精神;继承革命传统”

  三、活动主题

  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风采,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活动内容

  (一)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请家长配合于9月18日观看中央台的大型文艺演出,通过直观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传承长征精神;继承革命传统”教育。

  2、结合教师节各班开展“尊敬老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3、邀请县关工委县新四军老干部讲“革命传统的故事”

  4、各班以各种形式开展“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活动:

  (1)学唱“国旗国旗多美丽”“我爱祖国”“红照山河”等幼儿歌曲。

  (2)国庆节进行“双爱画展”

  5、出一期幼儿行为规范“我爱幼儿园”专刊,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二)开展校园文化环境创建活动

  1、坚持升旗制度,星期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都进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坚持每周举行国旗下的讲话,全体孩子了解国歌的意义。

  2、创建育人环境,布置“我爱家乡”大型图片展。利用专刊、观看电视等方式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

  3、悬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标语。

  (三)开展专题活动

  请家长配合带幼儿观看爱国影视作品,听革命故事。各年段结合实际进行幼儿讲英雄故事比赛。

  (四)、紧密结合其他方面的工作,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1、结合幼儿入园进行教育,幼儿学习行为规范“三字歌”为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打下基础。

  2、请教师讲先进人物的故事,教育幼儿好好学本领,将来建设祖国。

  3、结合课程改革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系列主题教育教学活动。

  4、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常抓不懈,如:利用节日:4.5清明,“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走向社会领略家乡的风貌等活动,对幼儿继续进行教育。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认识水果的颜色。

  2、能够按照颜色分类串珠,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将3个餐巾纸盒贴上红色草莓、黄色香蕉、绿色西瓜的贴画作为“糖果屋”,屋顶上扎好若干小孔。

  2、红、黄、绿的串珠混放在小筐里,每桌一筐。(串珠用吸管剪成一段一段的)。

  3、鞋带人手一根,在鞋带的一头打一个结。

  4、课前穿好一两串“糖果”。

  5、小熊手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激发宝宝活动的兴趣。

  策略:

  1、出示小熊手偶,将纸盒摆放在桌上,请宝宝观察纸箱上贴的不同水果贴画。

  2、启发宝宝说出不同水果的名称及颜色。

  指导语:

  1、小熊盖了三个糖果屋,每个糖果屋只卖一种味道的水果糖,请宝宝看看它们是什么水果?这些水果是什么颜色的?

  2、小结:原来小熊盖了绿色西瓜味的糖果屋、红色草莓味的'糖果屋和黄色香蕉味的糖果屋。

  二、做水果糖,按颜色分类串珠。

  策略:

  1、老师出示已穿好的“糖果”,做进一步引导。

  2、引导宝宝将一样颜色的串珠穿在一起。

  3、观察并适时指导,提醒宝宝检查串珠上的“糖果”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

  指导语:

  1、这是老师穿的糖果,是什么颜色的?颜色都一样吗?老师把糖果放到小熊的糖果屋上去。

  2、可是小熊的生意太好了,糖果一下就卖完了,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小熊来做糖果,好不好?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糖果,就穿什么颜色的糖果,可是颜色要一样,要不糖果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三、送糖果 ,布置“糖果屋”。

  策略:引导宝宝分类送糖果,请宝宝将鞋带的一端插进纸箱的小孔中,将穿好的串珠布置在“糖果屋”外,鼓励宝宝互相欣赏。

  指导语:

  1、宝宝们说一说自己的水果糖是什么味道的?

  2、下面宝宝们也把你们的糖果送到小熊的糖果屋来吧!下次我们再一起玩卖糖果的游戏。

大班教案 篇4

  重难点

  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音频、课件、图片。

  活动目标

  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初步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获得变态成长的概念,知道几种变态成长的代表动物。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

  教师:"原来是小蝌蚪,可是,小蝌蚪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也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故事里会告诉它的,我们也一起来听听吧!"

  二、欣赏并理解故事。

  1.播放故事音频,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2.配合教学挂图上的图片,请幼儿回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提问:(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2)为什么它们会把大鱼、乌龟、白鹅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呢?大鱼、乌龟、白鹅怎么回答小蝌蚪的?

  (3)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4)小蝌蚪最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呢?

  三、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1.教师请幼儿根据故事讨论小蝌蚪是怎么长大变成青蛙的。

  2.教师出示PPT,幼儿欣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课件,帮助幼儿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1)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她是长得怎么样的?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2)再次完整看图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过几天先会长出两条后腿来,接着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等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就变成了青蛙。小蝌蚪长成青蛙,小时候和长大后完全不一样,我们把这种成长过程叫做变态成长。

  四、其他小动物的成长。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完全不一样呢?

  教师介绍蝴蝶、蚊子、蚕的成长过程。

  这些小动物的成长过程都是变态成长。

  2.教师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

  五、教师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小青蛙多可爱啊,你们知道,小青蛙喜欢吃什么吗?对,小青蛙喜欢吃害虫,它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它们呢?可是你们看,这些人在做什么啊?(出示PPT)

  这些人都捕捉和吃青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对幼儿进行爱护环境,保护青蛙。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议议故事中,了解小雨点旅行的经历,知道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都与水有关。

  2、进一步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录音、PPT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重点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及变化需要的条件。

  一、说说生活中的水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扩张毛孔;制造气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帮助减肥;舞台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处真正大。

  3、说说“水魔法师”能变成哪些样子。

  4、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二、理解故事情节

  ·完整听录音故事

  提问:1、故事的名称;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老师完整地讲故事(播放PPT)

  提问:1、小雨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旅行?

  2、这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PPT进行验证。

  ·总结: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师”变成的?变化时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三、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水,就连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也有许多与水有关。(鼓励孩子继续探索、发现)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小司机》这个主题中,有《打电话》这样美术活动,而电话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对于幼儿而言是具有深刻的生活经验的,同时在娃娃家的时候孩子们经常会跑来跑去进行互动,于是将电话的元素融入到活动中,让孩子们了解到要和同伴互动还可以运用“电话”这一途径,同时通过与生活经验的.有效融合,轻松地化解了电话线形状这一活动难点。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弹簧线、直线有控制地将两个物体连接起来。

  2、在模拟打电话情景中感受朋友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课件、教师示范作品、水彩笔、幼儿操作纸、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t:今天,小蝴蝶想要邀请小猴子一起去玩,我们一起叫叫小猴子,好吗?

  t:小猴子听见了没有?小猴子的家有点远,听不见,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打电话)

  t:电话没有没声音?为什么?

  t:电话线是什么样子的啊?

  二、教师示范

  t:请你们一起来帮帮蝴蝶好吗?我们先请小猴子回到家里去,这样才能听到电话铃声,对不对?

  t:伸出小手,一起念“一圈一圈绕绕绕、绕出一个小泡泡”,请电话线和房子拉拉手做做好朋友哦,要不然小猫家的电话就不响了。

  t:小蝴蝶还想请小兔子一起去玩,谁能帮帮忙?(边念儿歌,边讲解注意事项)

  t:小鸟想请小狗去玩,可是小狗的家有点远了,电话线有点短了,怎么办?(拉拉长)

  t:电话线拉拉长,变成一根小木棒,请注意和房子拉拉手。

  三、幼儿操作、教师随机指导

  t:你们想请谁一起去玩?

  t:请你们打个电话找自己的好朋友好吗?

  t:汪老师有两个要求:

  1、先请动物宝宝回到自己的家里去

  2、请让房子和电话线做做好朋友

  四、作品展示

  t:你们都请了很多的朋友,我们再多请一点朋友好吗?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 大班优秀教案05-18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06-11

大班教案【精选】08-16

大班教案(经典)08-26

(精选)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经典)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