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16 10:39:37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科学教案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科学教案10篇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盒子是孩子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我们班的孩子接触到盒子时,他们玩的很高兴,也玩出了很多的方法,盒子又蕴藏着有很大的教育价值。于是,我就生成了这样一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盒子的大小、形状、用途等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2、在感知不同盒子外形特征的过程中,了解一些整理物品的方法。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大小和用途的盒子

  活动重点:在观察、比较盒子的大小、形状、用途等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活动难点:在感知不同盒子外形特征的过程中、知道一些关于整理物品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说说认识的盒子

  1、 教师引发活动话题:

  幼儿挑一个自己带来的或者自己喜欢的盒子,说说“你的盒子是什么样子的,里面是装什么的?”

  2、 幼儿自主挑选盒子并大胆进行介绍

  二、猜猜神奇的盒子

  1、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2、数数一共有几个?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三、整理各种各样的盒子

  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操作。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借助生活中的不同材料制造出声音。

  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瓶子区材料:玻璃瓶、塑料瓶等。纸区材料:白纸、皱纹纸、餐巾纸等。杯子区材料:金属杯、塑料杯、纸杯、玻璃杯等。

  2.不同种类的豆子、叉子、勺子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发现声音的制造。

  (1)教师出示一只空瓶子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再拿出一颗豆子放到空瓶子里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

  (2)将豆子放进瓶子里,盖上瓶盖摇一摇,请幼儿听听发出的“沙沙沙”声音。

  (3)分别请个别幼儿挑选几种不同的材料试一试、说一说制造声音的'方法,如敲瓶子、搓纸等。

  2.请幼儿主动探索利用不同材料制造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1)教师介绍三个不同区域的材料,鼓励幼儿一次去每个区域探索,尝试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

  (2)幼儿自由分组探索,教师分别进入不同区域进行指导。如:“瓶子区”重点引导幼儿发现用不同的瓶子装不同种类的豆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纸区”引导幼儿挥动、揉搓、敲击不同的纸,探索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杯子区”引导幼儿敲击不同的杯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活动反思

  1、材料提供方面:由于是让家长从家里带的废旧瓶子,所以瓶子大小、材质有些差异。还有的盖子盖不紧,导致活动过程中,豆子会掉出来。在第三个环节:品尝软硬糖,猜猜大小声。应该让每个小朋友去品尝软硬糖,用牙齿来咬一咬,感受一下,然后再猜测、验证。瓶子要换成大的罐子,如一些收纳罐子。用两个,一个装硬糖,一个装QQ糖,来进行对比。因为还是用装黄豆的小瓶子,又是只有一个,还要来回换,对比不明显。

  2、活动组织环节:第一个环节中,小宝宝起床后要干什么呢?不用提问,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直接听声音,来猜测。第二环节学习大鼓小鼓声音,可以先玩游戏,再听音乐玩。如老师说大鼓,幼儿力气大地摇瓶子;小鼓,幼儿力气小地摇瓶子,收:则瓶子不发出声音。这样先玩几次,让幼儿对大小声有一人直接对比的效果。第二个环节结束后,可以把瓶子收回来,这样孩子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回来,而不是自顾自地一直在玩瓶子。每个环节的小结,应该要再深入一些,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由于对课堂常规的把控不够,导致小结不够。

  3、个人素质方面:是吗?好不好?这样的口头禅太多,无效的语言太多,应精简自己的语言。

  小百科: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声音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十分熟悉的,在桌面游戏时,孩子们总爱用不同的玩具敲击,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对声音是怎样来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喜欢高声尖叫。因此,我设计了这次科学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学习分辨什么是好听的声音,什么是噪音,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发挥幼儿想象力。同时也求使活动尽可能地游戏化、多元化,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声音的多样性,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物体发出声音,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发挥幼儿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

  2、难点: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发挥幼儿想象力。

  活动准备:

  1、铃铛、响筒、口哨、竹筷、木梳、玻璃杯、瓶盖等等。

  2、录制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 鸟叫声、马蹄声、风声 、打雷下雨声、笑声、掌声 、牛叫声、公鸡报晓声音、汽车喇叭声、母鸡带小鸡声音、警车声、加油声、火车汽笛声)

  3、沙锤、盘子、木碗、锅盖若干,人手一份,听课教师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猜他是谁:请四名幼儿事先藏在遮挡物后面,分别对大家说一句话,大家根据说话的声音,猜一猜都是谁在说话?)

  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谁在说话?(请一幼儿说一句话)这是谁的声音?(幼儿猜)小朋友真棒!再听听这又是谁的声音?(四名幼儿一一说一句话让幼儿才出是谁)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让物体发出声音

  教师:人的声音是各不相同,小朋友们都能根据不同的声音猜出说话的小朋友是谁。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铃铛或三角铁)我们来听听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老师轻敲)老师用什么方法使它发出声音了?现在怎么没了声音?(老师停止了动作,它就发不出声音了)

  小结:原来物品要运动运动起来,它才会发出声音,不动它,就没有声音了。

  2、感受声音的不同

  (1)老师准备了很多物品,小朋友想不想跟它们做好朋友?这些东西很奇怪的,你如果不爱惜、保护好他,不和他做好朋友,他生气了发出的声音就不好听了,想不想让他们发出好听的声音?(一一出示响筒 、竹筷、木梳、玻璃杯、瓶盖等, 请幼儿敲敲、听听,引导幼儿说出清脆的、低沉的'声音,高音、低音)。

  (2)老师改变敲物品的快慢,请幼儿听听有什么变化。(节奏快、慢的声音)

  (3) 请小朋友说一说,除了刚刚听到的这些有趣的声音,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不同的声音?(要求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4)出示口哨:小朋友,这是什么?在哪里会用到它?(做操的操场上、比赛场上、户外活动时……)在这些场合,它都能帮助我们。如果老师在上课,它突然冒出声音来会怎样?(让幼儿讨论)

  小结:原来不同的物品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物品敲动的快慢也使声音的节奏不同,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成为噪音。老师经常要求小朋友不要大声喊叫,上课用适量的嗓音读书,为什么?(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3、听录音,想象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教师:生活中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们会想象到什么事物?

  (1)鸟叫声:这是什么声音?想一想,鸟儿会在哪里快乐的歌唱?我们也来做一只快乐的小鸟怎么样?(引导幼儿模仿鸟叫的声音,做出鸟飞的动作)

  (2)马蹄声

  (3)风声

  (4)笑声

  (5)掌声

  (6)打雷、下雨声

  (7)牛叫声

  (8)公鸡报晓声音

  (9)汽车: 听到汽车的声音,你能想象是什么场景?在什么地方?

  (10)母鸡带小鸡声音:去捉虫子

  (11)警车声:警车出动,去抓坏蛋了

  (12)加油声:运动员在赛场比赛

  (13)火车汽笛声:火车在铁轨上飞驰

  小结: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想一想,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老师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声音组成了一个小小的乐队,我们一起来演奏吧!(一一出示道具,让幼儿听听声音,说出相应的象声词。)(分组发放道具)

  小小乐队

  我的沙锤沙沙沙,我的盘子叮叮叮, 我的小碗砰砰砰,我的锅盖铛铛铛, 有趣的声音一起来,沙沙砰砰叮叮铛, 真呀真热闹!

  小结:小朋友,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有趣的声音,小朋友们以后仔细观察,试着模仿,就会发现很多乐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我在活动开始时,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引出课题,然后出示了铃铛、响筒、口哨、竹筷、木梳、玻璃杯、瓶盖等简单直观的教具,让幼儿对声音产生兴趣,分别感受各种声音的不同,将目标重点牢牢抓住。在这一环节,还抓住了一个教育契机,通过口哨出现的不同场合,让幼儿自己分辨什么是噪音,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什么声音不应该出现的场合,引申到让幼儿知道怎么保护好自己的嗓子。接着通过分辨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鸟叫声、马蹄声、风声 、打雷下雨声、笑声、掌声 、牛叫声、公鸡报晓声音、汽车喇叭声、母鸡带小鸡声音、警车声、加油声、火车汽笛声,让幼儿感受声音的多样性。最后通过探索--发现—操作,让幼儿在演奏中发挥幼儿想象力,从而达到目标的难点。整个活动设计合理,环环相扣,重难点把握得当,幼儿在自主的探索中、在轻松游戏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参与的积极性高。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实物:鸡蛋人手一个、盐若干

  矿泉水瓶人手一个(瓶头已剪去)、勺子、筷子、抹布、纪录表。

  活动目标

  培养科学探索的好奇心,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初步了解在清水中加入足够的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

  活动过程

  一、边看幻灯,边引出故事情节

  师:"鸡妈妈家新造了房子要请客,一大早,鸡妈妈就带着蛋宝宝一块儿去买东西,它们买了青菜、萝卜、盐,可当鸡妈妈用篮子装好东西准备回家时,发现蛋宝宝不见了,鸡妈妈着急地到处找,找呀找,发现蛋宝宝掉进了一个深深的水沟里,鸡妈妈急的大叫:怎么办呢?

  (评析:生动形象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教师以"蛋宝宝掉进水沟"为悬念,把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孩子们也身临其境似的大喊:"蛋宝宝、蛋宝宝掉水里了,快救救它!")

  二、请幼儿帮鸡妈妈想办法,交流自己的想法

  (评析:孩子们的办法很多,有的幼儿认为让鸡妈妈去拉蛋宝宝,有的幼儿说用绳子绑,还有的说让船来救`````孩子们讨论的非常热烈,但孩子们的办法都被同伴一一否定了。没有一个孩子的办法被认为可行的,此时,活动陷入了僵局。)

  三、继续出示幻灯画面,探讨鸡妈妈的办法

  师:"让我们来看看鸡妈妈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原来鸡妈妈把刚才买的盐都放进了水沟里,它这样做,能把蛋宝宝救上来吗?

  (评析:对"蛋宝宝能否救上来"幼儿争论的相当激烈,最后形成了强弱两大观点:大多数幼儿认为这样做是不能把蛋宝宝救上来的,也有几个小男孩认为应该可以的,其中一个孩子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盐是可以让蛋宝宝浮上来的。)

  三、幼儿第一次分组实验,教师巡回观察

  师:"你们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但要小心,不要把盐撒出来。"

  (评析: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操作,都表现地很投入。但不一会儿,情况出现了,有的幼儿的鸡蛋浮起来了,可有的却还沉在瓶底,此时,孩子们之间出现了波动,觉得很奇怪,都有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想法:大家都放了盐,为什么有的蛋浮不上来呢,孩子们都着急了。我就示意他们去问问鸡蛋浮起来的小朋友,原来他们放了好多勺盐。)

  四、教师小结

  原来盐放的少,蛋宝宝是浮不起来的,要多放盐,才能让蛋宝宝浮上来。

  五、幼儿第二次分组实验,请幼儿记住自己放盐的勺数

  1、教师巡回了解、记录幼儿的实验情况。

  2、幼儿互相交流,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分享实验结果。

  (评析:蛋浮起来的探索活动从第一次的'无指向性自由探索-有目的的探索(记住放盐的勺数),循序渐进,让幼儿初步感受、理解了清水中加入足够的盐才可以使鸡蛋浮起来这一现象,激发了幼儿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六、继续看幻灯,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让我们来看看鸡妈妈有没有把蛋宝宝救上来,哦,蛋宝宝真的上来了,盐的力量真的太神奇了!"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鸡蛋放在其他水里,它还会浮吗?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鸟的特征以及鸟的生长过程;

  2、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产生喜爱鸟和保护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视频仪、各种鸟的图片、录像《鸟的生长过程》、收集各种有关鸟与人类关系的信息。

  活动过程:

  一.在视频仪上演示各种鸟的图片,引导幼儿感知鸟的多种多样。

  提问:

  1.你认识哪种鸟?它叫什么名字?它长的什么样?

  2.为什么它们都叫鸟?引导幼儿发现这些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小结;鸟的身上长满了羽毛,大多由圆圆的头、硬硬的嘴,有两只翅膀和两条腿,鸟都没有牙齿。大多数鸟会飞,脚上有爪,能抓住树枝,有很多鸟把家安在树上,生活在水边的鸟脚上有蹼,会划水。

  二.看录像了解鸟从卵到成鸟的成长过程。

  1.让幼儿观看录像。

  2.交流讨论:小鸟是从哪儿来的?小鸟是怎样长大的?

  小结:小鸟是鸟妈妈生出的蛋孵出来的。鸟爸爸、鸟妈妈捉来小虫喂自己的鸟宝宝,小鸟跟着爸爸妈妈学习飞行、啄食、搭窝的本领。我们应该爱护鸟。

  三.讨论:鸟与人类的'关系。

  1.师:鸟能为人类做很多事,你知道哪些鸟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2.师幼一起讨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鸟。

  如:信鸽可以帮人送信;喜鹊被人当作吉祥的象征;麻雀、燕子、八哥、喜鹊、乌鸦专门吃田间庄稼地里的害虫,帮助人们粮食丰收,人们还根据孔雀、天鹅的优美姿态编排舞蹈等。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爱护鸟。

  如:在生活中不捕捉鸟,不使用杀虫剂,善待受伤的鸟等。

  活动延伸:绘画--我喜欢的鸟。

  编辑:cicy

科学教案 篇6

  了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籽和无籽的瓜果,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分有籽和无籽两种。

  2、知道籽是种子的一种

  活动重点:

  了解有籽和无籽的水果

  活动准备:

  1、有籽和无籽的水果。

  2、水果去皮放上牙签装盘。

  3、水果小图片。

  活动过程:

  1、水果品尝会:

  幼儿分别拿一块水果品尝

  ——“吃的是什么水果?味道怎样?有不能吃的东西吗?”

  请幼儿将籽放在自己的盘子里。

  幼儿互相观察面前的盘子: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盘子里有籽,有的没有?”

  :水果有有籽的和无籽的。

  2、观察有籽和无籽的西瓜:

  观察两只西瓜,猜猜哪只是无籽的?

  切开西瓜幼儿观察,有籽和无籽的不同,无籽西瓜是不是真的`无籽?(有籽,只

  是白色的、软软的,感觉不到。)

  尝尝两种西瓜的味道。

  讨论:

  ——“你喜欢吃哪种西瓜?为什么?”

  “你还吃过哪些 水果没有籽的?”

  3、幼儿每人拿一张水果卡片。

  按有籽和无籽分类,将卡片分别粘在两棵树上。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电池的作用和正负极。

  2、产生对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各自从家里带来的电动玩具。

  2、有关课件内容的PPT。

  活动过程:

  (教师事先将幼儿带来的电动玩具的电池做些“小动作”—将部分玩具的电池装反)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都从家里带来了电动玩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老师有要求一会小朋友要把在玩时发现的小秘密跟大家一起分享。

  二、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电池的作用和正负极

  师:好了,小朋友们把玩具放在地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现在谁来说说玩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幼:玩具坏了;不会动;没电了......

  师:有的小朋友说玩具没电了,是真的没电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拿一个幼儿说没电的玩具来做示范,拆开拿出电池。教师用电珠——一节电池、一段电线(带有铁环)、一个小灯泡。试验电池是否有电)电池都亮了,说明电池是有电的,那为什么玩具不会动呢?

  幼:提出猜测

  师:老师将电池放大了(PPT),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电池,发现了什么?

  幼:电池两端有+、—符号。

  师: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每节电池都有+、—两个符号,突出一个小头的有+表示的是正极,来跟老师一起念正极;平平的一头有—表示的是负极,跟老师一起念负极。安装电池时我们要将负极的那头对准弹簧按下去,两块电池要相反安装。老师呢这里有一个视频,上面放了电池安装的一个过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要强调安装电池时,弹簧要被完全压下,电池要完全装进)

  三、,幼儿自己动手安装电池

  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电池的正确安装方法了,那现在自己去重新安装电池,然后玩一玩玩具,看看玩具是否能动了。

  师:小朋友们把玩具放下回到自己的位子,看来大家都很聪明,都成功了。大家都知道了安装电池时,要将负极那头对准弹簧完全按下去,电池是相反安装的。

  四、扩展有关电池的知识

  师:其实除了我们今天用到的这种电池,科学家叔叔还发明了许多其它种类的电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T、一张张出示电池图片并讲解名称,适当的讲2个电池的作用,一般用在哪里)

  活动延伸:

  师: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分享了安装电池的秘密,小朋友们回家后还可以问问爸爸妈妈(剩余的两种电池)一般是用在什么地方的。

  教学反思:

  此活动是以玩具展览会展开探究的,活动一开始,就以各种电动玩具激发起幼儿的很大兴趣。但孩子的探究活动必须由教师引导,当我提出:为什么这些玩具又能动又能发出声音呢?你能找出这些电池么?幼儿纷纷动手找电池,在找出电池后,老师继续引导幼儿观察电池外形,了解电池种类。电池的正确安装,是活动的难点,我让幼儿先动手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再小结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挥互帮互助的力量,整个环节幼儿动脑、动手,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并共同讨论、交流、总结。最后联系实际了解电池的危害及回收。这样在玩具展览会的形式下,完成了本节课目标,也培养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科学教案 篇8

  1、 听音乐《水珠宝宝》拍手进教室。

  2、 引导幼儿玩水。

  大二班的小朋友们,杜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玩水了,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你们来玩,玩的时候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我现了什么问题,还要注意别弄湿衣服和地,好了,去玩你喜欢的玩具吧!

  (通过提问引出特点)

  3、 大二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玩了这么长时间的水,你们发现水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呢?

  (无色、无味、透是的,会流动)

  说了这么多,让我产一起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4、 好了,小朋友们这么喜欢玩水,平时也会用去好多的水,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水吗?

  (出示投影)

  5、 小朋友们看,在这幅图里,大海中有很多很多的水,有一部分流到土地里,开有成了地下水,还有一部分被蒸发到了天空中,又随着水回到了大海里,就这样不断的循环,我们才有这么多的水。

  6、 你们知道了有关水的这么多知识,那你们知道水会变身吗?

  现在就请你们和我一起来为它变身。

  7、(出示实验器材)

  请找到自己的那一组,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东西,有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石棉网等,在实验前,先请小朋友看一看大烧杯里有什么(冰),那么你们在什么地方风过冰呢?(冬天)为什么冬天容易见到冰?(水遇冷变成冰)原来水宝宝遇冷就会变成冰,那么请你们把冰拿出来放在手里捂一捂,看看会怎么样?(融化了)冰为什会化呢?(冰遇热会化掉)好,现在请小朋友用洒精灯把烧杯里的水,加热,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出现,注意在操作的过程中别烧到手,并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8、 小实验员到老师这来,谁能够告诉我,你在实验的过程中,看到了什奇妙的现象(有白气),还在哪会见过这种现象呢?这说明了水遇热会怎么样?当水蒸汽碰到玻璃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玻璃上有什以?为什以会有水珠?(水蒸汽遇冷又会变成水)

  9、 小朋友们,水宝宝的变化多不多?可以变成冰、水、水蒸汽三种,那你们知道水宝宝有什么作用吗?请小朋友们一起看录像。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装水活动中,感知水的特征。

  2、通过操作,知道物体的沉浮现象。

  3、乐意参加玩水活动,积极进行探索。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⒈给瓶子装水:塑料瓶若干,几种装水的工具如:漏勺、勺子、碗、漏斗

  ⒉物体沉浮:盆子里装好水,各种物品如:塑料瓶、积木、泡沫、石头、硬币、积塑、各种水果等

  指导要点:

  ⒈建议将该区游戏放在接近盥洗室的地方,方便孩子倒取水。

  ⒉准备几盆水,让孩子用提供的装水工具试一试给塑料瓶装水,看看怎样可以把瓶子装满水。

  ⒊提供不同的材料,如:塑料瓶、积木、泡沫、石头、硬币、积塑、各种水果等,幼儿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积累初步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介绍区域中提供的各种材料

  二、提出探索的要求

  ⒈分成两组进行探索。(装水、沉浮)孩子们自主选择,探索操作完可自由交换。

  ⒉装水要求:把瓶子装满水。

  ⒊沉浮要求:看看这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怎样?

  三、观察指导孩子的操作探索 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进一步提出要求。

  ⒈装水活动:直接用瓶子装水可以吗?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把瓶子装满水吗?怎样可以很快装满水?

  ⒉沉浮活动:先猜一猜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分一下类)然后实践一下,再分类。

  四、交流操作探索的发现

  讨论:你有什么发现?你用什么方法装水的?哪些东西从沉下去?哪些东西浮在上面?

  活动反思:

  ⒈孩子们对操作本身很感兴趣,能够专注地进行探索,对每一种材料都有兴趣,过程中也能动脑筋想各种办法,老师观察指导时的提示语能够促使孩子有目的地操作和探索。

  ⒉用几种工具搭配装水,小班孩子还不太能主动发现,他们往往都选择单一的一种工具进行,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提示。

  ⒊沉浮活动中,由于提供的材料较多,又没有记录,所以孩子们对自己的操作发现很容易就忘记,建议可以设计一张简单的记录表,尝试用贴图片的方式进行记录。

科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方法:观察与讲解结合

  学法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教学准备】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教师讲授:蜗牛睡觉休眠了,它会用黏液膜封住壳口,不再活动。 问2: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来? 学生回答:轻轻摩擦、轻敲、浇水?? 解决:将蜗牛放入水中,蜗牛由于呼吸受到阻碍,就会结束休眠开始活动,并努力爬出水面。

  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多媒体展示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如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

  5.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结合蜗牛的身体特征和多媒体课件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并提出新的问题,蜗牛能长时间放在水里吗?

  四、继续观察蜗牛(多媒体展示,观看视频材料)

  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小结本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10-02

科学教案(精选)10-09

科学教案(经典)10-11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经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