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0-10 09:34:10 教案 我要投稿

【热】小班教案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小班教案10篇

小班教案 篇1

  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有自己的独特香味。

  2.能辨别出水果的气味并能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幻灯片:水果-柑橘类

  2.不同香味的水果(葡萄、鸭梨、哈密瓜、香蕉),洗好或切好各装一盘分别放在盒子里。

  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幻灯片认识水果

  让幼儿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

  提问:你知道这些水果是什么味道的吗?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个有趣的水果盒,老师想请小朋友用鼻子闻一闻,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

  2.闻一闻是什么水果的香味

  出示一个水果盒,请幼儿闻一闻。

  先请说对了的'幼儿品尝,让后再请没有说对的幼儿品尝。

  3.逐一出示水果盒,用同样的方法,感知水果的香味并品尝。

  4.通过闻一闻,尝一尝,让幼儿感知水果的香味,知道水果有自己独特的香味。

  5.评价:

  能大胆地讲出自己闻到的结果,并能辨别水果的不同气味。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并正确运用“我的影子会……”。

  2、促进幼儿读图能力的发展,能把图画的主要内容和文字对应起来。

  活动准备:

  小书人手一份、教学大书、有阳光的户外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请出“神秘的朋友”导入主题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位神秘的好朋友,她和我们每个人长得一样,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让我们一起来把自己的神秘好朋友请出来吧。”带幼儿到户外阳光处,请幼儿观察地面被太阳照出来的自己的影子。

  师:我们每个人的神秘好朋友就是自己的.影子。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还有那些物体也有神秘的好朋友?

  教师小结:影子是光与不透明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现象。光照射过来,被物体挡住,在物体下形成一片黑暗的区域,这个黑暗的区域就是物体的影子。

  二、引导幼儿进行与图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我和影子做游戏。

  1、游戏——“我的影子会……”

  引导幼儿在太阳下进行和图书相关的活动(如走路、跳舞、摆造型、向左向右转等等),同时观察自己的影子是怎么样在活动的,并提问。

  师:××,你在做什么?

  幼:我在走路。

  师:你的影子在做什么?

  幼:我的影子在走路。

  教幼儿练习句式:我的影子会……得出结论: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动作是一样的。

  2、影子变变变

  教师和幼儿玩影子变变变的游戏,带幼儿到太阳光强烈的地方观察自己的影子,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影子变长了,并请幼儿和自己的影子比比谁高谁矮。得出结论:我的影子比我高;再带幼儿到太阳光弱的地方,发现自己的影子变短了,请幼儿再和自己的影子比高矮,得出结论:我的影子比我矮;最后带幼儿到阴凉处,让幼儿找找自己的影子,孩子们神奇地发现自己的影子不见了。

  三、图书阅读

  1、教师向幼儿介绍书名《我的影子》,引导幼儿自由翻看,鼓励幼儿读出图书内容。

  2、师生共同进行阅读,重点引导幼儿学说:“我的影子会……”的句式。

  3、发给幼儿人手一份小书,鼓励幼儿自由阅读,对有阅读困难的幼儿及时给予纠正和帮助。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儿人数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1、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教师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

  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2、玩“听口令举雪花片”的游戏

  请幼儿每人拿一种图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听教师的'口令举雪花片,如举大的圆形雪花片,举

  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拣皮球”游戏

  ①幼儿围在皮球周围念儿歌。“小小皮球真调皮,一眨眼儿跑掉了。”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

  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分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一个大(或小)皮球。”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物品装在罐子里摇晃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能够辨别声音的不同及大小,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小石子、大米、玉米粒分类盛放,勺子、废旧八宝粥空罐子每人一个);

  2、装有沙子、扣子的罐子各一个、透明空杯2个;

  3、分别装有小石子、大米、玉米粒的罐子各一个;

  4、歌曲《数鸭子》。

  活动过程

  1、会唱歌的小罐子

  (1)猜想罐子里的秘密

  教师逐一出示两个分别装有沙子和扣子的罐子。

  “小罐子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呢?”

  “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个声音比较大,哪个声音比较小?”

  “大家猜一猜,这两个小罐子里面会装着什么东西?”

  (2)揭晓答案

  教师逐一将罐子里的物品倒在透明杯里,供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测结果,感受不同物品在罐子里摇晃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罐子里的歌声

  (1)罐子里的歌声

  教师提出探究任务:试一试哪种材料放在罐子里发出的声音最大?讲清楚操作要求。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操作。

  (2)制作响罐

  幼儿选择一种材料装进罐子里,盖上盖子做好响罐。

  (3)我的发现

  幼儿说出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

  3、我和响罐一起唱

  (1)我的响罐: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罐子里的东西,分组站好。

  (2)我和响罐一起唱:用响罐做乐器一同演唱《数鸭子》,随音乐退场。

  活动延伸

  探索同样的物体,放入不同材质的容器内,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调动他们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听觉能力。能达到教学目的。

  小百科: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名称:

  小班音乐活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二、活动目标:

  1、喜欢边唱边表演,感受歌曲的节奏。

  2、能按照歌曲内容做动作。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歌曲磁带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自己的身体的主要部分的名称、

  四、重点、难点:

  重点:喜欢边唱边表演,感受歌曲的节奏。

  难点:幼儿跟随歌曲旋律打节拍。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 “我说你指”

  教师说:咱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哪里你就用小手指哪里。

  教师说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请幼儿用手指出来,如:眼睛、鼻子、头发等等。同时幼儿学说一遍这个身体部位名称。

  2、再一次重复游戏,游戏的难度加深

  教师再一次重复游戏,游戏的速度加快,请幼儿也能很快地指出老师说的身体部位。

  (二)、进行部分

  1、听音乐,感受歌曲节奏。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听音乐拍拍手吧。

  带领幼儿随歌曲旋律,按节拍拍手。

  教师带领幼儿随歌曲旋律,按节拍做动作。

  2、学唱歌曲。

  教师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请你听一听我唱了什么?教师用清唱的方式演唱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请幼儿说一说老师唱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请幼儿跟随教师尝试演唱歌曲。

  3、歌表演。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教师用自己的`表情,动作感染幼儿的情绪,引发幼儿表演的热情。

  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动作尽量舒展。

  (三)、结束部分

  请每个幼儿上前为大家表演,教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欣赏,并对幼儿的表演给予鼓励、称赞。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故事,能听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了解苹果种子长成苹果树的过程,知道苹果树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并通过身体动作加深对“生长”的体验。

  3、掌握句型“我来抱抱你吧。”

  二、教学准备:

  可折叠画有苹果树的大型图片一张、三棵苹果树、切好的苹果、手工太阳一个、手绘雨点、玩具小鸟一只。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扮演苹果树,躲在后面。

  师:我是一棵苹果树,我在这里好孤单呀……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2、幼儿品尝(请配班老师给小朋友送切好的苹果)

  师从苹果树后面出来

  师:小朋友苹果好吃吗?

  刚才是刘老师躲在苹果树后面呢,小朋友和我握手,拥抱,我再也不孤单了。 咦,这黑黑小小的是什么呀?

  (二)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1、一边提问一边讲故事

  (2)老师问:“刚才老师讲的是什么种子的故事呀?”

  幼儿:苹果种子的故事。

  2、老师和幼儿共同把故事讲述一遍

  (3)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苹果种子的故事》吧,谁讲的最好听,我就请他来当小芽。(老师和幼儿共同把故事复述一遍)

  师:小朋友讲的很棒得真好,那苹果种子能够长成大大的苹果树,中间有哪些人的拥抱呀?

  幼:太阳,雨水(师点着太阳和雨点的图片)。

  师:(总结)有了阳光和水的拥抱,苹果种子才能长成的苹果树呢。

  四、游戏活动

  1、师:那我们现在来扮演苹果树,太阳,雨水,小鸟吧。

  师:但是我先来学学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引导幼儿一起来说)太阳说:我来抱抱你吧,雨水说:我来抱抱你吧,小鸟叫它:喂,苹果树。

  2、师:那现在请小朋友来当小芽,阳光,雨水,小鸟吧。

  (师请个别小朋友来表演)

  开始时,小芽蹲在地上,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3、师:现在我们大家都来当小芽,我请三个小朋友来当阳光,雨水,小鸟

  分组(师和小朋友来当小芽,小朋友分别当阳光,雨水,小鸟)

  开始时,师和小朋友蹲在地上,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粒苹果种子,,幼儿蹲在地上,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先伸出嫩嫩的小手,再慢慢向上生长,越长越高,最后站得直直的,双手打开向上伸长,长成了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体验苹果种子长成苹果树的过程。随着老师讲述的故事做出各种相应的动作。

  五、结束部分

  外面太阳在微微笑,苹果种子们,一起去让阳光来抱抱我们吧!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学习用圆形画出可爱的小雪人的形象。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人手一份。

  2.音乐磁带《雪花》、绘画范例大图。

  活动过程:

  1.小声播放《雪花》音乐,教师在音乐中讲述情景故事

  小猪和朋友们玩了一天,大家都累了,互相告别后各自回家。天渐渐黑了下来,并下起了雪花,小猪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想:我得快点回家了,要不爸爸妈妈该着急了。突然,他听到一阵“呜呜呜”的哭声,把小猪吓了一跳。走近一看,原来是小雪人正伤心地哭呢!小猪问:“你为什么哭呀?”小雪人说:“白天,很多小朋友和我玩,到了晚上他们都回家了,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我害怕!”

  提问:“小朋友,你要是小猪会怎么办呢?”鼓励幼儿大胆说己的想法。

  小猪想了想:“别怕,我你。”他戴上神奇的帽子,变出好多小雪人,小雪人高兴地说:“有这么多朋友陪我,我再也不害怕了!谢谢你,小猪。你的帽子真是太神奇了!”

  激发幼儿创作热情:“小朋友,我们和小猪一起帮小雪人找朋友吧!”

  2.请幼儿翻开创意绘本,找到小雪人,说一说,小雪人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雪人的脑袋是什么形状? (一个小圆)肚子是什么形状?(一个大圆)帽子是什么形状的?(小方形)边说教师边在绘画范例大图上画出雪人的模样。

  3.启发幼儿再想想小雪人有了很多的朋友,他的表情会怎么样?这些小雪人戴的帽子是一样的吗?他们可以在雪地上玩什么游戏?手上的姿势都是怎样的?鼓励幼儿边说边模仿,想像中小雪人不同的表情和姿势。

  4.轻声播放《雪花》音乐,幼儿拿出白色油画棒,根据自己想象开始作画。在掌握用圆形组画雪人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可多画几个不同表情姿势的雪人。

  5.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桌上,形成“小雪人的舞会”展览。大家一起欣赏,并模仿“舞会中”雪人的形象,在音乐中做出相应动作或跳舞。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发现几种常见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2、在找找皮毛的过程中,产生亲近动物、喜欢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森林背景图、动物轮廓图片和相匹配的动物皮毛(花纹卡片)

  活动过程:

  一、 说一说(意图:激发幼儿对动物花花衣的兴趣)

  1、出示背景图:

  t: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看看你都找到谁了?

  小结:你们都能根据小动物们的样子找出他们是谁。

  二、找一找(意图:加深幼儿对动物皮毛的印象)

  t:动物宝宝说,你们能认出我了真好,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少了什么东西呢?

  t:对啊,他们说我们少了漂亮的花花衣,我们的花花衣在哪里呢?你看到几号花花衣,是谁的?

  t:xx的花花衣是什么样子的?给它穿上看看是不是xx?(找的同时把花花衣插进动物卡片并验证)

  t:这件花花衣穿对了吗?xx的花花衣应该是怎么样的?(调整花花衣)

  小结:原来相同颜色的花花衣,花纹也有不同。你们帮好多小动物找到了花花衣,真开心!

  三、分一分(意图:引导幼儿给动物皮毛分类)

  t:动物们都找到了花花衣,现在要找朋友了,看看它们的'花花衣,找找哪几个是好朋友。

  小结:奶牛和长颈鹿衣服的花纹很像,都是斑点的,他们可以做朋友,住在斑点家。斑马和老虎的衣服是条纹的住在条纹家。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线条及图案装饰花伞。

  2、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情感。

  3、激发幼儿喜欢装饰的美术活动兴趣。

  活动准备:画好的伞的轮廓、蜡笔、勾线笔。

  活动重点:能用简单的线条装饰小花伞。

  活动难点:在装饰过程中尝试画一些简单图案。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引导联想——幼儿创作——展示交流

  活动过程:

  (一)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先集体再自由欣赏小花伞。

  教师: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好像什么呢?

  (二)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共同欣赏和谈论小花伞。

  1、教师:你们喜欢小花伞吗?为什么喜欢它?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伞,找出自己喜欢的小花伞。

  教师:这些小花伞上有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花纹,你最喜欢哪把伞呢?你为什么喜欢它?它哪里漂亮?

  3、教师反复转动手中的伞,让幼儿欣赏小花伞转动的颜色、花纹的变化。

  教师:看看,小花伞转起来像什么?颜色怎么样了?花纹怎么样了?这和停住时有什么不一样?

  4、和幼儿一起说说小花伞:小花伞真漂亮,帮我挡雨遮太阳,打开来像美丽的花,转起来像飞舞的圆。

  (三)激发兴趣:

  师语:春天来,花儿开,外面的景色好漂亮啊,小白兔高兴极了,出去和小动物一起玩,它们呀决定去春游。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哪?有小猫、小马......它们玩得真开心啊!一会太阳就躲进了乌云里面,“轰隆隆”打雷了,“嘀嗒嘀嗒”下雨了,小动们出去玩,都忘记带伞了,哎呀小动物们被雨淋湿了,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师语:我们怎样才能使小动物不被雨淋到哪?

  幼儿:送一把雨伞、雨衣......

  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就给小动物们送一把伞吧。

  四、引导联想

  1、师语:老师这里给每一个小动物都准备了一些伞(白纸伞),你们看漂亮吗?为什么?

  怎样使小雨伞变得更漂亮哪?(涂颜色、画花样等)

  2、老师这里有几把雨伞,你们看看漂亮吗?为什么?是怎样画的`?

  你想不想做一把什么样子的小雨伞送给小动物哪?

  五、幼儿创作

  1、那么我们现在赶快来做一把漂亮的小雨伞给给小动物们吧!它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幼儿用不同的线、图案装饰小花伞。

  六、展示交流(送伞)

  1、请幼儿把画好的伞送给客人老师看一看,说说你要送给哪一个小动物?,讲一讲自己送了一把什么样的伞?

  2、刚才小动物们得到了你们的帮助,它们非常高兴,还说要感谢你们小朋友们哪。小朋友怎么说呀?(不用谢)那么平时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哪?(想办法帮帮别人)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兴趣,愿意和同伴一起进行泥工游戏 。

  2、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体验故事的有趣情节。

  3、知道黄色和蓝色和在一起会产生变化。

  4、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体验故事的有趣情节。

  活动难点:知道黄色和蓝色和在一起会产生变化。

  活动准备:

  1、《小蓝和小黄》绘本。

  2、蓝色和黄色的面团或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引题,介绍故事主人公

  1、 师:小朋友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个朋友(出示撕贴的蓝色纸)这个颜色宝宝叫小蓝,(出示撕贴的黄色纸)这是小蓝最好的朋友——小黄。

  2、2、师:有一天,小蓝和小黄在一起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 二、翻开绘本《小蓝和小黄》,逐页讲述

  1、内页一:介绍小蓝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参观一下,看,家里有谁?小蓝家里有谁?(蓝爸爸蓝妈妈)

  ②小结:小蓝的家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小蓝,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内页二:介绍小黄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小黄就住在街对面,来看看,小黄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

  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人物形象。

  3、内页三:小蓝和小黄变色

  ①小蓝和小黄跑出去玩,见到对方很惊喜地拥抱在一起,越抱越紧,结果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绿”。

  ②玩累了,“绿”就回到家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4、内页四、五:爸爸妈妈都不认识小蓝和小黄

  ①“绿”回到家,蓝爸爸和蓝妈妈说:“你不是我们的小蓝,你是小绿。”那“绿”回到家黄爸爸和黄妈妈会认识它吗?为什么?他们会对“绿”说什么?(鼓励幼儿学说黄爸爸和黄妈妈的话)

  ②爸爸妈妈都不要小蓝和小黄了,他们会怎么样?

  5、内页六:“绿”一哭又变回小蓝和小黄了

  ①小蓝和小黄好伤心,他们哭了,流出了大滴的蓝眼泪和黄眼泪。

  ②最后,他们变成了什么样了?(变回小蓝和小黄了)现在爸爸妈妈能认出他们吗?我们一起跟着他们去小蓝家看看吧!

  6、内页七、八:蓝爸爸蓝妈妈也变成绿色了

  ①蓝爸爸蓝妈妈见到小蓝。开心极了,又是抱又是亲。他们也抱了小黄,但是,快看,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了?(都变成了绿色)

  ②那小黄的爸爸妈妈又会怎么样呢?

  7、内页八、九:黄爸爸黄妈妈也变成绿色了

  ①黄爸爸黄妈妈见到小黄。开心极了,又是抱又是亲。他们也抱了小蓝,但是,快看,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了?(都变成了绿色)

  ②现在,他们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绿色。

  三、完整欣赏绘本故事

  1、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教师边翻图书边讲述故事

  2、(翻到最后一页)咦!这儿还有一张空白的纸,故事还没有完呢!想一想,还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续编故事)

  师:原来其他的颜色宝宝知道了这个秘密,都争着要与好朋友拥抱一下,想看看自己和朋友抱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我们来让他们抱一抱好吗?

  四、幼儿操作感知,大胆讲述

  1、幼儿操作感知

  给幼儿提供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引导他们自由选择两种颜色让它们“抱一抱”,感知色彩交融的变化

  2、鼓励幼儿讲述色彩交融的.变化(如:××和××抱一抱,变成××)并把自己的彩泥贴到大图书的最后空白页

  五、活动延伸

  师:如果三个颜色宝宝、四个颜色宝宝抱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下次我们再来试一试,玩一玩

  教学反思

  1、本班幼儿园对阅读图书中的图画和文字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我直接从引导幼儿阅读图画引入课题,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刚开始,幼儿各抒己见,想法各异,有的幼儿还充分调动了过去在主题活动中的知识经验,很不错。由此可见,我作为引导者对于幼儿的想法要给积极的肯定和正面的引导,幼儿想象的翅膀正是在教室的呵护和鼓励中展翅飞翔的。

  2、幼儿在欣赏图画书的图画环节中,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是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是这个环节用得时间比较长,幼儿一直坐着看、坐着说、坐着听,形式过于单一。于是,在课前,我临时增加了分组排图讲述环节,希望能够动静交替,进一步加强幼儿对图画书的理解,结果事与愿违。(在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对图画书的想象和理解都非常,可是我并没有灵活处理,还是按照原定的活动计划进行,以至于活动时间超时,幼儿的兴趣减弱。)

  作者介绍:李欧·李奥尼(Leo Lionni),1910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1999年10月过世,享年89岁。父亲是比利时的犹太商人,母亲是荷籍的女高音,李欧是独子,从小就在家族浓厚的艺术气息中成长。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他十三岁时离开了童年故乡,在美国小住过三年,1925年又迁居到意大利,在杰诺瓦(Genoa)求学,一直到修完经济学博士,结婚后,才转到米兰工作。1939年,因法西斯主义盛行,欧洲兴起反犹太的浪潮,在纳粹侵犯的前夕举家走避美国,1945年入籍美国,成为美国公民。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教案【精选】09-01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精选)08-16

小班教案[经典]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5

(经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精选)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