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19 08:34:32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实用的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实用的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难点: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

  教学具准备:

  各类彩色笔、各类质地的绘画用纸、教学范画。

  课 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工具,规范绘画习惯。

  二、 导入新课

  1、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带的各类彩笔,当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用?

  2、 揭示课题

  三、 欣赏感知

  1、 教师出示各类的范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1) 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 他们画了什么?象什么?

  3) 他用了什么彩笔?

  4) 猜猜是怎么画的?

  5)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挂在哪比较好?为什么?

  2、 看看他们的用纸,有什么不同?

  1) 教师出示各种

  质地的绘画用纸,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纸的质感。

  2)分组挑选喜欢的纸,猜想会有怎样的效果?

  3)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一起画一画。

  3、 交流体会,相互欣赏

  四、 学生作业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大胆的画画。(室内、市外均可)。

  五、 教师巡回指导

  1、 指导学生正确用笔。

  2、 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的绘画。

  3、 室外注意安全。

  六、 课堂小结

  1、 学生说说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过程中发生的事。

  2、 说说绘画的乐趣。

  3、 相互评价。

  4、 教师总结。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 绕绕涂涂 (1)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 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3、 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线大胆涂绘出物体的形状,并体验绕绕涂涂的`乐趣。

  难点:绕线涂绘方法的掌握。

  教学具准备:

  各色、各质地的各类线、范品、学生用纸

  课 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规范美术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1、 出示一堆杂乱的各种线材料。(各色、各质地的线)

  你能帮老师整理这一堆杂乱的线吗?

  教师与学生自由的围坐在一起,教师请学生帮忙整理线,边整理边自由的谈谈:

  1) 让学生自由的感知各类线;毛线、丝线、塑料线??

  2) 各类线的呈现状态;直的、曲的、硬的、软的??

  3) 生活中的运用;

  4) 线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头发、蚊香??

  2、 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 学生成功整理的线团(规则形)欣赏感知。

  1) 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 一个线团象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线团添加成物体。

  3) 出示葡萄照片,你们看我们该怎么将线团组合?

  4) 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水果。

  2、 感知边上那堆未整理的杂线(不规则形)。

  1) 启发学生看看象什么?

  2) 如何摆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组合)

  3) 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绕绕动物,再添加一些环境。

  3、 游戏:

  教师绕画,学生猜猜绕的是谁?为什么?(抓特征)

  四、学生作业。在大纸上,学生将自己绕画出来,教师绕画自己,完成师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教师巡回辅导。

  1、 及时反馈、纠正。

  2、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 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 作品展示。

  2、 学生欣赏,说说自己的绕画。

  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 我的太阳 (2) 教学目标:

  1、 能抓住太阳的基本形状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2、 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太阳的基本形,大胆的进行想象。

  难点:创造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教学具的准备:

  范画图片,绘画用纸。

  课 时:80分钟

  第一课时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尝试用一圈一圈扩大涂染的方式简单表现出苹果的外形特征,感受涂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表现苹果长大的情景、体验涂鸦的乐趣。

  教学难点:

  能沿着固定的.点一圈一圈的涂染扩大画画。

  教学准备:

  1、果园背景图一张

  2、红色、绿色、黄色炫彩棒若干

  3、苹果树轮廓若干

  4、多媒体课件

  5、音乐《我是一个大苹果》

  教学过程:

  一、激趣欣赏。

  1、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苹果外形特征及颜色。

  2、播放PPT,感知苹果长大的过程。

  提问:苹果是怎么长大的?

  小结:苹果是慢慢长大的,先是长出小小的果子,然后慢慢一圈一圈变成大大的苹果。

  二、示范讲解。

  1、出示苹果树轮廓

  2、出示绘画材料

  重点讲解:

  苹果从一颗小小的果实一圈一圈向外转圈慢慢变大

  苹果宝宝长的又大又圆,没有小洞洞

  加上柄柄牢牢地长在树妈妈的身上

  引导幼儿尝试换色画苹果

  3、个别幼儿演示

  三、幼儿操作。

  重点指导:

  1、引导幼儿先画一颗小果实,一圈一圈向外扩大画。

  2、指导幼儿将苹果画圆,没有洞洞。

  3、引导幼儿给苹果加上柄柄。

  4、鼓励幼儿换色画不同颜色的苹果。

  5、鼓励幼儿将画面画满。

  四、作品欣赏。

  1、将作品贴到果园里,互相欣赏。

  2、说说谁画的苹果又大又圆。

  3、 在音乐声中跳舞结束本次活动。

美术教案 篇3

  一、 教学分析:这是一堂“造型·表现,本课选自于小学美术教材第10册《精细的描写》主要指导学生们对铅笔淡彩画有一定的了解。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铅笔淡彩画法的特点,初步掌握铅笔淡彩画的技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与铅笔淡彩画的接触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践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艺术,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铅笔淡彩画技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技能。

  四、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教师提问:“在课堂开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以前都有接触过哪些种类的绘画?”

  学生回答:水彩笔画,蜡笔画,??

  教师:看来同学们接触过的绘画有很多,那么今天老师介绍大家来认识一下一种新的绘画方式

  PPT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觉得这张画与我们平常接触的画有什么不同?(这时进一步展示铅笔淡彩画与平常画的对比图)

  生:??

  教师:(PPT展示)——导入主题:铅笔淡彩画

  学生回答:水彩画,铅笔淡彩画??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阅历都很丰富啊,今天我们要接触的就是刚刚同学们提到的一种绘画。

  PPT展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它是刚刚同学们提到的哪种类型的绘画?这张画与我们平常接触的画有什么不同?(这时进一步展示铅笔淡彩画与平常画的对比图) 生:??

  教师:(PPT展示)导入主题:铅笔淡彩画。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双向性的导入,让课堂具有活跃性,并让学生能初步了解铅笔淡彩画的绘画形式。) 课题深入

  PPT展示两张图片——对铅笔淡彩画的概念进行解说。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图片,我们可以知道铅笔淡彩画有哪些特点?(PPT展示解说:以铅笔素描为主,水彩色为辅)

  对铅笔淡彩画进行步骤解剖,一、构图,轮廓。要注意远景、近景、中景的构图;

  二、表现基本明暗。环境光暗面要一致;

  三、上色。上色要淡、薄,且应从淡色入手,逐步转到深色。颜色尽量以纯色为主。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含义,且对铅笔淡彩画的作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教师示范

  教师在投影仪上进行示范一幅风景画,首先让学生感觉水彩厚与薄,水分多少将导致水彩颜色的厚薄度。

  其次,用铅笔在水彩纸上进行简单构图,在构图中,将上一环节的步骤解剖中提到的要领进一步解释。加上明暗。明暗面一致,最后进行上色,上色时再次强调同学们要从淡色入手,比如天空的颜色??且颜色尽量以纯色为主。

  (设计意图:此环节能够让学生对铅笔淡彩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教师示范可以让学生更加好的把握铅笔淡彩的绘画方式。为下一环节:尝试环节打好基础。)

  动手尝试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创作一幅铅笔淡彩风景画。注意步骤解剖时提过的'要点。 学生们进行动手尝试,自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创作指导。(设计意图:实践动手环节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拓展同学们的思维。且对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方式及其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延伸

  本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铅笔淡彩画来写下美丽的风景。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绘画方式是我们还没有接触了解的,比如:蜡画法,洒盐法??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不同的绘画方式,我相信同样能够给你们一个不一样的体验??

  (设计意图:能让学生们拓展思维,不局限与课本内容,让学生们能够进行创新。)

美术教案 篇4

  20xx年11月25日,通过选择拔,我代表片参加我县教研室举办的中学主任级“百校千课”优质课竞赛决赛,获一等奖第一名。评委们一致盛赞:原本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被你演绎得这么精彩,我们都还想听呢!

  其实,在课前我问了一下本校的老师我所执教的班情,他们都说这是一个最差的班级。可是整堂课下来,我发现同学们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我想,无论如何也算是一次小小的成功吧。

  现在想来,这堂课成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1、诗意的语言。虽是思品课,但我们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应尽可能地使用诗意的语言,何况是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呢?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参赛,我都能做好这一点。

  2、科学合理的情境创设。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在整堂课的构建中,我设计了情景导入、知识抢答、视频观看、请您欣赏等环节,使得整堂课循序渐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趣盎然,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们不仅品尝到了一顿精美可口的.文化大餐,而且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特别设计“泰和人民的骄傲”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到中华文化就在自己身边,是那么可亲可近,甚至有学生在课下跟我说,“郭老师,今天听了您的课,我才知道原来我们泰和的文化都那么博大,有空我一定要登录‘中国泰和网’再了解一下我们泰和的文化名人。”

  其实,情境的创设,每个老师都不陌生,关键是要看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想,这将是我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境界。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对象:

  一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狮子、观察狮子,了解狮子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2.能够抓住狮子的基本特征,并能描绘出狮子威武的样子。

  3.能够大胆想象并用夸张的手法完成画面,进一步学习狮子绘画技能。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学习,能了解够抓住狮子的基本特征,描绘出狮子威武的样子。

  教学难点:

  能够大胆想象并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狮子。

  教学准备:

  狮子图片、师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是森林之王———狮子请几位小朋友来形容一下狮子的.特征

  二.讲述新课

  1. 欣赏图片师出示狮子的照片,生仔细观察

  2.总结狮子的特征狮子的脸很大,全身长满棕黄色的毛,狮子有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哄叫起来声音很大。注意雄师与母狮的区别介绍狮子的生活习性

  3. 你在哪儿见到过狮子?狮子除了动物园你还在哪儿见过?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有关它的现象?·想一想 为什么在银行、公园等大门口要放有狮子的塑像? 狮子是森林之王漂亮又威风

  4. 图片欣赏------有关于狮子的艺术品,及名家作品。

  5. 讨论总结狮子面部特征、脸形师演示狮子头部的画法

  6. 小组讨论,你准备如何来绘画表现出狮子的威武(注意棕毛的画法,夸张表现)想一想 狮子在哪里,在干什么(发挥想象)?

  7. 学生作品欣赏,鼓励大胆用色三.学生开始作画练习,师巡回制指导

  三.作业展评,教学小结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大纲

  制定单位: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制定时间:20xx年2月

  课程中文名称:梅兰竹菊绘画欣赏

  课程英文名称:

  Appreciation of paintings of plum blossoms, orchids, bamboos and chrysanthemums

  课程号: 学时数:18 学分数:1

  先修课程:《大学语文》或《中国美术史》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梅兰竹菊绘画欣赏》是全校各专业的艺术鉴赏类通识选修课。《梅兰竹菊绘画欣赏》课程主要介绍梅兰竹菊水墨绘画的历史与演变,以期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欣赏水平。

  2。课程任务

  本课程任务在于介绍梅兰竹菊水墨绘画的理论与技法,主要通过对历代名家作品的解读及任课教师现场示范,使学生领略梅兰竹菊水墨绘画的意境与气韵,从而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鉴赏水平,为进一步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墨梅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水墨梅花的理论与技法。目的`在于了解水墨梅花

  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墨梅花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墨梅花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水墨梅花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水墨梅花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水墨梅花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墨梅花的基本特点

  难点:水墨梅花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墨梅源流

  一、墨梅起源

  (一)缘起:月映梅影,墨渍作梅 (二)特点:水边林下,风姿绰约 二、墨梅传承

  (一)墨梅特质:屈曲如龙,瘦劲似铁 (二)笔墨共性:笔力遒劲,墨色清润

  第二节 宋代墨梅与元代墨梅

  一、宋代墨梅

  (一)笔墨特色:笔势险峻,墨影含芬 (二)意境特色:木清花瘦,铁骨生春 (三)杨补之《四梅图》赏析 二、元代墨梅

  (一)笔墨特色:笔力挺劲,墨韵疏淡 (二)意境特色:千花万蕊,早传春信 (三)王元章《墨梅图》赏析

  第二章 墨兰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水墨兰花的理论与技法。目的在于了解水墨兰花

  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墨兰花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墨兰花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水墨兰花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水墨兰花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水墨兰花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墨兰花的基本特点 难点:水墨兰花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墨兰源流

  一、墨兰起源

  (一)缘起:文人寄兴,闺秀传神 (二)特点:放逸之气,闲雅之姿 二、墨兰传承

  (一)墨兰特质:疎花简叶,深谷幽芳

  (二)笔墨共性:墨吐众香,砚滋九畹

  第二节 文人墨兰与闺秀墨兰

  一、文人墨兰

  (一)笔墨特色:笔法挺秀,墨色淡雅 (二)意境特色:超凡脱俗,风韵飘然 (三)赵孟坚《墨兰图》赏析 二、闺秀墨兰

  (一)笔墨特色:笔意清绝,墨色秀润 (二)意境特色:月朗风清,如霞裾月 (三)管仲姬《浓淡同根图》赏析

  第三章 墨竹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水墨篁竹的理论与技法。目的在于了解水墨篁竹

  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墨篁竹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墨篁竹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水墨篁竹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水墨篁竹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水墨篁竹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墨篁竹的基本特点 难点:水墨篁竹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墨竹源流

  一、墨竹起源

  (一)缘起:竹影映窗,飞白传相 (二)特点:清影摇风,风竹吟月 二、墨竹传承

  (一)墨竹特质:拂云高寒,傲雪玉立 (二)笔墨共性:淡墨挥扫,托物寓兴

  第二节 文同墨竹与板桥墨竹

  一、文同墨竹

  (一)笔墨特色: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二)意境特色:修筠挺节,潇洒临风 (三)文同《纡竹图》赏析 二、板桥墨竹

  (一)笔墨特色:取意书法,含霜吐露 (二)意境特色:纸窗月影,虚心友石 (三)板桥《墨竹图》赏析

  第四章 墨菊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水墨菊花的理论与技法。目的在于了解水墨菊花

  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墨菊花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墨菊花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水墨菊花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水墨菊花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水墨菊花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墨菊花的基本特点 难点:水墨菊花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墨菊源流

  一、墨菊起源

  (一)缘起:文人逸士,寄兴笔墨 (二)特点:雅慕幽芳,清高绝俗 二、墨菊传承

  (一)墨菊特质:傲霜凌秋,东篱晚香 (二)笔墨共性:笔意孤劲,墨韵幽闲

  第二节 明代墨菊与清代墨菊

  一、明代墨菊

  (一)笔墨特色:淡墨寄豪,疏斜历乱 (二)意境特色:晚香寒翠,沉醉西风 (三)白阳山人《菊石图》赏析 二、清代墨菊

  (一)笔墨特色:笔致简远,墨韵澹逸 (二)意境特色:老圃秋容,香垂潭影 (三)八大山人《墨菊图》赏析

  三、学时分配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精选】07-28

【经典】美术教案10-05

美术教案(经典)10-06

美术教案[精选]09-24

(经典)美术教案10-12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美术教案(精选)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