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2 12:50:51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通用7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2了解科学课学什么,对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

  3了解任课老师,能对老师产生一定的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朋友们做实验的小故事,感受到科学好,并愿意为之努力。

  【教学难点】常规养成。

  教学准备

  卡通磁贴、碘酒棉签、米饭、白纸、铁勺(分米饭)

  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评价表

  1.给表现好的小组贴笑脸磁贴,引出评价表。

  2.简单介绍奖励措施。

  3.介绍分组,让相应的学生举手,给反应快的.小组奖励。

  二、教师自我介绍

  二、 讲小故事

  1.讲身边的同学的故事,积极尝试简单的实验,发现问题,尝试解决,仔细观察,关注细节,不局限于限定材料,多次尝试,乐于表达。

  2.科学家珍妮古道尔的事迹。

  四、了解学什么

  1.植物(展示很多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你还知道什么?

  2.给学生演示一些简单实验(如,米饭遇到碘酒变成了蓝色等等)。

  3.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

  五、作业设计:

  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如“金鸡独立”或其他。

  作业设计或典型错题记录分析

科学教案 篇2

  目的:

  1、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体会“事实与证据”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能指出哪些是事实与证据,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的。

  *会从自己经历的事情中总结经验,自己编制游戏图。(并不是必须达到的'目的,可依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准备:

  一个骰子,每个参加者一个棋子,一张通关游戏图

  怎样进行:

  1、复习导入

  先让学生回忆前一部分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 “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个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

  2、了解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见教课书第100页。

  这是通关游戏学生能否玩得有趣的关键。在准备好棋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这个游戏怎么玩。特别要说清楚所走的每一步的图标代表什么意思,注意联系前一课学习的内容来说。做好准备后,学生就可以玩游戏了。

  玩过几遍之后,当学生的兴趣渐渐减弱时,鼓励他们采用另一种游戏规则来做游戏。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学生如果有更好的游戏规则,也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则来做游戏。

  同时,学生每玩一遍,让他们说出走到了哪一关,这一关是要求你干什么,每个图标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哪些是事实与证据。一直到学生完全明白这个游戏告诉我们什么为止。

  拓展活动:

  设计并玩自己的通关游戏。这项活动要求学生的独创性比较高,难度也很大。因此,只要是能够模仿课本上的“科学小侦探通关记”游戏,编的简单一些也没有关系。可以画图,也可以写字代表每个图标,但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设计游戏。可以让他们先说事件过程,再找出这件事中哪些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设计成关卡,如何过关等。

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中的第二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的大小、高低、产生的原因等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体。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学生通过多个活动对声音这一熟悉的事物去进行一番理性的`探索,从而构建起对声音的传播的认识,在本单元中属重点内容,为今后的探究、学习奠定感性基础。

  学情分析

  1. 学生对声音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声音的高低。

  2. 知道固体、液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空气能够传播声音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知道的,加以巩固即可。而固体和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学生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我设计了实验,通过实验让生了解本课内容。

  3. 了解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够对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作出预测,并设计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养成及时记录的好习惯。

  2、科学知识: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而且传播效果不一样;真空不能传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安静地做声学实验;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小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

科学教案 篇4

  (一)、出示面粉,猜猜玩玩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神奇的东西,(出示透明盒装的面粉)请你猜猜这是什么?

  2、教师:究竟是什么?在你们的桌上也有这样一份神奇的东西,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3、幼儿初次尝试操作。

  4、教师揭晓答案:原来这白乎乎的、细细的、像雪花一样的东西叫面粉呀!

  (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用途

  1、教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你只要听完一首有趣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

  2、教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它除了可以做出大大的馒头,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3、(欣赏面粉制品图片)教师:看,老师还从网上找到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点心呢!(幼儿欣赏)

  (三)、操作“和面”

  1、教师:看,这是面粉,这是水,现在它们两个要来做好朋友咯~(教师示范和面)教师:面粉和水两个好朋友亲亲热热在一起,揉呀揉呀,变成了什么?(面团)教师:我看好多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一试了,那好吧,给你们一个机会也去尝试一下,注意加水的时候要慢慢的噢,不然就会搞砸啦!

  2、幼儿亲自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软软的面团揉好了,小厨师们,刚才我们不是已经欣赏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小点心么,那我们快来也用这软软的面团做一些特别的小点心吧!

  4、幼儿尝试用面团做出各式点心。

  (四)、擀面

  1、教师:刚才小厨师们可真厉害,黄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试手艺了,诶,我今天想给大家展示的是“手擀面”,知道什么是手擀面吗?(介绍手擀面的含义:用擀面杖擀出来的面就叫手擀面)

  2、教师:手擀面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仔细瞧好了!(出示擀面杖和已擀好的面饼介绍一下,教师示范操作)(五)、品尝

  1、教师:我们请阿姨把擀好的面条送到我们的食堂阿姨那儿,请他们帮忙煮一锅美味的手擀面给我们尝尝,怎么样?

  2、教师: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从十开始倒数,当数第一时,美味的手擀面就会出现咯!(师幼倒数)3、教师:美味的手擀面来啦,大家快尝一尝吧!(人手一碗手擀面品尝)

科学教案 篇5

  板书设计:热在固体中主要是通过传导的方式传递热的。

  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后记:学生自己制作温度计有一定的困难。

  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教学目标

  1.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认识到科学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能针对生活中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通过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

  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酒精灯的使用

  教学准备:铜球、塑料球、一个铜球和塑料球刚好穿过的铁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动画,引发思考

  教师播放动画:烈日炎炎,一男生起着自行车在马路上行驶,忽然听到“嘭”的一声,回头一看,车胎爆了。出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学生思考,猜测自行车胎爆裂的原因,师板书课题——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本,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自由发言,师板书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自行车胎爆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气体受热或遇冷会怎么样变化?固体受热或遇冷会怎么样变化?喷泉实验是怎么做的?……)

  2.教师总结,揭示课题

  师总结: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看来同学们离科学家越来越近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吧!

  二、探究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刚才好几位同学都提到了自行车胎爆裂是因为气体能热胀冷缩,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或从资料书上查阅到的信息。科学是要讲究证据的,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你们的猜想呢?

  (各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2.全班交流各种实验方案

  哪个小组想把你们的设计方案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小组汇报实验设计方案)

  看来同学们的课前查阅了很多资料,找到了这么多好的方法。有些方法老师也不是很了解,你们真是老师的骄傲啊!善于查找资料,发现问题,这也是作为一名科学家应该具备的,恭喜你们,又朝科学家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师竖起拇指对学生给予肯定)

  3.各小组进行实验验证

  下面各小组根据你们的实验方案,来领取你们需要的实验器材。

  (各组组长上台领取实验器材)

  在同学们实验前,请同学们注意几点问题:

  (出示温馨提示)

  A小组内分工合作,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B把你们的发现填写在课本上。

  C实验器材要轻拿轻放,倒热水时要注意安全。

  D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实验是否达到了你希望的结果?

  (不同方案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得出结论,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行车胎爆裂是因为车胎内气体膨胀引起的。所以夏天我们在自行车打气的时候,不要打得太满。汽车轮胎夏天一般都建议充氮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能稳定,不容易膨胀,能大大降低爆胎的风险。

  三、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提出问题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气体跟液体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固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固体热胀冷缩现象并不明显,所以很多学生会猜测固体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器材,设计方案验证

  老师这儿有一套实验器材,是专门验证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器材。

  (师展示主要器材:铜球、塑料球、一个铜球和塑料球刚好穿过的铁圈)

  如果让你来设计实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你还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设计方案。

  (小组汇报)

  同学们说得不错。我们可以对铜球和塑料球加热,再看看他们是否能穿过铁圈,如果不能穿过,就能说明固体有热胀的性质,再把两个小球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如果两个小球能穿过铁圈,说明他们有冷缩的性质。

  3.学生分组实验

  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熄灭酒精灯的时候,直接用酒精灯的盖盖上即可。再用酒精灯加热时,我们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对物体加热,对塑料小球的加热时要防止烫伤。另外记得把你的发现填写到课本上。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和塑料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圈了。说明铜和塑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其他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通过刚才几个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小小的科学家了。那是不是所有的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像木块、橡胶等其他固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老师相信各位小科学家们,一定能通过设计出好的实验方案。

  (各组选择1—2种固体,设计实验验证它们热胀冷缩的性质)

  同学们真不愧是一位位小小科学家,想到了这么多方法。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和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

  (小组汇报方案和实验现象、结论)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现在我们知道固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认为应该怎样说呢?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四、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只要你仔细看、用心想,大胆做就能解开他们的奥妙。

  (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

  图片一:一个憋了的乒乓球,如何让它回复原样?

  图片二:商店里卖的瓶装啤酒或酱油,为什么不装满?

  图片三:铁轨之间留有缝隙。

  图片四:水泥路面上留有缝隙。

  图片五:夏天架得较松的电线。

  (生思考选择问题回答,解释其中道理)

  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热胀冷缩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生自由发言)

  五、拓展延伸

  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有的同学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小科学了,有的同学离小科学家的标准越来越近了。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收获不少,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自由发言)

  刚开始上课时很多同学对喷泉实验特别感兴趣,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现在你能自己做这个实验了吗?课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喷泉实验的方案,把你的设计展示给你的家人,让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你的成果。

  最后,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两句话: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们认真地努力过了,就没有任何遗憾。

  我们坚信:科学,我能行!

  板书设计: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教学后记:本课内容学生掌握的较好。

科学教案 篇6

  预期学习结果: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

  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

  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2)不可遗传的变异。

  2、小结。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

  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

  教学准备:

  各种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积木、球、绳、沙包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

  教学过程:

  一、 引题

  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讲述)

  二、 幼儿探索并讨论。

  1、幼儿猜想并尝试: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

  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

  “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自由交流)

  (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

  4、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三、 幼儿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

  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请你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

  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

  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教师简单小结: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

  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

  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

  五、延伸:

  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察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不同。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8-24

科学教案(经典)10-02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精选)10-09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经典]科学教案09-01

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