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0-22 12:59:1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10篇(优选)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10篇(优选)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运用线条和花纹画出月亮的主要特征并大胆装饰。

  2、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添画有关的情节和景物。

  3、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体验创造性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了解月亮的有关知识如:月亮的圆缺;学习有关的花纹。

  2、水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经验回忆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引出课题。:“月亮每天都一样吗?“谁来说一说月亮每天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范例:月亮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跟小朋友和星星们见面。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欣赏:“看月亮今天都打扮成什么样子?在干什么?你喜欢月亮的哪个地方?”“这些画跟我们以前的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都是运用线条和花纹画的。运用线条和花纹画画是不是也很好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运用儿歌和游戏的语言示范,幼儿仔细欣赏。如:弯弯的月亮象小船,笑咪咪的眼睛长睫毛。嘴儿弯又翘,脸颊的红晕象花朵,螺旋纹画发,流星来做伴,云儿来跳舞。

  2、提出作画要求:请小朋友运用好看的线条和花纹来给月亮穿上新衣,并给月亮画出合适的背景和有关的情结。在画花纹时既要快又要好,不要浪费时间,在画时要把头抬起。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幼儿:能力弱的幼儿帮助它确立绘画内容;能力中的幼儿引导他们添画有关情节和花纹;能力强的幼儿引导他们丰富画面。

  (三)结束部分

  1、评价欣赏幼儿的作品,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最满意作品的那个地方?讲一讲自己的画面内容。

  2、请小朋友互相根同伴讲一讲自己的作品。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情节,并能感受大熊从难过-感动的心理变化。

  2、知道不欺负别人、乐于帮助别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幻灯片、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也是森林城一年一度的拥抱节,和谁拥抱就表示愿意和谁做好朋友,大熊准备要去拥抱它的每一个朋友,那应该是件很快乐的事啊,可是大熊却哭了,大熊为什么哭呢?请你们来猜一猜?那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欣赏第一段故事:

  1、故事里讲了哪些小动物,他们为什么都不愿意和大熊拥抱呢?它是怎么样说的?

  (1)我们一起来学习故事里的小动物的话,你们来当大熊,我来当三个小动物好吗?

  (2)男女生分组学习对话

  (3)请四个小朋友上前面来练习对话请爸爸妈妈当大熊,你们当小动物。

  2、是啊,去揪袋鼠的尾巴、去拔小兔的萝卜、仗着自己力气大,去欺负小动物,大熊的这种做法好吗?这样做可真不好。

  3、大熊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他还会遇到谁呢?他们又为什么不愿意和大熊拥抱吗?

  4、幼儿想象创编、表演对话、角色体验,体验大熊与小动物之间的情感。(让孩子想出4--5种小动物来)

  (二)欣赏第二段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这一路上,大熊遇到了很多的小动物,没有一个朋友愿意和大熊拥抱,大熊呆呆地坐在大树旁边,心里非常非常的难过。天黑了,大熊回到家晚饭也没有吃,他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一直到结束……

  (1)当没有一个朋友和大熊做朋友时候,大熊的心里感到怎么样?难过了会怎么样呢?

  (2)后来是谁来了呀?他们来干什么呢?小动物们都来和大熊拥抱了,大熊此时的大熊心里面感到怎么样呢?

  (3)小结:刚开始,小动物们都不愿意和他拥抱,所以,他伤心地哭了,后来,小动物都来和大熊拥抱了,所以他感动的地哭了,因为朋友们原谅了它,它又有了好朋友。

  经过这一次拥抱节,小动物们学会了原谅别人,大熊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不能欺负小动物,而是应该多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好朋友。

  (4)那他以后可以怎么样帮助别人,才能有更多的朋友呢?

  三、完整的讲述故事:让我们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一讲好吗?

  四、感受拥抱的快乐原来拥抱别人和给别人拥抱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你想拥抱谁呢?下面就让我们和你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老师去抱一抱,亲一亲吧。

  附故事:

  小熊的拥抱节 今天,是森林城的一年一度的拥抱节,和谁拥抱就表示愿意和谁做朋友,大熊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和100个朋友拥抱。

  一大早,大熊就出门了,他远远的看见小袋鼠慢悠悠地走过来,他连忙张开双臂走上去:"小袋鼠,今天是拥抱节,我们拥抱一下好吗?"小袋鼠转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老是踩我的尾巴。"大熊往前走,他看见小兔子一蹦一跳地走过来,他连忙张开双臂走上去:"小兔子,今天是拥抱节,我们拥抱一下好吗?"小兔子转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上次把我的萝卜全都拔光了。"大熊又往前走,他看见红狐狸大摇大摆的走过来,他连忙张开双臂迎上去:"红狐狸,今天是拥抱节,我们拥抱一下好吗?"红狐狸转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仗着力气大,老是欺负小动物。"大熊继续往前走,没有一个朋友愿意和大熊拥抱,大熊呆呆地坐在大树边,心里面非常非常的难过,连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天黑了,大熊晚饭也没吃,一个人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

  "笃笃笃",是谁在敲门呀?大熊慢吞吞地走过去开门,门一开,大熊惊呆了!小动物们全来了,他们在门外排着队,微笑着看着大熊,一个个张开双臂说:"大熊,祝你拥抱节快乐,我愿意做你的`好朋友。"他们一个接着一个跟大熊拥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大熊的眼泪越来越多,比刚才没有人跟他拥抱的时候还要多,大熊真的感动了,他后悔地说,"我以后再也不欺负你们了。"

  活动反思:

  这学期的教研课,我又选择上《大熊的拥抱节》,这是我的一课二研。同课不同班,选择二次教研的原因是《大熊的拥抱节》是一篇富有童趣、令人感动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以森林城的小动物举行拥抱节为线索,描绘了大熊从快乐—伤心—感动的情感发展变化。故事形象鲜明、语句生动、情节耐人寻味。同时,幼儿通过学习,能从中理解拥抱的涵义,学会交往、善待朋友,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知道霸道的行为会让自己失去很多朋友,从而领悟到“知错就改”还是会得到朋友的原谅的,以此教育幼儿要珍惜友谊,与同伴友好相处。

  在第一次教研课上,指导老师点评故事内容分得太散。因此这次我只把故事分成了三个部分,还是按照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引导孩子们参与到推演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来,引导孩子的猜想情节,让故事在孩子充分想象中完成衔接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却又发现了很多的不足,现对这个活动谈谈我的实施感悟及反思。

  首先谈谈导入部分,这一次我用找朋友的游戏引入主题,引导语为:“现在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这样引导给人有些唐突感,还是第一次谈话导入来得自然。导入时可以用谈话导出玩游戏部分。

  其次,与第一次教研课的区别是:第一次教研课我用的是动画辅助教学,而第二次教研课我却借用自制的PPT来教学。由于在第二次教研过程中,对PPT的操作不熟练,导致点按出示一幅画面,提问讲解,再点按出示一幅画面,再提问讲解,以至于故事支离破碎,失去了感染力,也失去了故事原有的完整性。与第一次教研相比,感觉这个故事采用动画辅助教学效果更好,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但是不管是采用哪种教学设计,都应保持故事的完整性。通过这两次教研应该把故事的段落再分大些,分成两个大段,第一段为大家为什么不愿意拥抱大熊,第二段为大熊的心里对话,最后再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

  在这两次的教研中有一个环节始终未能顺利地完成。在讨论工程中,当孩子们被问及:“你们有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这时课堂就陷入了沉默状态,但反过来问:“有谁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时,有个别孩子开始支吾着“他有一次……”,课堂气氛开始活跃,为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我请了幼儿上台发言,但我又戛然而止,原因是我认为不应把孩子的缺点或者错误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在这里我设计不够严谨,面对突发情况不知所措。以至于这个环节起不到点亮和提升的作用。其实我想通个故事的讨论部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情感,升华孩子们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宽容、相互珍惜的情谊。由于平时在课堂上很少采用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所以孩子表现得很拘谨。在这个环节中可通过播放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照片来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或者去掉这个部分,直接总结,只要孩子们知道“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或者自己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时我们要说对不起和原谅朋友就可以。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猜测故事情节并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2、初步概括故事内容,对人物特征有基本把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对角色的感受。

  3、结合大班毕业的实际,萌发朋友之间惜别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对朋友的祝福。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概括故事内容,把握人物特征并用自己语言表达感受。

  难点:萌发朋友间惜别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对朋友的祝福。

  活动准备

  PPT(视频片段、鸭子录音、奶牛录音、纯音乐)、音乐(朋友)、操作卡、心情卡。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过完大班这学年啊,我们班所有小朋友就要毕业、升入小学,开始你们新的生活。那即将要毕业了,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是的,幼儿园三年,我们交到了很多的朋友。不管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今天我也带了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

  2、述故事,猜想故事内容。

  猜想瘦小的威伯是否会有朋友?

  今天,农场里的猪妈妈生了一头小猪,有一只又瘦又小的猪,诺,这只小猪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它的名字就叫做威伯。农场里除了威伯还有其他的动物,他们都不太喜欢这个看起来又瘦又小的猪。你们猜他们会不会和威伯做朋友呢?

  威伯交到朋友了吗?如果你们没有朋友会是什么样子的心情呢?威伯也一样,一个人没有朋友原来是一件多么孤单和可怕的事情。那威伯会这样一直孤单下去吗?我么接着往下听。

  一天,威伯从墙角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威伯抬头一看,原来是住在墙角的'谁呀?是蜘蛛,初次见面,威伯会对蜘蛛说什么呢那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做没做成朋友?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做成朋友啦?除了这个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做成朋友了?于是,威伯有了在农场里的第一个好朋友。

  原来两个人做朋友,跟身体大小、长什么样、个子高矮、从哪里来都没有关系。

  威伯出现困难,猜测解决的办法。

  冬天来了,一天,奶牛告诉威伯一个坏消息,你们觉得什么消息是坏消息?威伯惊呆了,从来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什么呀?食物。这时,墙角的夏洛看到伤心的威伯,他对威伯说:“别怕,我来帮助你”。孩子们,夏洛为什么要帮助威伯呢?

  晚上,威伯睡着的时候,夏洛开始帮助他了。(放视频片段)孩子们。夏洛在干什么呀?怎么可以帮助威伯呢?这样,我们请朋友讨论一下,你觉得夏洛织的什么可以帮助威伯?夏洛爱着威伯,威伯也爱着夏洛。原来朋友之间的爱是相互的。

  夏洛离开,感受朋友间的温情。

  孩子们,你们喜欢夏洛吗?你们觉得她是一只怎样的蜘蛛?冬天过后,夏洛的小蜘蛛们吐了一根根细细的丝,风一吹,他们就飘走了。这时,墙角传来一个细细的声音,:“你好。”威伯抬头一看,原来有3只小蜘蛛垂了下来,他们对威伯说:“我们要留下来继续跟你做朋友。”威伯心里很感动,虽然他的好朋友离开了,但是每年春天都会有新的生命来陪伴自己。但是在威伯心中他最想念的仍然是他的老朋友。

  4、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排序。

  那今天我也带来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主要图片。那待会就请小朋友们给这个故事的图片排排序,和朋友说说这个故事。你还可以把你的心情卡贴在你想贴的地方好吗?好,那我们分组操作。

  5、和我们的好朋友说说知心话

  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朋友,你们也和好朋友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是不是?我也带来了一些你们和朋友之间的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活动总结

  好了,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你的朋友说什么呢?请小朋友起立把你最温暖的拥抱送给你的朋友,告诉他你最想对他说的话好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对每一个人来说,有梦想是很重要的。梦想可以支持我们,使我们有所改变,以达成伟大的目标。《纲要》中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前阅读技能”。故事《飞上天空的绵羊》,是中国第一套儿童美德教育图画书。绘本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讲述了小绵羊一直梦想飞上天空,最后,在动物朋友们互相帮助下,它终于梦想成真。活动中我将借助动态多媒体课件供幼儿欣赏故事,在听——想——说的过程中感受互相帮助实现彼此梦想的美好情感以及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整个活动意在提高大班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对阅读的兴趣,丰富幼儿的大胆想象力及讲述能力,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所说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目的:

  1、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梦想实现后的愉悦心情。

  2、能大胆想象并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飞上天空的绵羊》书一本,课件,白纸上画有草地及天空中的白云若干张,绵羊和五只动物的卡片每组一份,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书、介绍书、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这本书的题目是什么?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3、那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听听吧!

  二、播放课件,分段欣赏故事

  1、故事讲至“祝你好运!”后提问:

  (1)绵羊想干什么?

  (2)它能飞上天吗?(不能)为什么?

  2、讲至“对了,我们可以互相帮助,说不定,我们的梦想都会实现哦!”后提问:

  (1)刚才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2)这些动物们的梦想分别是什么?

  (3)绵羊的梦想是什么?

  (4)五个动物都想帮助绵羊它们怎么说?

  (5)你猜猜五位小动物会怎样一起帮助绵羊飞上天空?

  三、尝试创编

  1、教师提出要求:

  下面,请你们四位小朋友一组一起帮助动物们想出让绵羊飞上天的办法,但是必须是五位动物一起合作.想好后,把你们的'办法在图上表示出来。

  2、小组合作创编

  3、代表交流

  4、教师小结:

  刚才每组的小朋友都互相合作,帮助动物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你们太能干了。下面,我们来听听故事当中的动物们又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四、欣赏故事结尾

  1、绵羊的梦想实现了吗?

  2、五位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

  3、其他动物们的梦想会实现吗?

  师小结:只要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大家的梦想都有可能实现!

  五、说说自己的梦想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梦想啊?你的梦想是什么?

  谢老师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你们的梦想都能实现!

  课后反思:

  故事《飞上天空的绵羊》来自于图画书,本活动我将图画书的内容经过删减,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给孩子,让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积极思考、团结合作,从而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一、关键中断法的采用。活动中我借助动态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在幼儿观看的过程中,我不是让他们完整地欣赏完整个故事,而借助多媒体分段欣赏,这样每段故事对幼儿来说,都是新鲜的。在理解故事内容的过程中采用了“关键中断法”,第一段:让幼儿了解绵羊的梦想及猜想绵羊能否飞上天,幼儿在充满疑问和好奇的情况下我引领他们进入第二段。第二段:绵羊遇到了五位各自有自己梦想的动物,它们想出以‘互相帮助’的形式让绵羊飞上天,这里,我没有马上揭晓答案,而是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并积极鼓励、引导他们想象故事的结尾。最后再呈现故事中让人意想不到的方法,让幼儿带着问题思考、联想、想象,由故事内扩散到故事外,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挑战性的提问设计。孩子是在问题中长大的,而问题只有在大胆地说出来以后,才有可能得到解决。根据《飞上天空的绵羊》的故事内容及作者的创意,在活动过程中我多次运用挑战性设问:如[①“你们看到这个题目“飞上天空的绵羊”,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吗?”(把问题抛给幼儿,及时给幼儿提问的空间,给予一个敢于质疑的环境,让孩子大胆地说出心中的问题。)当幼儿问出:“羊没有翅膀,怎么会飞呢?”我及时将个体的问题成为全体的问题,接着我把问题抛给大家:“对呀,羊怎么会飞上天空呢?真奇怪!你们有这个疑问吗?”这让孩子感觉“别人提出的问题,也有我的份”使孩子切实地感受到谈话的乐趣。②绵羊能飞上天空吗?为什么?(让幼儿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故事进行大胆的猜测)③五位小动物会怎样一起帮助绵羊飞上天空?(围绕怎样帮助绵羊飞上天空拓展想象,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出挑战性的问题,适当的增加难度是激发兴趣的动力所在,使所有的孩子都能“跳一跳,够得着”。三、“合作”的巧妙安排。‘合作’中的‘合作’,即五位幼儿的合作和五位动物的合作。将故事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幼儿不仅感受同伴间互相合作成功后的愉悦之情,也感受到了五位动物帮助绵羊实现梦想的美好情感。

  但是,整个活动下来,离我预设的结果还有一段距离,分析其原因:

  一、活动中我没能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与语言发展能力的基础上灵活地调整活动,而是根据事先的设想(教案)展开,课堂上临场应变能力还有待加强。二、活动中在与孩子抛接球的过程中,我的回应还不是很有效、很到位,这还需要在今后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三、最后一个环节没有很好地引导幼儿多方面、多角度的拓展比较可惜。孩子们在交流自己的梦想以及怎样实现梦想的时候思维还是受到限制。假如中间幼儿操作时间简缩些,将这部分时间放在后面加以提升会更好,最后幼儿讲出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帮助绵羊实现梦想的时候,教师如果马上小结:“对呀,动物们为了实现梦想,尽管前面抓了好几次白云都不成功,但是他们仍然坚持不懈,最后通过他们的努力,终于找到一朵合适的白云飞上天空。”突出一个‘坚持不懈’活动会更有价值。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画面讲述故事的内容。

  2、 能模仿故事中小猪与小动物的对话。

  活动准备:

  1、红色的纸。

  2、头饰。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讲故事之前,我先考考小朋友,这是什么颜色?(教师手拿红色的纸)

  (2) 请幼儿联想生活中红色的物品。

  教师:这是红颜色,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吗? 2、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阅读故事,教师结合《幼儿用书》进行提问。

  (1)教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红红的东西,今天老师故事里就有一个红红的东西,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答案和故事中是一样的。

  3、教师再次打开多媒体教学课件,并请幼儿进行阅读。

  4、请幼儿依据故事图片进行回答。

  (1)教师:小朋友,故事中的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呢?

  (2)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猪把红红的`东西当作什么了?(皮袋子、红帽子、瓶子)

  (3)教师:小猪捡到红红的东西后是怎么做的呢?(小猪问:谁的帽子,谁丢了帽子?)

  (4)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觉得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呢?它们是怎么说的呢?(狐狸、小花狗、八哥) (5)教师:这只红靴子是谁的呢?最后小猪是怎么做的呢?

  5、请幼儿第三次阅读故事,模仿小动物表演。

  (1)教师:请小朋友看图片讲一讲故事,学一学小猪是怎么说的。小动物们又是怎么说的?

  (2)看完一遍后,请幼儿一起模仿小猪与教师进行对话,教师扮演其他小动物和旁白。①教师:小朋友,你们一起模仿小猪,老师来扮演其他小动物(教师负责旁白)进行对话吧。

  6、出示挂图,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这小熊的病为什么一下子就好了呢?是谁帮他找到了靴子?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喜欢呢?(捡到东西还给别人,心很善良,有助人为乐的精神)你们有没有弄丢过东西呀?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别人捡到了,还给你,你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小朋友捡到东西应该怎样做呢?

  7、表演故事。

  (1)鼓励幼儿通过对话表演故事,请幼儿到台前来,戴上头饰进行表演。

  ①教师:小朋友,这个故事,好不好听啊?

  ②教师:我们也来扮演小猪帮小靴子找主人吧。③请小朋友戴上头饰到台前表演吧

  附故事

  小猪和靴子

  清晨,小猪去树林里玩。忽然,他发现树林有个红红的东西,口小底大,摸上去很光滑。"咦,这是什么?好像是皮袋子,是谁丢的呢?"小猪手里拿着这东西,嘴里叫着:"谁丢了袋子?谁丢了袋子?"树上的小鸟儿听见了,叽叽喳喳的说:"小猪。那不是袋子,是一顶漂亮的红帽子呀!"小猪连忙戴在头上,一边走一边叫:"谁丢了帽子?谁丢了帽子?" 狐狸看见了,嘻嘻的笑了起来说:"小猪,这不是帽子,是一只好看的瓶子呀!"小猪连忙采了许多野花插在里面。小猪捧着瓶子走一步叫一声,"谁丢了瓶子?谁丢了瓶子?"。这时来了一只小花狗,他知道了这事,对小猪说:"没人丢,没人领,就送给生病的小熊吧!"小猪和小花狗来到小熊家,把这个装满鲜花的瓶子送给了小熊。小熊一看,高兴得跳了起来:"哇,这不是瓶子,是我心爱的红靴子啊!"小熊的病一下子就好了。三个朋友嘻嘻哈哈,庆祝红靴子找到了主人,回到了家!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动画片中的声音,学习用为动画片配音。

  2、通过对各种物品的尝试,培养对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动画片:有一只大象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老师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动画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好吗?

  2、播放动画片:有一只大象(把声音关掉)

  你在动画片看到了谁?

  (大象,长颈鹿,鸵鸟,河马。)听到了哪些声音?

  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想够树上的苹果和树叶吃。)

  谁吃到苹果了,谁吃到树叶了?

  (大象吃到了苹果,长颈鹿吃到了树叶。)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它们在说什么?

  (幼儿相互说一说。)

  二、尝试给动画片配音

  1、引发幼儿讨论:动画片没有声音有趣吗?

  教师:今天小朋友做小小配音师,给没有声音的`动画片来配音,愿意吗?

  2、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模拟动画片中的声音

  提问:你们想给怎么给动画片配音呢?

  3、创编各种动物的台词并模仿声音

  尝试各种语气和声调扮演:大象,长颈鹿,鸵鸟,河马。

  4、播放动画片,请一组幼儿进行配音。

  集体讨论:谁配的音最有趣?你还想把他们说的话改一改吗?

  你认为怎样模仿这些动物更有趣呢?

  三、模拟表演,体验成功

  1、以小组为单位给动画片中的动物配音,教师参与旁白并随机指导。

  2、教师:给动画片配音有趣吗?

  回家以后把你给动画片配音的愉快心情给爸爸妈妈讲一讲好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理解画面中孩子和老人的关系。

  感知歌曲中老人和孩子的'亲情。

  用不同的音高唱出歌曲中的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儿歌《爷爷和我》。

  挂图《爷爷和我》。

  CD《爷爷和我》,录音机。

  爷爷和孩子的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以谈话导入:和幼儿谈一谈散步时的感受:

  --什么时候、和什么人一起到哪里散过步?

  --说一说和家人一起散步时的感受。

  引导幼儿讨论走路时要注意什么,拓展相应的安全知识。

  --散步(走路)时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

  --要知道怎么做才不会有危险。

  (不要在马路上乱跑、不要东张西望、注意路面是否有洞、走行人专用道、注意交通标志等)--什么地方可以跑,什么地方不可以跑?

  出示挂图:《爷爷和我》,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学着念念儿歌,并想一想:

  --为什么爷爷让孩子"小心!小心!"--为什么孩子让爷爷"小心!小心!"尝试扮演小孩和老人走路。

  --学一学小孩和老人是怎样走路的。

  --播放音乐,跟着音乐模仿孩子和老人走路。

  学习经验延伸区域活动角色活动区音乐游戏《爷爷和我》:将CD《爷爷和我》投放到区域,请幼儿根据音乐进行扮演游戏。熟悉游戏玩法后,可引导幼儿改编歌词,扮演其他角色。

  附儿歌:爷爷和我我走得快,爷爷说:

  "小心!小心!"爷爷走得慢,我说:

  "小心!小心!"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对花的观察结果。

  2、感知花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花

  2、课件-照片:蜜蜂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照片:蜜蜂

  请小朋友才一个谜语

  小天使,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又采花粉又酿蜜,人人夸它爱劳动 (蜜蜂)

  二、展开

  1、小蜜蜂非常的勤劳,你们知道小蜜蜂喜欢在什么地方生活?它的的好朋友是谁吗?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小蜜蜂的好朋友有哪些)

  2、ppt课件:花(春天的花)

  (1)我们一起看看小蜜蜂的好朋友有哪些?

  ●迎春花

  ●樱花

  ●水仙花

  ●玉兰花

  ●牵牛花

  (2)你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花呢?

  (幼儿互说,发言)

  (3)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这些花卉呢?要注意哪些事情才不会让花儿们受伤呢?

  (幼儿讨论)

  3.秋天开什么花

  (1)你们知道有哪些花是在秋天开的吗?(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讲述)

  (2)秋天开的花很多,我们平时经常见的有:

  ●菊花

  ●一串红

  ●美人蕉

  ●荷花

  ●蝴蝶兰

  ●月季

  小结:这些美丽的花不仅是小蜜蜂的好朋友,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可以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环境。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花。

  (引导幼儿概述每一种花的名称,说一说花的形状、花的颜色,花的香味)

  三、结束

  讨论:小蜜蜂为什么愿意和这些花做好朋友呢?

  (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师幼共同参与)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背景分析:

  寒冷的冬天来临了,小朋友穿上厚厚的冬衣来到幼儿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冷,发现了人们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有了变化。我从幼儿冬季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切入,让幼儿通过诗歌教学活动引导孩子勇敢面对环境,自觉主动地认识周围的变化。同时也让孩子的认知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得到发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孩子一起满怀欣喜地迎接冬天,激发幼儿积极乐观的品质。

  一、活动内容:

  大班(诗歌)《冬天来到了》(第一课时)

  二、活动目的:

  1、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2、丰富词汇:调皮、轻盈、快速飞奔。

  3、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能体会冬天别样的风景。

  三、活动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有朗诵诗歌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教学磁带。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本环节重点引导幼儿说出冬天是怎样的?调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孩子勇敢面对环境,欣喜地迎接冬天)

  (二)播放课件,说说画面内容学习词汇:调皮、轻盈、快速飞奔(本环节重点引导幼儿在讲述画面内容时发现北风调皮的样子、雪人可爱的微笑和小朋友坐在雪橇上快乐的心情)

  (三)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欣赏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第一遍欣赏,提出问题。

  ①你听到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②你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

  ③还有哪一句没听清楚?

  第二遍欣赏,提出问题。

  ①诗歌有几句?

  ②谁来试试说这幅图片,要用诗歌里的话说。

  2、引导幼儿在图片的提示下朗诵诗歌。

  3、配上音乐,师幼一同朗诵诗歌。

  (本环节教师通过诗歌朗读与音乐、画面的视听结合,重点让幼儿感受到诗歌优美的意境,体会冬天别样的风景。)

  六、活动小结活动延伸:

  制作图书,鼓励幼儿课后与其他小伙伴一同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 篇10

  设计背景

  新学期开始了,天气也暖和了,孩子们发现天气和校园里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和让孩子朗读《春天》这首诗歌,让他们了解春天来了,激发孩子们热爱春天情感,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可爱和美丽景色。

  2、 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活力和万物展现的勃勃生机。

  3、 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孩子们对校园和春天的热爱和赞美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让幼儿从观察和诗歌中感受春天美,热爱校园,赞美春天。

  活动准备

  1、诗歌中提到的蝴蝶、蜜蜂、小兔的头饰,绿色地毯一块。

  2、录音机一台,空白磁带一盘。

  3、春天挂图一副。

  活动过程

  1、开始环节:

  (1) 带领小朋友参观校园的春色,从而使他们对校园春色产生喜爱之情。

  教师用亲切的语气边走边向幼儿介绍校园的植物和动物,让孩子们边想边看:校园的动植物分别像什么?找出它们的特点,并说一说。

  (2)出示挂图,让孩子们再说说春天动植物和冬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基本环节

  1)以互动的.形式进入教学,让小朋友结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春天到了天气怎么样?花怎么样(暖和、开了)

  (2)杨柳树枝高兴的怎么样?(笑弯了腰)

  (3)蜜蜂和蝴蝶都忙着干什么去了?(采蜜、授粉)

  (4)可爱的小白兔呢?(高兴的去吃草)

  (5)小朋友们说说春天怎么样?(真好)

  (6)教师带领幼儿读诗歌,在读下节诗歌的时候可以模仿小动物们做一些动作。

  2)幼儿自由朗读诗歌,可以边读边表演。

  3)指名朗读诗歌,要求读出表情,并录音。

  4)带上动物的头饰,然后分角色朗读诗歌,并录音。

  5)播放录音,让幼儿和老师共同欣赏,评比谁读的更好。

  6)齐声朗读,让幼儿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结束环节

  小朋友,本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春天,朗读了诗歌,感受到校园就像公园一样美丽,我们在校园里就像鸟儿在春天里一样快乐,小朋友以后要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保护好我们的乐园哟!

  4、延伸环节

  在游戏活动时,组织幼儿十个孩子拉手围成圈,边朗读诗歌边模仿植物和动物的姿态;要求孩子把看到的,知道的春天的变化说给自己的家长听,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教案05-01

大班教案:花的语言03-13

大班语言翅膀教案11-30

大班语言《勇气》教案12-13

大班语言古诗教案01-17

大班语言问路教案01-19

大班语言兔子教案01-14

大班语言《冬至》教案11-27

大班语言冬天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