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09 07:37:2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常用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常用4篇

大班教案 篇1

  教育目标:

  1、能结合生活经验,在乐曲的间奏部分创编动作,并根据乐句进行表演。

  2、情绪愉悦地进行甩葱舞的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律动《甩葱舞》、音乐《甩葱歌》。

  2、自制的葱人手一份。

  3、位置成散点式圆形。

  活动过程:

  1、律动:甩葱舞。

  ⑴师:昨天我们学了个甩葱舞,一起来跳一跳吧。

  ⑵师:在这个舞蹈中,哪个地方用来甩葱比较合适呢?为什么?拿起葱试试!

  2、你做我学。

  ⑴师:总是甩葱没劲,想个好办法,我做葱老大,你们做葱小弟,葱老大做个动作,葱小弟学。(教师做某一动作,幼儿学)

  ⑵师:谁也来做个动作让我们学学?(一幼儿做动作,余幼儿学)

  ⑶师:你做什么动作?我们跟着音乐轮流着做和学。(教师唱歌谱)

  ⑷师:你准备给我们带来什么动作?试一试。(播放间奏音乐)

  ⑸师:一个动作难不倒你们,用两个动作可以吗?什么时候应该想好、准备好第二个动作了?

  ⑹师:猜猜他做了什么动作?(一个幼儿做动作)让我们跟着她一起来试试,音乐有点快哦!(随音乐做两个动作)

  3、游戏:甩葱舞。

  ⑴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开始吧!(完整地游戏)

  ⑵师:当葱大哥在做动作的时候,葱小弟做什么呢?

  ⑶师:其实哦,我们中间的葱大哥像个指南针,最后定位在哪,就说明那个人就是下一个葱大哥哦!我们来试试。(连续两遍)

  ⑷师:葱大哥的动作可以是自己想的,也可以是借鉴别人的.,都是不错的方法哦。那有关体育的动作还有什么呢?有关音乐的呢?有关劳动的呢?

  ⑸师:这样的游戏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挑战哦,我们再来一次。(连续三遍)

  ⑹师:这样的游戏可以接连不断地进行,等有机会的时候我们再继续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巩固了解多种玩偶,初步认识杖头木偶;

  2、尝试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玩偶;

  3、体验与玩偶做游戏及自制玩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玩偶若干(提线偶、指偶、手偶),杖头木偶一个;

  2、布置好“玩偶剧场”活动场景、屏风、多媒体设备、音乐;

  3、制作玩偶的`废旧材料(纸盒、小药瓶、饭勺、信封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学学小玩偶走路。

  2、观看玩偶表演,了解玩偶的名称。

  3、幼儿自由玩各种玩偶,了解玩偶的表演方式。

  4、出示图表,巩固对各种玩偶的认识。

  5、介绍具有扬州特色的杖头木偶。

  6、讨论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偶的方法。

  7、幼儿自制各种玩偶。

  (为幼儿富有层次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

  8、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制的玩偶,与自制玩偶共同表演。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豆制品主要是用黄豆加工制成的,是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食品。

  2、认识黄豆及豆制品,乐意吃各种豆制品。

  3、能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认识。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准备1—2种豆制品带到幼儿园,并向幼儿介绍其名称及食用方法。

  2、豆腐一块,黄豆一把,黄豆爷爷头饰一个。

  3、请幼儿收集各种豆制品带到幼儿园来,请食堂人员中午为幼儿安排一份豆制品的菜肴。

  4、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谜语:四四方方,白白胖胖,一碰就碎,又嫩又香,营养很好,做菜做汤。

  教师出示豆腐,引导幼儿讨论豆腐是用什么做成的。

  教师出示黄豆,让幼儿知道用黄豆或其他豆子做成的食品叫豆制品。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黄豆爷爷找宝宝》。

  教师:图片上的这些豆制品你见过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教师:豆制品要怎么吃才更有营养呢?

  3、游戏“黄豆爷爷找宝宝”,帮助幼儿认识多种豆制品。

  教师戴上“黄豆爷爷”的头饰,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我的宝宝在哪里?

  幼儿:你的宝宝在哪里?

  请幼儿相互介绍桌上的豆制品的名字,并说说自己是在哪里吃过的。

  4、帮助幼儿认识豆制品的价值。

  教师:豆制品虽然不是肉做的,但是它的营养却和动物的肉一样丰富,而且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比如小朋友的豆浆。

  请幼儿现场观看用豆浆机制作豆浆的过程。

  5、引导幼儿讨论豆制品的'吃法并品尝豆制品。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吃到的豆制品是怎样烧的?为什么要这样烧?

  小结:我们小朋友要经常吃豆制品,不挑食,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棒,更健康。

  活动延伸:

  黄豆爷爷找到了它的宝宝,真开心呀,让我们一起去帮黄豆爷爷过生日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的热情很高,主要体现在:

  1、活动中操作材料准备充分,满足了孩子探索的需要。

  2、通过观看豆浆机将黄豆变成豆浆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体验到了食物变化的乐趣。如果能再丰富一些豆腐、百叶等豆制品的制作过程方面的资料就更容易让幼儿理解了。

  3、通过《黄豆爷爷过生日》的故事很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孩子们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豆制品朋友,了解了许多新鲜的知识。

  4、用“品尝”各种各样的豆制品来吸引幼儿,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的效果看出幼儿能说出所尝豆制品的名称和味道。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轻重、理解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2、初步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重量。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感受各物体的重量不一样,理解重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以换算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使用的教具:水果实物(桔子、香蕉各1个)、贴绒水果(3个苹果、4个梨子、1个菠萝)、贴绒动物(1只狗、4只鸡、9只老鼠),自制天平教具两个,积木(大、中、小积木若干),幼儿练习用的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实物教具

  教师拿出桔子和香蕉,在幼儿面前掂量掂量,让幼儿猜猜谁轻谁重。并将桔子和香蕉交给幼儿,让幼儿也感受一下谁轻谁重,有的幼儿觉得桔子重,香蕉轻,有的幼儿觉得香蕉重,桔子轻。

  问:怎样才能知道它们谁轻谁重?(幼儿回答)

  二、教师出示天平、引导幼儿比轻重。

  如图:

  教师将香蕉和桔子放于天平上,让幼儿观察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贴绒动物小狗、鸡和老鼠,请幼儿讲讲它们谁轻谁重。

  教师将贴绒动物放在天平上(如图)。

  1只小狗

  3只鸡

  图1

  问:一只狗有几只鸡那么重?

  教师演示贴绒动物,将一只鸡替换成三只老鼠,请幼儿想一想一只鸡 和三只老鼠一样重,那么一只狗有几只老鼠重。(九只)

  1只鸡

  3只老鼠

  图2

  教师出示贴绒水果,并演示。

  3个苹果

  2个梨子

  图3

  2个梨子

  1个菠萝

  图4

  问:两个菠萝有几个梨子那么重?

  两个菠萝有几人苹果那么重?

  四个梨子有几个苹果那么重?

  教师操作贴绒教具,帮助幼儿理解三种水果之间的重量关系。

  三、比比谁最快,教师分发积木给每个幼儿。

  教师出示积木教具;一块大积木有两块中等积木大,一块中等积木有三块小积木大,想想一块大积木应该有多少块小积木大。

  让幼儿操作积木学具:1块大积木=6块小积木

  教师演示积木教具。

  问:一块大积木有两块中等积木大,一块中等积木有四块三角形积木大,想一想:一块大积木应该有多少块三角形积木大?

  让幼儿操作积木学具:1块大积木=8块三角形积木

  四、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三组)

  第一组的幼儿操作积木学具,第二组的幼儿完成作业纸,第三组的幼儿操作天平教具。

  教学反思

  活动评析:教师在演示教具的过程中,可以用对应、数数的方法,让幼儿理解三种物体间的重量关系。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大班的教案06-11

大班教案06-08

【精选】大班教案08-20

(精选)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16

大班教案(经典)08-26

【经典】大班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