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19 12:03:38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教案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大班教案10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学念儿歌《铅笔盒里的朋友》

  2、 知道铅笔盒里的各种学习用具及其在学习中的用途。

  环境创设:

  1.请家长为幼儿准备1个铅笔盒,盒里放有铅笔、卷笔刀、橡皮、直尺等文具。

  2.小的白纸卡若干张;用铅笔写有5道10以内加减法算术题的卡片若干张,这5道算术题的得数都写出来,但其中有3道题目的得数是错误的(如2+7=10)。

  重点与难点:

  知道铅笔盒里的各种学习用具及其在学习中的用途。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铅笔盒里的朋友

  1.教师念儿歌《铅笔盒里的朋友》的第一段:铅笔盒,长方方,学习用具里面藏。轻轻打开盒盖子,每个朋友来帮忙。

  2.教师请幼儿说说铅笔盒里一般会有哪些朋友?

  二、学念儿歌

  1.教师完整念儿歌《铅笔盒里的朋友》,请幼儿欣赏。

  2.讨论和操作。

  (1)教师:有哪些朋友藏在里面?

  (2)教师:我们为什么要带铅笔?应该怎样正确地握笔?请幼儿尝试用正确的握笔姿势在白纸卡片上写出自己的名字,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你是怎样画直线的?直尺有什么用处?你们会用直尺画直线吗?现在请你们把一张小卡片变成二等份。什么叫二等份?请你们把二等份用线条画出来,可以用直尺来画。

  请幼儿尝试用直尺画直线,说说用直尺画直线的'注意点。

  (4)教师:卷笔刀是用来做什么的?请幼儿尝试使用卷笔刀,体会卷笔刀的方便,并说说用卷笔刀卷铅笔时应该注意什么?

  (5)教师:橡皮的用处又是什么呢?现在有个小马虎做了一些题目,请你们帮他检查一下,他做的题目对不对。如果不对,请你们用橡皮和铅笔帮他修改过来。

  请幼儿使用橡皮和铅笔纠错,并说说用橡皮擦时,该怎么做才能擦得又干净又能让纸平整。

  3.幼儿学念儿歌《铅笔盒里的朋友》。

  4.幼儿边念儿歌,边根据儿歌的内容操作学习用具,进一步体会铅笔盒里的学习用具的用途。

  三、整理铅笔盒

  1.教师:小学生是离不开铅笔盒里的朋友的,所以我们要爱惜它们,我们要学会整齐地摆放它们。

  2.请幼儿整理铅笔盒里的文具,看看谁整理得既好又快。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剪贴和合作的乐趣。

  2、学习对称剪纸,会用彩纸剪蝴蝶和花。

  3、培养幼儿正确用剪、安全用剪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剪好形状的2开白纸6张,各色正方形彩纸若干,剪刀每人一把,胶水每人一瓶,筐子12个。

  2、将白纸分贴在教室周围。

  活动过程:

  1、引入部分

  欣赏春天的景物图片、蝴蝶模型、展示教师范画,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花和蝴蝶的形态。

  教师:春天来了,春姑娘飞到我们教室里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请小朋友们看看她带了什么礼物来呀?(展示挂图)与幼儿讨论图上的花有什么区别(五颜六色、大小不一)。春姑娘还把礼物送到了我们的电脑里(点课件),原来还是一些漂亮的花,那这些花又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一起数花瓣,明确不同花花瓣的数量不同。)

  看了这么多美丽的花,老师忍不住动手建了一个花园(出示半成品范画),蝴蝶闻到了花香,也飞到了我的花园里(出示剪好的`蝴蝶),我们看看蝴蝶的翅膀像什么形状?(椭圆形,半圆形)四个椭圆形一样大吗?(两个大两个小)。

  2、学习剪纸

  1)我们今天就要自己动手来剪蝴蝶和花,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剪的。

  2)教师示范蝴蝶剪法,(先把纸对折,再用笔在对称线旁边画蝴蝶的身子,接着画蝴蝶的翅膀,边画边念:一个大椭圆接着一个小椭圆,最后用剪刀剪下来,打开就成了。)用磁铁将蝴蝶固定在“花园里”,启发幼儿观察:蝴蝶还少了什么东西?(触角)用笔在纸上添画。

  3)示范花的剪法。花园里没有花,蝴蝶会来吗?所以我们要做出美丽的花去吸引蝴蝶。从前我们学过将纸对折在画花瓣的方法剪花,今天要学个新方法,角对角对折,再对折,然后再折一次,在最宽的地方画条狐线,用剪刀沿线剪下来,再把尖尖剪掉,打开就成了一朵8个花瓣的花。刚才我们把纸对折了三次,就剪出了八个花瓣,现在我把纸对折四次,看看剪出来的花会有几个花瓣(16个),你们想剪几个花瓣的花呢?等会自己动动脑筋试试看。

  3、分组剪贴

  1)根据组数分配纸张,让每组幼儿明确自己那组该贴哪张纸。

  2)强调用剪安全和用胶水的卫生(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提醒幼儿操作中不可争抢。

  3)各组讨论怎么样分工合作才能把自己那张画贴得最漂亮。

  4)幼儿动手剪贴,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能力差的幼儿学会剪,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剪出各种各样的花和蝴蝶,并使构图更美观)。

  4、幼儿在自己的作品前拍照留念。

  5、幼儿排队合着音乐边拍手边唱歌走出教室。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 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能用印章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雪花片、小印章、作业单、印泥

  活动分析:

  重点是能理解5的组成与分解

  难点是能熟练操作作业单

  活动过程:

  1、 集中幼儿注意力

  “今天,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来看小朋友上课,你们高兴吗?”

  2、“可是今天我有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教师出示5个水果,“我准备了几个水果,一个盘子里放不开,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两个盘子里,谁想来试一下?”“我要把它们记下来,不然过会我就忘了“教师示范记录,大班教案。

  3、“现在小朋友们看看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什么?”出示雪花片,引导幼儿操作并记录

  4、 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孩子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5、 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3和几?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教案《大班教案》。”以此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5的组成与分解。

  6、 幼儿操作作业单、巩固5的组成。教师最后和幼儿一起验证答案。

大班教案 篇4

  运动配景

  这是一首带有京味的儿童歌曲,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或相识中国民风民俗的时间演唱,或在元宵节或玩脸谱的时间,可以起到火上浇油的感化。

  这首歌只有在京胡的配奏下,才会有京曲的韵味。

  为了让孩子更感性地领会歌曲的韵味,可以共同一些京剧的演出身材,来表示这首歌曲,资助孩子明白和更喜好如许的音乐。

  内容与请求

  学唱歌曲,打仗京剧旋律,对京剧感爱好。

  运动预备

  1、京剧录影VCD。

  2、小竹篮多少。

  历程与引导

  一、观赏先生演出“捡豆豆”(行动提醒附后)群情: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

  —提醒孩子感觉京剧。为了让孩子比力光显地感觉京剧,先生在演出的时间,应当穿上响应的打扮。

  幼儿:这像唱戏一样的……就像穿上那种红红绿绿的衣脸上还弄得花花绿绿的',大花脸的样子……

  二、观赏京剧片断

  群情:京戏和我们平常的唱歌、舞蹈有什么差别?

  幼儿:京戏的脸要画过的……京戏边唱边做行动……京戏衣

  服都是古代的(也有穿如今的衣服,幼儿手工制作只是很少)……京戏唱起来和

  歌纷歧样的,音要拖得很长的……京戏不是用钢琴伴奏的,而是用

  这种琴伴奏的(这叫京胡)……京戏里的人还会武功的……

  三、学唱歌曲1、提着小竹篮,随着先生边唱边舞。

  —要是孩子对京歌的歌词旋律,不太清楚,可以听钢琴伴奏的歌曲。然则表示时,还得用京胡来伴奏。

  钢琴伴奏时,孩子犹如唱一样平常歌曲一样,然则,京胡伴奏,孩子们天然而然地把嗓子提起,这时,京歌的味道就很浓了,孩子们也为本身的转变而高兴,于是兴趣大增。

  2、孩子演出,先生配上京剧的锣鼓节拍。

  —这个运动,可以让孩子在角落进修中继承把玩,直到可觉得i各人吹奏或伴奏。

  运动中,很多孩子对京胡异常感爱好,以是,也可以在先生的引导下,玩一玩京胡。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常见的点心(名称、外形、特征)。

  2、尝试学习制作点心:饺子,知道包饺子的过程。

  3、激发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大饼、油条、点心图片、饺子皮、馅、醋、锅等工具、顺序图。

  活动过程

  一、了解常见点心

  1、引起兴趣:

  (1)今天你吃过早餐了吗?吃的是什么?

  (2)猜猜老师吃的'是什么点心?

  (3)出示大饼、油条: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2、你知道还有些什么点心?(幼儿讲述后教师出示图片)小笼:

  (1)这是什么?你吃过吗?味道怎么样?

  (2)小笼是怎么吃法?(轻咬皮、蘸醋)馒头:

  (1)这又是什么?它怎么和小笼这么象呀?(大小不一)(2)吃过什么馅的馒头?(菜、肉、奶黄)馄饨、饺子:

  (1)你们认识它们吗?吃过吗?知道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皮子)(2)出示皮子:哪张是馄饨皮?哪张是饺子皮?(方、园、厚、薄)3、除了这些点心,你们还吃过、看过、知道哪些点心?

  4、总结:这些点心都是中国人发明的点心,中国人真了不起。

  二、制作点心

  1、今天我们也来学做中华小厨师,来做做中国点心。

  2、你们想做什么点心?(饺子)谁知道怎么做?

  3、幼儿讲述,教师操作。

  4、制作重点:馅不能放得太多,皮不能破。

  5、幼儿包饺子,教师指点。

  三、图片排序

  1、幼儿说说自己包饺子的过程。

  2、将包饺子制作过程图片按顺序排列。

  四、品尝饺子

  1、看看饺子怎么样才算烧熟?(冷水点一下,翻滚)

  2、你喜欢吃干的还是湿的?

  五、延伸今天我们学做了饺子,下次还想学做什么点心?可以请爸爸、妈妈在家教我们学做点心,然后我们到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里制作各种好吃的点心。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冷饮中的一些成分,知道冷饮的一些小常识,能够有选择地食用冷饮。

  2、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了解多吃冷饮害处多。

  3、在自制冷饮的过程中,体会操作的快乐。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有关冷饮的一些小常识。

  如:冷饮中的多种成分,对身体有利的和无利的甚至是有害的成分┉

  2、自制冷饮的饮料:奶粉、不同口味的果珍、苹果汁、蜂蜜、糖、筷子┉

  3、教师收集一些冷饮的外包装。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建议提下列问题:

  ▲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吃冷饮,你们都吃过哪些冷饮?

  ▲你最喜欢吃哪些冷饮,它是什么味道的?

  ▲你为什么喜欢吃冷饮?吃冷饮有哪些用处?

  ▲吃冷饮又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小结:冷饮虽然好吃,特别是在夏天,吃了冷饮会让我们感觉很舒服、很凉爽,但冷饮吃多了,我们的肚子会提意见了,肚子不喜欢太冷的东西,它碰到太冷的食品就会生病。冷饮大多是很甜的,人体内如果有了太多甜的食物,会影响食欲,让我们不想吃其他的食物,长期下来我们身体没有了其他营养来补充,就生病了,会营养不良。

  3、了解冷饮中的成分和营养量。

  ▲教师:你们吃过许多冷饮,你知道冷饮有哪些口味的?冷饮里面有哪些原料吗?你知道制作冷饮需要哪些原料吗?

  ▲教师向幼儿介绍冷饮包装上介绍的成分,每说一种成分便让幼儿了解其中的`营养成分的数量。这样可以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冷饮的营养成分并不多。

  ▲教师小结:不同口味,不同名称的冷饮所需要的原料也不一样,而且冷饮的营养并不高。

  4、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什么最解渴。

  提问:当你口渴的时候,你喝过什么?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水最解渴?(让幼儿知道喝白开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5、制作冷饮活动。

  ▲幼儿按组进行,选择一种主要原料。如:奶粉或果珍等。制作完成后,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如何制作的。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以及真实的情境理解乐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并用肢体表现啄木鸟为苹果树捉虫、治病的一系列过程。

  2、知道故事情节能帮助自己分辨乐曲结构,有提示作用。

  3、在表演时能加入表情眼神,使表演更逼真。

  活动准备:

  音乐内容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活动:

  果园里,有些苹果树生病了,一点精神也没有,一只啄木鸟飞来了,她东看看西看看,仔细地检查,发现原来是虫子在捣乱。于是,它就“笃笃笃”地为大树治病。苹果树慢慢地好起来,感觉舒服多了。啄木鸟开心地拍起了翅膀。最后大树的病好了,啄木鸟高兴地抖动着翅膀,跳起了舞,可开心了。

  二、幼儿听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分辨乐曲结构,学习创编动作

  1、师:有一段音乐,说的就是啄木鸟的故事,听听看,音乐中哪一段是苹果树生病,啄木鸟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捉虫的音乐?哪一段是苹果树感觉很舒服长叶子的音乐?哪一段是啄木鸟跳舞的音乐?

  2、师完整播放音乐一次,引导幼儿认真倾听自由做动作。

  3、逐段欣赏。

  A.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什么事?(播放“查病”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B.师:啄木鸟会怎样查病呢?(幼儿扩散回答)

  C.集体在“查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检查的动作。(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的)

  D.欣赏“治病”音乐,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一跳一跳的.、很快等)是啄木鸟在干什么的音乐?(引出治病)

  E.师:啄木鸟会怎样为苹果树治病捉虫呢?(引导幼儿将动作创编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F.集体在“治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捉虫的动作。(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的)

  G.欣赏“苹果树长叶子,啄木鸟跳舞”音乐,提问:苹果树身上的虫被啄木鸟捉掉了,感觉怎么样?(很舒服、慢慢地、很高兴等)他会做什么动作呢?(幼儿创编大树长枝叶、啄木鸟跳舞的动作,集体表演)

  三、完整学习表演。(播放背景和音乐)

  1、集体学习表演动作。

  2、幼儿分角色表演,(男孩当苹果树,女孩当啄木鸟,然后反之。)

  四、集体在《啄木鸟》的音乐背景中做飞翔动作出室。(结束)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在一次影视欣赏的课余活动中,《超人》的形象令孩子们印象深刻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班自发开展了“超人”的模仿秀活动,有的“穿”得像个超人,有的“走”的像个超人,更有孩子看上了一米多高的.玩具柜,想要“飞”得像个超人。由此我想,何不模拟一个“翻墙”场景,让孩子们体验翻越高墙的感觉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应“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于是活动《“墙”去哪儿了》便应运而生,我将向来“躺着”的垫子“站”了起来,让孩子在幼儿园里体验超人般飞檐走壁的英雄角色,锻炼孩子助跑跨跳动作技能,及手臂、腿部大肌肉的协同发展。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助跑纵跳、上肢撑垫子等连续动作顺利翻越“垫子墙”。

  2、敢于自我挑战,体验逐步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会助跑纵跳、上肢撑垫子等连续动作顺利翻越“垫子墙”。

  活动难点:

  掌握助跑纵跳、上肢撑垫子等连续动作要领。

  活动准备:

  五块海绵垫子(规格为1、0m*1、9m*0、1)、哨子、起跑线、终点线。

  活动过程:

  一、身体总动员——通过热身运动,舒展上、下肢及脚腕等部位。

  1、渲染情景,幼儿自主抬垫入场。

  2、根据哨音节奏锻炼身体各部位。

  (1)上肢训练(垫子上俯卧撑,臂撑)

  (2)下肢训练(俯卧绷脚上踢腿)

  (3)脚腕训练(仰卧转动脚腕)

  二、飞越垫子墙——通过连续动作的练习,体验挑战的成功感。

  1、出示垫子墙,引发幼儿探索翻越“垫子墙”的方法。

  (1)幼儿分组尝试翻越“垫子墙”的方法。

  (2)幼儿分享及讨论各自的方法。

  2、分组尝试,帮助幼儿逐步掌握助跑纵跳、上肢撑等连续动作的要领。

  (1)教师完整示范,引导幼儿观察。

  (2)个别幼儿尝试借助连续动作翻越垫子墙。

  (3)集体练习,教师鼓励幼儿不断尝试通过连续动作翻越垫子墙,辅助、调整个别动作不正确的幼儿。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根据旋律,将学会的诗歌与之相匹配,初步学唱歌曲《最后一学期》。

  2. 能唱准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掌握切分音的唱法。

  3. 在歌唱活动中能注意控制自己的音量。

  活动准备:

  学过儿歌《最后一学期》,配套音乐《最后一学期》。

  活动过程:

  1. 幼儿随进行曲的音乐自由走步进场。

  2. 复习歌曲《小孩不小歌》,要求幼儿唱好顿音,加强力度,表现出小孩长大的`自豪感。

  3. 学习歌曲《最后一学期》。

  1) 复习儿歌《最后一学期》,激发幼儿做个小学生的光荣感。

  2) 欣赏歌曲一遍,熟悉曲调。

  3) 根据歌曲节奏拍节奏,并讨论拍在哪里。

  4) 幼儿听歌曲的音乐,用手拍节奏,重点提醒幼儿拍对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及切分音。

  5) 请幼儿按歌曲音乐节奏念歌词,念到附点及切分音时,词、曲配合一致。

  6) 幼儿集体跟唱。教师纠正幼儿唱得不准确的地方,并正确示范。

  边唱边表演。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创编的动作大胆地重现AB两段乐曲。

  2、尝试在双圆队形中学跳集体舞,借助标记的提示掌握转圈的方向。

  3、在固定的动作模式中学习交换舞伴,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音乐(太阳、月亮、星星)

  2、右手上贴有标记。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星星和萤火虫。(出示PPT)

  师:又是一个晴朗的夜晚,星星和萤火虫又出来跳舞啦,小星星快来准备好,听好音乐,舞会开始啦!(播放星星和萤火虫音乐)

  二、再次倾听音乐,分析音乐特点。

  1、欣赏音乐。

  师:星星和萤火虫跳的太美了,先回位置上休息一下。星星和萤火虫找到好朋友,接下来会干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月亮的音乐)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觉得星星和萤火虫可能在干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

  师:你们的想法很有趣,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是一首几拍子的乐曲?(放月亮音乐)

  师:谁听出来了,这是一首几拍子的乐曲?

  :你们小耳朵太灵了,这是一首三拍子的乐曲,星星和萤火虫还用这首三拍子的乐曲跳舞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跳的呢?(出示PPT)

  三、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会跳拉手圆圈舞。

  1、幼儿示范舞蹈动作。

  师:星星和萤火虫是怎么跳舞的?谁来教教我们?(请两幼儿上前示范动作)

  师:你们表演谁?(一个演星星,另一个萤火虫)两个人先要?(手拉手靠在一起)然后再?(分开)

  师:接下来要做什么动作了?(转圈)是两个人一起转的'吗?谁先转呢?(萤火虫)朝哪边转呢?(有贴花纸的右手边转)转完之后再拉手前~后,这时候是谁转了?(星星),星星往哪边转呢?(同样也是贴花纸的右手边转)

  :原来,星星和萤火虫在跳拉手舞呢,你们看明白了吗?

  2、集体学跳拉手舞。

  师:让我们一起来跳拉手舞吧,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手拉手找空地方站好,准备好!(播放音乐,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

  师:星星和萤火虫跳的真漂亮,请你们回到自己的(大考吧幼儿教育 )位置上去吧。星星和萤火虫还跳起了圆圈舞呢!看,谁在里圈,谁在外圈?请星星们站在点上,萤火虫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他面对面。

  师:好朋友面对面跳舞是件很开心的事情,所以我们要面带?(微笑)眼睛还要?(看着对方)准备开始啦!(放音乐)

  3、学习交换舞伴跳舞。(出示PPT)

  师:(幼儿回位置)你们跳得真美,萤火虫和星星还要找更多的朋友跳舞呢,怎么办呢?(交换舞伴)怎么换舞伴呢?

  师: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换朋友的(出示PPT)

  师:它们换了几次?(两个箭头表示两次)那是谁在换?(萤火虫)往哪边换的?(箭头方向就是右边)星星要不要动?(不要)

  师:范老师哼音乐,小朋友来换朋友试试看,准备好。(边哼音乐边指导)

  师:这次我们听着音乐来交换舞伴吧。(放音乐)

  4、拉手舞和换舞伴结合跳。

  师:呀,又找到新朋友了,太开心了!让我们和新朋友来跳拉手舞吧。(教师边哼唱音乐边指导)

  师:让我们再来一次,听好音乐。(放音乐)

  四、完整表演舞蹈,体验合作的乐趣。

  1、完整欣赏乐曲ABC段,教师帮助幼儿梳理音乐结构。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会跳了圆圈舞,星星和萤火虫想邀请你们去参加他们的舞会呢,你们想不想去?去参加舞会可不能跳错了,让我们听着音乐想一想做了哪些动作吧。

  师:(播放音乐)第一段,小星星眨着眼睛出来啦。第二段,萤火虫出来找朋友啦。第三段,萤火虫找到了好朋友,他们一起跳起了拉手舞,然后交换舞伴,玩得真开心啊!你们听明白音乐了吗?

  2、完整表演舞蹈。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参加它们的舞会吧!(放音乐)

  3、发现问题,尝试解决。

  4、交换角色表演舞蹈。

  师:你们的舞姿太美了,这次请男孩表演萤火虫,女孩演星星,星星们准备好,舞会开始啦!(放音乐)

  五、结束活动。

  师:听,这是谁的声音?(小鸟)原来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星星和萤火虫要回家休息了!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 大班优秀教案05-18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06-11

(精选)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精选)11-16

大班教案[精选]10-08

大班教案[经典]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