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2-10 10:48:47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通用[5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故事《秋娃娃的礼物》启发幼儿的想象。

  1、教师讲故事:秋娃娃带着七彩画笔来给树妈妈送礼物。它飞呀飞呀,看见枫树妈妈,它拿出了红画笔,围着枫树妈妈转呀转呀,枫叶变红了,枫树妈妈换上了红衣裳(出示红枫叶);它看见了银杏树妈妈,就拿出黄画笔,围着银杏树妈妈转呀转,银杏树叶变黄了,银杏树妈妈换上了黄衣裳(出示银杏叶)。绿衣服送给松树妈妈,桔黄色的衣服送给梧桐树妈妈(出示桔黄色梧桐树叶)……。秋娃娃飞呀飞呀,大树妈妈都换上了新衣裳。

  2、 教师提问:秋娃娃给大树妈妈的礼物是什么?你们愿意帮助秋娃娃,给大树妈妈穿上彩色的衣裳吗?幼儿回答。

  (二) 引导幼儿通过添画彩色的树叶,给大树妈妈穿衣裳。

  教师:我们怎 样给大树妈妈穿上新衣服昵?你想让树叶娃娃变成哪些

  颜色?(启发 幼儿给大树妈妈画上各种颜色的树叶);给树叶娃娃涂颜色时要先画好树叶轮廓再均匀地涂色,不要涂到线外面,涂好一片再换颜色。树叶要靠近紧大树妈妈。比比看,谁给大树妈妈穿的衣服最漂亮。

  (三) 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 鼓励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大胆使用颜色及均匀涂色。

  2、 提醒能力强、速度快的'幼儿多画些树叶娃娃,靠紧大树妈妈。

  (四) 展览幼儿作业,供幼儿欣赏。

  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哪棵大树的衣裳颜色最漂亮,涂色最均匀。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大胆地选用多种颜色在树干上添画树叶,继续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2、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人手一张图画纸,油画棒一盒。

  2、 带领幼儿欣赏秋季多彩的树叶,观察树叶的变化。

美术教案 篇2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2、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教具学具:水果两个、几何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师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2)观察自然现象: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2、发展阶段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3、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四、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五、收拾整理,收拾工具和材料。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命题画创作题材,为的是让学生更关注生活及自己周围的事物,也让学生由此及彼,放开思路,回忆更丰富多彩,更妙趣横生的内容,从而引发联想。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有给人带来舒适的轻风、微风,也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狂风、飓风,各种各样的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本课旨在让学生体验风、感受风,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表现以风作为主题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3.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及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丁画面中。

  2.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及时间的调控。作画大胆、自由,作品生动、富有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彩色皱纹纸条、风车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一、.实验

  瞧!这是什么?(老师出示彩色皱纹纸条)

  漂亮吗?告诉你们如果让它飘起来会更漂亮。那怎么做它才会飘起来?

  (老师把彩色皱纹纸条发给学生,学生动手尝试)

  同学们真聪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让彩色皱纹纸条飘了起来,真漂亮。

  是什么让彩色皱纹纸条飘起来的?(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风。(板书课题)

  二.介绍知识

  什么叫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一个向量,风包括风向和风速。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十六个方位表示,以拉丁文缩写记录。如N、E、S、W分别代表北、东、南、西风;NE代表东北风,SE代表东南风,SW代表西南风,NW代表西北风。风速是指空气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当风速达到17.0米/秒或以上时,称为大风。风是怎样驱动的?

  风是如何引起的,为什么有叫‘吹南风,有时吹北风,风为什么有大小?答案很简单,是由于大气压力不均匀造成的。使风驱动的原动力是人阳,而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使地球卜形成不同的高、低压带和风带,同水往低处流一样,空气也是高压流向低压。然而,由于地球的自转,使空气运动产生偏转(北十球偏右,南半球偏左),再加上地球表面山峦起伏,海陆分布不均。对牛气流动又产十下讲一方的影响。

  三.游戏

  现在让我们到操场上找找风。(师生一起到操场上,记着带彩色皱纹纸条)

  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风得感觉。

  风能看得见,摸得着吗?你借助什么东西找到了风?(风吹得彩色皱纹纸条、风吹得树叶树枝、风吹得衣服??)还有什么东西能看出风得存在?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 ,能够把动物的脚印想象成其他形象。

  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充分展开想象,学习脚印组合的设计方法,运用构图和色彩的知识,完成一幅脚印的想象画。

  3、能够了解大自然动物脚印的美丽,养成细致观察的能力,感受想象与创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动物的脚印, 对动物的脚印进行想象。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脚印组合的方法设计想象,完成一幅脚印的想象画。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等美术用具。

  教师准备相关的美术用具、范画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欣赏充满情趣的小诗《雪地里的小画家》(媒体演示)。在这首诗中都有哪些小画家?今天老师还邀请了其他的动物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它们吗?这些动物想考考大家,请大家通过看和听来猜猜它们都是谁(媒体演示、范画)。

  你们真聪明!大家听到了动物们的叫声,看到了动物们的脚印,就能猜出它是谁,这节课我们来对这些可爱的脚印进行一些联想,好不好?那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10课脚印的联想。

  (二)新授阶段

  我们认识了许多雪地里的小画家,也看了一些动物的脚印,那谁能说一说动物的脚印有什么特点?动物的脚印像什么? 譬如: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马的脚印像月牙……你们说的真好!真形象!大自然中的动物有很多,老师今天还为大家准备了棕熊的`脚印、狮子的脚印和熊猫的脚印,当然还有我们最最熟悉的人的脚印。

  接下来,我们要旋转一下动物的脚印,并且试着把不同动物的脚印放在一起,再加上一点儿联想,看看可以组合成哪些新的形象?

  下面老师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请同学们一定要认真观察。教师简单示范鱼和花瓶的画法及组合方法,提醒学生注意构图要饱满、均衡,要用流畅的线条来勾画形象,要多运用一些不同动物的脚印,注意表现出动物脚印的特点,最后要用鲜艳的色彩来涂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范画。)

  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设计要求:

  1、确定设计的内容。

  2、用脚印组合的方法进行想象创作。可以是简单的作品,也可以是新颖的作品。

  3、涂上简洁明快的色彩。

  同学们,现在你们想不想大胆地设计一下这些奇妙的脚印?好!那你们可要抓紧时间,一会儿咱们来进行一场抢答赛,看谁设计的画面中脚印种类最多,好不好?那就开始吧。

  (三)发展阶段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教师提醒学生要大胆联想,根据自己的想象,可以绘画多种脚印,然后再进行添画、变化。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创作水平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创作一幅新颖奇特的作品;引导能力弱的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构思,然后鼓励、帮助他完成一幅简单的作品,教师还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创设音画氛围,协助学生创作。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几幅美术作品伴着舒缓的轻音乐在大屏幕上播放。同学们有兴趣的画着,时而看着眼前的画面,好像又被触动了新的创作灵感。教师边观察边指导,及时肯定学生优秀的作品。

  (四)作品展评阶段

  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挑选学生作品,进行抢答赛, 考考你的眼力。

  1、说说添画成了什么。

  2、找找画面中的动物的脚印。

  3、谈谈画面给你的感觉。

  (五)拓展延伸阶段

  尝试把各种脚印用硬纸板做成头饰戴在头上,扮演各种动物做游戏。

  尝试对自然界中出现的其他一些不规则的、抽象的造型(如水渍、云彩等)进行想象、添画。

  (六)教学小结阶段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是的,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同学们,我们要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就不能忽略它的每一个细节。仔细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善于插上想象的翅膀,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七)收拾与整理阶段

  提醒学生们收拾好美术用具,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重复构成的要素和构成形式,了解重复构成在生活、生产等领域里的广泛应用。

  2.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重复构成的方法,能利用折纸滴彩等简单易行的方法创造有趣的重复图形。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体验生活中重复图形的美感,提高对设计艺术的认识。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了解重复的变化规律,感受重复的形式美感;掌握基本形构成重复的构成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重复的变化规律,设计有新意。

  教学方法:自主、讨论、探究、合作。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实物材料等。

  学具准备:实物材料、笔、纸、颜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知道同学们的一个秘密,你们放学后都喜欢看电视,是吗?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放一段视频,希望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播放视频《千手观音》,让学生欣赏,(这是一群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曾经轰动一时,让人过目不忘!)

  2、让学生谈一谈观后感。

  3、师说:想知道老师的感受吗?两个字“震撼”,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么多重复的手臂,真是太美了!揭示本课的学习课题和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重复的美。板书《重复的美》

  (二)新授内容:

  1。引导阶段:

  重复,同学们明白是什么意思吗?(连续出现。)

  2、谈话理解

  ①说:生活中的重复现象。

  ②找:校园中的重复现象。

  ③赏:自然中的'重复现象。

  ④思:我们找到的重复现象,是否还是自然现象?

  总结:自然界→重复→寻找规律→重复构成设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感受重复构成在生活中的运用,欣赏重复构成整齐、有序的美感,领悟生活与艺术血脉相连的哲理。

  3。探究阶段:

  教师领学生用撕纸的方法制作一件简单的重复作品。

  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收集的实物材料(例如一盒回形针、一盒图钉、一包螺丝、一把红辣椒等),构想两三种不同的重复构成方案。

  渐变重复:通过欣赏渐变重复构成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渐变重复的基本规律。

  (欣赏渐变重复图片)

  对称重复:通过欣赏对称重复构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对称重复的设计方法。

  (欣赏对称重复图片)

  欣赏重复图片激发创作热情。

  4。实践阶段: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重复构成练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其将构成作品进行再次构想,使之成为某一主题艺术作品的主画面。

  5。评价阶段:学生展示作品,自评、互评,教师总结性评价。

  (三)拓展延伸:欣赏《阅兵式》提升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重复的美

  自然界———重复———寻找规律———重复构成设计

  渐变重复 对称重复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模板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12-16

中班美术教案:脸谱 大班美术教案《脸谱》11-18

实用的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02-21

实用的美术教案幼儿实用美术课程教案02-21

有关美术的教案10-01

美术教案模板07-28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10-19

最新美术教案07-25

儿童美术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