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7 14:55:4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摘星星》。(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2、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2、回答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

  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未”、“赏”两个生字。

  未(未来)指名说一说记忆“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横,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赏(欣赏)(观赏)(奖赏)翘舌音,注意正音。联系课文理解“观花赏月”的含义。

  2、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认识“嘿”字。

  朗读课文。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和“幽幽的”几个词的含义,表现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师所画的简笔画,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妈妈和未未说了些什么呢?

  读妈妈和未未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问话和未未对星星赞美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过渡:未未和咱们小朋友一样,都非常喜欢星星。于是,妈妈提出要和他比赛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样才能摘到呢?

  5、自读第七自然段,看看妈妈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认识“碗"、“端”两个生字。

  碗(饭碗)怎样记住这个字?指导书空。

  端(端水)怎样记住这个字?

  指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妈妈摘星星的方法。

  6、回读课文1——7自然段。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读字卡:

  嘿 端 未 碗 赏

  2、读词卡:

  未来 欣赏 赏月 赏光 饭碗 端正 端庄 端午节

  3、指导书写:

  碗:左窄右宽,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

  段:左窄右宽。

  赏:上下结构,要写得紧凑些,避免过长。

  未:独体字,笔画写得舒展些。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新课程提倡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探究式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活动,了解儿童对概念的初始认识,提供充足的时间及材料,尊重儿童的差异,力求在课堂上然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观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从结论中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点亮小灯泡》一课来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承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中提出的电荷持续流动形成电流的观点,引导学生连接最简单的`电路,为后面的《简单电路》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为凸显其作用,本课主要采用独立学习与课堂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独立学习: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后,对如何点亮小灯泡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独立完成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正确与否。"独立学习"将使学生经历一个有思维过程的探究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体现。

  2.课堂分析: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全班同学共同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共同点,找到回路、断路、短路的特点,了解电流流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有独立学习做基础,课堂分析将进行的高效、有序。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非常丰富,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稍弱,思维快于语言,因此会常常出现表达不清楚、跳跃性强的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能对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进行假设,并用实验进行验证。

  3.对电路初步认识,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当电形成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手电筒,提出问题

  1.学生观察手电筒的构造,尝试解释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2.提出问题:你能用这些材料点亮小灯泡吗?

  (二)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1.PPT出示学习任务一:

  (1)在学习卡片上画出你认为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2)实验验证你画出的连接方式能否点亮小灯泡。

  (3)时间:12分钟。

  2.分发材料,学生进行学习任务一。

  3.PPT出示学习任务二:统计小组内有几种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和几种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注意:重复的算一种)

  4.汇报展示:选择一个小组,将组内统计出来的连接方式分别用放大的小灯泡和电池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三)分析现象,了解电路

  1.分析能够点亮小灯泡的各种连接方式,找到相同点,了解"回路"的特点。

  2.PPT出示电流动的路线及小灯泡的剖面图,解析回路及小灯泡内部构造。

  3.教师演示去掉金属外壳的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的方法。

  4.分析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认识短路及断路现象(PPT出示)。

  (四)课堂小结,安全教育

  在本单元的研究中,我们使用1.5伏干电池作为电源,发电厂发出的电,通过导线传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伏的交流电,这是非常危险的电!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十四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阅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它们高兴的心情。

  3、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学习它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你认识它吗?(出示竹子的图片)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竹子小时候的文章:笋娃娃

  板书课题,认识笋字。

  二、读文,初识生字词。

  1、自由读文,找一找哪些字音你读不准。

  2、听老师范读课文,你读不准的字音能读正确吗?

  三、识字。

  1、自己在课文中找出会认字,并画出生词,再读一读。

  2、出示会认字卡片进行认读。

  3、给会写字分类(按结构)。

  4、小组学习生字。

  四、初步了解课文。

  1、再读课文,你想提醒大家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不好读?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4、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有哪些词语自己不理解。

  5、词语质疑解疑。

  五、重点指导写好三个字。

  1、出示沙、泥、油。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放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春雨沙沙)

  2、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伴着这沙沙的春雨声,你想到了什么?

  二、复习。

  1、看看这些词娃娃,你都认识吗?

  钻出来泥土草丛冒出来喊着

  数哇数哇哭啦努力娃娃们探出挺直

  2、出示会认字卡片,指名认读。

  3、你们真棒!快把这些词娃娃们放回课文中去吧,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个笋娃娃?

  三、朗读感悟课文。

  1、指名说。

  2、学习2、3自然段。

  3、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男女生分角色再读读前四个自然段。

  5、教师引读:呜呜呜,这是谁在哭?快读5、6、7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6、这个笋娃娃出不来?怎么办?谁来帮帮它?

  7、它终于出来了,瞧,它多高兴呀,谁能表演一下?

  8、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积累。

  在这幅春笋图中,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找到相关的句子背一背。

  板书设计:

  3笋娃娃

  钻冒探

  叫喊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复习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会认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学习会写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指导书写。

  1、力:独体字。力量。有力、力气、用力。

  加:表数量或程度增加,左右结构。加法、相加。

  丛:上下结构。草丛、花丛、丛林。

  们:单人旁,人们,你们。

  直:直尺、一直。

  2、书空练习。

  3、小组内互相考考你记住这些生字了没有?

  4、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加强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4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及口语交际。学用字词句要求对学生用音序法进行写话。写好铅笔字要求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读读背背了解成语大意,熟记于心;对联是引起学生产生读背兴趣,鼓励学生收集、摘录春联。口语交际要求就我打算这样过好寒假为题展开讨论。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二 教学要求:

  1、 观察描绘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 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

  3、 读背成语和春联。

  4、 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难点:把话说完整。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观察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设计:

  一、教学第一题

  (一)审题。

  读题,讨论题目要求 师强调要求。

  (二)指导。

  1、出示足球比赛图

  问:同学们在干什么?

  2、充分让同学说,教师给予几个词语:紧张、激烈、较量、旋转、见势不妙、扑、钻、兴奋、手舞足蹈

  3、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自己观看足球比赛的情况,把自己当作队员,用第一人称向别人讲述进球的精彩场面。

  4、动手试着写一写。

  5、反诲 表扬好的。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卡片 认读。

  2、回忆描红、写字要求。

  3、指导写回范写强调

  4教学园国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读背成语、春联

  教学设计:

  一熟记成语

  1、 出示图片

  说说图上的内容,说清时间、场面、

  2、 出示词语,读,理解

  3、 请联想生活中的场面,用其中一个说话。

  4、 练习背诵。

  二、背诵春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8,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能正确读写和使用本课中的七个生字:祖、欢、清、草、甜、暖、泥;懂得“祖国、欢乐、清清、甜甜、暖暖”等重点词的意思。

  会用“……说:……有……”的句式说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会观察身边的美好事物,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1课时:(通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引入)教生字词,初读课文。

  第2课时:分析讲解,精读课文。

  第3课时:巩固字词,精读背诵。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复习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采用问答、朗读等方式复习生字词,重点是“祖国”、“欢乐”、“清清”、“草坡”、“甜甜”、“暖暖”、“泥窝”等词。

  2.分析讲解,训练说话:

  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熟悉文章的内容。

  详解课文:

  a.重点分析学生还不懂的字词

  教师:小朋友们,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的,大家一起来讨论。

  b.让学生说说小白鹅与小河、小山羊与草坡、小蜜蜂与花朵、小燕子与泥窝的.关系。

  c.教师:小朋友你能像小白鹅小山羊他们一样用:“谁说:什么有什么。”说几句话吗?

  d.教师: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身边美好欢乐的事情吗?

  e.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说“祖国到处有欢乐”。

  3.指导朗读:

  让学生体会“清清的”“绿绿的”“甜甜的”“暖暖的”等词,读出句子的语气。

  让学生体会各角色的心理,根据每样小动物的特征朗读课文(可先进行简短的动物表演)。

  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布置作业:读熟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小学语文教案02-25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

小学语文教案07-1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8-22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07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