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1-03 09:26:3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华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精华4篇)

大班教案 篇1

  理论依据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数学主要来自幼儿的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按规律排序对大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本次活动我试图从生活中导入,并创设情境,给小猫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引导幼儿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

  教育策略和方法发现法,观察生活中的图片,发现其中的规律;操作法,运用身边的材料帮小猫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多种感官体验法,用身体,用耳,用手等进行排序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够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排列的规律,并感受其规律美。

  2、能够按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并自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3、愿意与同伴共同游戏,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动重点

  能够自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

  在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中,发散幼儿思维。

  活动准备

  PPT,瓶盖,雪花片,小木棒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通过课件,让幼儿发现并说出生活中的规律,并感受规律的美。

  你会找规律吗?我带来了几张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自创规律排序

  (1)创设情境,提出要求

  小猫盖了一座新房,要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可以是两个一组,一组一组的重复下去,也可以是三个一组,四个一组,或者更多。

  (2)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四人一组为小猫铺路。

  教师巡回指导,拍照。

  (3)集体讲述。

  3、拓展排序方法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身体排序。

  如果没有材料,只用自己的身体,你会进行有规律的排序吗?

  (2)听音乐,找规律,并自创有规律的节奏与同伴交流。

  小结:小朋友们很棒,不仅会用物品进行有规律的排序,还能用身体进行排序,用耳朵也能听出乐曲里有规律的节奏。

  (3)引导幼儿寻找时间中的有规律排序。

  4、活动结束。

  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有规律的排序,我们的幼儿园里有吗?我们一起去找找好吧!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近来,我班开展了科学活动“奇妙的世界”,认识了太阳系大家族等等,接着又看了《蓝猫淘气三千问》,孩子们对宇宙、星球、流星、外星人产生了各种遐想。根据《纲要》精神“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我用袜子做游戏器械,根据他们动作发展水平,特设计《多变的流星球》这一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发展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参加体育游戏的乐趣,尝试自制器械流行球的多种玩法。

  2、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培养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难点:能创造出流星球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流星球若干、大型玩具活动区、分组标志。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以游戏形式在音乐声做准备动作。(爬山、跨河等)

  ( 二) 基本部分

  1、 幼儿自己想办法,用走、爬、滚、纵跳、攀登或其它动作技能,取下悬挂或搁放在大型玩具上的流星球。

  2、 自由尝试流星球的多变玩法。

  3、 集中讨论、交流玩法。并帮助他们将有趣的玩法推广。

  4、 引导幼儿合作玩流星球游戏《飞向地球》

  幼儿按标志分组,用流星球搭成一串山洞。然后手持一个流星球,钻过山洞,向距离5米远的“地球”投去。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随教师做放松动作下山,走出场地,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交替在直线型、s型“木桩”上行走,保持身体平衡。

  2、能根据木桩摆放的距离、形状等,创造性的木桩

  3、敢于在高矮不同的木桩上行走,体验和木桩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用高矮不同、粗细不同的易拉罐等制作的“木桩”若干,桃树两颗、桃子若干;三首电视剧《西游记》主题音乐。

  2、课前观看《西游记》,了解故事情节及孙悟空的本领。

  活动过程

  一、创设“孙悟空变变变”游戏情境,进行热身活动

  教师以“孙悟空变变变”的游戏,引导幼儿通过变大象、老鹰等动物,练习上肢摆动、单脚站立等动作,进行热身练习。

  二、通过“在花果山玩游戏”,探索木桩的多种玩法

  1、根据木桩摆放位置,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玩木桩,如绕木桩、滚木桩、单脚站在木桩上等

  2、师幼交流并展示玩木桩的多种方法,及时肯定和小结。重点练习在木桩上平衡站稳的方法

  三、开展“腾云驾雾学本领”游戏,练习掌握双脚交替走木桩

  1、幼儿自主商讨摆放直线木桩,练习双脚交替走直线木桩

  (1)幼儿自主摆放出高、中、低、三组不同高度的直线木桩进行练习,教师观察幼儿动作,引发幼儿讨论交流;怎样才能平稳、连贯地走完。掌握双脚交替走木桩的要领;双手侧平举,上体直,眼睛看准木桩,落脚到桩中间,单腿支撑的时间短。

  (2)鼓励幼儿选择其他高矮不同的直线木桩进行练习。要求从木桩跌落者应返回起点重新开始。师幼分享经验:你是用什么方法走的?可请个别幼儿示范,进一步掌握平衡走的要领。

  2、将直线木桩调整为s型木桩,练习双脚交替走曲线木桩

  (1)引导幼儿观察木桩的变化,探讨走s形木桩的方法。提问:到拐弯处应该怎么走?

  (2)幼儿自选1~2种不同高度的s形木桩进行练习。小结:看准木桩的位置在落脚,拐弯时注意侧身,保持住平衡。

  (3)将三组木桩连在一起,延长距离,练习连续走过s型木桩的动作技能,提高游戏难度。鼓励幼儿大胆行走,巩固身体平衡的动作技巧。小结:走长距离的木桩时,要坚持,不能着急,随着木桩的变化感受、调整身体的平衡,站不稳的时候可以停下稳一稳,就能顺利连贯的走完。

  四、开展“蟠桃园摘桃子”幼儿自选路线走高低、远近不同的木桩,再次提高游戏难度

  1、请幼儿在方形场地内自主摆放木桩(木桩打乱顺利,高低、远近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场地布局并思考自己走的'行走路线。

  2、第一遍游戏:从方形场地中自主选择路线平稳地走过。鼓励顺利通过的幼儿说说成功后的感受。

  3、第二遍游戏:引导幼儿挑战自我,选择不同路线再次尝试走过高矮、远近不同的木桩,增加游戏的挑战性。表扬挑战自我,增加难度的幼儿。

  五、创设“吃桃”的游戏情景,进行快乐放松活动

  1、在“吃桃”的游戏情境中,引导幼儿进行吸、呼气和全身放松活动。

  2、收拾木桩,离开场地。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2、发展幼儿的多项思维,尝试用多种 取出冰中的玩具。

  3、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冰的特性,并将操作结果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1、ppt:雪晶

  2、课件:图片—冰挂

  3、冰块,笔、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导入课题,引导幼儿回忆有关冰的经验。

  谜语:“远看白亮亮,近看玻璃样,越冷越坚强,遇热泪汪汪。”

  提问:冰是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

  2、出示图片:冰挂

  引导幼儿观察冰。

  二、展开

  1、出示里面冻着玩具的冰块,引导幼儿讨论取出冰中玩具的办法。

  (1)提问:小朋友看一看,冰里有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取出冰中玩具呢?

  (2)介绍工具和材料,引导幼儿讨论取出冰中玩具的办法并进行记录,将记录纸贴在记录板上。

  2、试一试取出冰中玩具,在操作中验证自己的猜想。

  (1)幼儿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法寻找材料和工具进行验证,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适时帮助。

  (2)引导幼儿试验出办法后,及时进行记录。

  3、交流讨论,与同伴分享经验。

  提问:你是用什么办法取出冰块中的玩具的?为什么这种办法能取出玩具?

  小结:可以用热水烫或太阳晒,使冰的的温度升高,冰就会融化;当用坚硬的物体敲击冰时,冰就会碎,玩具也能取出。

  4、再次实践,探索比较更快取出玩具的方法。

  (1)指导语:刚才冰里面还有一些没取出的玩具,请小朋友再去试一试,怎样才能快速的取出冰中的`玩具?

  (2)提问:哪种方法最快?哪种方法使冰融化的最快?为什么?

  (3)小结:用小锤子敲击冰块,用的力量大,冰块就碎的快,玩具就能很快取出;冰吸收的热量越大,温度升的越快,融化的也会越快。

  5、欣赏:雪晶

  三、结束

  组织幼儿户外寻找冰。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大班教案06-08

[精选]大班教案10-13

大班教案(精选)10-22

[经典]大班教案10-28

大班教案[经典]10-08

大班教案[精选]10-08

(经典)大班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