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1-14 11:29:4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品(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精品(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收集并利用各种材料或半成品将自己打扮成小矮人(或周围森林里的树木),进一步感知他们的外形特点。

  2.在艺术表现活动中,进一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3.在一定的游戏情境中,帮助幼儿理解善与恶的涵义,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墙饰,场景准备。

  2.收集各种打扮小矮人和周围树木的材料。

  塑料袋、乒乓球、卡纸、绉纸、双面胶、棉花、丝带、浴花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玩“白雪公主和小矮人”游戏的欲望。

  (二)艺术表现:

  1.引导部分幼儿装饰小矮人的帽子和表现小矮人的`脸部特征,另一部分幼儿装饰大树,教师巡回指导。

  2.引导幼儿把自己装扮成小矮人和大树。

  3.教师把自己打扮成“白雪公主”和“巫婆”。

  (三)集体进行表演游戏:《白雪公主和小矮人》。

  (四)教师总结评价游戏。

  活动反思

  现代幼儿基本属独生子女,家人宠爱有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出现严重的“四合一”。由于家长的过渡保护,导致现代幼儿的动作发展能力偏弱,凡事想由他人代替完成,缺乏自信心,而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是幼儿所熟知的,结合幼儿自身的特点与本课程的特点,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想以此来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及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大班教案 篇2

  一、放动物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那我们就坐着火车一起去吧。

  幼儿坐到位置。

  “森林晨的小动物听到小朋友来玩,非常高兴,听,它们来欢迎我们了。”

  放录音一遍。

  “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

  幼儿自由说。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听出来了,它们是小猫,小狗,小鸭,公ji,青蛙。

  二、学小动物的叫声。

  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

  1)放录音

  “你听到是谁的声音呢?”

  “那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图片)”

  “它是怎么叫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叫声吧。”

  “谁愿意把你学的叫声,来叫给大家听一听呢?”

  每次叫四五个幼儿。

  2)、依次学习以下几种动物的叫声。

  三、游戏

  1)、幼儿自由选挂件。

  小动物来到我们班了,那你们喜欢谁呢?你可以自己去选小动物,但是小动物要我告诉大家,你们去选它们时,要一边学着佗们的动作,一边学着它们的叫声,如果小动物没有听到你学它们的动作,你学它们的叫声,那小动物就不请你了,知道了吗?

  2)、开始游戏

  现在你们都到了小动物家里了,都成了动物宝宝了,老师就请动物宝宝们来做游戏,当你听到录音机里是谁的叫声,就请这个小动物站起来把你好听的叫声叫给大家听好吗?一种声音一次。

  放录音,游戏一遍。

  现在,小动物都听到自己的声音站起来,那我们再来听一听这回录音机里放的是谁的声音,听到是谁的声音,就请这个小动物一边发出声音一边做动作,坐回自己的家。

  放录音游戏一遍。

  四、看图谱,学儿歌

  森林里的'其它动物看到你们今天这么能干,它们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①老师念儿歌一遍。

  ②引发兴趣,这首儿歌里有五种小动物的叫声,是不是有和你一样的动物呢?

  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幼儿跟念儿歌一遍。

  小结:今天,动物宝宝学会了自己的叫声,又学会了好听的儿歌,现在,请被请到的动物宝宝跟我们到外面去做游戏。但是请到的小动物要一边学叫声一做动作到我们这边来,听到了吗?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对中国文字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口、头、手、脚、腿、臂都可以活动的木偶(纸偶也可,其它老师扮演更好),

  2、若干根长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出示幼儿熟悉的象形文字(山、水、田、石、木、禾、竹、口……)图片,让幼儿自由讨论后说出与其对应的中国汉字来导入课题

  2、 师:中国的文字除了这些许多象形文字以外,有的还可以用我们的形体来表现呢。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一个木偶朋友,它就可以表演许多形体文字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木偶,让其表演“贝”字(低头、肩平、小臂下垂、双腿拉开)和“安”字(头仰、双臂平举、两手下垂、拍拍皮带表示有一横再双腿交叉成“女”)老师为其讲解

  2、根据讲解,让幼儿发挥想象用身体各部位来自主表演“巾”、(肩平、小臂下垂、一手腕勾起、头身腿脚成一直线)“于”、(拍头表有一横、双臂平举、头身腿成直线、一脚勾起)“平”、(两点可用耳朵代替)“员”(嘴张开)……字,老师巡回指导,对表演独特的.幼儿给予鼓励。

  3、让幼儿想象自己认识的那些简单的字可以用形体来表演(“人”、“口”、“大”、“小”、“少”、“中”、“干”……)

  4、木偶借助一根长棍表演“天”字后引导幼儿自由自在地借助外物来表演更多的文字

  如:借助一两根棍表演“中”“才”“士”“土”“女”“米”“工”…….

  两人合伙表演“从”“坝”“林”“扛”……

  三、结束部分

  游戏:1、看谁猜得对

  两人一组,一人用形体表演文字一人猜字

  2、 看谁做的快

  几人一组(自由结合),一人说字,其它人用形体表演。

  活动反思:

  下课铃声乍响,看着孩子们那开心的样子及意犹未尽的表情,我知道,这节课很圆满!孩子们个个学有所得了。想想自己最初的想法,真是太可笑了。初读第五单元《有趣的汉字》时,我翻阅着文本及教参,感觉这单元太简单了,学生肯定易懂,也易接受,没什么内容可讲的。但是细读细品之后,才发现如果要上好这样的课,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这看似平淡枯燥的文字,还真是不容易。

  如何让“死”的文字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呢?我颇费了一番脑筋。

  于是,我把课堂拓展到了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手段搜集相关资料,自己也上网查阅大量相关材料。最满意的是在课间我利用字例说明,及时渗透了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构字基本知识。当然,孩子们最喜欢的莫过于猜字了。那些象形字一写上黑板,立刻犹如跳跃的小精灵般“活”了起来,孩子们猜得不亦乐乎,竟然连下课铃声也拒绝接受,一直缠着我再猜几个呢!于是,当听到我讲汉字历史时,原本无人问津的“历史”竟然也变得热门起来。

  另外,在“错别字”教学时,我将学生作业、作文中的实例摆上课堂,并“煽情”地说:“每次老师让同学们习作时,大家都将改正纸、改正带放在桌子上,似乎潜意识里想要有错别字出现。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的汉字,我们怎么可以随意改动呢?”讲到此处,我悄悄扫视了一边全班同学,发现书桌上的改正带、改正纸不知何时已不见了踪影。我欣慰地笑了。

  当然,最得意也最热闹的莫过于各学习实践小组的成果展示了。孩子们精心设计、编排搜集、誊抄的各种有关汉字知识的资料,以各种形式向全班汇报,如猜谜语、讲笑话、朗读儿歌、手抄报展示等等,各种精彩纷呈的节目经过孩子们的精心编排,不时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汉字的知识。我想: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中华汉字一定会生根、发芽!

  课罢,我不禁提笔,写下这篇教学随记,姑且叫它反思吧!

  小百科:文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wén zì,基本意思是记录思想、交流思想或承载语言的图像或符号。该词出自《史记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用勾画手掌来形成树的轮廓,并通过各种线条、图案装饰树,激发对线描画的兴趣,增强艺术美感。

  2、能主动地对同伴的作品作出较正确的评价。

  3、培养幼儿探索树的能力,通过感官观察并记录树的样子。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线描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点击课件,出示"树"):这是什么字?你认识吗?

  (2)师:世界上的树有很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

  (3)师:树的种类多,形状也是各种各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点击课件)这些树象我们的什么?

  (4)师生小结:这些树是我们的小手变成的,这些树有的树干粗、有的细;有的树冠大、有的小,有的树冠像三角形,有的像椭圆形,真是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5)师:我们到幼儿找一找各种各样的树。

  2.讲解示范,掌握绘画要求

  (1)师: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来画树,你想怎么画?

  幼:用各种线条、图案……

  (2)师:你们熟悉哪些线条?

  幼:波浪线、螺旋线、锯齿线、长城线、斜线、直线、弧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徒手练习各种线条的画法)。

  (3)欣赏线描画范作,感受线条变化带来的艺术美感。

  师:在这些作品中你发现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呢?它们是怎样排列、组合的.?

  (4)师:不同的线条变化组合产生的效果会使画面更美,你们愿意来试试吗?你想怎么设计?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5)幼儿自由交流,介绍自己的想法。

  (6)师(点击课件示范):如果添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一定会更满意,你喜欢什么图案呢?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要求:在电脑中选一棵或者是平时看到过的树,在纸上画好外形(轮廓),要画得尽量大,布局合理。

  (2)幼儿作画,提醒先画好的幼儿写好名字,将作品贴在展板上。

  4.讲评作品,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用贴五角星的方法选出"你最喜欢的树"

  (2)请幼儿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请其他幼儿提点意见。

  (3)介绍线描画,鼓励幼儿自由尝试创作。

  小百科:手掌白而无血色,提示营养不良,贫血或病在肺脏;失血过多、术后体虚、产后体虚的手掌多呈白色无华。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像,会根据动物不同特征,合理地仿编故事情节2. 能大胆地表述,积极参与故事续编。

  3. 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1. 出示第一画面”开出租车的小猴”,引起兴趣师:谁来了?你能看出小猴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哦,原来它是开出租车的)

  2. 教师出示第二画面,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师:小猴今天第一天开车,“看,谁来坐车了?”(出示小熊画面)小熊来了,你看它长的怎么样?

  你觉得它能坐进去吗?为什么呀?

  小熊会怎么说呢?(个别幼儿讲述)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长的胖,你的座位太小,我还是等一辆“胖胖车”吧!

  小猴会想什么办法让小熊坐进它的出租车呢?请你们来帮它想想办法?(个别幼儿讲述)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小猴也帮它想了一个办法,小猴说:“别急,包你满意!说着,小猴一摁按钮,座位就自动往后移,空出很大一块地方”

  现在小熊能坐进去了吗?现在小熊能坐进出租车了,它心里会怎么想?它会怎么说呢?

  幼儿回答后,教师直接讲述故事(小熊的.这一段)

  (2)师:送完小熊,小猴的车拐过一个路口,“看,谁又来坐车了?”(出示蛋宝宝画面)蛋宝宝来坐小猴的车,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个别幼儿讲述)蛋宝宝会怎么说呢?我们来听听蛋宝宝是怎么说的:“我……我怕……我怕从座位上滚下来。”

  如果你是小猴,你会想什么办法解决呢?(个别幼儿讲述)小猴也想了一个办法,小猴说:“别担心,包你满意,说着,小猴一摁按钮,“嘭”的一声,从座位里弹出一个垫子”(点击垫子跳出来)现在蛋宝宝能坐进去吗?现在蛋宝宝能坐进出租车了,它心里会怎么想?它会怎么说呢?

  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和老师一起来说一说!

  教师和幼儿一起讲故事(蛋宝宝的这一段)

  3.续编故事师:小猴让每一个坐过它出租车的乘客都感到很满意,所以小猴和它的出租车的名气越来越大,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想来坐一坐!

  ①它们都在后面排着队等着呢!呆会请你去请一个小动物来坐出租车,想想它会遇到什么困难?会说些什么?小猴是怎么解决的?(幼儿自由交流)②你请的是什么小动物?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猴是怎么解决的?请你完整地讲给大家听!(请2-3个幼儿上来讲,将幼儿手中的图片放在投影仪上给大家看,幼儿讲教师帮助补充)③小猴的出租车让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很满意,那我们一起来把小猴为小动物解决困难,帮助别人的这些事情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吧!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我们学校是围棋特色学校,“科学认读”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我在孩子们下棋前的“猜先”活动中发现,这个就是“单双数”,所以,我就把这个内容提前上,让孩子了解单双数。

  活动要求:

  1、结合围棋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

  2、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围棋、记号笔、大数字卡片若干、一幅美丽的图片(各类动植物若干)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猜棋”

  我们小朋友都会下围棋,今天老师就用围棋和小朋友一起做个猜棋的游戏好吗?(好)请小朋友每人抓一把棋子,数一数有几颗棋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找出数字卡片。两个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拿得对不对。

  2、探索单双数――游戏“找朋友”

  (1)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你把你的数字卡片放在这块有一个绿色磁铁的黑板上,不能全部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放在2个红色圆点的黑板上。幼儿操作。

  (2)师生共同检验:小朋友看一看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3)小结: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单数)出示汉字词组。

  (4)对啊!这些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单数”。那么,在我们下围棋的时候,哪里会用到单双数?(猜先),对了,在猜先的'时候我们要用到单双数,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次“猜先”好吗?

  3、寻找单双数――游戏“捉迷藏”

  (1)单双数在围棋中要用到他,在其他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单双数。现在他们就想我们做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出示画面)单数和双数就躲在这幅美丽的画里,你们找找看画里的哪些动植物是双数,哪些动植物是单数,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把它记录下来,等会来告诉大家好吗?

  (2)幼儿再次操作

  (3)谁先来介绍给大家听,你找到哪些动植物是单双数?(个别幼儿介绍)我知道小朋友都想介绍给大家听对吗?好,现在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单双数。(生生互动)

  4、结束:向你的好朋友介绍完后,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意图:

  平时,我们经常看见幼儿踩着大人的鞋悠闲地晃来晃去,不时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玩得非常开心,因此我萌发了设计这个活动的念头。我想来自幼儿身边的物品幼儿更有感性认识,让幼儿乐于探索、兴致盎然的物品更具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体验穿大鞋游戏的快乐。

  2、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声音,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3、尝试创编出不同的节奏,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活动准备:

  1. 室外环境

  2. 报纸、挂历纸、硬纸板、木板、塑料布、铁盒、铁盖、塑料瓶等

  3. 音乐磁带一盒、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充分感受

  1、引导幼儿发现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体上的会有不同的声音,丰富幼儿的感受。教师:今天你穿谁的鞋子?幼儿:(我穿妈妈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姐姐的运动鞋、奶奶的布鞋、妈妈的靴子……)

  2、教师:我们穿上大鞋从活动室走出来有什么感觉?幼儿:(脚上感觉非常松、很暖和、很舒服、很爽;踏起来声音很响;脚有些穿不稳当;人变高了;觉得有些站不稳好像要摔倒;像走在小山坡一样、像踮着脚尖走路)

  3、教师:我们去踏踏地上的物体,听听踏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有没有一样?让幼儿穿着大鞋自由活动,感受踏在不同物品上时产生的声音。

  4、教师:刚才你们踏了许多东西,谁来讲讲感觉怎样?

  幼儿:(踏在铁盒、铁盖上,像铃铛、打雷的声音;踏在塑料袋、报纸、挂历纸上,像小雨、蛇爬行的声音;踏在木板上,像打鼓的声音、地震的声音;踏在地砖上,像小马跑步的声音;踏在铁盖上,像开枪的'声音……)

  二、游戏引导

  1、引导幼儿从声音的感受中体会不同的节奏。教师将幼儿大鞋发出的各种声音归类,进行声音节奏练习。

  如: 打鼓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

  小铃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丁零零 丁零零 丁零零

  小马跑步驾驾驾 驾驾驾 驾驾驾

  2、教师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戏。老师敲击出不同的节奏并说:"我的小鼓会唱歌"。然后小朋友说"我的大鞋会唱歌。"跟着小鼓踏出相同的节奏,并发出相应的声音。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桥教案大班教案04-22

大班教案:洗澡03-23

《茶壶》大班教案04-15

体育大班教案04-30

幼儿大班教案05-07

远足大班教案05-19

大班活动教案05-23

大班教案《丰收》05-30

《菠萝》大班教案04-18

《转》大班教案04-19